江南依旧

一杯茶,一座城,慢慢说……
正文

大隐于市,常州之光 ——半山书局

(2020-12-13 17:43:35) 下一个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
                  ——(阿根廷)博尔赫斯

读书是世上最有气质的事情。在“千载读书地,文人甲天下”的常州,人们不仅爱读书,如宋代乡贤尤袤(1127—1194年) 一生嗜书,认为书籍“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琴瑟也。”而且会读书,以毗陵庄氏为例,自明万历到清光绪280多年间,一门十代有1名状元、1名榜眼共34名进士,“兄弟鼎甲”、“累世科甲”谱写科举佳话,被称为“中国科举第一家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读书渗透进常州的文化基因,人们把读书作为生活乐趣, 不知不觉中构筑了一座千年读书城,氤氲书香成为常州的文化气质。
      
    书店是爱书者的心灵栖息地,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书店门槛天生具有过滤功能,一旦踏进去,浪子可回头,俗气皆褪尽,人人自带文艺光环。常州最有名的书店当属半山书局,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各色“打卡照”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强势霸屏。


    半山书局坐落于常州钟楼区北大街2-8号新世纪商城。半山书局之得名,缘于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嘉祐二年(1057)七月,王安石受命至常州就任知州。他刚正务实,下车伊始,赈济贫困、兴修水利,政绩卓著,在常州知州任上不到一年,却深受百姓的爱戴,常州人建起一座半山亭以纪念他。“半山亭”古迹,正处于如今的新世纪百货的位置,于是,以“半山”为名的书局就此诞生。半山书局成为沟通常州古今的津梁。


   半山书局最吸引人的,是其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书店”的美学空间设计。走进新世纪百货商城大楼,乘坐直升电梯抵达14楼,打开电梯门,一个豁然开朗的巨大空间“思想殿堂”迎面扑来:一面四层楼高的书墙上万本书籍从上而下倾泻开来,俯视书店里的芸芸众生,气势恢弘,撼人心魄。在书籍海洋里徜徉,坐拥书城,满室墨香,和有趣的灵魂沟通,大隐于市,半山就是常州现代版的“桃花源”。

    半山书局以人为本,文化赋予空间以价值,空间孕育书店以新生——从传统“图书售卖”向现代“文化体验”转型,提升阅读体验。半山书局宽敞的行人过道,干净整洁的木地板,暖暖的木棕书架,令人神清气爽,建构处“书香常州”的文化空间,近7万种图书不仅能够看到最新最尖锐的经济分析、中外大师的文学著作,而且是以图书为媒介搭建的审美体验空间,一个个隔断间就是一片片艺术天地,可听可阅,可憩可聊,14楼的生活美学课堂,15楼的人文社交客厅,16楼的艺术殿堂,人们可以学到饮食健康、萌宠园艺,享受旅行生活的私人定制,领略最纯正的黑胶音乐和手作陶艺绘画,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设计名作。……执一本佳作临窗阅读,约三五好友品盏花茶,捧一杯咖啡凭杆而望,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人与书、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时间,总有许多妙不可言的缘分、不期而遇的相识,半山书局有属于你我的怦然心动,在都市的繁华一隅找到闲逸的潇洒,让浮躁的心灵得以安放。半山点亮常州历史上曾经亮起的灯火,使常州别具韵味。


    真的好羡慕常州人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放逐南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南一素子' 的评论 : 2017年5月
江南一素子 回复 悄悄话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世纪百货商城最顶层是卖各种小吃的,比如大娘水饺,粉丝汤,馄饨汤,等等。是什么时候变成书城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