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得:1)三个暑假在lab学到很多,包括cultivate cell, 用价值九十万美元的microscope, 最后一个暑假解剖mice and harvest organ。2)教授推荐信。3)今年”冒名”医学院md/phd学生参加了教授主办的research symposium, 见识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4)教授给娃推荐了娃所在大学的几个科研导师。5)教授正在写的文章会有娃的名字。6)为人处世之道,squeezing?wheel gets oil - 教授的attention和时间得自己争取。
娃的失:1)没进ISEF。2) 没申STS - 娃很固执地认为水太深,不想浪费时间作无用功。3)申学结束前,没有发表文章 - 教授是少产高质的严谨学者,我们本来就没指望。
总结 - 收获多少取决于自己的水平,努力,和运气。
1)如果大学提供针对社区高中生的summer research program, 半只脚进了门。只有这种大学不怕麻烦准备很多paperwork, 比如十六岁没到的高中生需要家长签waiver和教授签字。学生必须参加HSES培训并通过online test。娃是通过这个途径cold email,找到教授。
2)教授好坏象开盲盒和中彩票。运气很重要。
3)没资源没能力托举的家庭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学习为主,顺其自然。如果一心拿大奖, 进RSI, 眼里只有T5, 注定失望。获奖光荣榜后面水很深。但努力肯定有收获。
4)自身学习能力强,态度端正,才会抓住机会。
5) 别和有资源的比,这世道是不公平的,怨天尤人是无用功。
6)别因为世道不公平而不尝试。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