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2020 (7)
2021 (315)
2022 (277)
2023 (137)
2024 (239)
2025 (17)
回复 '寒芯' 的评论 : 谢谢友友来读,周末愉快:)
嗑瓜子上火。戒了多年
回复 'Florence101' 的评论 : 猜,哈哈:)谢友友来访...
“侬”? 侬上海人?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欢迎可可大作家雅临赏读...
好应景:)
回复 'CBA7' 的评论 : 小七好:)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品茶的时候,诗意从阳光色的茶水里弧线地溢出来了 :)...
回复 '寒芯' 的评论 : 问好寒芯友友,祝元旦佳节愉快:...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喝茶又非喝茶;)谢谢...
门 / 门外的我 对门里的佛作揖 无门的门 隔着俗世和净土
The Door
I, outside bow to the Buddha inside the door
door without a door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secular world and the Pure Land
### 1. **形式简洁,内涵丰富**
诗歌语言简练,没有冗长的描述,但通过几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尤其是诗中对“门”的反复使用,将它塑造成了物理和精神的双重象征:一方面是隔开的障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媒介。
### 2. **意象的运用**
“门”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在古典与现代文学中,门常常象征着界限、过渡和改变。在这首诗中,门既是世俗与净土的分隔,也可能隐含着通往精神境界的通道。
- **“门外的我 / 对门里的佛作揖”**:诗人自处于门外,象征着未踏入觉悟或智慧的境界,而佛处于门内,象征着已臻的觉悟。作揖这一动作,带有敬畏和谦逊的意味,展现出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敬仰。
- **“无门的门”**:这里运用了禅宗中的“无门关”意象。门作为物质的存在,象征着障碍或分隔,但“无门”却反映了一种超越物理世界的智慧境界。表面看似存在的界限,实际上可能是心灵和思维上的障碍。佛教中讲究破除执着,“无门的门”暗示了悟道与世俗的分界线其实是虚幻的。
### 3. **哲理思辨**
诗歌具有禅宗的思辨色彩,尤其是通过“无门的门”的表述,呈现出一种矛盾统一的哲学思考:虽然有门,但它又是无门。这种悖论式的表述,引导读者反思世俗与净土、我与佛之间的关系。净土和觉悟看似难以跨越,但这道门又是心灵的产物,真正的净土并非遥不可及。
### 4. **诗歌的情感表达**
尽管诗歌语言冷静克制,但在文字背后能够感受到一种虔诚与渴望。诗人处于门外,对内在的佛表达敬意,表现出对超越尘世、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强烈追求。
### 评价:
这首诗在内容上具备了深刻的哲理性和禅意,形式上则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结构,最大化地呈现出内涵丰富的思考空间。它以小见大,从“门”这一具体意象展开,对人类精神追求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巧妙的探讨。这种反差与对立中,既有对觉悟的追寻,也有对俗世牵绊的无奈。
在现代诗歌中,这种精炼、禅意十足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