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巴黎为何如此摆烂?

(2024-07-31 05:10:38) 下一个


我不喜欢巴黎,对在这里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也没有兴趣看一眼。

开幕式结束后,在网上出现了一些让人恶心的图片和镜头,其中有不少是混淆男女性别的便装表演。最不堪入目的还是对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的模仿。画面当中的位置,是一个头戴光环王冠的胖女人,周围则围着怪异装饰的人,其中有满脸胡须的男人戴着乳罩。

这个画面,明显是对耶 稣和门徒的模仿、丑化和讽刺。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遭到很多差评。法国一位主教告诉记者,他没有看奥运会开幕式,但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那些图片和视频时,深感震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今天的奥运会的变装秀让人恶心;华尔街金融和文化评论员西尔弗认为,这代表了现代法国最糟糕的一面;英国有宗教团体发出呼吁,要求开幕式主办方立即道歉。

在强烈的批评声中,巴黎奥运会官方不得不从其网站删除开幕式视频。

开幕式艺术总监托马斯·乔利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说:“在法国,我们有权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彼此相爱,和任何我们想要的人相爱;在法国,我们有信仰和不信仰的权利。在法国,我们有许多权力。”

什么是“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彼此相爱”?爱是混淆性别吗?是为所欲为吗?是放纵荒淫吗?

托马斯·乔利声称“我们有信仰和不信仰的权利”,这没错,但这样的权利并不是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侮辱丑化某个信仰。就像人们所质疑的那样,托马斯·乔利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基督徒的信仰,但他有胆量在这样的场合侮辱穆斯林的信仰吗?

这就是西方白左的一个重要特征,总是在安全的领域来展现自己的勇敢。

对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之摆烂,我是早有预料的。所以,当那些恶心的图片和视频在网上流传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奇怪。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巴黎就是一个摆烂的地方。

问题是,与欧洲其它重要城市相比,巴黎为什么如此放纵,甚至获得”革命和浪漫之都“的所谓美誉,这个怪胎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与欧洲多数国家相比,法国缺失了文明史上重要的一环---宗教改革。

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天主教是政教合一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上,法国的天主教统治占据强势的统治地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乃至欧洲多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约翰.加尔文在法国的宗教改革却遭受重大打击,致使他不得不逃到瑞士。

所谓宗教改革其实是信仰归正,使信仰打破宗教桎梏,回到初期教会的正统。宗教改革的口号是“人人皆祭司”,指每个信徒都该脱离等级森严的宗教统治,与至高者建立个人关系,以个人的良心城市来仰望祂。

受加尔文的影响下,法国不少信徒踏上归正之途,不再崇拜教皇、主教和所谓封圣的圣徒,坚信唯有基 督才是人神之间唯一中保。这些人被称为胡格诺信徒。

与欧洲各国相比,天主教法国对新教徒的迫害最为严重。自1562年至1598年,掌控王权的天主教势力多次攻击胡格诺教徒,先后展开八次宗教战争。其中最血腥的屠杀发生在1572年8月23---24日夜间,聚集巴黎的2000多名胡格诺教徒遭到屠杀。这次屠杀行动波及全国,死难者约有十万人。

1598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签署南特赦令,给予胡格诺信徒信仰自由。数十年后,1685年10月18日,在天主教教士的唆使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署法令,废除南特赦令,要让胡格诺教徒在这个国家彻底消失。而众所周知,胡格诺教徒是这个国家最忠诚、最勤劳、最有智慧的国民。

依据路易十四的法令,胡格诺教徒禁止按其宗教形式做礼拜;禁止用其宗教信仰教育子女,他们的孩子要送到天主教神父那里接受洗礼,并送进修道院接受天主教教育;胡格诺教徒禁止在公共部门任职,不允许行医、教学或从事法律工作,甚至连杂货店也不允许经营。

上百万胡格诺教徒逃离法国,有贵族、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带走了他们的美德、财富和技术。如果在自己的国土不能拥有敬拜上 帝的自由,他们宁可背井离乡,到其它国家寻找这种自由。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口头上皈依了天主教会。也有人依靠口头的效忠谋取种种好处。当信仰和权力结合在一起,人们就会昧起良心,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

除了迫害胡格诺教徒,法国天主教势力也迫害詹森派教徒、阿尔比教徒、韦尔多教徒。路易十四傲慢地宣称:“你们忠于国家,就要忠于我个人的信仰。”

吊诡的是,法国虽然采用残暴手段对付天主教以外的其它教派,对于无神论却非常宽容。无神论甚至建立与天主教会针锋相对的教堂,任命与天主教相对抗的牧者。

在天主教的空壳下,个人意志被抬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性的骄傲不断膨胀,这样的结果就是启蒙主义在法国萌芽并兴起。启蒙主义倡导人本主义,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挑战国王和教士及贵族统治,以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传统信仰。

启蒙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被送上断头台,不同的革命派别之间也相互屠杀。有意思的是,当国王和王后被砍头的时候,只有屡屡受其逼迫的胡格诺信徒站出来为国王说话的。他们反对血腥暴力,不管这样的暴力是对付自己,还是加在他们的对手身上。

据统计,在1793年6月至1794年7月底的恐怖时期,法国共有16,594人被判处死刑,其中2,639人在巴黎被处决。然而,这个数字只是整个大革命期间死亡人数的一部分。在大革命中,除了断头台外,还有许多人被枪决、烧死或溺死。有历史学家估计,整个大革命期间死亡的直接和间接人数可能在数十万到数百万之间。

法国大革命打开暴力革命的先河,给整个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苏联到红色高棉,很多革命领袖都到巴黎学习过革命经验,这样的经验也无一例外地给自己的国家造成血腥之灾。

启蒙主义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在推翻天主教专制统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失去对至高者的敬畏,所谓自由和博爱,很容易就会越过界限,变成情欲放纵、为所欲为。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代法国文学和艺术中常常见到的东西。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展现的东西,其实是巴黎一直摆烂的表现。

当信仰成为肆意侮辱的对象,还能对其文明有什么期待吗?

 

 

 

 

作者:  刘树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木木薇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的评论 : 谢谢认同!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歌好听' 的评论 : 但愿不会如此。。。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yes! one shall respect other’s beliefs! insulting is not acceptable!
老歌好听 回复 悄悄话 就是超前一点,今后世界的示范而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