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康震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圈粉无数,但是他讲《石壕吏》的视频流传到了网上。康震,瞬间就变成了“康锡进”。
原因是康震解读杜甫的《石壕吏》,肆意“曲解”杜甫,加进了浓浓的“爱国主义”说教。
我们的教科书一般认为:郭子仪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赴任。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但是康震在这个讲座视频里面却说:《石壕吏》里面的老人三个儿子战死了两个,老太太仍然愿意做出牺牲。杜甫写这首诗是在歌颂老妇人的爱国精神,而不是在同情她的家人被“抓壮丁”。
因为征兵的是郭子仪的部队,官军,征兵的目的是平叛,平安史之乱。净想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些好事,不想到付出,不想到牺牲?
虽然石壕吏态度不好,但是他是公务员,秉公办事,只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无可厚非,而且征兵这么重要这么急的事情,态度没法太好,太好也不行。
康震说:《石壕吏》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会毅然决然,挺身而出。
他的这种解读,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我们一直把杜甫这首诗,理解成对封建时代酷吏的批判,以及对百姓深切的同情。看上去,他是把杜甫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理解成了“矛盾心理”和“歌颂”了。在家国民族遭受危难的时候,连老妇人都肯挺身而出。反倒是那家的老头子最不爱国,还连夜越墙逃走,思想觉悟岂不是太低了?!
(当然,在学术界这首诗的解读的确小有争议。因为杜甫写《石壕吏》的时候,是唐朝一位低级的官员。从他的另外几首诗来看,他对唐军征兵的行动其实是支持的。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到底是站石壕吏的立场,还是“老妇人”的立场呢?杜甫固然写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这里的“寒士”,可能并不包括普通农民。当然,这仅仅陷入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共识。而且时代越发展,人文关怀应该更超越。)
康震的这番解读一出,当初有多红,质疑的声音就有多大,
网友立马进行了大量的反驳:
当时唐朝征兵有年龄限制,征的是18-22岁的年轻人。石壕吏却连老头、老太婆都抓,这显然是违规的。
网友还指出,从杜甫在诗中的用词,也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杜甫写“石壕吏”的行为时,用到了“捉”、“呼”、“怒”等带有贬义的字眼,而描写被针对的老妇人的时候,却是又“啼”又“苦”。
杜甫虽然为唐朝低价官员,但是对为君者的要求很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身为官员,杜甫仍然会选择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场看问题。并且杜甫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是其一贯的作风。他不是一首诗这样,而是绝大部分的诗都这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杜甫被称为“人民的诗人”。
对于《石壕吏》这首诗中老妇人的行为,历朝历代的诗评家都认为,老妇人从军是无奈之下的“急智”。也就是说,老妇人是被逼而非自愿的。硬把她的行为说成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这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康震之所以会误读这首诗,不仅仅是因为他“严重缺乏常识”,而是他内心缺乏人文关怀,下意识甘为犬儒。联想到他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对太祖如此推崇,众多网友越发觉得应该对他口诛笔伐。
有人从其他的角度指出: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康震对古诗进行了“六经注我”式的解读。一切为他的身份和立场服务,根本不从实际出发,可以把圆形说成是扁平的,真是让人无语。
有人还从潜意识的角度指出:康震脑子里面还想着“复辟帝制”。他居然把“石壕吏”这种不入流的,唐代官员都看不上的货色比成国家公务员,把他们的暴行比喻成是正当的执法行为。
在这一条点评下面,有近400多个点赞。于是,网红教授康震得了一个外号——康锡进。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网上已经找不到那个视频了。)
由此倒是让人想起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
该片描述了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兄弟在前线参战,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然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让老妈妈得以心灵的宽慰。
可是在《石壕吏》中的老妈妈,情况类似,她还需要面对石壕吏的野蛮对待?
康教授居然说不用同情,反而力“赞”老妈妈深明大义,当国家遭遇重大灾难时挺身而出。
------难怪康教授会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