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拾遗:安省Dundas古建低语(下)
上篇聊了北侧的老房子,这回过街到南侧,从12号走到104号,再到116号,听听谷城另一半的回声。
1. 12-18 King St. West:Valleytown Eye Care的维多利亚街景
南侧12-18号是一排红砖店面,带着维多利亚时代商业建筑(Victorian Commercial Style)的实用风,1887年商人James Carter盖的。大橱窗当年吸引路过的商贩,他还在门框刻了“J.C. 1887”祈福。如今这儿住着Valleytown Eye Care、Kid's NKRAFTS 和 The Down of Earth,眼科诊所、小孩手工艺店和一家自然风小铺并肩而立。店主们翻新时找到那块砖,留了下来,维多利亚的红砖墙低语着从商贩时代到现代生活的延续。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2. 30-36 King St. West:Adventure Attic的维多利亚旧韵
30-36号散发维多利亚时代商业建筑(Victorian Commercial Style)的厚重感,1890年John McDonald建成,原是Central Hotel的老址。三层红砖楼曾与Collins隔街斗艳,塔楼“Central”字样闪耀。1930年代一场火烧了上层,1950年代改成两层商铺,红砖外墙留着。现在Adventure Attic在这儿开了店,卖登山装备的老板翻修时找到块“1890”的砖,挂了国旗纪念。维多利亚的拱形通道,低语着从酒店喧哗到探险脚步的变迁。
3. 104 King St. West:邮局钟楼的罗马式庄严
104号是座红砖搭砂岩的钟楼,带着罗马式复兴风格(Romanesque Revival)的粗犷力量,1911年建筑师Thomas Fuller设计。石匠Elijah Murray在基座刻下“Tempus Fugit”(时光飞逝)。1913年钟装好,全镇欢呼。如今钟声每小时回荡,罗马式的顶部低语着时光的流转。
4. 116 King St. West:The Kitchen Witch的工艺美术魔法
116号是“The Kitchen Witch”,透着1928年工艺美术风格(Arts and Crafts)的简洁实用。Frank C. Biggs盖了这栋楼,他是安省高速公路部长,山墙上Ayrshire牛头和“Glen Campbell Dairies”字样是他奶牛场的招牌。那会儿谷城靠农业活着,这儿后来做过Valley City Dairy。如今店主Donna Cole卖古董和亚麻布,工艺美术的温暖低语着从奶香到巫术的跨度。
最后这张照片,我已记不清是哪栋建筑了,但Keystone上刻着的‘1837年’字样,却仿佛能将人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
漫步建议
从北侧9号出发,沿King St. West走5-10分钟,到Hwy 8多15分钟,总共半小时到一小时,轻松惬意。秋天(9-10月)最佳,树叶变色给老房子添浪漫。春夏冬也各有味,像谷城的仙女换着衣裳。
Dundas的古建之旅,是拾遗时光的散步。维多利亚商业、意大利式、古典复兴、罗马式复兴和工艺美术风格交织,红砖墙、铸铁窗框、柱子和钟声低语着百年故事。带上相机和舒服的鞋,来谷城听听吧!
你朋友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我也很认同这种看法:画风景时,核心在于抓住一个表达重点,这个重点最好能与实景保持一致,比如Dundas画中的教堂和民居,让熟悉那地方的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哪里。而其他细节呢,通常人们都不会记得太清楚,这就给画者留下了自由发挥的余地——可以增删调整,甚至省略一些元素,也不妨碍观者感受到画面的共鸣。总之,一切都以突出那个“重点”为主,就像丢卒保车,舍小保大。
其实我在这方面还有不少进步空间。可能是因为平时做设计的缘故,太习惯关注细节,有时候反倒让主次不够分明,喧宾夺主了。总之,非常感谢你的反馈,林子会继续努力的!对了,你问那幅画是不是完全按实景画的,我是以实景为基础来创作的,但细节上确实有些调整,比如车、人、树这些,有的加了,有的减了,都是为了让主景的氛围更突出、更有感染力。希望你喜欢这样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