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邑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纪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连载】再访广岛【32】

(2022-12-26 08:21:41) 下一个

再访广岛

 

【德】麦考·帕默  著

郎伦友  译

 

第四章  第一节

 

 

4.1 时间表与早期现场检测结果

 

  鉴于早期检测的巨大潜在价值,真实数据的年代非常短。据信投放到广岛的铀235炸弹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进行过试验,之后也没有再使用过。根据这些情况,人们当然希望在日本人投降之后,尽早抓住时机开始进行调查;事实上,他们在日本人投降之前就可以向日本人提出用最好的方法去确定这种武器的性能和效果。他们可以请求中立的第三方去协助日本人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对于双方来讲都是最为有利的。然而,日本人得到的似乎并不是这样的帮助。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在日本人投降之后,美国人仍然过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派几个小型的调查人员先遣队;直到十月份,曼哈顿计划的工程师们才亲自着手进行检测。(见表4.1)(脚注1)他们也没有弥补后来失去的时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威尔逊在1951年写了一篇关于原子弹辐射问题的文章,(脚注2)该文首先总结了这项研究的现状:【72】

 

   测定广岛和长崎所受到的X-射线和中子的剂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许多记录下来的微不足道的原始数据不是散乱了,就是丢失了——实际存在但没有进行记录的数据大部分都被遗忘了。

 

表4.1 广岛环境中放射性的早期检测。源自今中的著作。【74】

————————————————————————————————————————————

团队/大学              日期              位置与检测结果

————————————————————————————————————————————

大阪大学              8月11日        距离爆炸中心数百米,高达自然背景5倍

京都大学              8月11日       距离爆炸中心数百米,高达自然背景10倍

京都大学               8月15—16日 朝阳桥高达自然背景6倍,其他地方放射性微弱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8月17日—10月20日  【74】只报告相对读数,8月与10月的数值相似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9月             放射性尘埃区放射性高达自然背景6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10月1—22日     在爆炸中心附近放射性高达背景9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1946年1月  轰炸中心附近放射性为背景6倍,放射性尘埃是背景3倍

曼哈顿工程师团队  1945年10月 爆炸中心附近放射性为背景15倍,放射性尘埃区为8倍   

广岛大学                1948年          放射性尘埃区高达背景2.5倍

————————————————————————————————————————————

日本和美国的调查人员早期检测的时间表源自今中的著作。【74】表4.1提供了一个概要。虽然结果存在一些差异,但所有的结果放射性水平都在超过自然背景上是一致的,然而总体来讲十分低,当然远没有达到诱发急性辐射病的水平。(见第八章)在这些结果中,最重要的是8月11日的那些,因为它们是在轰炸之后5天获得的,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应该仍然有大量的短半衰期同位素的放射性。(脚注3)在图4.1A中,这点得到了说明,该图显示了轰炸后最初三个月里轰炸中心的感应放射性的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这条弧形曲线是根据后来的实验推断出来的,在这些实验中,从广岛采集的土壤样品受到了中子的辐射,由中子俘获产生的主要同位素的放射性被检测到了。(脚注4)曲线的高度被校订为一次报告的检测值,那次检测是在轰炸87天后进行的;根据石川等人的著作,【8】这个测试值与表4.1中所示的总趋势是一致的,是自然背景的10倍。

 

图4.1 广岛感应放射性的估计与检测

 

A:induced radiation dose (Gy/h):感应放射性剂量(戈瑞/小时);Days after detonation :轰炸后天数;56Mn:锰56;24Na:钠24;48Sc:钪48;60Co:钴60;combined:混合物。

B:Activity(Bq):放射性(贝克);Distance from hypocenter(m):距离爆炸中心(米);Dosage(μGy):剂量(微戈瑞);Background(activity):背景(放射性);Activity(day5):放射性(第5天);Dosage(day44):剂量(第44天)。

 

A:以爆炸中心的感应放射性作为时间的函数,根据冈岛等人的著作,【29】从(第87天)一个检测数据点进行推算。实线是所有同位素放射性的总和。请参阅正文的进一步解释。B:由竹下【77】的两组数据。第5天检测是以贝克为单位绘制的,而第44天的那些数据用的单位是微戈瑞。

 

   很明显,所估计的放射性在第15天之后变化很小;另一方面,第一个星期里的检测应该显示出高得多的放射性。然而问题来了:它们是这样吗?似乎在那段时间里爆炸中心的放射性没有进行检测。(脚注5)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比较图4.1B中所展示的两组数据估计出来。这些数据分别是在轰炸后第5天和第44天检测到的。在第5天的检测用的是放射性单位(贝克,即衰变每秒)进行绘制的,而第44天的检测用的是被吸收的能量的剂量(微戈瑞)。(脚注6)它们覆盖并缩放以显示它们随着与爆炸中心的距离不同而变化,就像它们应该的那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相似性进行估算,在第5天爆炸中心的放射性应该大约是4贝克,大约是自然背景的10倍。在A图中,第87天的单次检测的数据点也是自然背景的10倍左右。因此,由于在A图中显示的中子放射性实验表明,从第5天到第87天,放射性应该降低100倍,但观察到的因子为1——这就是说没有发生降低。尽管这两个因子都是近似值,但它们实在是无法调和,肯定有一个是不真实的。

 

【脚注】

 

1:在派往广岛的曼哈顿计划工程师团队中,有唐纳德·L·柯林斯,本章前面的引文就是他的令人相当感兴趣的回忆。

 

2:威尔逊的文章是在1956年发表的,它的一条脚注说明,该文是1951年应原子弹灾害调查委员会的要求写的,在1955年被解密。该文一再提醒读者,由于实验数据的短缺,这篇文章的结论只能看作是有根据的猜测。威尔逊提供了所有六个参考资料的网址,这说明他访问的信息是有限的。我试图获得一份这样的资料,但没有成功【73】——至今它仍然锁在病毒柜里。

 

3:我找到的唯一一份更早的检测报告是托兰的。【75】他介绍了后来任广岛红十字医院副院长的重人文雄博士。重人文雄在轰炸的第二天(8月7日),在医院里用X-射线测定仪检测到了辐射,发现非常少。托兰【75】和利博【76】也报告,密封保存在这家医院的X-射线胶片在轰炸后变黑了。这个观测结果常常作为爆炸释放的电离辐射的证据加以援引。虽然也许是它促使重人博士去进行检测,但后者的相反结果表明,胶片变黑可能是由于暴露在医院燃烧的炽热中等原因。物理学家罗伯特·威尔逊以这张胶片为证据并下结论:“我们必须抛弃胶片数据,因为分析起来太复杂太困难。”【72】

 

4:这幅曲线图是根据冈岛等人【29】的著作中表9的数据绘制的。至于这些数据,也是那些作者出自他们自己的“郑重”估计的感应辐射剂量。该参考资料还给出了绘制曲线的单个检测的数据点。类似的曲线图还出现在石岛等人著作的图5.2中。【8】

 

5: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确定爆炸中心的位置的,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在轰炸后那么短的时间里很可能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同意。

 

6:这个曲线图结合了竹下著作【77】中图1的A和B,在本文中将检测单位转换为首选单位。第一组数据是大阪大学的团队在8月11日测得的,第二组数据可能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测得的。我还没有找到可以明确肯定这一点的英文参考资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