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末崛起-第四卷-第80-92章

(2020-10-08 23:03:11) 下一个

第80章 交通与水利

1880年5月之时,陕甘新疆(新收回土地划归新疆)总共有12210公里的铁路。战后刘锦棠感觉到了火车调兵的快速,身边的幕僚和商人也大力陈述铁路的好处。于是他大力修建铁路,在现有铁路基础上将重要铁路修建了复线。规划建设的有潼关-西安-兰州-哈密-吐鲁番-迪化-精河-霍城-阿拉木图(3792km),吐鲁番-喀什-安集延-浩罕-苦盏-贝科博德(2193km)。另外,还计划新建从四川广元到宝鸡的单线铁路272km,以及其中通往汉中的118公里支线。建造复线难度降低一半,但是广元到宝鸡的铁路难度提升到了三倍,综合起来相当于7155km单线铁路。到1891年底之时,陕甘新疆总共有铁路18585公里(其中复线5385km),若按单线算,则是23970km。

在第二次中俄西北战争中,哈萨克仆从军苦役抓了50万,俄国农民苦役抓了1万。每万人每天能够修建0.17km的铁路。如今没有战争的压力,苦役也是稀缺资源。于是每年工作250天,则每万人每年可以修建42.5km的铁路。刘锦棠1882年起调了自用苦役20万中的11万人分段修建这些铁路,每年可以修建467.5km,到了1891年的时候,铁路已经修建完成。至此陕甘三省共有铁路12600km,其中复线铁路5985km。其余的9万苦役都在修建省道,完成了7000km的16丈宽(50米)的省道。

1889年刘国昌出国之后,写信建议父亲建立水泥厂,并在英国请了技师过去辅助。之后刘锦棠建立了水泥厂,到1890年5月份的时候已经月产水泥1000吨,1892年年产水泥4万吨。截至1896年底,甘肃有1座年产4万吨的水泥厂,新疆则是有2座年产8万吨的水泥厂,已经生产水泥72万吨。3座水泥厂总计投资500万两银子,其中有第一座4万吨的水泥厂是刘国昌开的,另外2座水泥厂分别是晋商和徽商开的,天津的商人也在投资建厂,刘国昌自己则是在布尔津新开了一家设计产能10万吨的,也两成参股了天津商人的8万吨水泥厂。

建一座城池10里方圆,城墙为10米高的双层1m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打2米深,8米宽,需要混凝土45万吨(水泥约占20%,即9万吨,水泥、砂、石子比例约为1:1.5:3),钢筋1.36万吨。修建0.2米厚、10米宽、10公里长的水泥路需要水泥1万吨。

截至1896年底,阿拉木图、贝科博德、塞米伊、嘉峪关和克孜勒奥尔达均已经在原有城池之外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新城。兰州、西安城外商贾密集的道路也已经被铺成了水泥道路。基本都是20cm-25cm厚,5-10m宽。

从左宗棠到刘锦棠,几任陕甘总督都对农田水利很重视。到1896年底,陕西、甘肃、新疆各地的水利都已经修好,只需要平时农户自己维护。为此,苦役也是耗费无数。但这种水利只是平常的农田水利,不包括像刘国昌那样的河道取直等。

第81章 工业

新疆原本没有什么工业。

1871年10月2日,刘锦棠签合同从美国慎昌洋行购买了1套钢铁设备并聘用和相关技术人员。钢铁设备从签合同到运到上海用了三个半月,从上海运到兰州大约三个月。1872年5月1日钢铁设备运到兰州,开始安装调试等等事宜。之前已经发现在兰州西边一百公里的民和北边窑街镇有煤,兰州南边阿干镇也有煤矿,两个地方都通水路,可以用筏子运送煤到兰州。

1874年5月1日,兰州钢铁厂开始生产钢铁。平均日产生铁30吨,钢10吨。1875年5月1日,新订的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生产,产量提高到日产100吨铁,33吨钢。一年就是1.2万吨钢。可以制造钢轨188km。不足之处是兰州附近铁矿很少,基本要从酒泉运来,路上要八九百公里。于是郭嵩焘从英国请了工程师过来,直接在酒泉附近勘探有没有煤矿。后来在1879年发现了煤矿,因为战争的事情耽误了。1883年刘锦棠将兰州钢铁厂搬到了酒泉,成本大幅降低。在之后1888年之前他将产量扩产到了年产10万吨铁,6万吨钢。到1896年底,多次扩建之后的兰州钢铁厂(后改名为酒泉钢铁厂)年产30万吨铁,20万吨钢。

1889年开始,根据刘国昌的建议,刘锦棠请地质专家在新疆伊犁盆地勘探铁矿和煤矿。1891年新疆连续在伊犁盆地东端吐尔根和伊犁盆地最东端还要往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两个罕见的富矿,煤矿在吐尔根北部也有很多。于是派苦役疏通河道使之可以通航。截至1894年底,在特克斯河汇入伊犁河之前、刚流出山区的地方兴建的新源钢铁厂已经开始投入试生产,设计年产铁20万吨,钢20万吨。1896年底已经达到设计产量。

陕西则是由晋商于1884年在西安北部的铜川县投资兴建了年产10万吨铁,6万吨钢的钢铁厂,1889年投产。晋商还在乌鲁木齐、兰州等地投资兴建了两个小型的钢铁厂,年产量差不多,1896年底的时候年产量一共是5万吨铁,2万吨钢。

另外陕西、甘肃等地也有土铁生产。最旺盛的时候是铁路大修建期间。当时为了降低成本,大力采购土铁,最多时的1878年年产土铁10万吨,钢2万吨。后来兰州钢铁厂陆续扩产,各地的土铁土钢受到影响很大。到1896年底的时候,年产土铁共约5万吨,钢则是只有1万吨。

1896年底陕甘新疆总共年产土铁10万吨,土钢1万吨,现代制铁65万吨,钢48万吨,总计年铁75万吨,钢49万吨。

一吨钢可以铸造32kg/m的钢轨31.25m,可以修铁路15.62m;1km需要64t。一万吨可以修156.2km,1000km需要铁轨6.4万吨。到1891年底之时,陕甘新疆总共有铁路18585公里(其中复线5385km),若按单线算,则是23970km。总计消耗铁轨154万吨。其中大约50万吨是进口的,用了大概2280万两银子,其余104万吨都是国产的。国产的104万吨中有24万吨是陕西和陕西的土铁,价格每吨40两银子,用了960万两银子。自己生产的钢轨占了80万吨,价格是20两银子,用了1600万两。

之所以用国产的,也是考虑到价格。此时的陕西土铁每吨19.9两银子,土钢为40两银子,进口铁轨1872-1874年平均每吨46.5两银子,总共花了2200万两银子;1875-76年平均价格每吨37.5两,进口花了80万两银子。之后由于国产钢铁(包括土铁土钢)已经足够制造钢铁使用,所以都采用的国产钢铁。进口钢铁也因此价格逐年降低(也有各国竞争的原因),基本稳定在了26-30两之间。

钢铁的人工运费大概是每百公里6.5两银子。进口钢铁可以溯长江直上武汉,但是武汉之后就只能走陆路。所以,虽然1875年及之后进口钢铁价格更便宜,但是如果算上路费,那就比土钢贵了。也就是左宗棠刘锦棠等人有苦役,要不然根本运不起,所以后来直接用自己生产的了。

到1896年底,陕西煤矿基本都集中在西安-渭南一线北部100多里地的地方,年产量160万吨。甘肃煤矿基本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地,年产量大约160万吨。新疆煤炭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和乌鲁木齐,年产量400万吨。陕甘新疆煤炭年产量为720万吨。

陕西延长油田年产量450吨,费尔干纳盆地奇米翁油田年产量8000吨,储量很大。甘肃玉门油田,刚刚发现,还未开采。陕甘新疆1896年年产石油8450吨,有很大发展潜力。

西安、甘肃各有1座年产4万吨的水泥厂,新疆则是有2座年产8万吨的水泥厂。另外,新疆布尔津一座设计产能10万吨的水泥厂在建。陕甘新疆1896年年产水泥16万吨。

1872年3月,金陵内军械所搬迁到了兰州,并入兰州制造局,专门制造火车头和轮船蒸汽机。1873年5月,火车头制作成功,开始正式生产。第一年平均每月1.5台。第二年开始每月10台。开始的时候是数量为主,其次注重增加牵引力。

1891年,在刘国昌提议下,兰州制造局成立内燃机研究室,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主力开始研究汽油机和柴油机,并在第二年根据刘国昌建议,以四冲程循环为基础研制出第一款汽油机。1894年研制出第一款柴油机。翌年,研制出第一台由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汽车采用刘国昌在1889年发明的可拆卸的充气橡胶轮胎。轮胎由刘国昌投资的邓禄普轮胎制造厂制造。

1890年,在刘国昌提议下,兰州制造局成立自行车厂,建造现代自行车,采用邓禄普轮胎。自行车技术来自刘国昌投资的英国人斯塔利和劳森成立的“Round”自行车公司。1891年投产。

另外还有很多小型的现代工厂。陕甘新疆以及基本做到了工业门类的齐全,只是规模太小。

第82章 教育

1874年战争之前,新疆是伊犁将军管辖,没什么教育。甘肃学子则是到陕西参加乡试。三省加起来不如江南一县的文风。左宗棠等人在收复之后由于政务繁杂,所以也只是将甘肃另立乡试,使甘肃学子不必再远赴陕西。之后新疆大批移民,由于都是青壮务农人员,就是有儿童,也是几岁的,所以教育的事情只是延续之前也没有引起重视。儿童教育也不过是由相邻之间识字的人教授罢了,条件好的,几十户凑钱请落第的秀才当个私塾先生。

1882年刘锦棠主政陕甘之后,第一批大量移民的人生的儿女已经有六七岁了,郭嵩焘等人认识到了这个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调剂陕甘内部的落地秀才等到新疆做私塾先生等等。1885年刘国昌提出了汉语拼音和罗马数字的教学之后,郭嵩焘等人认识到这方面的强大价值,于是强力推行,三五年间陕甘之地已经。到1896年底之时,汉语拼音和罗马数字的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第一批受教育的人大的已经有二十岁,小的也有十五了。虽然走仕途的很少,但是识字加上会简单的运算,在各个工厂、商行里做事是得心应手。这也是陕甘之地现代工业和商业贸易繁荣因素之一吧。

1889年,刘国昌编写了语文、数学、体育(军事教育)、音乐的教材。同时,建议刘锦棠找人编写简明中国历史。刘锦棠另外加了书法,并于1890年开始在陕甘三省实施小学教育。1893年全面铺开。

1893年,刘国昌编写了语文、数学、地理、历史(世界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的教材。并建议刘锦棠设立实践课程。刘锦棠找人编写历史(中国史)。1894年开始在陕甘三省实施中学教育,1896年底之时已经蔚为壮观,计划1897年全面铺开。

在此过程中,兰州明世书院仍然作为老师培养的地点。1888年陕西西安成立明经书院,新疆阿拉木图成立明仁书院。三座书院都有一部分内容是培养蒙学教师。

陕西78个州县,甘肃53个州县,新疆33个州县。

1886年开始蒙学教育,学制3年,3到5岁。初设不限年龄大者旁听。自1885年春天起,明世书院平均每年培养200人的蒙学先生(学制1年),到1896年底,共有1200人毕业。明经书院和明仁书院各自培养了1600人。这些蒙学教师直接教育了37万蒙学学生,而由他们教会的学生的再传学生则是教会了十倍计的学生。基本上陕甘三省30岁以下的人总计估计有2000万, 其中有两成400万的人都受过汉语拼音和罗马数字的教育。

1890年开始小学教育,学制5年,6到10岁。初设不限年龄大者旁听。每座书院每年培训200名老师,到1896年底总共培养了4200名,毕业和在读的小学生总计有4万人,而再传学生则有50万人左右。

1894年开始中学教育,学制4年,11到15岁。初设不限年龄大者旁听。每座书院每年培训200名老师,到1896年底总共培养了1800名,在读的中学生总计有3.6万人,还未有人毕业。

1892年,刘国昌建议刘锦棠开展职业教育,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与专业,定向培养技术人员,学制两年,以解决陕甘三省工业企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未果。1896年,刘国昌在布尔津施政之时因人才缺乏,再次建议。于是下半年成立伊犁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受过一定新式教育的人,对口到新源钢铁厂工作。

1895年.新疆人口1700万,陕西1000万,甘肃700万;受过蒙学教育的人口占一成多,总计400万;受过小学教育的总计55万;正在受中学教育的3.6万人。

第83章 规划

理清了西北三省的家底之后,刘国昌率领众人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规划。此时参加的人就已经不止这些老师学者了。刘锦棠、刘国祉手下的重要幕僚,晋商、徽商,各大型工业企业负责人等都受邀或者被要求参加了这次制定过程。

刘国昌将众人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军事等不同的组,组下面又有细分。分组讨论,设定接口人,对接需要的其他组别人员等等。众人都很新奇。

首先是农业。农业乃是立国之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

设立陕甘农业部,专项管理陕甘三省农业生产、加工、运输等工作。

成立陕甘农业研究院。设立农作物研究所,主要负责育种工作,并研究肥料、水利、天气等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设立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农产品就地加工、长期储存等技术。设立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各地气候决定的适宜作物并加以规划,以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设立农业机械研究所,以机械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

其次是工业。无工不强,工业乃是强国之路。

设立陕甘工业部

 

 

其次是对于水利。水利一方面是航运,一方面是农业。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性规划,故单独划出。

成立水利研究院。设立水资源研究与规划所,统一规划全境水资源的规划利用。设立内河航运研究所、农牧水利研究所、水电研究所等对应研究相关领域内容。

 

新疆地处内地,河流基本都是内流河。外流河只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其中也只有额尔齐斯河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可以通航。

要重点利用额尔齐斯河进行与俄罗斯的贸易。水路的运量要比铁路要大得多,运费也便宜。他已经在布尔津建立了比较大的码头,疏通了布尔津以下的河道,并且建造了几座水库。水库可以在汛期缓冲洪水,非汛期则可以有效抬高水深,完工之后将能够大大提升额尔齐斯河的运力,将原本的不到一个月的通航时间延长到了五六个月,水深从原本的1米左右增加到了3-4米,枯水期也有2米,于是能通航的船舶也从原本的几十吨增加到了近千吨。

内流河中可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南疆主要是塔里木河及其支流,西疆主要是阿姆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萨雷苏河等。其他的北疆诸河、伊犁河之外的七河(从北往南依次为阿亚古孜河、列普瑟河、哈萨克阿克苏河、卡拉塔尔河、伊犁河,Baskan河和Sarkand河已经接近消失),以及其他河流基本都只能发展农业灌溉。

这样的话,需要做的河道加深、疏通、建立水库等等工程还是很多的。并且刘国昌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这个做法。需要在利用河流的同时保护河流,避免过度开发。河流也好,农田也要,要注重避免水土流失。同时可以用疏通河道时挖出的底泥来增加耕地肥力。

第84章 到前台

刘国昌等人做好国民经济发展报告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先是将它给了刘锦棠。刘锦棠召集幕僚研究之后,决定找好陕甘三省会议。他召集了三省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和学政到兰州开会研究,准每人带随员2名。由于各省事务繁忙,定会期为半个月,来回最长的新疆巡抚一个月也够了。

三省主官和随员共36人,刘锦棠兼任了甘肃巡抚,身为总督多带了2个随员,同济大学的郭嵩焘、刘国昌参加,刘国祉以陕西巡抚身份参加。总计40人。

8月1日会议召开。总督府的会客室安装了空调,这是刘国昌从美国的时候就开始弄的。他1893年从美国采购了燃煤电厂和水电厂的设备并聘请了人员。酒泉的燃煤电厂1896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发电了,兰州的水电站一直到今年(1897)的5月才开始正式发电。总督府会议室的电就是兰州的水电站的,水电站装机容量480kW。

会议上,刘锦棠显示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让郭嵩焘介绍情况。郭嵩焘以自己年老体弱为由建议让刘国昌讲。这也是刘国昌第一次站到台前,不免有些紧张。在郭嵩焘几次打断他的叙述询问之后,刘国昌终于恢复正常。他本就是一个人愈多思维愈敏捷的人,何况国民经济发展报告是自己这些人花了一年调查两个月编写的,早已烂熟于胸;重要的关节,原始资料都看过几遍。

众人看到刘国昌侃侃而谈,不免和自己家中子弟对比,差得太远。

介绍情况花了一个小时,但是应付各省的问询却是花了一整天。有了这些主官的问题,刘国昌发现自己众人的调查很多是不够深入的,于是深以为戒。问询到最后,刘国昌都开始自我怀疑了。自己曾经认为尸位素餐的各省大员各个数据比自己还要详实,很多实施中的问题自己根本没有想过也没听过。

一天应付下来,他看谁都是和自己找茬的,总想怼回去。问询虽然结束了,但是报告暴露出的问题还是需要回去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第一天是总纲,接下来是各省的详尽报告。四天下来焦头烂额,从自我怀疑到了怀疑人生。

刘国昌在忙碌和焦虑中度过了四天,刘锦棠、郭嵩焘和刘国祉却是心下甚慰。刘锦棠在通知各省主官之时已经说明了此次讨论的主要内容,并要求他们选择精干的随员。刘国昌这几天虽说疲于应付,但是还是应付过来了,这群人可是现今陕甘三省最顶端的一批人。自己这个儿子才高志大,但是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在布尔津的施政只能算是中等。虽说人无完人,扬长避短即可,但是他既然要做大事,那就不能有明显的短板,以免被人利用。

各省主官又是一番感受。找刘国昌的麻烦是刘锦棠交代的,他明确说了,要切实审查国民经济发展报告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本来以为他只是要将儿子推上前台,但几天下来,没那么简单,自己众人的麻烦更大。一个年刚弱冠之人将各省主官和经年胥吏的诘难回答得头头是道,还指出了众人施政中的问题。这事刘锦棠虽然一直没说话,但是并不是没看见的。看来被敲打的不仅是刘国昌。

众人急忙派人询查刘国昌的底细。之前也寥寥听说过的:幼聪慧,少游学各国,公车上书聚集各省举子,一篇“强国策”震动士人。本以为有很大刘锦棠等人为他邀名的成分,有些想当然了。

国民经济发展报告讨论完之后,修整两天。刘国昌趁此时间召集同济大学众人进行修改完善,并对应改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打听之后,消息很快陆续传来。刘国昌在英国、德国、美国可不是简单的游学。他创造了各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纪录,分别取得了牛津的法学博士,德国柏林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并且还得到英国女王和德国皇帝的召见。各国留学生都对他推崇备至。可以说六年游学,六年传奇。《强国策》他们又看了一遍,加上这次的面对面认知,他们觉得自己需要更加重视刘国昌在刘锦棠家族里的分量,需要更加重视刘国昌这个人,而不是仅仅把他当做刘锦棠最喜欢的儿子。

同济大学的建立,他们本以为只是顺应维新的举措,所以都嘱托家里派人参加。只是家人都觉得科举才是正途,所以只是派了不受重视的或者旁支的一二人参加,意思一下罢了。看来这次回去要派重要子弟过来才行,以后他们是要交好刘锦棠的长子刘国祉和幼子刘国昌的。如今维新盛行,前途都有些看不清,先把眼前的大树抱住才是正理。

在接下来的四天里,刘国昌讲第一个五年计划讲了一遍。因各人心态的变化,他好受了很多。众人也只是态度上更尊重了,不再是看一个小孩子的眼光,而是正视,该有的诘问还是少不了的,刘锦棠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刘锦棠等人很满意,看来这次的敲打还是很有效果的。虽说现在政令军令还是很畅通,但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十天之后讨论完成,刘锦棠等主官又开了两天会。这次胥吏就不参加了,刘国昌仍然被指定列席,只是不准发言。私下交流也好,沟通感情交换资源也罢,会议结束之后,众人又多留了几天才各自回驻地。

几番推迟,1897年8月23日,同济大学终于正式开办了。虽说是刚开学,但是前面一年的调研,第一批的学生都参加了,所以这些人直接就是二年级了,新到的才是一年级。

刘锦棠要求刘国昌要继续科举学习,他自己也想看看自己在科举道路上能走多远,并且确实是兴趣所在,所以继续和郭嵩焘学习,同时在同济大学教学。

过年之后,刘国昌、谭嗣同等人再次进京参加会试,二人都考中了,刘国昌成绩很好,第二。然后就是殿试。四月份,皇榜出来了,刘国昌为一甲第一名,状元。

在殿试的时政中,刘国昌写的是《论变法的必要性》。他说“西方列强工业化很强大,这是在系统性的变法之后取得的。各国行政体系最先进的是英美,工业也最发达。德国虽然是原本的大地主当权,但是他们都不再束缚农民的自由,都将大量财富投入到工业中。俄国变法最不彻底,农民仍然是半奴隶,所以工业在列强中最差,只是人口众多才保住了列强的地位。”

“中国要摆脱无法自主的命运,屹立于列强之林,则必须变法图强。同时因列强环伺,如群狼噬人,必须保持政局的相对稳定和陆军的强大。以免给列强可乘之机。否则一旦国内动乱列强入侵,纵然最终维新成功,不知道要死多少民众,不知道要被掠夺多少资源和民脂民膏。”

文章很合慈禧和光绪的意,被点为新科状元。

第85章 戊戌维新

1898年5月2日和3日,光绪慈禧分别召见。

在和光绪的奏对中,他提出,现在确实很多老臣守旧,不支持变法。但是支持变法的老臣也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朝野上下一日之内同时舍旧图新是不可能的,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足够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借鉴,风险太大。所以应选饬部分督抚进行变法试验的方案,朝廷在政令、法令上予以支持。一旦成功则可以逐步推广天下。对于支持变法的官员,应该逐步选拔,超次擢进,以之逐渐替代守旧大臣。对于态度摇摆之人,则命其依国家法令行事即可,赏功罚过。对于守旧的勋旧疆臣,为国家稳定计,不可直接弃之不用,可厚禄以养之,崇秩以荣之。军队乃国家之本,变法初期要维护稳定,可在内政、工业有相当基础之后再行改革。皇太后仁慈稳重,乃是定国神针,维新事宜应征得皇太后的同意。只有皇上和太后意见一致了,维新法令才好推行。纵然有意见不同之处,也都是为了大清江山,可选择某处试验各自想法。

慈禧召见时,刘国昌也是同一番的奏对,只是遣词造句有和叙述着重点稍有不同。这也是他和郭嵩焘、谭嗣同研究了多晚的结果。言辞不一是不行的,慈禧很大可能会知道自己和光绪的奏对。要让两人都满意才行。从金銮殿被点为状元之后,两人就开始准备,谭嗣同旁听。在光绪那里说的话,慈禧或许会知道,但是他们要按照慈禧一定知道来准备,因为没有犯错的机会。所以刘国昌在二人面前的奏对是需要一致的,并且需要让两人都满意。实际结果表明,还不错。

慈禧和光绪都是支持变法的,这也是公车上书之后维新派日益强大的原因。

光绪越来越倾向于变法了。自己之前的“上今上皇帝请求变法强国书”打响了第一枪,之后的“强国策”成为众多维新人士的必读之物。前面三年自己虽然被变相禁足,但是也在不时地发表维新的文章。只是,现在最得上意的不是自己,而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自己韬光养晦似乎有点过了,不过,还是继续吧,毕竟身份很敏感。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法声浪日高。康有为迅速从广东赶到北京上书,提出速行变法的具体建议。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5月22日,光绪再次召集众多倡导维新的年轻官员,商议变法事宜。

开始的时候,刘国昌也是光绪很看重的人物。新科状元,留洋数年,呼吁变法,编写的《强国策》各举子人手一本,陕甘总督的儿子。隐约之间,是主张变法的维新人士的首领。

在前几次光绪召集维新官员的讨论中,康有为有次说道: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实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蒸蒸日上,富强可以驾万国,以皇上之圣图自强在一反掌耳。此言一出,光绪甚为心动。林旭大声赞同,梁启超沉默不语,杨锐、刘光第、谭嗣同等人皆出声反对。

“三年时间,政令都还无法通行全国,怎么能够自立?变法之事,不是只靠维新之人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各级朝廷官员都能够切实执行才行。”

“变法必须,不变国家就要亡了。但是也要一步步来。皇上诏书一下,地方官员执行也是要时间的,见成效也是要时间的。朝夕之间就有效果,还是很难的。”

光绪见刘国昌一直没有说话,于是点名让他发言。于是刘国昌说道:“康先生说三年可自立,是指什么自立?陆军?海军?枪支大炮?铁甲轮船?工业?”

康有为说不出话来。

“首先说陆军。陆军改革需要重新招募士兵,现有兵勇已经习惯了拖沓,要靠他们自强,是不可能的。招募2个月,训练3个月,装备枪支大炮,选择良将,守卫本土是可以的。并且,这个已经实现了。我们是输在了海军。”

“既然是海军,首先是要有船。福州制造局可以造船,需要一年,但只是西方的二流战舰。列强建造一等巡洋舰需要两年,训练需要一年。我们的海军没有任何基础,训练需要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四年。但是,我们建立的海军比他们在远东的船队还小,船只也无从补充。”

“枪支大炮,我们早就可以自己造。朝鲜之战时我们的装备比日军要好很多,可是输得一无所有。”

“工业。成立一个钢铁厂,从采购到正式投产,需要三年的时间。前提是由足够的技工。中国之大,需要多少钢铁厂?三年远远不足。”

光绪的情绪明显低沉了下去。

刘国昌于是说道:“变法涉及到天下百姓。亿兆百姓的观念是无法一日之间改变的。官员、商人等的观念也是如此。当前应当以开启民治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小学、中学的新式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需五到十年,人民观念当为之一新。在此基础上无论再施行何种变法,都将如顺水行舟。”

“军队不宜轻动。稳定压倒一切。皇上春秋鼎盛,五到十年之后正是年富力强、羽翼已丰之时,何必急于一时。”

“朝中老臣大多支持变法,纵然有些执拗,细细劝说即可。即使事不可为,十年之后,老臣年迈告老还乡,维新官员自可趁势而上。何必旬日之间便罢黜一批顽固大臣,擢拔了一批维新人事。诏书一下,反弹必大,于维新不利。”

众人劝说之下,光绪压下了急切的心情,和众人开始商量颁布新政。康有为几人有些失落,觉得刘国昌抢了他们的风头,只好暂时蛰伏。

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变法诏令。诏令之中属于政治方面的主要有:广开言路,提倡官民上书,任何人不得阻挠;令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撤除闲散衙门和重叠机构,裁减冗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属于经济方面的主要有: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实业,奖励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务;裁减驿站,设立邮政局;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有: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将各省书院和过多的祠庙改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允许自由创办学会、报馆;设立译书局,编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游历、留学。属于军事方面的主要有: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练兵,添设海军,实行保甲。

11月,康有为、杨深秀等人进言光绪皇帝,聘请伊藤博文为皇帝的私人顾问,付以事权,帮助设计中国的新法和推进变法改革。光绪询问众人意见采纳。刘国昌、谭嗣同、梁启超等强烈反对。刘国昌当庭骂康有为道:“三年前,牺牲北洋舰队,牺牲数万将士方才将日本殖民中国的阴谋挫败。如今你要引狼入室认贼作父么?!不当人子!”

“日本人这样想,是因为他们想占领中国,奴役中国。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为了你的孔教教主之位你是连脸都不要了!”

随后刘国昌对光绪说道:“皇上,请故敌酋之首为皇上顾问,此不啻将大清权柄拱手让与敌人。臣请立诛杀康有为!”

谭嗣同、梁启超也附议。

光绪见自己手下维新官员直接对立了起来,意识到这个提法应该有很大问题。

于是赶紧息事宁人,众人才不欢而散。

第86章 失败

事后,刘国昌在寓所与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商议,谈及此事。刘国昌说道:“康有为此人,只为自己当上孔教教主,廉耻、脸面、国家都不要了。”。

“9月份提议将东北三省、新疆抵押给俄国、日本,借款变法。未到实地考察,不考虑国家的总体安全。如果真的可以抵押,左宗棠何必以老迈之身出征新疆。李中堂与他的争论也不过是海防与疆防的轻重罢了。”

“10月份妄言英吉利垂涎西藏而不能遽得,若朝廷果肯弃此荒远地,可得善价供新政用。若是西藏乃是边荒远地,英吉利距离它更远,为何还要垂涎欲滴?!”

“在变法经费来源上,主张以全国矿作抵,英美必乐任之,其有不能,则鬻边外无用之地,务在筹得此巨款,以立全局。以矿做抵,这是可以的,若是变法成功仍然是中国之矿,所丢失者,十数年生产之权益。但所谓边外无用之地,若真的无用,英美会给你巨款?!一派胡言,自说自笑!”

“如今又提议以国事托付于敌酋,寄希望于敌人帮助设计中国的新法和推进变法改革。也就是皇上不谙世事,若换成任何一大臣,必然杀之!”

“康氏此人好博求异,为证成己论,不惜抹煞事实,曲解证据。为学则误人子弟,治国则乱国害民!”

看了一下谭、梁二人,谭嗣同深为赞同,而梁启超则略有疑惑。稍一思考,刘国昌就已经明白:“卓如,看你有些疑惑。应该是不了解列强的行事作风。”

“列强行事,与我中国大不相同。与列强争,必锱铢必较,不存在你让我一尺我让你一丈的事情。我们的忍让只会让他们认为成软弱。将国事尽托付敌酋,敌酋不会因为你的信任而报之以国士,只会当做我们的愚蠢而愈加侵害中国。”

“我和复生都曾留学列强,复生在英国三年,我则是在欧洲美洲呆了七年。我们均深知其国内政治的真相。卓如若仍有疑问,可以此询问任何留学人员,多问几个人。”

“卓如既然对列强的议会政治和民权论很感兴趣,那年后找个机会出国吧。游历几年。也躲避一下如今的纷乱。”

梁启超有些疑惑,如今变法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虽然内部争论很大,但是还是按照刘国昌的设想在推行,怎么会有让刘国昌想送他出国的纷乱出现。

谭嗣同听闻此话,一下子严肃起来。他看着刘国昌,想让他解释一下。

刘国昌摆了摆手:“此事多说无益,日后便见分晓。”

二人于是也不再多说。

1899年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十。御史宋伯鲁上奏:“昨闻英国教士李提摩太来京,往见工部主事康有为,道其来意,并出示分割图。渠之来也,拟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及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侮。……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 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以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参赞,必能转祸为福,以保乂我宗社。”

光绪召集众人讨论。康有为、杨深秀等人大力支持,认为四国合邦可以保中国之社稷。谭嗣同、刘国昌、梁启超对视一笑。

刘国昌起身奏道:“既然四国合邦如此有效,为何之前没有先行三国合邦?为何之前英美两国大大出手,为何美国内战之时,英国大力支持南方军队?”

康有为等人讷讷无言。

刘国昌继续说道:“几位谁有治理一县之经验?谁有经商一地之经验?谁有游学列强之经验?若都没有,诸位实在是视天下事太易,足可当得无知者无畏的称赞、无事不敢为,无事不敢做。昨日卖疆土,今日卖国家,明日还有什么可以出卖的?和诸位同僚,在下实在是深以为耻。”

刘国昌转向光绪:“启禀皇上,下官自觉愚钝,对列强不明,于国学不通。和康有为此等同殿为臣深感资格欠缺。下官请辞。”

光绪不允。

三日后,挂冠而去。

之前,他曾经也劝谭嗣同、梁启超二人也一同辞官。二人却是无奈:“你后台够硬,只要不是杀头的罪过,你爹一个请罪折子就好了。我们俩差得远呢。”

刘国昌嘿嘿一下,也不为己甚,只是告诫二人:“康有为多次妄言,光绪仍然对他重用不减。我一旦离开,康有为将无人能治。现在将近年关,应不会有大的动作,年后还当小心。我会派人保护你们,若事有不谐,出了京城就好。”

之后慈禧听说了合邦之事,赶忙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当面了解光绪皇帝对合邦的想法并阻拦,使得此事未果。

1899年1月31日,腊月二十,封印;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一;3月2日,农历正月二十,开印。

3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新建陆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催袁急回天津。毕永年与杨深秀议软禁太后事。

3月17日,光绪帝再召见袁世凯,命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光绪帝命康有为即离京赴上海督办官报局,通过杨锐带给康有为密诏。

3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大同学会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杨深秀于3月18日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透露慈禧联同荣禄,要废除光绪;并说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住的颐和园。两日后(3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次日晚袁世凯听到杨崇伊从北京带来的政变消息,以为密谋已经泄露,为避免自己被牵扯上叛逆罪,将杨深秀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3月19日,傍晚慈禧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光绪帝自是日起迁居瀛台。康有为访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请英国公使相助,不成;又访伊藤博文,请游说慈禧太后。当晚黄绍箕劝康有为迅速离京。深夜,康广仁等恳求康尽快出走。慈禧回宫。

3月20日,凌晨康有为携仆人李唐离京,路上被土匪打算右腿。光绪皇帝第三次召见袁世凯,之后袁回天津。光绪皇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亲密交谈。慈禧太后垂帘旁听,极为不满,当天深夜又接到荣禄密报,说光绪帝欲软禁太后。

3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逮捕谭嗣同、梁启超、刘光第徐致靖杨锐张荫桓杨深秀林旭、宋伯鲁、康广仁等人。

3月24日,刚毅奉太后谕令开始搜捕四军机章京等变法份子。徐致靖、杨锐、林旭当日被捕。刘光第投案自首。杨深秀因诘问慈禧太后为何罢黜光绪帝,在闻喜会馆住处被捕。

3月25日,康有为在广东会馆被捕。

3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康有为、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四人处死;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刘光第、杨锐、刘光第、被遣戍新疆。变法以来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大部被废止。

梁启超、谭嗣同因刘国昌的预先安排进入英使馆避难,然后赴英国游学。刘国昌因为早前挂冠而去,只是被勒令严加管教,理由也与维新无关。

第87章 义和团之乱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早在1897年就发生了巨野教案山东巡抚李秉衡因此被贬职。在此之后,山东的民教矛盾有增无减。

教民一经入教,遂以教士为护符,凌轹乡党,欺侮平民,睚眦之仇辄寻报复。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毁谤洋教,或指某人系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欲怵以兵威。不知教士之势愈张,则平民之愤愈甚。

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今邢台市威县)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飞地蒋家庄(今邢台市威县)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镇压而失败。

戊戌维新之后,因为提倡学会等等,客观上助长了教民的嚣张气焰。

1899年10月11日,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此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深知民教矛盾的由来,对民众反基督教情绪比较同情,罢免了力主镇压的蒋楷等人,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其态度遭到外国敌视,在列强交涉下毓贤被革去职务。1899年12月,袁世凯代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在其任山东巡抚后严格限制义和团的活动,并从1900年3月开始大力镇压借义和团而抢劫的各种团民,收拢之后编为苦役,修葺从山东到天津的道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开始备战,并在刘国昌进入北京城之后派兵截断联军的后路。

1899 年底,因支持义和团而被撤去山东巡抚之职的毓贤进京,四处游说,称义和团皆是义民,神技可用,应者渺渺,唯有他和载漪等听从,自此他成为了义和团在朝中的代言人。

义和团经常攻击教堂和改信基督教的人员,各国多次抗议。尤其是1900年1月之后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自此之后,义和团迅速长大。清廷先剿后抚的义和团运动在华北漫延,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洋人、杀教民、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北京的东江米巷使馆区于是人心惶惶,本来按国际惯例,清廷应负责使馆区的保安工作,但很显然此工作已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各国使馆纷纷要求清廷批准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经磋商,总理衙门批准各国公使可自带警卫。

1900年1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国联合照会清政府,再次要求取缔义和团。2月1日,山东高密群众围攻德国铁路公司,相持数日,并破毁铁路,至14日,德军扬言要以武力镇压。3月13日,列强在渤海举行海军示威,显示要用武力干涉中国。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直、鲁两省,代为剿平。

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

5月,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平乱。

5月20日,公使团会议,提出调兵来北京。

5月28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5月31日至6月3日,八国警卫进入北京保护使馆区及西什库教堂

5.31英法俄美日336人从天津出发进北京。

6.2日56名德国人和20名奥匈帝国人入京。当日,大沽口外各国军舰24艘。

6.9列强入天津租界2000多人,同日从大沽口进军天津并到达。

6.10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分批坐5列专车进京,遇到强烈抵抗。6月12日,义和团与清军董福祥聂士成部联合作战,切断侵略军与天津的联系。6月14日至18日联军被义和团包围在廊坊、落岱、杨村一带,面对用近代枪炮武装的联军,义和团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爱国热情,打死打伤敌军300余名,西摩尔溃不成军,被迫沿北运河退回天津,义和团粉碎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

6.11俄国派兵侵占东北。

6.11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在永定门外被甘军杀死。其自称代表各国去清廷总理府衙门要求保护使馆区,但董福祥认为他是在前往永定门接应西摩尔联军。

6月13日,义和团开始冲进北京内城,将10余座教堂几乎全部烧毁,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东江米巷的使馆区。义和团与驻京清军四处破坏教堂、屠杀教民。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另外,义和团及清军又分头攻打东江米巷和西什库教堂。同日,克林德命令使馆卫队开始“猎取团民行动”,先是逮捕了一名出现在使馆区的团民,之后大批团民集结于使馆区外,为数不多的列强使馆卫队以机枪对团民扫射。

6月14日,克林德命令德国士兵对路经使馆旁的义和团民开枪,打死团民20人。在此前后数日,另有数以百计拳民被列强在北京的卫队甚至平民杀死。

6.17大沽口陷落。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解散义和团民的上谕。

6.18慈禧接到手下守旧派大臣伪造八国出兵实际是要求她退位让光绪复位的情报后,愤怒之下让守旧派统领义和团。

6月19日,清政府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当晚,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以路途安全无保障为由,要求延缓离京日期,并要求次日上午9时前给予答复。

6月20日上午8时,克林德未能说服各国公使一同行动,遂独自带同翻译柯达士(Herr Cordes)乘轿从东江米巷使馆前往东单牌楼北大街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人民来访接待室)交涉。途中走到东单牌楼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距东堂子胡同只隔一条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为正在巡逻的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打死,柯达士受伤。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国、日本国、俄国、奥匈帝国、比国、荷兰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在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克林德被杀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决意报复中国,1900年7月5日正式派遣2万多人的对华远征军,由瓦德西元帅指挥。不过这支部队尚未抵达中国,战争已经结束。

6.21几千联军从大沽口向天津进军,23日到达天津。

6.23刘锦棠与英国、德国、美国、俄国驻兰州领事商定《西北互保章程》,各条如下:

三、西北三省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陕甘总督刘锦棠与各省巡抚认真切实保护, 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律认真保证。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西北三省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交易市场已有的外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约束人 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丁进入,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 ,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八、西北三省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6月26日,在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胡雪岩、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以《西北互保章程》为底稿商定了《东南互保章程》九条如下:

一、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 民人命产业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护章程,已另立条款。

三、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 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律认真保证。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长江内地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口岸已有的外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约束人 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 ,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六、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不可近台停泊,及紧对炮台之处,兵轮水手不可在炮台附 近地方练操,彼此免致误犯。

七、上海制造局、火药局一带,各国允兵勿往游弋驻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扰 。此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设有督巡提用,各国毋庸惊疑。

八、内地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九、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6.26八国联军死62人,伤228人。

7.14天津陷落

8.4日八国联军1.9万人进京

8.13八国联军占领通州。此时北京城内8万军队,城外2万人,但是慈禧已经决定逃跑。

8.14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慈禧同意刘国昌帅军进京。

8.15凌晨6点,慈禧率领光绪等逃跑,下午到达八达岭(44km)。被刘国昌帅军杀死,对外称土匪作乱,已经将土匪就地正法。上午,刘国昌军队已经从北面城门进京,守住北京城。

命令其他人抄联军后路,阻止其获得军械给养。1周之后联军弹尽粮绝,同意谈判。不许,5日后投降。同时各国商议增兵。

9.20李鸿章为谈判大臣。同日,刘国昌被召回兰州训练义务兵,刘国祉代表刘锦棠进京督战并关注谈判事宜。

11.20签订条约。中国购买各国产品1亿两白银。其中英国30%,法国20%,德国15%,美国10%,俄国10%,意大利7%,奥匈帝国5%,日本3%。最终日本、奥匈帝国的份额给了英国和德国。期间贿赂英国谈判大臣100万两白银,暗中许诺购买德国的产品增加到和英国一样。

08.15慈禧光绪死后,六王爷为监国。后来知道了真相,于是宣布清帝退位。

10.01成立中华共和国,八大总督为谁当首任执政(后改为总统)争执不下。谈判期间英国代表提议李鸿章为总统,并将之作为谈判条件。商议后同意,于是11.20签订合约。

12.01正式推选李鸿章为总统,八大总督议政。刘锦棠兼管山西、河南、内蒙西部,李鸿章兼管山东、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山东仍然中央直辖,山东巡抚袁世凯五年内不得调任它职,实际为刘锦棠势力范围。西藏中央直辖,日常事务由四川总督代管。

第88章 应对

1899年2月3日,农历腊月十三,刘国昌挂冠离去。

刘国昌没有走从保定、石家庄到太原的这一条铁路。他向西北出八达岭,经延庆县、怀来县、宣化县、阳原县到大同市,然后坐120km火车向南到朔州,陆路到代县,然后坐170km火车到太原,继续坐651km到西安。从北京城到八达岭50km步行,从八达岭到大同310公里。从朔州到代县50km(其中20km山路步行),总计骑马390km用了4天、步行70km用了3天、坐火车941km用了3天。一路用了10天,到西安之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于是没有停顿,直接继续坐火车676km到兰州用了2天。到兰州之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五(1899.2.15),总共路上用了12天。

如果他是直接从北京坐火车经郑州到兰州,则是1811km只需要5天。

此时,从西安到太原的铁路早已经修通,并且向北延伸到了代县雁门关。再再往北,则是大同到朔州的铁路也已经修通,但是由于恒山山脉,朔州到代县的路途就被20公里的山路给阻隔了。两端的分别20km和10km倒是已经修了公路。

到家之后,直接找到了父亲刘锦棠,正好大哥三哥正在父亲这里请安。于是几人一起讨论了起来。

刘国昌说道:“维新要失败了。”

几人之前从他最后发的电报上面已经知道了他的看法,于是没有接茬,继续听他说。他继续说道:“光绪太着急了,总想着旬日之间就掌握大权,他所信任的康有为等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千古留名什么都敢干的人。关键是,他们什么都没有还什么都敢干。这次的维新要失败了。”

沉吟了一下,刘锦棠说道:“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出兵呢?”。刘国祉也是跃跃欲试。

刘国昌在路上已经考虑了很久,所以没有停顿:“时间太紧,估计我们兵到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了。没有了完美的借口,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不会支持我们。倒是可以趁此前出到大同。只是,从西安到大同要经过太原,动静太大了,怕是会引起注意。”

刘国祉说道:“何必从西安,我们从府谷县出兵。”

看到刘国昌一头雾水,他解释到:“府谷县在榆林东北大约200km路程的黄河岸边,对面就是山西保德县。如今黄河冰冻,如果慈禧在解冻之前发动,那我们可以直接从黄河走170km到朔州,然后120km进驻大同,一路之上行军10天即可。只是人数不能太多,顶多选精兵1000人。”

“如果是从西安,那就直接走铁路,经郑州、石家庄、丰台到正阳门,总共1200km,3天就可以到达。按照每列火车500人计算,每天可以开8辆,就是0.4万人,并且装备可以一起运送。并且可以趁此影响河南。”

“如果从西安,先到太原为623km,然后从太原到石家庄220km,从石家庄到北京300km。总计1143km。好处是,可以先到太原,然后在距离石家庄110km的阳泉屯兵。这样一旦有事,出兵到北京只需要630km,火车两天就能够到达。并且可以趁此影响山西。”

刘国昌想了一下:“还是不妥,师出无名。”,然后继续说道:“一路之上,我发现山西各地流民很多。慈禧如果要废光绪,那么新政可能要受很大影响,义和团可能会成为她抵制列强或者和列强谈判的工具。如果山西义和团乱,那我们可以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出兵。”

只是义和团易养难治,会给洋人出兵借口。怕是四十年前英法联军之事又将重演。并且列强更多,舰炮更强,而我们,却是只有陆军,沿海各处均无所防御。”

刘锦棠说道:“南方现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均为洋务派,知道维新的必要性。并且他们自己的那些企业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发洋务的财,是义和团反对的对象。所以他们一定会和我们一样镇压义和团,维护洋务的成果的,不必担心。现在最危险的是直隶、河南、山西、山东和东三省。这些朝廷直接掌控的地方,怕是要被义和团祸害了。”

“义和团,呵呵,有多少是真的反对洋人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吃不起饭,被迫揭竿而起的?!我们稳,是因为我们地广人稀,农民都吃得起饭。李鸿章、张之洞稳,是因为江南富庶,再加上他们会坚决镇压。朝廷直辖的这些地方呢?地少人稠,土地已经耕种千年,逐渐贫瘠。没有饭吃,换成谁都会变成义和团!”

看到刘锦棠动气,刘国祉连忙劝道:“父亲,消消气,不要气着了自己,家里和西北还是靠你顶着呢。这些烦心的事情我们兄弟几个办就好了。”

刘国昌也附和着:“就是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着急也不管用,除了气坏您的身子,没任何好处。……阿,不是,我是说,除了气坏您的身子,没任何坏处。……也不是。反正是您别生气就好了,生气没用。”

刘国昌这么一插科打诨,刘锦棠也转移了一点注意力,不在那么气了。于是问刘国昌有什么办法。

刘国昌也是皱眉头:“工部侍郎袁世凯那里,我早就和他说过这个事情,一定要坚决镇压。义和团能够发展迅速,主要是各地吃不起饭,既然如此,各村按照比例出丁,组织他们修建道路和水利。”

刘锦棠听了点点头:“恩,这倒是个好办法,治本之策。看看这个袁世凯怎么样吧。”

“甲午战争之后,你董伯伯的甘军被留在了京城。我们多次通信,聊过对待洋人的事情。义和团的事情你再和他说说,别关键时刻出了问题。他很相信你。”

然后一家过年,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1899年3月1日(农历正月二十),刘国昌被任命为兰州义务兵中国总教官。

3月21日,光绪被废的消息传来。刘国昌紧张地关注着,得知谭嗣同、梁启超两人及时避入英国使馆后方才放心。

3月28日,北京菜市口康有为、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四人被处死;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刘光第、杨锐、刘光第、被遣戍新疆。变法以来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大部被废止。梁启超、谭嗣同则在刘国昌的安排下赴英国游学。

刘国昌因为早前挂冠而去,只是被勒令严加管教,理由也与维新无关。

众人于5月15日到达兰州。刘国昌到场迎接。众人很诧异。刘国昌也不解释,安排众人到迪化府任事,仍然行维新之事,只是从之前的研究政策到了实际操作。

一年之后,众人深知其难,才理解了之前变法之中刘国昌的多次拖慢变法步骤的深意。

第89章 练新军

刘国昌在这一年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军队里。学校的课程除了实在无人代替的才会去上。

他在1889年之时将使用征兵制代替募兵制和绿营的想法和父亲、大哥提出了。

三省管辖范围之内,凡年满18岁的男丁均有义务服役,服役期2年。它省服役。义务兵不发饷银。义务兵中的优秀者可以转为志愿兵,称为士官,比例大约为1/10。志愿兵按照年限领取饷银。志愿兵分6级,一级士官饷银同绿营。志愿兵每2年晋升一次,比例为三分之一。2年以上的饷银如团练。志愿兵无法如期晋升的,则退役。

1889年秋,新疆有人口1400万,陕西900万,甘肃600万。应服兵役的18岁男丁大约有14万+9万+6万,共计29万。

涉及人口和事项太多,故首先在迪化府试行。迪化府有人口100万人,适龄男丁约为1万人。于是刘锦棠聘请了德国教官,并通过刘国祉从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中选择了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充当下级军官。按照三三制原则,每10人为一个班,3班一个排共30人,三排一个连另加一个警卫班共100人,三连一营另加一个警卫排共330人,三营一团外加一个警卫连共1090人。一万人共分为10个团。总计需要团长10人,营长30人,连长100人,排长300人,班长1000人。团长为德国教官,营长和连长为军校学生和哨长充任,营长、排长和班长由训练中表现优秀的充任。

义务兵训练一年,第二年开始代替绿营做维护治安等工作。刘锦棠发现很有效果,新式练兵方法练出的兵的精神面貌明显比绿营要强很多,和团练比也不遑多让。反而是哨长是短板。于是刘锦棠在第二年(1890)改为营长和连长都是由军校学生充任。1891年,刘锦棠参考刘国昌的提议,从即将兵役期满的人中选择了3000人为一级士官,充实为排长。同时,由于第一期的义务兵在维护治安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也扩大了试验范围,把浩罕府也纳入了兵役制。

浩罕府有265万人,适龄男丁有2.7万人,于是组建了27个团。总计需要团长27人,营长81人,连长270人,排长810人,班长2700人。团长和教官自然是请的德国的,从德国学成归国的10人也被任命为团长。营长仍然由军校学生充任,连长和排长则是由即将退役的士兵中选择优秀人员留任的。

1891年陕西、甘肃也开始试点。教官同样请的德国的。其他如迪化府的试点,只是连长和排长不再由新兵选任,而是由士官充当。

1893年开始由于军官短缺,营长由一部分二级士官充任。

1895年,新疆义务兵役制已经全面施行,绿营已经被替代。1700万人,有34万军队,其中一级士官有3.4万人,二级士官1.5万人,三级士官5000人。其中一级士官充任班长,二级士官充任排长,三级士官充任连长和营长,团长则是由从列强军队留学回来的人和西安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担任。

到了1898年的时候,陕西、甘肃的义务兵役制也已经全面施行。陕西1000万人,甘肃700万人。总共的军队情况和1895年的新疆相仿。

三省义务兵进行异地训练与执勤。陕甘两省还未完全推行义务兵役制的时候。新疆各州府之间兵员互换,或者与陕甘两省部分互换。1898年之后,陕甘两省兵员分驻新疆各州府。新疆兵员则在陕甘两省训练和驻守。

根据各地重要性,各州府驻军不同。

新疆六府三州,共驻军34万人。每州府额定驻军1个师万,1万为新兵,1万为老兵。迪化府、浩罕府、塔城府、撒马尔罕州、咸海州各驻军4万人。伊犁府为省治,且需支援各沿边州府,驻军8万人。

陕西七府五州、甘肃八府四州,总共15府9州。各府与直隶州各设1万义务兵。其中5000为新兵,5000为老兵。西宁2万,安西州4万,兰州6万,西安6万。

刘国昌担任兰州义务兵中国总教官。开始的时候,德国总教官对任命一个十八岁的中国总教官颇有些不以为然。刘国昌也不以为意。

他在德国的时候是柏林大学的高材生,也曾参加德国军队的训练,对德国的军事训练体系很熟悉。但是他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然教和训练体系都是德国的,但肯定和德国有所区别。

刘国昌全程参加了一个连的训练。他本意是参加一个月的,实际只参加了两周。他发现训练的强度和内容比德国军校简化了很多,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跟不上进度。身体素质是一回事,文化水平更是一回事。

于是,他调查了一下《西北陆军操典》和新兵的训练情况,改动了很多细节。修改之后,早晨6点起床洗漱,6点一刻跑操半小时,7点钟吃饭,七点四十到九点四十文化学习,十点到十一点四十队列训练;十二点午饭,十二点半到下午两点午休,两点半到四点战术训练,四点到五点半体能训练;六点晚饭,六点半到九点学习条令条例或体能训练,九点半休息。晚上1点到3点则是集合号,这个在前三个月的新兵中没有,并且为了防止炸营,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

文化学习主要是识字和教授《强国策》。最开始的时候是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895年之后改为教刘国昌写的《强国策》。但是士兵们普遍反应笔画太多了,学起来很费劲。根据教员反馈的情况,也是不很理想。士兵两年下来也只是粗通文墨,算是识字罢了。

队列训练包括立正稍息、蹲下起立、跨立立正、敬礼礼毕、齐步跑正步走等。

战术训练则有弯腰急进、散兵线、持枪卧倒、拼刺、擒拿/军体拳等。

体能训练则是按照由易到难逐渐增加科目。有跳远、调高、俯卧撑、仰卧起坐、5000米等。

算上下连队和调查的时间,刘国昌前后用了2个月的时候拿出了新的《西北陆军操典》。

德国教官看后觉得比原来的好多了。虽然有许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并不妨碍他看出这份操典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他决定根据这份操典改善一下德国现有操典,发给国内参考。他在刘国昌到来之后也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知道了刘国昌原来是柏林大学最小的哲学博士,还参加过德国军校的训练,成绩优异。所以德国教官也不再刻意刁难和小看刘国昌。

和德国总教官讨论,并做了一些修改之后,刘国昌抄送了俄一份陆军操典给西安、兰州和新疆的武备学堂。同时,刘国昌召集了兰州的团级军官,宣布实施新的陆军操典。

兰州有驻军6万人,有60个团长。训练基地都是以1万人为单位分布在6个地方。各团长都是历届西安、天津、兰州和阿拉木图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或者是经过武备学堂进修的营官。虽说知道刘国昌的身份,但是维新思潮之下,也自然少不了许多的桀骜不驯。他们针对陆军操典修改的地方提出了很多问题。刘国昌一一作答。后来看他们仍然是不依不饶,干脆放下话:“这个操典,我既然制定了,那自然是有信心的。并且也和德国教官讨论过。既然发布了,那就是要施行的。施行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反馈给我。有句老话叫做“循序渐进”。有问题我们可以改进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提的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针对操典的,而是针对我的。认为我担任总教官有些问题。大家的眼中,我只是一介文人,只懂得写写八股文,写些酸文章。各位不知道的是,我也是在德国上过军校的,各位如果不信,可以去问你们的师长。我是1890年9月到1892年7月在德国的。各位可以询问一下这段时间在德国的人,他们应该认识我,至少也听说过。至于再晚的,那估计就只有听说了。”

众人听了这些,有犹疑的,有不信的,有讽刺的。房间瞬时嘈杂。德国总教官虽然惊于刘国昌这番话,但是也没打断,于是稍候就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示意刘国昌继续说。

刘国昌也不以为杵,继续说道:“这些大家信也好,不信也好。都没关系。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个人能力上,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但是在步兵操典这些项目中,在座诸位有一个算一个,我肯定是中游靠上的。

大家一共是60个团,6名主官,60名团长,180个营,600个连,总计846名主官。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各位所在团每团每月一次,每次派1/3的营连长到这里参加新操典的培训,为期1个月。1/3就是不到三百人。月底考核我会一起参加,我们打个赌:如果我的成绩在100名以外,当众道歉自动辞职;如果你们输了,就以后我说的话就老老实实听着,有意见可以提,但是必须先执行。如果你们输了各位有疑问的,不服气的也一起过来,欢迎。”

至于个人能力,总是接受挑战太累,我会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接下来的培训大家会看到。到时候我做一个标准,能够做到的人就可以挑战我。”

众人听了纷分交头接耳摩拳擦掌,不是想看他辞职,而是想看他输了之后窘迫的样子。

团长之中,有一个人在众人撺掇之下站起来问道:“请问总教官,在训练之中,辫子经常影响训练,请问应该怎么办?”

刘国昌心道:“来了”。他说道:“既然当兵,自然一切以训练为主,觉得如何训练更加方便那就如何做。”

他继续追问道:“那也就是说,教官支持剪辫子了?”

“也谈不上支持不支持,主要看是否有利于训练。一切不要强迫,人家愿意剪那就剪,不愿意那就不剪。毕竟他们大部分是要退役回老家的,要考虑他们回家之后的感受。”

“那教官会不会剪辫子呢?”

刘国昌只好苦笑道:“这个,我要问一下家里。”

一番论辩下来,众人明白了刘国昌的立场,有些急不可耐的,已经故意直接将头上的假辫子拉了下来,只剩披散到肩头的短发,然后问道:“教官觉得如此头型怎么样?”

刘国昌说道:“不怎么样。”。不等乱哄哄的声音起来,继续说道:“还是太长了。”

本来要起来的乱哄哄的声音,一下子鸦雀无声。

刘国昌于是将头上的帽子拿了下来,显出寸头,他往后推了一下自己头发,一笑说道:“这样才好看。”

第90章 陆军操典

1899年6月1日,第一批受训教官来了。刘国昌已经提前把段祺瑞、王世珍等十几个人教会了新的步兵操典。于是每个人带20个人训练。通过美西战争,二人从参战的华人之中也遴选了几个人作为自己的副官。

刘国昌则是从自己所在基地挑选了100个文化程度比较高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列兵亲自训练。这些人已经跟随刘国昌用新的陆军操典训练了半个月。伙食也和普通的列兵不一样,他们每天有8两肉可以吃。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半个月之后,刘国昌开始改变训练科目。晨跑改为负重跑,从5斤开始加,一个月之后加到了10公斤,2个月之后加到了20公斤。队列训练改为挂勾梯上下100回,匍匐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100趟。中午休息减少半小时,改为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半个小时。战术训练改为各种枪支大炮练射靶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向后跃起1.5米,用背砸地)、散打,硬气功等,刘国昌亲自教授。体能训练改为15公斤哑铃举150下,负重5000米,障碍墙、平衡木等。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晚上七点半到九点,文化学习,刘国昌讲述各种战略战术。5天一次铁人三项:负重跑步2000米,游泳2000米,骑自行车2000米。每个月考核一次,连续3次总成绩最后10%者根据考核成绩转为排长或者连长。

一个月之后营连长考核。

考核体能项目有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区伸、单腿深蹲起立、100米跑、3000米跑、5000米跑、组合练习(连续俯卧伸曲腿10次,5米折返跑往返2次,俯卧撑5次,蛙跳10米,蛇型跑25米,返回直线跑35米)、徒手五公里。

考核单人队列有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敬礼,步伐的行进与停止,步法变换,行进间转法,脱帽、戴帽,坐下、蹲下、起立。

考核班队列有队形,聚合、离散,整齐、报数,出列、入列,行进、停止,队形变换,方向变换。

考核三班四哨。

体能考核综合分数前101名是刘国昌和刘国昌所带连。直接震惊了这些人。单人队列刘国昌自己做的很好,但是他所带的连的人成绩就比较分散了,好坏都有,总体算是偏下的。班队列刘国昌的连则是总体平均,三班四哨总体平均偏下。最终考核下来,刘国昌及其所带连人员的考核成绩中等稍微偏上。这些各位营连长都比较容易接受了,但是刘国昌个人的成绩直接是第一,比第二高了很多。单人项目里面大部分的第一都被他拿了,只有有限几个单项被别人拿了,让这些本来想让他出丑的人一点脾气都没有。虽然在体能项目之外,刘国昌所带的连早了半个月,并且成绩只能算一般,但是这些人可都是从列兵选拔出来的,不是自己这些军校毕业的。此外,营连长们的军事理论教育都是刘国昌教的。所以一个月下来,众人都对他很服气。

那些本来桀骜不驯的团长虽然也来了,但是一直也没有怎么出头。他们之中也有人问过之前的师长,得知了刘国昌的情况之后只有苦笑。尼玛,跟一个变态比干嘛,这不是找不自在吗。这次来也是抱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思来的。一场考核下来,直接服气了。军人么,在这方面还是很讲究的。强就是强,人家强就要服气。

三期下来,刘国昌的威信在各级军官里面建立了起来。他从兰州基地参加培训的军官里面又挑选了200人左右比较优秀的人转为四级士官,作为新式陆军操典的教官进行了持续三个月的培训,三个月之后留在自己手下,作为教官对其他营连长进行培训

西北三省34万新兵,总计有团长340名,营长1020人,连长3400人,排长11400人,班长3.4万人。总计连级及以上军官4760人。刘国昌分三批将之培训完毕。到了11月底的时候,西北三省所有的连级及以上军官都已经培训完毕。同时,所有的负责教授识字的先生也已经进行完了简化字的培训。

1899年军校开学,刘国祉见到刘国昌练兵效果比较好,就直接将本年度新生的三个月基础军训交给了刘国昌。军训完毕之后,刘国昌从中选拔除了几个比较优秀的,推荐给刘国祉重点关注,比如吴佩孚、蔡锷、蒋百里、张孝准等。

王世珍、段祺瑞因其美西战争经验而在秋季被聘请去做西安武备学堂和伊犁武备学堂的教务长。

第91章 推行简体字

在上半年的调研过程中,刘国昌收到许多战士的反应,学字太难了。虽然从毛笔字改成了铅笔字,但是字的笔画太多,学的时候能记住,但是过些日子就会忘记。并且,考核的时候,教官还是会同时考核毛笔字。

铅笔字的事情是刘国昌提议的,并且还为此在1894年从美国买机器运回国建了一个铅笔厂。这又是开了中国的先河,也因此赚到了很多钱。因其比之毛笔的方便性,在西北三省迅速蔓延开来,并且很快扩散到了全国。虽然受到很多守旧的毛笔大家的攻击,但是在日常应用中仍然越来越广

于是,他决定以后的考核只考核铅笔字。同时他选取了一千多个常用字进行了简化,命名为简体字,在军队中推行。

从6.1开始,将甘肃一半的负责文化教育的先生集中到了刘国昌所在大营。他用了三个月将简体字教给了他们,让他们去教授士兵。

开始的时候先生们都不理解。文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简体字是什么意思,一简化,原本的含义就无法从字面去解释。

刘国昌解释:“简体字并非唯独我来简化。字体简化自古有之。简体字并不是凭空捏造,大部分的简体字历史都在千年以上,有些甚至比繁体字历史更为悠久。大家觉得有问题的,可以去看一下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我的这一千个字里面大部分里面都有。”

并且,我们简化字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用来读经读史,不是用来考取功名,而是用来教授普通百姓的。所以,简单,这是很重要的。正常学习一千个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可是当兵只有两年,也还只有晚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让他两年学百十个字有什么意义?反过来我们的简体字,这一千个字估计他们一年就能够掌握。这是什么?这是功德!以后他们见到你要毕恭毕敬,因为你教会了他们认字!时间比较紧,我只是汇总、编撰了一千来个比较常用的字。你们先学着,我会在之后时间里再多思考一些。”

并且,这些简体字并不是都一样地教。我汇总了五百个最常用的,先教他们这些。另外我们不是教授强国策嘛,也以此为基准教。还有就是拼音,时间紧,还没来得及印刷。一个月后会有第一版的带拼音的简体字字典。”

先生们于是都同意了。几个激烈反对的刘国昌就直接换了人。

1899年9月,兰州武备学堂开学,刘国昌也做了里面的教官,不过,只是教授简体字的教官。

第92章 军队改制

1899年9月,刘国昌将兰州武备学堂改为兰州军事学院,开设了针对团及以上军官的战略进修班和针对营、连、排、班等基层军官的进修班。

同时,刘国昌改革了军制。原本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取消正常训练中旅的编制,改为临时编制,辖2-3个团。一个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2个辎重团、1个炮兵团、一个警卫营、一个通讯营、一个侦查营和一个工兵营。团、营、连、排、班均为三三编制。

一个步兵团编制1909人,设正负团长3人,下辖3个步兵营、1个警卫连、1个炮兵连、一个通讯排、一个骑兵侦查排和两个工兵排。每个营设正负营长各1人,编制524人;每个连设正负连长各1人,编制105人;每个排设排长1人,编制31人。

每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警卫排,1个工兵排,1个通讯班,1个特务班,2个侦查班。

每个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1个警卫班。人手配备1杆兰州制造局1892年分离出来兰州枪械局仿造并做了少许改进的莫辛纳甘步枪(命名为兰1步枪)。

机枪连配备9挺马克沁机枪,由兰州枪械局制造,并进行了稍许改进,命名为兰1机枪。计划战时配备18挺兰1机枪。

1个辎重团编制1909人,下辖3个步兵营、1个警卫连、1个工兵连、1个通讯排、2个骑兵侦查排。步兵营不设机枪连,设4个步兵连。

1个炮兵团编制1909人,下辖3个炮兵营、1个警卫连、1个工兵连、1个通讯排、1个骑兵侦查排和1个特务排。三个营中2个为野炮营,1个为榴弹炮营。野炮营也是三三制,每班1门野炮,每营27门野炮,计划战时配备54门。榴弹炮营为三三制,每排配备1门榴弹炮,每营配备9门榴弹炮,计划战时配备18门。野炮口径统一为75mm,榴弹炮口径统一为144mm。

改制后的西北三省最大常设部队单位为师,设置正负师长三名,每师编制6团,每个师编制13553人。新疆设25个师,甘肃设10个师,陕西设15个师。不足半个师的,归为加强师,大于半个师的,设为简编师。

新疆六府三州,共驻军25个师。每州府额定驻军2个师,阿克苏府驻军1个师。伊犁府和浩罕府驻军6个师。

甘肃八府四州,设10个师。2个师设在安西州(嘉峪关),1个师设在宁夏府,1个师设在西宁府,6个师设在兰州府。

陕西七府五州,设15个师。延安府,榆林府,汉中府,西安府,凤翔府,同州府,兴安府,绥德州,鄜州,乾州,邠州,商州。绥德州军事归榆林府管辖,鄜州、乾州、邠州、商州军事归西安府管辖,兴安府军事归汉中府管辖。汉中府,凤翔府,同州府各设1个师,榆林府、延安府各设2个师,其余8个师均设在西安府。

改制的事情趁1899年9月新兵入列开始进行了。原有老兵的改制则是进展比较缓慢,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算勉强完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