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末崛起-第一卷 定西北-第19-24章

(2020-09-28 20:53:55) 下一个

第19章 拜访曾国藩

到南京后,刘锦棠就向曾国藩总督府投了拜帖。没多久就回信,说总督大人明日上午十点有空人,让他过去。看来曾国藩还是很重视自己的,特地放在精神充足的上午。

第二天,刘锦棠按约上门拜访,却不时总督府大堂,二是后堂。虽然奇怪,但却没说话。

果然如传言一般,二人落座之后,曾国藩也不说话,二是上下打量刘锦棠。刘锦棠也不好自己先开口,只好就那么坐着,也想着等会开口说什么,希望能表达清楚,也不失礼。虽然之前有预料,但没想到这么难过,干巴巴半刻钟不说话。

刘锦棠还在算计,曾国藩忽然咳了一声,开口说话:“今日毅斋到我这里,什么事情吗?”

刘锦棠于是说道:

“中堂大人乃是湘人的表率。在下身为湖南人,仰慕中堂,特来拜访。希望能有所收益。”

曾:“谬赞了,只是一介老翁。若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定当言无不尽。”

刘锦棠于是说:“在下乃是左帅账下军官,率军平捻军,征讨陕甘回匪。现在战事仍在进行,不知中堂大人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地方。”

曾国藩说道:“行军打仗,我不如左季高,此事听季高安排即可。”

刘锦棠却是差异,早知二人不和,却没想到曾国藩会直言自己打仗不如左宗棠。但是也没表现出来。于是转换话题到:

“中堂大人谦虚了。另外现在陕西、甘肃平乱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前些日子我在军中的时候后来负责后勤、修路等,感觉事情繁杂。现在移民已经到了百万在陕西,宁夏府和甘肃其他地方也有五十万,不知道该从何开始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呢?”

曾国藩思考一下,然后说道:“农民么,只要能够吃饱穿暖,他们是不会主动去闹的,尤其是汉民。所以移民一定要是汉民为主,回民要让他们分散开。回教教义极端, 应该让他们放弃他们的信仰,如果不能,那也要用儒家中庸之道改变一下,不能那么极端,这才能够长治久安。

“要加强教育,让他们开始读汉字,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这样慢慢就会被儒家教育地平和。”

刘锦棠却是想到:“自己果然经验不足,移民那么多,降匪那么多,自己怎么没想到让他们闲着的时候读书。就算不会写,能熟悉四书五经,也能占用他们思想和时间,免得一直念叨他们的古兰经。大不了加些奖罚,肯定能起作用的。倒是不同学问多大的先生,找个童生就好了,找个千余字。每月百余字,休息的时候就念这个。一年什么都会了。”

刘锦棠得了主意,于是问起另外一件事:“现在都在办洋务,不知道在此事上面中堂对我有什么建议?”

曾国藩说道:“洋务乃是强国之路,现在西方工业发达,中国要强大,必须要发展洋务。并且不只是兵工厂。其他的采矿、冶炼等初级原料也很重要,要不然就会一直像现在这样靠着进口。一旦与外国有了嫌隙,来源就断了。刀枪乃武器,把柄岂可掌于洋人手上?!”

“另外,民生也不能放松,布匹、丝绸、茶叶、榨油等等。要不然纵然军事强大了,人民生活却没有什么改进,长久不了的。”

刘锦棠于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中堂,现在我在找幕府,才大的却是都嫌陕甘新疆条件艰苦,愿意来的呢,都是没什么本事。还请中堂大人看在都是湖南人的面子上帮衬一下,推荐几个人。”

曾国藩思考一下,道:“恩,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毕竟这个事情也勉强不得别人。我让我儿子曾纪泽注意这方面的人吧。有人才的话通知你。”

于是刘锦棠说:“那就多谢中堂了。”

“我从军中回来之后,左帅和我说过,可能要打新疆。在下估计也要率军出征。但是这个事情需要朝廷同意,并且所需军费甚多。还请中堂大人在朝廷上多多美言几句,并且在军费的事情上预为之备。”

曾国藩抬头,盯着刘锦棠看了一会,低下头喝了一口茶说道:“这个事情我知道了,国事为重。”

于是刘锦棠稍客套了几句就告辞了。

曾纪泽送刘锦棠出去之后,回来问道,为何曾国藩对此人这么重视。

曾国藩说:“此人礼节均到。室内观察的时候,他虽有局促,但是并无不安,且还能安然思考,足够稳重。”

“对话之中都是讲的国事,胸怀够大。临末说新疆的事情,应该有实事,也有试探我的意思,够胆量。

“这个人前途甚大。行事比姓左的要内敛许多,比李鸿章要强硬许多。以后的成就至少一个末位的总督。缺点是没读过书,眼界不够宽,大局观不足。封疆大吏也就是到顶了。当然,如果能够去掉这些缺点,那入主中枢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纪泽,此人以后要礼待。如果他在金陵多待的话,不妨亲近一下。”

曾纪泽点头应下。

第20章 游历

刘锦棠回到住处。周汉迎出来,问具体情况。刘锦棠一五一十说了。周汉说道:“还不错。让你进后堂,说明曾总督对你还是很重视的。后面的表现,说明你没令他失望。具体情况,就看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有没有人来拜访了。”

刘锦棠笑了,也同意周汉的看法。

果然,第二天上午九点,众人正在闲聊,外面来报,曾家大少爷来访。

于是只留下了周汉,其他人散了。

曾纪泽来到,客气几句,直接问道:“刚才看到大家似乎在收拾东西,是要出门吗?”

刘锦棠笑道:“是的。以前都没来过金陵,打算到处逛一下。不知道曾兄有什么推荐的地方?”

曾纪泽说道:“其实今日正是为此事而来。昨天毅斋和家父谈话中提到对洋务比较感兴趣。现在金陵正好有一个去处,名为金陵内军械所。算是我们湘军的内部兵工厂。如果毅斋兄感兴趣,我可以安排明日过去看一下。”

意外之喜啊。刘、周二人想到曾国藩会来示好,但没想到正好挠到了自己的痒痒肉上。刘锦棠喜出望外:“果然?那真是多谢劼刚兄了。这段日子总是听先杞先生讲洋务,这次终于可以一睹真容,开开眼界了。”

“先杞先生?难道是郭先杞,郭先生?”

“是的”

这次是曾纪泽有些惊喜了:“先杞先生此前曾为家父出谋划策,当然熟悉。后来因朝中奸人所害,被罢官。我知道先生是在长沙城南书院为教授。想不到您也和他熟识。”

刘锦棠于是解释到:“我这也是幸运,犬子拜了先杞先生为师。此次来金陵,先杞先生也一起来了。等会出游也是一起。”

知道这个消息,曾纪泽也直接赖着不走了。刘锦棠想到能够增进和曾家的关系,并且他也是地主,代表曾国藩,在金陵有他的话肯定畅通无阻。于是也很欢迎。

后来郭嵩焘出来,曾纪泽甚是尊敬,郭嵩焘也恭敬地问了曾国藩的身体,只是对曾纪泽就没那么恭敬了,直接以小字辈相待。曾纪泽也不以为杵。

于是四人换便服出去游览了城隍庙和玄武湖。虽郭嵩焘自持年长不苟言笑,刘锦棠也不擅长调节气氛,但是周汉和曾纪泽却是妙语如珠,再加上曾纪泽对各处景物都很熟悉,气氛也是很融洽。

余下的家眷等人也自己出去逛了,曾纪泽也专门派人引领。有他这地头蛇在,也没什么不开眼的敢惹。金陵地面敢惹两江总督衙门的人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是曾家的人,各种恶人恨不得逃得远远的,闲人们也不敢嚼舌头。

游览之中曾纪泽问了刘锦棠此次出游的目的。刘锦棠说一是来拜访曾国藩,二是想趁着无事到各处逛逛了解一下洋务相关事项。

于是曾纪泽说道:“说道洋务,我也很感兴趣,希望能和毅斋兄交流。”

说道这里,郭嵩焘却是插了一句,“劼刚也不必自谦。毅斋,劼刚通晓英文,可谓学贯中西,既然有机会,可是不要错过。这次他在金陵应该是适逢其会。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刘锦棠连忙说道:“还望劼刚兄不吝赐教。”

曾纪泽连道不敢,相互交流而已。

郭嵩焘毕竟年龄比较大了,于是曾纪泽中间派人送他回了住处。三人继续游览。

曾纪泽说道:“洋务二字,字面而言,就是洋人的事务。要了解洋务,学习实务是一方面,毕竟强国必须从实务开始做。但是学习洋人的语言也是很重要。”

“只是从国人的文章、论述中学习洋务,南面会受到翻译的人的影响。并且现今翻译洋文者大多是洋人书吏,自然难免为尊者讳。所以长远来看,还是要我们培养自己的通晓洋文的人才。我现在虽然是学习了洋文,读写无误。但是所了解的也只是洋人书上的知识。纸上得来犹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有机会以后到洋人的国度去走一走看一看。”

“在我当初的认识中,洋人都是坚船利炮,很厉害。但是看了一些西方的书籍。似乎俄国一直在和土耳其打仗基本上二十来年就打一次。一打一两年也有,三五年也有,战力也不强。十几年前还被土耳其联合英法等国打得大败。德国也一直在打仗,到现在还没统一(已经统一,消息不灵通)。美国则是英国在外的几个小邦独立后联合起来的,也刚内部打完仗没几年,估计死了上百万人。”

刘锦棠非常惊奇,之前他也一直以为西洋长得一样,国家之间也是铁板一块,所以虽然对左宗棠打新疆支持,但心里也是犯嘀咕的。想不到俄国在洋人里面竟然是任人欺负的主,十几年前还被群殴了一回。算时间,应该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之前没多久。估计那时候俄国是外强中干,如果朝廷强硬,也不会有不平等条约签订了。看来了解西方的消息是很重要的。

并且,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年也差不多又要和土耳其打了。那这个时候出兵新疆也挺合适的。他们的新一批兵还没长成呢。

这里刘锦棠想着,曾纪泽也没停,他继续说着:

“可见洋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英法就走得比较近,德国、俄国、美国比较自行其是。但是他们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却是会协调一致。这让人感觉很不解。但是就算这样,我们在买西洋的机器的时候他们还是有竞争的,所以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

周汉连忙问他也想学英语,能不能找人教他。曾纪泽说道:“当然可以,找个英语老师还是做得到的。只是人学习语言的话,一般最好是成年之前。成年之后再学,是事半功倍。我也是成年之后学的,很是知道这里面的辛苦。”

听闻此言,周汉说道:“如此,就多劳曾兄了”。刘锦棠却是苦笑,自己连私塾都没上过,写折子都有点费劲呢,“我估计就不成了,现在四书五经都不熟,写着字有时候都要问幕僚字怎么写呢。”

曾纪泽却是说:“这个没关系的,如果要写,毅斋兄可能要大费力气。但是如果只是想做到能说能听,却是容易得多。反正周兄也要学的,到时候毅斋兄一起学好了,成则最好,不成也罢。反正周兄也在毅斋兄幕下,他会了不就是毅斋兄会了?”

三人大笑。

刘锦棠说:“这样说来,我这样的应该不是一个两个,所以还是最好有译好的西方的书可以看,曾兄知道有专门译书的人或者地方吗?”

曾纪泽思考了一下:“专门译书的地方倒是没有听说。至于人么,现今李中堂幕下有一个叫做马建忠的,听说通晓英法多国语言,他兄长在上海基督教会。”

“另有一人名为王韬,满腹经纶,通晓洋文,早年曾与长毛有些瓜葛,因此遭李中堂以朝廷名义通缉而逃,据说曾游历欧洲,刚回到香港不久。”

“另有英吉利人傅兰雅,他与中国人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合作翻译西来科学著作甚多。尤其其中的李善兰,先杞先生应当很熟悉。就是他再广东巡抚任上上书举荐推荐李善兰做京师同文馆的天文算学总教习的。此人当称国内算学巨擘。”

“至于其他人么,在下确实不知。毅斋可以到上海的洋行去看看,那里的买办基本都是精通外文的,只是他们久为洋人工作,还是要提防一些地好。”

刘锦棠说道:“那是自然。那马建忠现在是李中堂幕僚,怕是没有希望。傅兰雅此人为西方之人,到我处怕是不便。王韬此人如果罪行不大,劼刚兄能否想办法让他成为我的幕僚呢?”

曾纪泽想了一下,说道:“王韬之事我了解过,曾致书长毛为其出谋划策,但未受采纳。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尤其此事事关李中堂,我不敢大包大揽。待我回去之后致书李中堂试一下。”

刘锦棠连忙谢过。李鸿章是曾国藩晚辈,又曾在其幕下。如果能有曾纪泽出面,只要不是必死之罪,应该问题不大的。看来自己又能多一个幕僚了。回去需要提前打听一下这个人的底细。

沉吟一下之后,曾纪泽说道:“毅斋兄如果是对西洋之事感兴趣,现在可以读一下冯林一(冯桂芬)先生的《校邠庐抗议》。此人与家父年纪相当,早年曾入幕李中堂帐中,战后归乡游历讲学,若有运气,或可在上海遇到。此书所涉及甚广,虽然其中有些看法在下不敢苟同,但是大部分都是金玉良言。”

刘锦棠连忙记下。寻幕府是一回事,能够有几本系统讲解洋务的书籍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自己现状是一无所知。

几人聊得开心,天色很快就晚了。于是会饮一番就各自回家了。

第21章 金陵内军械所

第二天上午九点,按照约定的时间,曾纪泽准时来到刘锦棠下榻的地方。女眷和奴仆不宜过去,所以只有周汉、郭嵩焘、刘锦棠父子三人跟着曾纪泽出发了。其他人则是由曾安排人领着继续金陵游玩。

于是一行人一刻钟后就到了军械所内。

经介绍,刘锦棠才知道早在九年前(1862)还在安庆的时候,当时的安庆内军械所就已经制造出了自己的蒸汽机,并且在当年年底制造成了一艘小火轮。1865年迁移到南京之后又再次建造成功一艘小火轮,名为“黄鹄”号。船长17米,航速6节,载重25吨。这个名字还是曾纪泽命名的呢。这艘轮船所用材料除了“用于主轴、锅炉及汽缸配件之铁”购自外洋,其它一切器材,包括“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均由徐寿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

只是之后李鸿章等人均认为“造不如买”,所以也没再生产。就这一台小火轮都也是直接停在了船厂,无人问津。后来干脆拆掉了事。

刘锦棠知道此事之后觉得特别惋惜。本来以为朝廷于此事是落后,但惊喜的是落后不多,惋惜和愤怒的是,竟然认为“造不如买”。自己造的虽然一时之间会贵些。但是不受洋人控制啊。自己不能造的话,一旦洋人翻脸,拿钱都没地方去买。

于是刘锦棠动了把这些人马招过去,自己造船的想法。只是自己现在虽然顶着个道员的身份,却是没有实缺,光靠自己的那点钱,连厂子都建不起来。但也先打个商量,以后自己掌权了,也好提起这个话头。

于是将自己想法和曾纪泽提了一下。曾纪泽却是支持。现在这些人有点鸡肋。留着吧,只是当普通工人使唤,浪费了。还不如卖刘锦棠个人情,也间接和左宗棠缓和一下。毕竟现在父亲日渐衰老,而左宗棠虽然只是小一岁,但是明显壮实得多。而刘锦棠比自己还要小五岁。自己这边的类似人才还有很多,也不差这些人。

刘锦棠听得曾纪泽答应,非常高兴,觉得欠了一个大人情,只好以后再找机会还。刚才也想到现在铁路正在修,左宗棠蒸汽机车也想自己制造,这些人过去或许有些用途。

然后曾纪泽又带刘锦棠等人参观了金陵制造局。金陵制造局是李鸿章的产业,规模非常大。

金陵制造局厂房是1866年8月建造完工的。常年额定经费银10万两,。开工之时, 有员工役夫、 匠目、 亲兵约四百人。能够制造开花炮弹、抬枪和铜帽,以及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以及炮车和枪弹。

金陵制造局本部有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木作厂,在通济门外神木庵火箭分局,造铁炉房5间, 汽炉房1所, 砌炉12座。同年11月添造铁炉房5间, 汽炉房1所, 砌炉12座。现在正在计划在通济门外九龙桥兴建火药局。

走马观花又看完了金陵制造局。刘锦棠几个人都已经是头昏眼花了。郭嵩焘还好些,之前在曾国藩幕下就接触过洋务很多,并且在各地当官经验多,遇的事情也多。刘锦棠和周汉就不成了。

刘锦棠一直以来是在军中,也只是在甘肃的最后几个月才做了一点后勤和民事的事情,除了用过洋枪洋炮,基本没接触过洋务。

周汉更惨,完全没接触过。

俩人一天看下来什么都是新鲜的。看的时候全神贯注还不觉什么。这么看完之后一放松下来,直接脑子就混混沌沌的。

曾纪泽一看这情况。晚上找酒楼吃了点好吃的,也没多喝酒,就说“今天一天看下来,看毅斋兄和周兄收获很大,我就不多打扰了。我也是最近有事才回南京,后天就要再次回京,明天就不陪几位了。我会派几个家丁来随时停用。”随后告辞。

刘锦棠等人回来之后,刘锦棠和周汉说,今日收获甚大,我们就不多聊了,先各自把收获整理一下,然后再在去上海的路上讨论吧。于是各自回屋。刘锦棠和周汉二人竟然都是挑灯写字到丑时将尽。临睡前刘锦棠听下人禀报此事,却是感觉非常欣慰,这周汉也是个会动脑子的人才。同时还听下人禀报了郭嵩焘房间的灯也是亮到了子丑交接之时。于是感觉自己这俩儿子拜了郭嵩焘为师是非常幸运的。

第22章 上海

本来各人打算游览完金陵内机械所就出发去上海的,但是昨天听曾纪泽说他第三天要出发回北京。于是众人商量,既然人家这么热情陪了两天,也不好意思直接走,那还不如多留两天好送一下曾纪泽。于是众人就又续了一天房钱。

前两天逛的也累了,并且明天又要出发。所以就今天不出去了,女眷和仆从收拾一下东西。郭嵩焘、刘锦棠、周汉几个人就找了个比较僻静的茶楼,一起吃茶聊天。刘锦棠的俩儿子也带着了,虽然不能够全懂,但是让他们听听也没坏处。按照郭嵩焘的讲法,小孩子的世界观是熏陶出来的。

几个人讨论了昨天参观的金陵内机械所和金陵制造局的用途。

刘锦棠觉得这些武器应该对平回乱之类的足够了,但是如果是对付阿古柏,还不一定。也不知道阿古柏有什么武器。但是用来对付沙俄,恐怕不够。毕竟那是一个大国,虽然是在西方人见人菜。

郭嵩焘的看法是,要去上海看看,搜罗一些西方的地理和政治军事书籍,看一下上面怎么介绍的。如果能找到几个对西方有比较深刻认知的人,最好是西方人,比如德国人、美国人,那就完美了。那样就能侧面了解一下敌情。

周汉却是有一腔热血,觉得有这么多先进武器,那就够了。但是被刘锦棠和郭嵩焘一个一个打击,也认识到,自己终究是纸上谈兵,一没带兵经验,二没从政经验,三没洋务经验。自己当务之急是把一身所学落到实处。

郭刘二人看到周汉这反应,暗中高兴。他们这次专门聚起来,一方面是要讨论洋务,另一方面就是敲打一下周汉。看起来,响鼓不用重锤,他还是很灵透的。

第二天,几个人去给曾纪泽送行,之后就也上船出发去上海了。

从金陵到上海,陆路500里,水路则有七百多里。如果是陆路,那需要一周的时间。但是既然有了小火轮,却是很快的,一小时50里。现下日头长,有14个小时,若是全力赶路,怕是晨起晚上就到。但是毕竟在路上要上下客,用在赶路的时间也就十个小时,就这样,第二天天黑的时候也就到了上海。

于是找了个驿站住下。打算过几天之后派人去请一个叫郑观应的人第二天来驿站。本来刘锦棠打算自己上门拜访的,但是考虑到郭嵩焘原本是广东巡抚,并且自己几人也是曾纪泽介绍来的,所以就没有动,有规矩在的。

几人于是趁着一天闲暇游览了上海滩。

看着路上很多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刘锦棠还好,只是新鲜好奇。但是郭嵩焘却是心下怅惘,原本的中央之国,现在已经被洋人远远越了过去,还被迫开放商埠。而周汉更是激愤,觉得中央之国被原本看不起的蛮夷踩在脚下,一身气愤无处发泄。

于是刘锦棠说道:“其实就像我们乡下,一个人祖上无论多么辉煌,只要他现在的官没有人家大,后台没有人家硬,那就要受欺负。想不受欺负,自己当更大的官,找更大的后台去。”

话糙理不糙。郭嵩焘和周汉虽然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却是也按捺下来。归根到底,是自己枪炮不如洋人厉害,打不过人家。有一天反过来打过了,肯定要连本带利收回来,到他们地盘上去开商埠。

经此一闹。郭周二人情绪也平静了下来,继续逛完了英租界和美租界。

虽然几人都对租界很大意见,但是也承认,租界就是比国内其他地方的道路要宽要整洁,各种建筑看起来也整齐坚固很多。从这看来,各国确实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于是话题延展开去,几人都觉得,应该派国人到西方学习。于是就有提到了幼+童留美的事情。几个人都觉得可能会出些乱子。小孩子心性未定,直接出去,怕是会被西方同化,忘记自己的根本。郭嵩焘还好,觉得派几个通晓四书五经的进士大儒一同过去教习就会好些,就算有些乱子,有几个学生被同化,也无伤大雅。刘锦棠的则是谨慎的多,虽然不反对幼+童留美,但是总感觉要成人之后再出去才好,乱子要少得多。而周汉就是完全反对了。

其实大家观点差不多,只是对幼+童的心性担心罢了。这几个心性认知差不多的同志之人都会有认知差异,更别说朝廷上吵成什么样子了。郭嵩焘只好盼着能够通过,能派个支持留美的老夫子到美国去,要不然,就算幼+童过去,怕是麻烦才刚开始。心下打算好了晚间就写信给容闳和李鸿章,让他们注意此事。

第23章 郑观应

第二天上午,几人继续游览。同时派人到各处打听翻译洋文之处、精通洋务之人和各大洋行名录与评价等。刘锦棠也还记得曾纪泽曾提过的沈桂芬。既然曾纪泽如此推崇,那自有其绝高之处。于是也请郭嵩焘派人打听此人现在所在,对其在上海存着万一之念。

没想到消息来得这么快。下午早些时候就有了回信,冯桂芬就在聚奎街50号的敬业书院讲学。几人问了一下,离现在所在不是很远,于是叫了辆马车,一同去拜访。

拜访之后,刘锦棠感觉甚是惋惜。沈桂芬已经是花甲之年,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做自己幕僚是不可能的了。

郭嵩焘却是很高兴,两个人聊得很投机。末了,沈桂芬还给了郭一套手稿,说是自己这几年对洋务的一些看法,希望郭嵩焘能够帮忙印版。郭欣然答应。也不知道郭嵩焘怎么给他灌的迷魂药,竟然把自己的心血都给他来处理。

周汉也是很有所得。他说得甚至比刘锦棠还要少一些。这一番谈话,大大改变了周汉对洋务的看法。之前他以为谈洋务做洋务的,都是一些学问做不下去的。但是郭嵩焘是个厉害,这个姓沈的老爷子也是例外。从古文造诣到大局观,都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他认识到,如此杰出之人都对洋务如此热衷,自有其必要之处。并且沈桂芬的谈吐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西洋的态度是学习而不是推崇,是吸收而不是照搬。这一点很合周汉自己的心理。于是他决定,和刘锦棠一起来学习洋务,刘锦棠没时间和精力学习洋文,但是自己可以。只有展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好辅佐刘锦棠,才能发挥自己的一身才华。

交谈之末,刘锦棠提到想找翻译洋文之处,冯桂芬也和曾纪泽提的人一样,英吉利人傅兰雅。并且他指出,此人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并且没有什么偏见,可以深交。至于精通洋务之人,他说朝廷当官的没几个是真懂的,只是人云亦云罢了,倒是洋行里面的中国买办都是对此精通。但是如果说到要有些眼色和气节的,有一个曾经在宝顺洋行工作,现在是生祥茶栈通事,并且是英商公正轮船公司合伙人之一。

于是刘锦棠请他代为引见一下。冯桂芬欣然答应。

于是第三日,刘锦棠等人在驿站处等待。郑观应九点钟准时到达。

郑观应捐官郎中,比刘锦棠和郭嵩焘做过一方大员的人还是差得远,所以只能是自己来上门拜访。这他也觉得很正常。

言谈之中,主要是郭嵩焘在和郑观应说话,刘锦棠偶尔插话,周汉一言不发。而刘锦棠两个儿子则是端茶倒水听说话。郑观应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失礼地询问。

一番谈话下来。刘锦棠觉得此人还是很有才的,虽然和自己一样没有读过几天书,对四书五经不懂,但是自学了洋文,并且对中外经商很有见地。郭嵩焘问他的一些各国之间关系,也都回答得上来。虽然和曾纪泽的说法有些出入,但大体还是一样的。此人可用。

于是刘锦棠说了自己希望买一些西洋武器和机器的事情。他说了自己在战场上遇到的问题。问题有三个,一个是怎么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二是怎么阻止敌人靠近,三是靠近之后怎么在肉搏中战胜敌人。

第一个问题自己能想到的只有大炮。

第二个问题现在没什么好办法。

第三个自己能想到的是刀剑,但是局限性大。

郑观应对此并不精通,于是说:“此事在下并不精通。我去各个洋行询问一下。三日后回复可好?”。

刘锦棠自是答应。

于是又提到西洋书籍翻译之事,希望郑观应给引见一下。

郑观应道:“此事几位直接去拜访即可。西洋人习俗与中国不同,直来直往。傅兰雅对中国文化甚为痴迷,他也很希望和中国人交流。之前中国的官员对洋人有偏见,所以他能找到的交流的人也就是一些普通的学徒、买办。顶多几个对洋务感兴趣的学者文人。如果大人直接上门拜访,他应该会非常高兴。他每日都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内译书。”

几人尽兴而别。

果然,三日之后,郑观应又来拜访。

他对刘锦棠说:“前日刘帅提的三个问题,我找了几家洋行,仔细问了解决方法。

“远距离的时候,现有的武器只有大炮。阻止敌人靠近的话,前两年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枪械,叫做加特林机关枪。它一分钟可以打200发子弹。”

说到这里,刘锦棠几人大惊:“200发一分钟?这么快?!这不是可以以一敌百吗?”

郑观应回答道:“是的。在下刚听到此事时也都不敢相信。已经再三确认过。此枪美国军队在1866年将其正式列入制式装备。并且经过英国政府的比对试验,去年才开始生产供应大英帝国。俄国也购买了这种枪支。”

刘锦棠心下咯噔一声,如果俄国把这种武器用到新疆的战事,而自己没有,那可是个灾难。但是他也没打断郑观应。

郑观应继续讲下去:“这种加特林机关枪采用手摇发射,枪身很重,有80公斤,长有107.9cm,需要用独轮车推着才行。”

“至于靠近之后的肉搏。有一种M1847左轮+手枪,美国生产的。长有七八寸,重约二斤。装子弹6-10枚。只是因为做工精致,价格比较高。并且手枪远了准确度不高,有效距离只有50米,不易训练。”

“现在比较好的单人步枪是毛瑟步枪,长1.3m,重9斤,标尺2000m,有效射程800m。这可以说是最新的步枪,是前几年才有的,西方大国都还没有装备多少。现在他们急于卖出去,所以可以低价我们买一批。”

刘锦棠听了,说道:“你刚才提到的加特林机枪听起来确实很好,但是枪弹的供应是个大问题,我们最好能够能国内生产。另外的步枪应该生产起来不是太困难,国内生产枪和枪弹应该可以。所以我们先买一批机枪和步枪以及相应子弹。另外你帮忙看看能否买到这两种枪的机器,直接国内生产。”

“至于数量么……。你先打听一下机器的价格和到货时间吧。加特林机枪和步枪的数量看价格而定。此事不急,半个月左右能问好就成。货比三家。如果差不多,最好是德国或者美国的商行。”

郑观应连忙答应下来。看来这是个大买卖,此事办好了,不仅自己能够捞到不少回扣,还能得到刘锦棠和郭嵩焘的赏识。他可是提前询问过这几个人的情况。一个是左宗棠座下大将,一个是曾经的一省巡抚,前途无量。尤其是刘锦棠,年龄看着和自己差不多,如果关系搞得好,或许能成为自己在朝廷的靠山,那就不用像现在一样,随便什么大小的官都能让自己低头哈腰做事。

于是郑观应告辞。而刘锦棠连夜给左宗棠写信,说明了这些情况。询问是否需要买机器和枪械,如果需要,买多少。然后六百里加急送出去。从上海到兰州怕是有五千里地,就算六百里加急,来回也要十七八天了。着急也没办法,再快也只能是八百里加急,那可是皇家专用或者只能用于传送军事重大情报的。如果有能够更快传讯的办法就好了,对了,那可以也一并问一下郑观应阿,或者让他问一下洋行。下次一定问一下。恩,明天先问一下郭嵩焘,看他是否知道。

第24章 傅兰雅

第二天问了一下郭嵩焘。他说知道洋人有办法千里之外传信,但是具体就不清楚了。于是刘锦棠打算好,下次一定问一下郑观应。

昨日请郭嵩焘派人联系了江南制造局的人,今天几人到江南制造局参观了一趟。比起金陵内军械所和金陵制造局来,江南制造局大得太多了,不论是占地、机器还是人工,都不是前两者能比的。

江南制造局占地七十余亩。建成的有汽炉厂,机器厂,熟铁厂,洋枪楼,木工厂,铸铜铁厂,火箭厂,汽锤厂,改建枪厂,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暨中外工匠居住之室。另有船坞未建成,用于储存木料瓦棚。还建有学馆以利翻译,翻译书有: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四种。

前面曾纪泽、冯桂芬和郑观应等人所推崇的英国人傅兰雅就是在江南制造局的学管之内负责口译。

于是刘锦棠一行人专门去拜访了一下。傅兰雅很热情,但是正在译书,也不便久留。于是和他约好明日上门拜访。

参观完之后,周汉很是兴奋,觉得中国有此等规模制造局,强国有望。但是刘锦棠和郭嵩焘却是情绪不高。周汉很奇怪。

郭嵩焘说道:“江南制造局虽大,但是各类技工都是洋人,中国人只是负责一些搬运等力气活。从这一方面,它比金陵制造局差得多,更别说是金陵内军械所了。”

刘锦棠补充道:“并且这些洋人技师身边都没有中国人的学徒,也就是说,无论过多少年,只要这些洋人一走,金陵制造局就要瘫痪了。空有其表而已。虽然名为江南,似乎是中国之军工,但实际却是掌握在洋人手里。”

郭嵩焘也是恻然。周汉听后却是警醒,自己果然经历不足,看不到他们两人这么长远。

在附近过夜之后,早晨九点半到了傅兰雅家中。傅兰雅虽然是外国人,但是他在中国已经呆了十年,还在北京同文馆呆过一两年,所以北京话还是很溜的,和几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傅兰雅和几个人聊了起来。刘锦棠说了自己此行目的。

傅兰雅说道:“我翻译的书虽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物理化学等等技术类的书籍。政治和国家关系方面的还真没翻译过。你的这种想法还是很有趣的,倒是我疏忽了。”

刘锦棠说:“还请傅先生抽空翻译几本或者干脆著作几本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和国家关系的书籍,也能让我开开眼界,了解一下世界大事”。

刘锦棠还是语焉不实,不过也不算是假话。傅兰雅也没感觉出来。

傅兰雅回道:“这是当然。这也是我来中国这个神秘的地方的初衷。我来中国第一是希望能够给它带来科学,所以我翻译了很多科学和教育方面的书籍。第二是希望能用我的努力把西方的现代政治理念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文明太厚重,所以负重前行不易。”

“我曾经向清廷建议:政府应让大部分中国学生花3年时间学习外语,然后送他们到欧洲的大学留学。前段日子听说李中堂向朝廷建言,派幼+童到美国留学。这是个好事情。但是既然能去美国,为什么不派人到欧洲去呢,那才是西方政治的中心。美国只是一个暴发户,自己刚刚打完南北战争,死了据说五六十万人。”

“欧洲留学的话,最好还是英国。欧洲大陆的国家也是经常打仗。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它的繁荣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说远了。其实我觉得,如果留学,最好是在中国已经接受完教育之后再出去。就像我,是在英国读完大学之后才到中国来。也没用多久,语言、风俗等等也都学会了。小孩子虽然学习得快,但是没受过你们中国的教育,在美国长大,那想的说的做的就都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了。”

几人悚然,一个外国人看得如此明白。自己几人也是讨论之后才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估计没办法,改变不了李鸿章和朝廷的决定。也还好,留美幼+童也不过三年总计一百多人。选择随行的老夫子的时候是一定要小心了,一定要提醒李鸿章等人。

刘锦棠对傅兰雅说的留学欧洲很感兴趣,于是说了自己想法,但是也指出,自己也只是个想法,现在也影响不了朝廷的决定。

傅兰雅很兴奋,终于有足够大的官认同自己的主张,对刘锦棠感兴趣起来。他也了解过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起家的经历,现在的刘锦棠不就是当初的他们么。已经在中国十年了,在等几年也是等得起的。反正平时自己也是传播教义、翻译书籍等事情很繁忙也很悠闲。

平时也难得有这么高官职或者曾经做过这么高官职的人来拜访自己,所以傅兰雅谈兴也很高。

一方是想对西方尽量多地了解,另一方是想把西方的科学、教育、制度和基督教义传播到中国。于是几个人聊得很欢。

一开始几人是泛泛的聊西方的事情,慢慢地转到了留学和教育上面。还讨论了一些具体问题的操作方法。

比如把私塾或者族塾改成小学堂,把县学改成中学,把书院改成大学等等。并且在各级学堂中加入科技知识。

周汉提出,中国自古就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之说,只是后来越来越变成了四书五经。现在按照西方的习惯加入格物致知之说(物理化学等)也没有问题。

而傅兰雅觉得中国的蒙学很有特点,一定要保留,所以需要在小学之前加一个蒙学。时间长短不限,一年也可两三年也可。

并且傅兰雅觉得现在的教育忽视了成年人这一群体,如果小时候没有机会,那长大后也不会再有系统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刘锦棠对此觉得可以操作。军队闲暇总是闹事,还不如直接汇合起来学习,学多学少有个人资质,但是至少没有坏处。至于里面加入军令的事情,他就没提了。

另外,几个人还讨论了留学欧洲的事情。认为中国的15岁成年之后留学欧洲还是比较合适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了,学习能力也强。并且对于西方来说,这个年纪也还可以进入中学或者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如果是像傅兰雅一样二十岁以上出国,则是适合用游学的方式。

傅兰雅提出他可以负责这些人出国前的英语教学。可以由朝廷出面联系欧洲上层,他可以帮忙做一些事务性工作等等。刘锦棠郭嵩焘等人则负责留学人员的选拔等等。

几人一直谈到天黑,尽欢而散。大家也都知道,这些现在还只是在设想,到底什么时候能落到实处,要看刘锦棠和郭嵩焘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