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的魅力

道成了肉身,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魅力四射,令我折服
个人资料
正文

耶和華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2022-08-15 08:10:12) 下一个

耶和華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去年九月十一日的清晨,我尚在睡夢當中,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我睡眼惺忪地爬起來,很不情願地拿起電話。

“Morning !”我盡量讓我的聲音不致暴露我心中的不悅。

“趕快打開電視,收看早晨的新聞”,沒有自報家門,沒有寒暄,對方直接進入正題。

是住在附近的一位朋友打來的。很熟很熟的朋友。我沒法對他生氣。

“出什麽事了?”

“自己看吧。”朋友的回答再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賣什麽關子呢?究竟怎麽了?”我突然發現,我居然很想知道新聞的具體内容。

“美國出事了,國防部五角大樓和附近的世貿大廈讓幾架飛機給撞了,估計死了很多人,可以肯定是恐怖分子干的……”

我並沒有馬上打開電視。家人在睡覺,開電視會吵醒了她們。

這個消息像一盆涼水一樣倒在我的頭上,我睡意全消。我多麽希望這是一個夢,可是我知道不是。

雖然仍然很困,經這麽一折騰,我怎麽還能睡得著呢。我穿戴整齊,開始靈修。可是我發現根本沒有辦法集中精神讀經,因爲心里太亂。於是我打開門,走下樓,到車庫旁邊的小巷子里去禱告。

一句“主啊!”剛出口,我就淚如泉湧,我想到了很多家庭的小孩從那一天起再也看不到父親熟悉的身影,很多家庭從那一天起永遠地失去了母親。我為這些家庭哭泣,雖然我並不認識他們。

我感謝神,祂讓我可以在聖靈里照著祂的心意禱告。即便如此,心中仍有揮不去的疑問:神啊,你爲什麽要讓這個悲劇發生?爲什麽讓這些恐怖分子得逞?爲什麽容許惡人囂張,好人遭殃?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疑問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讀詩篇第52篇,看看神將如何透過祂的話語來安慰我們。

 

從詩篇52篇的標題可以看出,它與大衛一生中最慘痛的經歷之一有關。大衛逃離掃羅王時,曾經説服大祭司亞希米勒供應他;如今亞希米勒卻被人告發,以至全家遇害。告密的乃是以東人多益,殺害亞希米勒和他的家人的也是他。

在詩篇52篇里,大衛描繪了惡人的詭詐與驕傲,他更想到神的良善與慈愛;此外他還想到神對惡人的審判,以及神對義人的眷顧與祝福。在這個過程里,他更新了自己對神的信靠,堅信神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一、惡人驕橫詭詐無法遮蓋神的慈愛

 

傳説有一次一個羅馬人對一個希臘人說:“聽説你們希臘人烹飪有術,我很想到府上去叨擾一番,我只要吃兩道菜即可,一道是你認爲你們最拿手的好菜,一道是你認爲你家燒得最差的菜。”希臘人欣然答應。

按照雙方約定的日子,客人如約前往。主人站在門口迎賓,大方而又熱情。

寒暄之後沒有多久,主人就開飯了,第一道菜是湯,香噴噴的。

“這是什麽?”客人好奇地問。

“這是我家最拿手的好菜,名叫牛舌湯。”主人心直口快,直接道出了謎底。

“活了這麽大把年紀,還不知道牛舌可以做湯,真是慚愧。”說罷,客人就開始品嘗起來,沒有跟主人客氣。

剛喝了一口,他就打心眼里佩服主人的廚藝,事實上,他從來沒有喝過這麽好喝的湯。他越喝越覺得好喝,越喝越覺得自己枉活了這麽大把年紀。他心裏慨嘆,爲什麽自己不是希臘人。

湯沒喝完,主人把第二道菜又給送上來了。鮮紅紅的一塊,旁邊襯著綠油油的蔬菜,看起來比剛才喝的湯更要美味,叫人垂涎欲滴。

“光是顔色就能引起人的食欲。”客人說。

“你嚐嚐再説吧,這是我家最差的一道菜。”主人冷冷地回答道。

“究竟是什麽菜呢?”客人想探個究竟。

“牛舌。”主人不厭其煩地耐心稟告。

“怎麽又是牛舌?”

“因爲天下的東西,最好的是舌頭,最壞的也是舌頭。”

 

我們一起來讀1-4節:

(詩052:001)勇士們啊,你爲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

(詩052:002)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

(詩052:003)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公義。(細拉)

(詩052:004)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

 

詩人以“勇士”一詞稱呼惡人,顯然是在嘲諷惡人態度的傲慢與行爲的粗暴。當大衛寫此詩篇時,可以想見,他的頭腦中會常常浮現多益這個以東人的卑劣行徑,但我們也相信聖靈會讓詩人超越多益這個私敵,而想到世上一般的惡人所共有的特徵。第三節說這些惡人戀慕罪惡,喜愛説謊,厭惡良善,討厭公義。第二節說,他們圖謀詭詐,他們的舌頭就像“剃頭刀”一樣鋒利,他們以舌頭作爲他們的武器,傷害、毀滅他人。更有甚者,他們不以他們的邪惡頑劣為恥,反以為榮---用詩人的話說是“以作惡自誇”。“自誇”一詞在聖經的其它地方,主要用在對別人,特別是對神的“稱謝”、“讚美”、“頌揚”。然而,這裡接受讚賞的對象並非別人,更不是神,乃是“勇士”自己。

 

詩人雖然花了不少的篇幅來描寫惡人之惡,但他沒有忘記神的慈愛。他說,“神的慈愛是常存的”。“常存的”既有“永遠”的意思,也有“時時”、“每時每刻”之意。可以肯定,詩人在這裡既是在講一個客觀的真理,也是在講一個主觀的經歷,更是在表達他對神的信靠。他過去一直飽嚐神的慈愛,他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神的慈愛也將時時陪伴他,直到永遠。

 

“神的慈愛是常存的”這句話出現在本詩篇的開頭,緊跟在“勇士啊,你爲何以作惡自誇?”這個問句之後。短短的一節經文里讓我們看見它裏面包含好幾個方面的對比。第一個方面是惡者與神的對比---惡者是受造物,神是創造者;惡者是有限的,神是無限的;惡者是渺小的,神是偉大的。第二個方面是惡與善的對比---惡是黑暗的,善是光明的;惡隻在時間里存在,善卻在永恒里存在。第三個方面是時間性對比---惡人行惡不會長久,神的慈愛卻是存到永遠。

 

當烏雲密布,陽光不現的時候;當惡人當道,公義不彰的時候;當謊言成爲時尚,真理不被看好的時候,你是否仍然相信真理終將得勝,公義必然彰顯,陽光一定再現?你是否想到神永恒的慈愛?你是否想到神確定的美善?你是否想到神的超絕的偉大?讓我們從詩人的信心里得到激勵!

 

二、神的良善公義必然帶給惡人審判

 

根據聖經記載,尼尼微為挪亞的曾孫寧錄所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城市。此城位于中東底格里斯河畔,與今伊拉克的摩蘇爾城隔河遙遙相對,在歷史上曾為亞述帝國---雄據兩河流域的一個古代強國的首都。尼尼微一向固若金湯。

亞述大軍南征北戰,所向披靡。

聖經上還記載,尼尼微人並不認識神。事實上,他們圖謀邪惡,以耶和華為敵。他們依靠自己的勢力,憑藉他們的人數衆多,侵略鄰舍。公元前722年,亞述不僅攻陷整個北國以色列國,它還乘勢攻佔南國猶大大大小小城池四十座,擄去人口20萬。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致使以色列民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先知那鴻曾經預言,因著亞述人的殘忍無道,神要嚴厲地審判尼尼微城。預言說,到時候,尼尼微城一切的保障,必像無花果樹上初熟的無花果,若一搖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城破之日,美麗的王后被擄,宏偉的宮殿被焚,靠謊言起家的商賈卷起財寶不顧而去,朝中大臣也逃之夭夭,城中死寂,永不復起。果然不出所料,110年後,一代名城尼尼微被巴比倫所滅,長埋風沙。兩千年中,無人知其遺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在底格里斯河畔掘出廢墟!

 

我們一起來讀5-7節的經文:

 

(詩052:005)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他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細拉)

(詩052:006)義人要看見而懼怕,幷要笑他。

(詩052:007)說,看哪,這就是那不以神爲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在邪惡上堅立自己。

 

神的慈愛不僅不能被惡人的惡遮掩,神的公義必然帶來惡人的審判。

 

第5節里詩人一口氣用了四個動詞來描繪神將帶給惡人的嚴厲審判。它們分別是:“毀滅”、“拿去”、“抽出”、“拔出”。每一個動詞都帶給我們一個生動的畫面。“毀滅”更接近原文的翻譯是“拆毀”,在聖經的其它地方多用於拆毀異教的祭壇或偶像,比如拆毀巴力的祭壇等等。耶和華是忌邪的神,祂用忌邪的心情與態度來對待上面所說的惡人,可見祂審判的嚴厲程度是無以復加的。

 

第二個動詞“拿去”在中文里好像很普通,但其原文在整個聖經里只用過四次。很奇妙地是,除這裡以外,其它三處的“拿去”都與“火”或者“炭火”有關。手里捧著燒灼的炭火是沒有人敢怠慢的,都希望能極快地丟出去。詩人使用這個詞彙,很可能就是刻意地運用這個意境。它叫我們自然地聯想到,神審判時決不會拖泥帶水,祂會速速的裁決,速速地執行。

 

接下來,詩人說神要把惡人從他的帳篷中“抽出”,就是揪出來。注意是從帳篷里,而不是從聖殿中。是從惡人的家裏,從他的安居之所。當勇士在家里安然棲息之際,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神的審判臨到,惡人被揪出來帶走。他該是何等的不解與驚惶呢!最後,神要從活人之地把惡人“拔出”,“拔出”在原文由“連根拔起”的意思。再次讓我們看見神審判的嚴厲與徹底。

 

是的,第5節所用的4個動詞感情色彩都是強烈的,總體的意思相當明顯,就是神必將惡人全然、徹底地毀滅。當豺狼當道,惡人中興時,你是否對神的審判有必勝的信心?當惡人囂張,逍遙法外時,你是否堅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當你被惡人饞謗、欺壓、中傷時,你是否仍然把信心建立在神的公義之上?

 

三、義人信靠順服終將得到神的祝福

 

來美國之後,我很欣喜地發現,這邊不少的弟兄姊妹對於中國大陸教會半個多世紀以來生存、生長、興旺的原因很感興趣。是的,大陸教會能夠有今日的光景,實在是一個神跡,是神自己奇妙而大能的作爲。我們應該把榮耀頌讚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神。但另外一方面,在血與火的考驗面前,很多神的僕人使女爲主作了美好的見證。《十架窄路》的作者俞崇恩弟兄就是其中之一。

知道他就是屬靈名著《與主同行》的中文譯者俞成華的兒子,還知道他已定居美國,而且就住在我們家附近,我非常興奮。打電話過去冒昧地提出要登門拜訪,俞弟兄很爽快,幾天之後我就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慕名拜訪了他。我要說,他給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身材高大,身體健康,思維敏捷,精神飽滿。他靈力充沛且謙卑虛己,高舉耶穌。總而言之,他是一個可以從他身上看見神的人。

我是回家後讀他所寫的《十架窄路》,才知道俞崇恩弟兄如今已經是七十好幾的老人了。但說他老實在是不公平的。他耳聰目明,精神矍鑠,精力過人。據我所知,他經常在世界各地履行佈道,傳福音,爲主作見證,除此之外,他還積極著書述説神的信實與聖潔。實在難以想象,他曾經爲了信仰的緣故被逼迫、坐監、勞改二十多年。摘帽平反之後,他真的如鷹返老還童,煥發了屬靈生命的第二青春。

 

我們再一起來讀最後的兩節經文:

 

(詩052:008)至于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

(詩052:009)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爲你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你的名。這名本爲美好。

 

前面提到,神的公義必然帶來祂對惡人的嚴厲審判。下面我們還要看到另外一個重要的真理,就是神的慈愛也要向堅心信靠祂的義人彰顯。

 

剛才所讀經文裡的“我”當然首先是指本詩的作者大衛,同時我們也相信泛指所有的義人。詩人在此設下一個比喻,說義人要像栽在神殿宇中的青橄欖樹一樣。神的殿自然是指神居住的所在,而“青綠”則告訴我們橄欖樹蓬勃的生命力;消極方面,因爲此橄欖樹生長在聖殿的庭院,沒有人敢玩弄,更不會將其“抽出”、“拔出”、“毀滅”。積極方面,因著有神的看顧、神的保守、神的供應,橄欖樹安全穩妥、滿了汁漿、生機勃勃。

 

接下來詩人一連用了三個動詞,“倚靠”、“稱謝”、“仰望”來表達他對神的信靠、感激、與信心。也道出了橄欖樹煥發勃勃生機的奧秘。先來看“倚靠”這個動詞。原文是:“相信”、“把安全感建立在……上”,當然也有“倚靠”的含義。義人和惡人把安全感建立的對象的是多麽不同啊!第7節提到惡人隻倚仗他豐富的財物,第8節說義人卻堅心依靠神的慈愛。惡人倚仗的對象好像是很具體但卻短暫,義人信靠的對象似乎眼不能見,但卻存到“永永遠遠”。

 

“稱謝”原文有“承認”、“感謝”、“讚美”的意思。這跟惡人用他的舌頭去傷人形成何等鮮明的對比!詩人說他要永遠稱謝,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到死,都來承認耶和華是神,是他的依靠;一直到死都來感謝神的保守與扶持;一直到死都來讚美神的慈愛與信實,包括在困難與危險面前,包括在仇敵興旺的時候。第三個動詞“仰望” 原文有“等候”的意思。當神的審判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詩人願意選擇等候---等候神美好名。另一方面,“仰望”一詞前面有:“在你聖民面前”幾個字,説明他還願意在衆人面前勇敢地爲主作見證。

 

你是否羡慕神殿中青橄欖樹的怡然與安穩?你是否渴望擁有青橄欖樹茁壯的生命?你是否一直都在希望得到神的保守與祝福?古語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請花些時間操練“倚靠”、“稱謝”、“等候”神的功夫吧。

 

結論:

 

觀看今日的世界,不難發現倫理道德以驚人的速度在淪喪,國際政治日益混亂,社會治安日漸衰落,各種思潮引導人們越來越遠離真理,直叫人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作爲一名屬神的人,你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時局?你是如何理解這些複雜的現象?你又是如何持守你的信仰?你是否不灰心,不喪膽?你是否更加留意神在世間的工作,仔細察看並放在心里反復思想?你是否篤信:耶和華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