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的肖生(5年前旧文)
一
近日芒果台热播,【乘风破浪】。美女如云,看花了眼。唤起我对中戏的回忆。人性的本能,都喜欢娱乐。当年在北京念书,认识一位中戏舞美系的南昌人,肖生,受邀去中戏好奇,看“西洋景”。中戏在北京一个胡同里,院子不大,与一般中学校园相若。1980年代中,中戏全国招生,人数很少,万里挑一,学生寥寥无几,各系之间熟络,最热闹之处就是那个蓝球场,那个时候大家都穷,海阔天空,不着边际胡侃干聊,男生抽劣质烟,女生素颜朝天,最高档,也就北冰洋汽水。中戏可谓庙小“妖风阵阵”,“妖魔鬼怪”横行。总之,就是图个乐。
刚开始对中戏感觉挺新鲜,见到表演糸的美女还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觉得她们也就那样,没有感觉。影视与现实天差地别,美丽动人,离不开化妆灯光效果。
念医学院大二时,上人体生理课。谈到人的感觉,兴奋、抑制、耐受的转变。
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老师举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进入花圃,开始感觉香气扑鼻,这是嗅觉细胞兴奋,过会儿,由于香气的持续刺激,嗅觉细胞转为抑制,香味渐渐退去。甚至产生耐受,即完全对香味无感而麻木。
人在美女堆里,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和耐受?
二
我自己也百思不解,怎么会与中戏,那个“风月场所”有纠结?祖宗八代也想不明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一位同事冯生,小老弟,锅炉工,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糸,当年全国才招八人。他应该是江西历史上考入中国皇家画院第一位才子。正好当年,我进京念研,冯生在京中央艺术院校江湖上踏浪,自然我也被牵扯进入那个大染缸,就是圈内?
中戏舞美那位南昌人肖生,他的身世颇为传奇,与著名导演冯小刚相似,来自穷门.肖生父母是南昌县莲塘镇小学教师。他16岁参加江西军区文工团,任舞蹈演员不到一年,逢大裁军转去南昌警备司令部站岗。其间,他追求一位首长女儿(江医78级学生),受到关禁闭处分,提前退伍去南昌自行车厂工作。肖生同样是江西历史上考入中国皇家戏剧最高学府第一才子。当然,他比冯生低二个档次,一般来说,油画专业:一类进中美,二类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三类去中戏舞美。无论如何,能进中央级艺术学院非常不容易,千挑万选。
冯生拉着我去中戏串门与肖生谈天说地。后来他们俩因为学术之争掰了,肖生反倒喜欢与我交往。应该是,我为人随和,尊敬人,喜欢欣尝。另外,我曾经自学画画,练过几天书法,…
四
首先,要告诉各位,我喜欢跟中央美院的小老弟,冯生,去中戏、工艺、中音找南昌人玩,以排遣实验室的沉闷寂寞。朋友小聚,其实,我只是聆听和欣赏,对男女之间的打情骂俏从不参与,那是文艺界的职业传染病。那个时候,常有免费文艺演出,老艺术家素面朝天,即兴表演,记得有叶佩英、李光曦等等,看盛中国拉琴也是近距离,在学院小礼堂,不觉得有什么神秘,有位老歌唱家卡壳,唱不上去。大家也无所谓。
有几次,冯生忍俊不禁,然后冲我笑,前仰后翻,我一脸茫然,问,你为什么冲我笑,我不明白?冯回复,“你真会装糊涂,你知道吗,x女生盯着你,对你有兴趣”。中戏的肖生去法国前对我说,“所有来中戏玩的人,最后都会变,脱胎换骨。你来中戏这个染缸前后泡了五年,却没有被攺变,难以置信,非夷所思”
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从小就听袓母讲圣经故事,边吃饭边听,祖母讲得很激动,我却反映冷,但我敬?祖母,她对自己信仰那么执着。年轻时,在头脑思想上,我接受基督信仰里的训责和教导,并在心中有扎根,也即算是有良心和道德观念的。不管在何地,我会找个教堂坐坐,但我又不喜欢与人有深度交往,因为我是挂名的基督徒,心里有愧。
冯生曾经来我家做客,他瞪着眼睛听福音,对祖母信仰的火热无法理解。他是位画家,喜欢写生,琢磨人的内心世界。冯说,你祖母内心丰富强大,抑或为信仰癫狂。
三
1980年代中期,那些能考入北京中央艺术院校的都是天才,因为全国甄选,千挑万选,每个糸仅入取4至8名。油画系的那几位学生,桀骜不驯,狂妄自大,天才与疯子没有清晰的界限?
中戏肖生对我说,每一个被招进来的人,已经技艺精湛高超,来中戏,只不过为了一张牌子而已。我观察到,舞美糸的学生,不但能画,还有表演天赋,他们在画室逗乐,模仿老一辈革命家,或社会名流,维妙维肖,令人捧腹,喝采。
肖生模样?比较辛苦,寒碜,个头不高,象谁?号码小几号的刘欢,高晓松,因为肖肌紧有型。一般来说,模样差的艺术家,爱留长发,蓄胡须。而肖生胡须长发蓬松凌乱,用根大红绳将发挽起,穷学生,哪有钱买洗发水,什么都将就。肖生衣着随便,邋遢无型。
其实,中戏表演系那批学生只是天生能演戏,他们文化课入取线分数很低。舞美糸的戏谑表演糸的,光有一幅模样,没文化,没品味。在中戏食堂,我见过巩莉,并不是那样迷人、光鲜亮丽,与普通人人无异。张艺谋导演筹拍电影【红高粱】在中戏物色对象,肖生也被找去试镜,演戏中的土匪,可惜他落选。否则,肖生的人生轨迹会完全不同?
人问清华领导,清华教学有什么好法子?回答是,因为考生好,好考生冲着好牌子,一年一年自会来。其实,考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何况不是如此,甚至更趋之若鹜?
四
人非有自信和超脱,就成不了画家。你必须要看重自己,擅于表达、杠精、争辩、死的也要说成活的。画家个个自信满满,老子,我是大才子,世界上最好的画家。纵使你报考美院落榜,仍不气馁,天降大任于斯人。80年代,画家就是毕业了,也不安分体制內的安逸,最终几乎离职单干、北漂、或者出洋成为流浪画家,当世界公民。如陈x 青
1980年代,没有私人电话,朋友之间见面,事先无需打招呼,能否遇见,全凭运气。省城视野太小转不开,抬头不见低头见。北京太大,小城人无法想象。出门办事耗时要一天。接待朋友肯定要管一顿便餐,那个年代,物质不丰富,生活十分简单,食堂饭菜五毛钱搞定。或者偷电做点小菜,再来一暖壶散装啤酒。
那个年代,中戏无保安,除了留学生楼外,进出方便。南昌人舌头大,普通话说不标准,只能读导演,文学编剧专业。过去江西省话剧团尝试从青岛、大连招过学员自己培养。有的学员毕业后又考上北影或中戏。
有个怪象,非夷所思,1980年代江西有几十位年轻俊才经过激烈竞争,过关斩将,考入中美、中戏,工艺美,今日今时,他们理应功成圆满,不在艺术行业占据半壁江山,至少也有一席之地。可是,他们却没有一位闯出一片天地,更奇怪的是,统统人间蒸发,我的小老弟肖生也销声匿迹,生死未卜,艺术界水太深?现实太残酷。
高X希,南昌人,是中国当代著名正剧导演。让人想破脑袋,网上也没介绍其教育背景,他,X希,哪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走的哪条道,哪位仙人指路?听说,他最早学绘画,默默无闻(南昌话:鼻涕炮),高出生于1961年前后,据此,他应该是很晚才去北飘,令人百思不解!想破脑袋!
另外,我的一个朋友,79年考入人大,虽然留校任教,但业务平庸,熬年头赶上职称,沒有思想火花,也没啥理论建树。江西人杰地灵,那是古代老皇历,江西人现在天生缺点什么,地方小又闭塞,视野难以宽阔,先天不足,难以担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是肖生的生活方式,助学金发放时,挑贵菜,抽好烟,到月尾,酱油拌饭,抽最次的烟。记得有一回,肖生从巴黎回来,请大伙在中戏附近餐馆大吃一顿,他大声吆喝,盼望今后他有更多钱,就能多请兄弟们,去高档餐厅潇洒。吃饭时,肖生说,在巴黎苦极了,差点丧命(他讲南昌话,更具魅力感染性)。
88-93年,我在国家药监局部门工作,办公室一位女同事,其父是中戏文学糸教授,她对我说,影星巩俐见到肖生在巴黎成为街头画家,卖艺求生,比较惨。我的那位女同事认识肖生,并且其父的研究生陈X也是南昌人。肖生在中戏家喻户晓,因为他在中戏打架出名而富于传奇。肖生曾对我说:“别小瞧人,我个子虽小,若是有人敢对我指手画脚,老子就用拳头说话。有二个“逼仔子”鼻子被我打得飙血,现在变乖了“。
如今,肖生究竞在哪?仍然在巴黎、或生或死,我感觉凶多吉少,乃因他暴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