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同闹出了“破门亮灯”事件,给节日增添了荒诞欢快的气氛。起因是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发布《古城亮化倡议书》,要求从1月27日(腊月二十八)至2月12日(正月十五),每晚18点到次日6点,古城内各商业门店应确保室内灯光充足,门头牌匾、广告牌、LED 电子屏以及灯笼也要全部点亮。有一家五金商铺岳老板关门回家时忘了开灯,晚上11点,执法人员发现岳先生的店铺室内灯光没有点亮,打电话要求他马上从家里赶过来开灯被拒绝后,身着“平城综合执法”制服的人员径直剪锁撬门进店,硬是把灯给点亮了。
这事立即成了网络热点,众口一词批评大同有关部门法律意识淡漠、知法犯法、公权强闯民宅侵犯公民财产和尊严,还有批评大同官僚主义严重,搞形式花架子云云。反正自媒体能想到的词都用上了,大同当局被批得体无完肤。古城街道出面道歉后,又被网民一顿敲打:首先道歉对象第一个该是被撬锁的商户岳先生,第二个是古城里被强制要求彻夜开灯的所有商户,第三个是形象受损的全体大同市民;损坏岳老板的财物赔偿了吗?强闯民宅要负法律责任,决策者和执行者处罚了吗?
大同文旅部门求功心切用力过猛,把提升大同形象的亮化工程搞砸了,只贡献了一个新成语“破门亮灯”,与江西的“鼠首鸭脖”“提灯定损”南北呼应鼎足而三。
面对舆情,大同文宣明显公关不利进退失据。站在大同文旅部门立场上换位思考,“破门亮灯”未必挤不出点正能量来。正能量像乳沟,只要方法得当总能挤出来。这事的热点已经过去了,就替大同文宣挤点正能量:
只要格局打开了,“破门亮灯”也可以坏事变好事,能挖掘出正面意义。在旧社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新社会,不但允许百姓点灯还上门替百姓点灯,充分体现了新社会的优越性,让人发自内心感叹“新旧社会两重天”啊。破门亮灯确实工作方法粗暴了些,但难掩“服务到家”的热情。从不许百姓点灯到倡议百姓点灯再到替百姓点灯,照亮了百姓翻身做主之路,一部点灯史就是一部官僚服务意识的唤醒史。店铺主人岳先生还因官方替他点灯而“发火”,百姓既能点灯又能发火,直接享受了过去的州官待遇,公民意识爆棚。“破门亮灯”事件让官方的服务意识与百姓的公民意识在碰撞中成长,各得其所,好事嘛。
这些年来,国人的私有财产意识越来越强烈,英国人传来的歪风邪气“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很受欢迎。这明显不接地气嘛,来个大领导去你家揭锅盖问寒问暖,能不感到蓬荜生辉受宠若惊?资产阶级政府虚伪,人民政府亲民,亲民就是没把老百姓当外人,官民一家亲,遇上情况就破门而入是“不见外”。只有跟群众有隔阂才客客气气地讲法律程序,显得很生分,咱不搞西方那一套,就图个实在。
强闯民宅确实不合适,即便是“不见外”,亲民亲得有点过于油腻了。但特殊情况下应该从权,比如需要紧急营救什么时可以先斩后奏破门而入。大同商铺灯火通明,只有岳先生的店铺黑灯瞎火,岳先生的店铺关灯就是拘禁了光明,当光明在岳先生店铺沦陷,要不要紧急营救?在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中,执法人员破门亮灯解救被绑架拘禁的光明,正义能不凛然?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一屋黑灯举城不乐,“舍小家为大家”是中华民族被强行倡议的美德,点亮黑屋照亮大同是商家应尽的义务,也是执法人员应尽的职责,破门亮灯就跟解救人质异曲同工了。
大同官方在倡议书里已经声明,对商铺彻夜点灯的电费给予补贴。有补贴还关灯,相当于拿钱不发货,黑灯店铺就是窃取补贴的作案现场,执法人员破门亮灯相当于现场破案,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即便官方没有电费补贴,倡议商铺自费彻夜点灯就算是额外缴纳的“城市光亮形象税”,关灯就是偷税漏税,“破门亮灯”就是补缴税款。真横起来,这也能自圆其说哈。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同商家只要人人多点一夜灯,古城将变成亮堂堂的天上人间及旅游打卡圣地。
以上是帮大同文宣挤出的正能量,只能帮到这了。
2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