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略

全球军事,历史,战略
正文

航母对决系列: (五E) 菲律宾海,1944年6月19–20日

(2022-10-15 14:18:51) 下一个

第一回合(619日):日军进攻(第二部分)

因长期不和美军交手,日军不了解在1942年前四场航母对决中漏洞很多的美舰队防空此时已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1)当年所谓“先进”的雷达只能测距(而且很近的距离:仅88海里/160公里/100英里),不能测高度,发生过几次美军拦截高度不对让日攻击队了空子。现在美航母上的先进雷达测距不但是以前的两倍,而且能精确测高。(2)以前原始的战斗机指挥系统(如只有一个语音频道)已鸟枪换炮。每个航母打击群都有专用语音频道,打击群战斗机指挥官负责和各航母战斗机指挥官协调配合,针对来犯日机有的放矢地派“地狱猫”将敌机送入地狱。(3)从1942年10月圣克鲁斯海战起,火力强悍的博福斯高炮大量装备部队(见《航母对决系列四》)。而且大多数高射炮弹现已换为VT引信。以前高炮引信或是撞击引信(需要直接命中才起爆)或是定时引信(在开炮后的规定时间——这样也规定了距离——起爆),命中率不高。Variable Time(VT)引信中文常被意译为无线电近炸引信,全球战略认为可直译为不定时引信,原理是在炮弹里装一微型无线电发射器,进入目标21米内会因收到反射讯号引爆雷管。这是现代“聪明武器”(smart weapon)的原型之一。这样日机飞到哪里,炮弹(只要在射程内)就会跟到哪里爆炸。(4)“地狱猫”战斗机不但成为零战克星,更成为其它所有战斗力比不上零战的日机的克星(见第四节)。然而日军上到小泽和幕僚,下到基层飞行人员都不明白双方力量对比已到了如此悬殊的程度,等待日攻击队的将是一场大屠杀。

6  第一机动舰队在菲律宾海海战第一天的全部出击和损失:619

 

出击飞机

未能返回母舰

返回母舰

三波黎明侦察

43

21

22

第一攻击波@0830(丙部队)

69

42

27

第二攻击波@0845(甲部队)

130

98

32

第三攻击波@1000(乙部队)

47

7

40

上午侦察@1000

2

2

0

第四攻击波@1100(甲,乙部队)

82

73 *

9

总计

373

243**

130

【资料来源】S. E. Morison, 1953, New Guinea and the Marianas, March 1944–August 1944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VIII), p. 319,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注] 莫里森的资料来自日方。美方资料极其混乱,各单位难免多报战果。* 第四波中有19架飞到关岛降落,但都在机场坠毁或被美军歼灭。** 大凤号和翔鹤号沉没时舰上有22架,所以第一机动舰队在6月19日损失了265架舰载机(243 + 22)。加上第一航空舰队在关岛损失了50架岸基机,当天日军全部损失达到了315架飞机(265 + 50)。

日第一攻击波在10时远在150海里处就被美舰雷达发现。第58特混舰队在十分钟内起飞了240架战斗机(数量和速度都破了航母作战的记录)。另外俯冲和鱼雷轰炸机也跟着起飞,在舰队东部盘旋待命,一有情报马上出击,也可防止万一母舰中弹飞机跟着损失。

不像以前航母对决中日攻击队斩钉截铁般直扑美舰,这次日攻击队怯场犹豫,盘旋整队,浪费了宝贵的10–15分钟。10时36分,拦截开始(见图20“Interception I”)。“地狱猫”战斗巡逻队饿虎扑食,已显得落后的零战根本不是对手。少数日机突破拦截后被第58.7战列舰打击群一顿暴打。没有一架日机突破战列舰打击群的战列(又称炮阵),所以一艘航母也没受到威胁。这一波(也是全天日机四波攻击中)唯一的战果是一枚炸弹命中南达科他号(South Dakota)战列舰,美军27人殉国,23人负伤。但这点小伤根本不影响这艘皮糙肉厚的战列舰的战斗或航行能力(南达科他号在1942年10月圣克鲁斯海战时也吃过一枚炸弹,同样挺了过来——见《航母对决系列四》)。这一波日机损失了42架(61%)(表6)。

在第一波还没有接战时,第二攻击波于08时45分开始从小泽亲率的甲部队(第1航空战队)起飞(表6)。这个总数为130架飞机的攻击队是当天规模最大的一波,来自参加过奇袭珍珠港和前四场航母对决中三场的老牌航母翔鹤号和瑞鹤号和第一机动舰队旗舰大凤号。这是一支经验最丰富,训练程度最高,肩负希望最大的攻击队,打算在第一波和美机厮杀,美机没被打残也会被拖垮以后,乘虚而入,对敌航母致命一击。

就在第二攻击波机群刚起飞完毕,还在舰队上空集合整队时,09时10分左右,一架“彗星”莫名其妙地扑向旗舰后面的海面坠毁。大惊失色的官兵一看,大凤号右舷有鱼雷袭来!原来水下的美潜艇大青花鱼号(Albacore)发射了六枚鱼雷。可惜这架“彗星”的英勇牺牲既没能引爆任何鱼雷,也没给母舰争取到反应过来转舵避让的时间,只是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焦虑。一阵揪心的沉默(其实很短,但感觉极长)以后,有人看到齐射的五枚鱼雷都没命中,从舰尾划过。就在大家刚开始放下绷得太紧的心弦的时刻,一声巨响,第六枚鱼雷命中舰首右舷。幸运的是无人伤亡,只是升降机被炸坏。 好在此时第二波(大凤号的第一波)攻击队已全部起飞,受影响的只是下一波准备工作,升降机炸坏后飞机无法从机库提升到甲板。空中的机群没受影响,开始浩浩荡荡扑向美军(图19)。

19  第二攻击波从翔鹤号航母起飞出发:6190915

【资料来源】一木状太郎,2007,《日本航空母舰大全》,安国寺译,台北:星光出版社。[注]  中间离镜头最近的是“天山”舰攻。上下各有三架“彗星”舰爆。最上方有一架零战(传统空优型,不是最新式的战斗轰炸型)。

第二攻击波向东北飞越丙部队上空时,没想到下面这帮蠢货以为攻击队是敌机,万炮齐发,竟敲下两架友机(!)。另外八架被“友好炮火”(friendly fire)打得奄奄一息,只能返航。真是祸不单行。这是著名的日海军马里亚纳海战误击事件,反映出部队军事素养和训练水平的低下(和太战开打时多年苦练,技艺高超的部队无法同日而语)。

肩负重任但出师不利的第二攻击波剩余飞机被迫重新整队,沿着第一攻击波同样的路线一路向东,结果遭到同样下场。11时39分,拦截开始(见图20“Interception II”)。“地狱猫”战斗巡逻队围着性能落伍,技术更烂的日机穷追猛打。这次少量突破美机拦截和战列舰打击群炮轰的日机总算发现了他们的目标。第58.2航母打击群的邦克山号(Bunker Hill)和黄蜂号(Wasp,纪念1942年9月在南太战沉的同名舰)分别吃了两枚和一枚近失炸弹(near miss),邦克山号死三人,伤73人;黄蜂号死一人,伤12人。第二攻击波127架日机一共被敲下98架(75%)(表6)。

20  日机四波攻击和美机四次拦截(“马里亚纳火鸡大射猎”):619

【资料来源】S. E. Morison, 1953, New Guinea and the Marianas, March 1944–August 1944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VIII), pp. 270-271,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在第二波还没有接战时,第三攻击波于10时开始从乙部队(第2航空战队)起飞(表6)。这个总数仅47架飞机的攻击队是当天规模最小的一波,来自隼鹰,飞鹰,和龙凤号这三艘训练水平低下,菜鸟成群的航母。吸取了前两波和美战列舰打击群硬刚损失惨重的教训,这波攻击队航向偏东北,目标是一架侦察机报告美舰所处的“3 Ri”位置(这是第58特混舰队最北的第58.1航母打击群的位置——图16和图20),打算届时右转向南扑向美军。但这波菜鸟大部分没找到目标,所以返航。少部分找到美军的从13时开始被拦截,一架一架开始坠毁(见图20 "Interception III”)。尽管个别日机突破“地狱猫”防线,找到了约克城(Yorktown)和大黄蜂号(Hornet)航母,但残鱼掀不起大浪,没取得任何战果。第三攻击波仅损失七架(15%),总共有40架返回母舰——是当天四波攻击队中返回母舰绝对数量和百分比最高的一波(表6)。

图21  “抓紧时间,让‘地狱猫’起飞!” 6月19日(约克城号)

11时,小泽再接再厉,下令第四波攻击队从甲部队的瑞鹤号和乙部队的隼鹰,飞鹰,和龙凤号起飞。这波攻击队总数有82架,规模仅次于第一波。他们的目标是南面的“15 Ri”位置(图20)。至此,小泽已出动了328架航母舰载机(表6)。减掉要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战斗巡逻队,需修理无法出击的飞机,和少部分飞行人员实在不合格而多出来的飞机——这已是日军拼尽全力的出击上限。

11时30分,在第二和第三攻击波还未接战而第四攻击波刚起飞时,祸不单行的甲部队的翔鹤号(图19和《航母对决系列一》图3)航母遭到棘鳍号(Cavalla)潜艇四枚鱼雷命中,航空燃料库和前部弹药舱被引爆,火势无法控制。在弃舰令下达后不久的15时01分,大火的高温产生殉爆。这艘参加过空袭珍珠港的资深航母变成一座火山,在山崩地裂的巨响中倾覆(图22)。1300多人殉国,500多人获救。

22  翔鹤号航母殉爆沉没:6191501

同时,从09时10分开始,损管队一直在“仅”中一雷的大凤号苦苦抢修,但大凤号引以为傲的装甲甲板和封闭机库成了死亡陷井:挥发的油气无法排出。到翔鹤号殉爆时,汽油味充满了大凤号全舰,很快大凤号也大祸临头。15时32分,根据一位参战军人回忆,“厚重的甲板如富士山上鲜花一般自中间轰然绽开。”从瑞鹤号飞来查看情况的零战报告:战机,舰体,和人体的残骸像喷泉般不断从殉爆的大凤号飞出,惨不忍睹。这艘承载日军希望的新锐航母不可思议地被区区一枚鱼雷击沉到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600多人殉国,500多人获救。17时06分,小泽和幕僚登上羽黑号(Haguro)重巡,继续战斗。

就在翔鹤号和大凤号垂死挣扎的时候,第四攻击波的九架飞机在“15 Ri”位置搜索无果以后返回母舰。其余左转转向关岛。美机从14时21分开始拦截(图20“Interception IV”)。“地狱猫”突破零战的抵挡后,杀向“彗星”和“天山”。第四波有一部突破了“地狱猫“的利爪,杀出一条血路,发现了第58.2航母打击群的邦克山号和黄蜂号航母。但日机的攻击是徒劳的,又被高炮敲下了十来架。

共有49架日机飞向关岛,打算就地降落,不折不扣地执行小泽的穿梭轰炸计划。飞行人员九死一生,身心疲惫。他们望见关岛,心情放松,降低高度,准备下降。没想到另外一群“地狱猫”已经扫荡了关岛的天空,在空中和地面歼灭了50架岸基日机,此时正在附近埋伏。这群“地狱猫”将排队降落,放松戒备的舰载日机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三架美机干脆加入降落队伍,将前面忙着落地而无还手之力的日机一架一架打爆。最后30架日机被击落,19架勉强落地的飞机每架都被打得千疮百孔,全部报废。加在一起,第四攻击波总共损失了73架(89%)(表6)。

第五场航母对决的第一天(6月19日),是战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天。从10时开始打到18时,连续八小时空战不停,双方数百架战机轮流厮杀。美军兵强马壮人才济济,面对328架日机组成的四波攻击队(再加上45架水机),参战的300多架美机仅15架在航母对决中被击落,另有两架由于其它原因损失。另外当天美机在关岛被击落八架,由于其它原因损失五架。加在一起,美军仅损失了30架飞机和27位飞行人员(还有31名舰上官兵)(表10)。在这场(对美军来说)精彩纷呈或(对日军来说)惨不忍睹的航母对决中,美军打出了惊人的10 : 1的交换比:日第一机动舰队全部出击的373架飞机中仅130架返回母舰(其中328架航母舰载机仅108架返舰)。有243架日机未能返回母舰(含19架在关岛降落后报废),加上22架随大凤和翔鹤号沉没,第一机动舰队共损失265架飞机(开打时473架的56%)。再加上50架岸基机在关岛被歼,这一天有315架日机被消灭(表6,图23)。

参战美军报告,不像以前日飞行人员艺高人胆大,现在日飞行人员艺低人胆小。具体反映在(1)很多零战不敢加入激战正酣的空中格斗,眼看着菜鸟战友被老手饿虎扑食击落,然后老手再扑向刚才观战的零战。(2)很多菜鸟驾驶的“彗星”和“天山”编队沉不住气,一打就散,结果被“地狱猫”各个击落——若他们保持队形,会有更猛,更没有死角的自卫火力,反而机多力量大,会更安全。

23 “我打下了六架!列克星顿号“地狱猫”战斗机飞行员福拉丘(A. Vraciu)中尉619日一次出击击落了六架“彗星”俯冲轰炸机

[注] 福拉丘中尉是著名战斗英雄,在菲律宾海海战前就已是双料王牌飞行员(击落五架敌机就有王牌称号,他已击落12架)。在6月20日,他再接再厉击落一架零战。

面对舰队上空绵延数十公里空战造成的尾流(图1),高炮爆炸的硝烟,和海面日机的残骸,列克星顿号的一位飞行员惊呼:“真他妈的像过去的火鸡射猎!”(Hell, this is like an old-time turkey shoot!)Turkey shoot 是美国俚语:指的是一场极容易的打靶比赛,用气枪在极近距离打笼里的火鸡,打死的火鸡就是奖品。后来由于太惨无鸡道,改为打画圆圈的纸靶,命中靶心的奖品是冻火鸡。因获奖极其容易,后来把敌人像笼里的火鸡一样傻头傻脑,只会挨打的一边倒的胜利比喻为“火鸡射猎”(图24)。从此这场无与伦比的海空大战就被冠名为“马里亚纳火鸡大射猎”(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这实在太形象生动,正式的官方名称“菲律宾海海战”反而没有这么有名。

24  被打下来的“火鸡”:一架“天山”舰载攻击机被高炮打爆

【航母对决五:菲律宾海,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Waterhil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多谢详尽的回复。可见老兄落笔之前花了大功夫准备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aterhill' 的评论 : 谢点赞讨论!是的,美国伟大之处,除了硬件建设举世无双以外,在于能做到各民族大团结,大家一起来为建设新美国添砖加瓦,有无与伦比的组织管理能力。二战中调动黑人的积极性成立了陆航战斗机中队,调动日裔的积极性从集中营里直接征兵让他们去意大利前线上阵,调动德裔,意裔的积极性更是不甚枚举(尼米兹就是德裔)。我认为还有一点是美国工业化程度和人均收入比日本高出很多。很多日飞行人员出身贫寒,参军前汽车没摸过,飞机没见过。从零学起,他们即使勤学苦练,也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美国青年普遍熟悉各种机械,会驾驶汽车的大有人在,会驾驶飞机的也不在少数。例如2001年的电影《 珍珠港(Pearl Harbor)》里当陆航飞行员的男主,男二入伍前在家乡就会开农用小飞机。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空袭时,瓦胡岛空中竟有九架民用小飞机在学艺(有三架被日机击落)。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才可能多快好省地培养飞行人才。而日本只能以举国之力,精心培养少量的海航精英。日军长期认为飞行是精英活动,没意识到在航空兵大发展的太战,空战变成“群众性”的消耗战,时间一长少数飞行高手会不敌素质一般但数量众多的对手。一旦高手耗尽,新手的素质一落千丈。中途岛可以说是日海航走向失败的开端。

有关怕日裔美人当间谍,是子虚乌有。在珍珠港,主要谍报工作是日领事馆内有外交身份的海军情报人员。但当时草木皆兵,怕日军在西岸登陆,只能将他们赶入集中营。为此美政府已于1988道歉,赔款。
Waterhill 回复 悄悄话 图文并茂,看得过瘾。好奇为何美国能在短期内于海空战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进展。另外美国把日裔公民圈禁虽然不人道,但是否也大大抑制了日本的谍报工作。多谢战略兄精彩分享!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海风回访!是的,要是没有美军流血牺牲打赢太战,我们今天有可能在用日语交流。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谢平兄再赞!这场对决对美军来说精彩纷呈,对自己打不过日军但看到美军来替自己出气的中国人来说也很解气,对日军来说惨不忍睹。我已尽量浓缩,尽量用图表,这方面资料汗牛充栋,但科班历史学家(估计是领域内老旧的文风)很少用图表。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半球' 的评论 : 谢南兄一直跟踪支持!很抱歉忙着耕耘自己这片小天地,很久没空回访。刚去看了你澳洲内陆牧场一文,好文!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nxueOp' 的评论 : 谢评!这个教训是深重的。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亏得美军出手,把日军打惨了。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这个马里亚纳打火鸡,我当年看的时候印象特别深,而战略兄写的就要详细得多了。期待下集!
南半球 回复 悄悄话 时也,势也,兵败如山倒,全兄写得精彩!
wenxueOp 回复 悄悄话 日方的硬件和软件都落后,结果很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