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西安游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异乡人之二<不情愿的基本原理》

(2020-05-19 17:48:15) 下一个

我在英语课上接触的第二个异乡人形象是小说《不情愿的基本原理》主人公CHANGZ。

“不情愿的基本原理”是巴基斯坦作家HAMID于2002年发表的一本类自传小说。它讲述一个巴基斯坦富裕家庭的有为青年,Mr.Changz,到普林斯顿大学求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经过层层竞争被聘到华尔街大的金融咨询公司展开他的美国梦的故事。然而911事件是个转折点,他忽然看到同事环境不同以往的脸色和困局。当他在工作中神思恍惚发生失误,随即被解职并失去身份(H1签证),而他新交的美国女友也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在双重打击下,他认清自己的美国梦有多不现实。他愤而返回巴基斯坦,在大学接受教职,积极教学并支持左派学运,焕发新生的人之故事。小说以CHANGZ在小酒馆跟你美国游客寒暄为头,到话多告诉了美国人他所有美国经历,并离席回住处为结尾。结尾是个开放式的,因为猜不透美国人是不是CIA派来暗杀他的。

          Changz 小伙经历了五种状况是我想为而不得为的。

         一他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系。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被录入名校后,依然刻苦努力,积极参加校内足球队/板球队,勤工俭学在超市打工。但他的小心思是到距离学校较远的超市打周末工,不让出身本土中产阶级的同学看到,丢了自尊心。入名校并努力适应生存这段经历是我羡慕而不得的。

      二是他勇于突破自我舒适区,交游本地同。他因此被邀请·参加同学们的地中海旅游(免费)。在此次游历中,一他结识了一个纽约白人女孩(后成为女朋友),二是,他初次见识了什么是富孩子的消费及心理,如根本不能理会为何酒店老侍应生对他们的毕恭毕敬。

      三是他不亢不卑,有理有节。他应聘华尔街大金融公司时,不亢不卑,如实讲他拿学校助学金方能完成学业及打散工的经历。这让他在几百人竞争中,获得了主审官的心理加分。他在与白人女孩交往时,尽量保持自己的本真:如获邀参加女孩家的聚会(在曼哈顿上东城),他权衡后穿了他的巴基斯坦白色礼服(一种类长中山装的民族礼服),效果挺好——正符合女孩家希望派对有异域色彩的求异心理。女孩病了入疗养院休养,他每周开几小时车去探望陪伴;女孩死后,他礼貌周到地去女孩妈妈家拜别,拿走了留给他手写书稿,试图弄明白他们的爱到底是什么性质。他一个亚裔被家境优渥的白人女孩亲近,他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但他勇敢地应对,他们也经历了正常交往的男女发生的一切。他都不怯不卑,努力维系这一段感情。这几项都表现了他有担当有礼有节。这不是谁都能做到做好的——或者说明人够优秀没不良嗜好,能适应大多数中上层阶层环境。

       四他的敏感和对人情细致的观察分析。在金融公司工作,他时常到东南亚的当地公司去评估公司整体价值,敲定收购合同的细节。敏感的他意识到当地公司雇员看他和他的白人同事眼光不同,仿佛他是帮资本公司压榨当地公司的亚裔走狗。而911后几天,他与同事出差回到纽约国际机场,他被要求接受特别盘查,而他同事都立马离场,没人关心他的状况。在911后他明显感到他和曼哈顿的巴基斯坦裔出租车司机及便利店的巴裔伙计一样,都成了让人害怕的潜在恐怖分子。他因太过忙碌蓄须后,公司同事对其外表很反感,他直接回应说我的胡子不改变我的工作能力,我还是我。这种不躲避害怕积极应对的姿态对二十二三岁的少数族裔小伙子来说,相当不易。

         五。适时调整梦想,做有为的人。他在失业失恋双重打击下,在公寓沉沦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再找工作无望,周围环境对他认同感太低,他就抵制住故乡父母希望他扎根美国光宗耀祖的期盼,毅然回国去帮助那些与他拥有同样梦想的本国青年学子。

       我由此书内容联想到了许多。纽约少数族裔追求美国梦的道路是何其相似又何其艰辛啊。大家是在同一条船上的。我只在纽约中国领事馆办事时遇到一位中国学生时哈佛大学的,他报的名号让使馆人员的眼神稍微露赞许。现实是我身边的许多学子们(留学生/努力进学的本地华裔学生)大多英文不够好,没被名校录取,在普通学校追上课程进度都要使大劲儿,在校园内也很边缘,融入困难很难不边缘。我打工的印刷厂工人中,有中国人也有巴基斯坦人。我因做着粗陋工作,心有不甘。他们有些曾是医生心里也一样。但现实是,成年人养家任务第一,为了生存孩子家庭,做粗工开出租,不是各国中年新移民的同样起步吗?新移民年轻人的困难中年人的困难,我跟他们一样亲身经历,感同身受。

           新移民学生找朋友很难出圈。孩子们说白男最抢手,第一白女抢,第二西班牙人抢,第三黑女抢,轮不到亚女,当然这是笑话了。所以像CHANGZ有白女交往,真的是诚惶诚恐。结局怎样,看缘分看局势。我也明白本地白人家庭,在纽约经营几代很多年了,房子多套,有社会地位有人脉关系,要交往亚裔小哥会有很多冲突等等。境遇优渥的女孩追新意也有可能,但更可能的是相似的人交往(如他女友死去的前白男友)。所以CHANGZ的交友经历让我颇为新奇,我还无缘见识海边别墅派对,曼哈顿LOFT青年人狂野派对,及他们父母家奢华的公寓。但是我知道的是,CHANGZ四五年前到纽约时就是两只旅行箱,大家都是没根基的新移民。他有他的努力挣扎,我有我的努力挣扎。他观察的世情,和我的观察到的似乎不一样,又似乎是一样的,那就是高楼大厦跟我们没多大关系,做“搬砖工”是我们的“宿命”。

           这样说消极了。我还是很感谢HAMID写了这样一本小说反映新移民追求身份认同,追求自我之路。我惊喜发见美国巴裔中能有人用较优美的英文写出新移民探索个人成长之路,排除困扰之路,并被大学英语写作课定位阅读文本。这反映出在美巴裔学人不光关注自生生存,还关注本族裔人文精神成长(如修英语及社会学专业),努力思索,让其成果在文学阵地里发声发光,这是我们在美中国人应该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