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小捷的博客

主要阐释我对中国政治改革的有关思考,以及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有关思考
正文

简评《中国民主运动急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2025-05-14 10:09:14) 下一个

   吕洪来先生前几天公开发表了他于1998年撰写的一篇旧文《中国民主运动急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以下简称《转变》)。在这篇13000字的长文中,他赞同其他一些著名民主人士的观点,并指出,中国民主运动在思想上要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那种非黑即白的、阶级斗争式的思维方式;在行动上要放弃那种改朝换代式的暴力革命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海外的民主运动,要和执政的共产党进行和平的良性互动,达到双胜双赢、最终在中国实现民主制度的目标。

   现在已经是2025年,距离《转变》一文的写作,已经过去了漫长的27年。但显然,双胜双赢、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而且,恕我直言,现在中国距离这个民主目标,似乎更加遥远了。证据之一就是,当初那些提倡良性互动、双胜双赢理论的海外民主人士,现在几乎都已经不再提倡这个理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良性互动、双胜双赢的思路或策略有问题吗?下面我就尝试着来做一些分析,供各位民主人士参考。

让我们假设现在有一个公司或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或者是产品不对路,或者是管理不善,从而濒临破产。这时,   1、你找几个人,拿着枪,去这个公司,用暴力的手段把这个公司抢过来,据为己有,然后自己经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改朝换代。

2、但如果该公司拥有的保安、拥有的枪比你还多,你打不过。于是,你就放弃暴力夺取的想法,而试图尝试使用和平的“良性互动”的双赢方式。你去这家公司,找到老板,对他说,“公司今后归我好了,因为我可以用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方式让它起死回生。你退休吧,我给你丰厚的养老金。这样咱们双赢。而如果将来我也没有经营好,那么我会把公司再和平地归还给你,你再来经营。”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显然,这个老板肯定不会答应你的请求,无论你开发的新产品多么好、你的新管理模式多么科学、你的语言多么温和善良。

3、但如果你这么说:“我有一个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设计,还有一个更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如果你采纳我的建议,逐步按照我说的办,则广大客户会得到他们满意的新产品,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会充分发挥,而你作为老板,最终也能赚到更多的钱。”此时,不用我说,这个老板肯定会考虑你的建议,甚至会高薪雇佣你,尝试一下你的改革方案。此时,你的方案,在他老板的眼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双赢方案。

    我的意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按部就班逐步实施你的方案后,从最终效果上来说,必须是一个对老板(执政党总书记)、企业员工(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客户(人民群众)都有利的方案。或者从其本质性质上来说,这才是一个真正良性互动的多赢方案。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国内外的民主运动人士所提出的“良性互动,双胜双赢”的民主之路没有走通的原因了吧。因为,他们所主张的“良性互动,双胜双赢”的民主之路,本质上还是一条西化的民主宪政之路。这条路,就相当于我们上面提到的第二个公司改革方案。虽然它是一个和平方案,但也绝对走不通啊。

但,为什么国内外的知识分子,海内外的民主人士,没有人想到上面的第三种方案呢?其实,他们没有想到这第三种方案,没有走通这条民主之路,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在进一步讨论这个更深层次原因之前,让我们暂时放下吕洪来先生,先来简单分析一下另一位民主人士许成钢,以及他写的一本著作。因为这两位民主人士的失误,属于同一种原因。

许成钢不久前刚刚出版了一部600页的巨著《制度基因》。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论证了中国之所以至今没能实现宪政民主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中国不具备多党宪政所要求的制度基因。但,他没有就此得出相应的、中国应该另辟一条新型民主之路的结论,反而依然坚持走西方的宪政民主之路。那没有制度基因怎么办呢?他说,要靠启蒙,靠启蒙来改变中国人的观念,进而来改变中国的制度基因,然后就可以在中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了。可是,他的这个最终结论,和他在600页的巨著中所反复论证的东西,完全自相矛盾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几个月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前两天我看了吕洪来的《转变》一文,忽然一下子想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民运人士的旧有的、类似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上。不错,多数民运人士已经跳出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以及非黑即白的阶级斗争式的思维方式。但所有这些国内外的知识分子,许成钢也好,吕洪来也好,包括国内的秦晖和国外的胡平,等等,他们都没有跳出马克思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即一元的线性历史发展观的思维模式。他们和马克思一样,始终认为,人类社会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在走同一条从落后到先进,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之路。不同的只是,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终极的发展目标和普世价值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大同,而他们认为人类的终极发展目标和普世价值是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区别仅此而已啊。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当代整个西方的思想理论界都是这种一元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证据之一,就是当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西方立刻就出现了一个“历史终结”论。结论是什么呢?我的结论是,吕洪来和许成钢,以及几乎所有的海内外的知识分子们,他们都被一元化的、历史单向线性发展的思维方式困住了。他们无法想象出,除了西方先进的宪政民主制度之外,还能有一个什么别样的民主制度。哎,当下的世界,实在是太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历史哲学了,一种多元化的、多种类文明平行竞相发展的历史哲学啊。

好了,扯远了。还是回到我写作本文的目的上来吧。一句话,我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吕洪来、许成钢等等民主人士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要跳出非黑即白的阶级斗争思维方式,更要彻底跳出单元的、线性的历史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中国是一种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人类文明(也和阿拉伯等教俗文明不同),其有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短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作为行政文明,其将来的民主模式,肯定和作为市场文明的西方的宪政民主模式,有着根本的、本质的不同。只要认识到了这一点,把思路转过来,则找出适合中国的民主模式并最终实现它,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我愿与海内外的各位仁人志士们一起努力探索!(我的邮箱:rongxiaojie1492@gmail.com)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