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衣衫褴褛的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写的科普、时评、游记、散文
个人资料
feit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论文的高引用率可能被扭曲

(2024-09-26 10:56:01) 下一个

引言

昨天,《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报道指出,中国在高引论文来源方面的顶尖地位似乎受到研究人员引用同胞作品的影响。一项分析发现,在最受引用的论文中,10%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有62%的引用来自中国国内。其次是美国,国内引用率为24%。在另一项研究中,这些国家的排名也相似——作者表示,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这些国家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作者认为,认识到“中国在引用排名中的明显上升被夸大了”这一点,最终有助于促进健康的国际合作,因为这可以“缓解西方对输掉科学竞争的存在性恐惧。”

illustration of two arrows forming a circle

具体报道

中国科学家经常引用本国的研究成果。

分析人士称,这可能在扭曲全球研究排名。国家的庞大规模,以及可能存在的可疑引用做法,可能正在夸大引用数量。

 

近年来,中国在科学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指标——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及其被其他科学家广泛引用的次数上,已成为世界领先者。

 

然而,两项分析指出,可能有一个因素在推动这些引用量的增加:来自中国国内学者的引用数量异常之高。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一半对中国高被引论文中前10%的引用来自同一国家的学者。另一项研究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并表明中国的全球研究排名比最初看起来要低。

 

引用分析师们早已知道,某个国家的科学家往往更频繁地引用本国的论文。然而,最近的两项分析——它们未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显示,中国在本国偏好方面尤为突出。

 

其中一项分析由日本国立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在8月发布,分析了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记录的超过10亿次引用。分析师们确定了2020-2022年间由25个国家的作者发表的前10%被高度引用的论文,然后根据引用论文作者的所属国家,将这些论文的引用分配给相应的国家。(当被引用的论文和引用的论文有来自多个国家的作者时,他们分配了分数值。)

 

总体而言,分析发现,62%的中国前10%高被引论文的引用来自中国国内。美国的国内引用率以24%位居第二。其他发达国家的同国内引用率从意大利的13%到加拿大的6%不等。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在引用上的国内偏好有多种原因。一种原因是中国的研究人员正在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研究”,广岛大学高等教育学者黄福涛表示。此外,他提到,许多中国机构采用了“聚焦于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战略,这类期刊更容易受到科学家的关注。复旦大学科学政策专家李唐表示,随着中国研究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他们对中国各地的研究工作更加了解。她还提到,中国文化中的“关系”或互相支持也是一个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中国内部引用率的提高。”李唐说。

 

一些更为隐晦的做法也可能在其中起作用。例如,在一种被称为“引用堆叠”的策略中,科学家们可能会引用与他们的论文关系不大的工作,以增加同事和机构的引用次数。引用堆叠的作者希望同事们能够回报这种做法,从而受益于增加的机构声誉。

 

NISTEP的分析包括在其年度报告《2024年日本科学技术指标》中,并未尝试区分随意引用和更为正当的引用。该分析还发现,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引用中国的论文。NISTEP的文献计量分析师村上明义(Murakami Akiyoshi)表示,这表明中国正在进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研究”。但他补充道:“考虑国际比较和排名时,中国国内自引比例高这一点值得注意。”

 

在第二项分析中,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克劳迪娅·斯坦文德(Claudia Steinwender)及其两位同事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量化中国的国内引用偏好如何影响其全球排名。研究人员首先使用基于期刊被引用次数的Clarivate影响因子,确定了包含20个广泛科学领域中前10%的学术出版物的461种期刊。他们随后检索了这些期刊2000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文章,确定了超过2亿对被引用-引用的论文。

 

研究人员在今年5月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发布的一篇工作论文中报告称,中国的论文中有57%的引用来自中国国内,这是研究中最高的比例。美国的国内引用率则为37%,排在第二。

 

斯坦文德表示,这些数字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大的国家自然会有较高比例的国内引用,因为有很多潜在的引用研究人员。”

 

由三位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指出,国内偏好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特征:各国优先消费本国生产的商品,较大的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分析技术来解释这种规模偏差,斯坦文德和她的同事们借鉴了其中一种方法,试图理解中国的规模(以总出版物和总引用次数衡量)如何影响其引用模式。他们发现,中国的国内偏好在主要国家中最高,这表明中国的国内引用“超过了我们根据其规模所预期的水平。”在研究人员纠正了这种国内偏好后,2000年至2021年间,中国在顶级期刊中的总引用次数排名从第二降至第四,位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之后。

 

斯坦文德和她的同事在报告中写道,这项工作表明“中国在引用排名中的明显上升被夸大了。”他们还指出,与中国竞争的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可以从对其科学实力的更现实评估中受益。“缓解西方对输掉与中国的科学竞争的存在性恐惧可能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写道。

 

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政策学者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表示,斯坦文德的“去偏差”技术只是研究人员用来更准确地识别重要论文和比较各国科学影响力的几种方法之一。她指出,引用次数还受到欺诈、剽窃和低质量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并且“确实扭曲了我们几十年来用于评估[研究]产出和影响的衡量标准。”她补充道,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为了争取声誉。它还可能影响职业发展、吸引合作伙伴和学生的能力,以及国家的资助优先级。她说,“准确评估引用是当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继续吸引更多引用。上周,新华社报道称,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数据,过去十年间,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达到16.2次,高于全球平均的15.76次。

 

致谢 原文载 “China’s scientists often cite work from their own nation. Is that skewing global research rankings?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hina-s-scientists-often-cite-work-their-own-nation-skewing-global-research-rankings?utm_source=Live+Audience&utm_campaign=04c3296f66-nature-briefing-daily-2024092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b27a691814-04c3296f66-505556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老歌好听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研究人员无法用谷歌,只能引用百度查到的国内论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