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衣衫褴褛的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写的科普、时评、游记、散文
个人资料
feit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大地给美帝送去美食:十七年一遇的金蝉大爆发

(2024-05-20 20:39:55) 下一个

小时候的农村里,夏天时我们常用蜘蛛网裹在竹竿的顶部,用来粘树上的“懒虫子”。老家的农村里有三种懒虫子,一种黑色,一种绿色(大花懒),还有一种小型的绿色(小花懒)。我们还在林中、树干上捡懒虫子的壳拿去卖给村里的供销社,据说是当中药用。那么轻的壳,捡了很多也不足一两重,换不了几分钱!

后来上了学,知道了我们的“懒虫子”的正式中文名叫“蝉”或者“知了”,还学了一些关于蝉的诗句、成语。此文是关于美帝的“蝉”,英文名叫“periodical cicada”的蝉。

中文中有网络作者将periodical cicada直译为“周期蝉”,笔者认为这不是很妥,好像离“信达雅”有点距离。笔者在此文中用“金蝉”一名来翻译,两个原因:中文中本有“金蝉脱壳”之说;该蝉的羽脉为红色或橙色(而不是普通的黑色/绿色蝉),用“金”字形容不正好!

由于大量金蝉的到来,今年美国东部和中部的春季和夏季看起来和听起来跟往常都大不相同。仅圣路易斯市预计就有约600 亿只蝉。您准备好了吗?

金蝉出土,究竟有多可怕?

两个月前,儿子就给我们发出警告,金蝉(常常翻译成“周期蝉”periodical cicada;”魔法蝉”Magicicada spp.)将在美国中部和东部大爆发,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要我们注意。儿子住在西部,美国西部不会出现金蝉大爆发。前天,跟我博士后前导师Mark用电邮联系,他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辞职后,从2月份开始骑摩托车周游世界,他正在秘鲁;当我提起金蝉时,Mark说“Yes, cicadas are one of the many things I see on the news in the US and am pleased to not be there for (是的,蝉是我在美国新闻中看到的众多事物之一,很高兴我没有在美国)”。言下之意,金蝉大爆发应该很可怕啊!但是,究竟有多可怕?

我和领导上周去Simpson ParkGreentree Park徒步,才注意到路边草本植物和树干上有很多金蝉,之前压根就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叫声也比较温柔,几乎觉察不到。今晚,笔者在写作此文时,才听到窗外偶有几声蝉鸣。看来,金蝉震耳欲聋的声音,还是很罕见,即使在美国中部密苏里这样的“重灾区”。

金蝉跟平常的蝉有何不同?

金蝉每13-17 年出现一次,而不是每年出现一次,比一年生蝉短小,颜色为红色/橙色,而不是我们在一年生蝉中看到的黑色/绿色。

所有的蝉都有相似的生命周期,大多数蝉在地下停留 5 年,但金蝉已经进化到真正从容不迫,在地下的时间很长,长达13年或17年。 在此期间,它们以树液为食,通过根部吸取植物汁液。由于植物汁液的营养相对较差,与大多数其他昆虫的食物相比,这大大减慢了蝉的发育时间。种群生态学中有个著名的理论,阿里效应“Allee effect”,该理论认为17年与13年的生命周期长度对于金蝉的种群增长最有利。看来,金蝉是“掌握了”该理论的。

金蝉的分类学和生活史

金蝉属(Magicicada),英文俗名periodical cicadas,因具有13年或17年的生命周期而得名;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蝉科Cicadidae。金蝉属包括7个种。美国昆虫学家Charles Lester Marlatt (18631954),根据金蝉的分布和特征,将金蝉划分的30broods。这个“brood”怎么翻译,也是棘手,网上没有满意的翻译。7个物种与30broods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没有一个物种属于单一的brood,而每一个brood也都包含一个以上的物种。笔者在此不妨将“brood”翻译成“波”,这跟英文发音一致,还能将金蝉的集体出土形象地描述出来。

Marlatt认可的30波金蝉中,其中17波需要在地下潜伏17年,13波需要潜伏13年。到目前还有15波尚存,15波已经灭绝了。这尚存的15波中,有12波需要17年的生命周期,有3波需要13年的生命周期。金蝉出土后3-6个礼拜完成受精、产卵后不久,就死亡了,下一代虫卵接着在地下潜伏1317年。

昆虫中的第3长寿者

由于每只金蝉能在地下和地上总共存活13年获17年,使得金蝉是昆虫中第3长寿的虫子。知道比它们更长寿的昆虫吗?

白蚁皇后(termite queen)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昆虫,可以活50年,甚至100年。而亚军是华丽甲虫(Splendour beetles Agrilus biguttatus)的寿命可达30 年,它们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树里。“科学网”谢强的博文说,金蝉是昆虫中寿命最长的,这不正确。

密苏里是否会出现两波(brood)金蝉?

不会,密苏里只会出现第19波(Brood XIX)。这一波在地下潜伏了13年。它们上一次出现是在2011年。不知道,2011年已经生活在密苏里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了今年的金蝉的父母辈们?当然,今年金蝉的儿女们会在2037年出土。那时候,又有多少密苏里现在的朋友会看见它们的儿女?

分类学上看,在第19波金蝉的大部分分布范围内(见图),人们在南部地区观察到M. tredecim,在北部地区观察到M. neotredecim,在最西部地区(主要是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有一些重叠。就是说,密苏里会有两个种的出现。

密苏里的邻居州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和爱荷华州,除了每13年才出现一次的第19波金蝉外,还会有每17年才出现一次的第13波金蝉同时出现。上一次两波金蝉同时出现的时间是1803年当托马斯·杰斐逊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而下一次两波金蝉同时出现的时间是221年之后,即2245年。所以,今年,这个月到下个月共约1个月的时间,是地球上的人们能见识两波金蝉同时出现的唯一机会。这个机会就在美国中部,还等什么呢,快去吧!

圣路易斯会看到多少只蝉?

作为密苏里最大的城市,圣路易斯今年56月会有每英亩多达150 万只金蝉出现。圣路易斯市区约40,000英亩,那么仅圣路易斯市就有多达600 亿只金蝉从地下爬出。更形象一点,一个足球场有大约200 万只金蝉出现,总重超过8,000 磅(约3600公斤),甚至比一只河马还重!

金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

这么多金蝉同时出现,很多人会担心,它们是否很危险。除了有些人对蝉鸣有些讨厌外,金蝉对人、动物和植物都无害。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是各种美食。

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每100克蝉含有21.4克粗蛋白,比猪肉和鸡蛋高出约1.6% 100克蝉还含有2.6克粗脂肪,比猪肉和牛肉要少得多。 蝉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高含量的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2024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蝉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混合物,这表明它们可以是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想想,要是这么多金蝉如果有10%的被捕捉来提供人们蛋白质,可以帮助减少人们对牛肉、猪肉、鸡肉的需求而帮助减少碳和甲烷的排放多少万吨啊?更别说可以帮助抑制美帝的通货膨胀了!

金蝉美食

食用金蝉,可不是我的主意。这不,我们密苏里植物园的蝴蝶屋(Butterfly House)上周还专门举办了如何烹饪金蝉的培训班。

谷歌上也有人们分享的各种金蝉美食的烹饪方法和图片,看上去很诱人。村里好友、被评为圣路易斯2024年度运动员的建生上上周还分享了他用从他家后院捕捉的金蝉制作的油炸金蝉。看上去不错。建生说,小时候他们就吃过油炸蝉子。

这个周末,领导和我又去Simpson ParkGreentree Park远足。在公园路旁,我看见有几位白人老人在树旁捕捉金蝉,装在一个挺大的棕色塑料瓶里。我专门带了食品袋,准备为碳量减排贡献一点力量。十多分钟的时间,我已捕获了超过一斤的活蹦乱跳的金蝉。

回家后,本来准备给金蝉们冲个凉水澡,但见它们跳得太欢。直接下锅吧!别怪我残忍啊!将空气炸锅预热到华氏400度,将三分之一的蝉儿们放到铝盘,盖上铝箔,放到炸锅里,6分钟后,油浸浸、亮铮铮的烤金蝉出炉,洒上点盐、胡椒粉、蒜粉、烤肉粉。尝一只,松脆可口,香气逼人。果然,一道美食!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过的油炸蚕蛹、在大理考察时品尝的油炸蝗虫和在泰国考察时品尝的油炸竹虫。我的烤金蝉没有那么油腻,味道更佳!

再来一杯冰镇Bourbon威士忌,一盘今天采摘的野生桑葚。生活可以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如果您住的地方没有金蝉,赶快来中部、东部吧。错过这个月,就得再等13年或17年才能做出这类的碳量减排贡献喽!

Mainz员。微信:gonggashan1. email: gonggashan@gmail.com;公众号:一个衣衫褴褛的植物学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feit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obyd_妈妈07' 的评论 : 谢谢!
feit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眸影摇红' 的评论 : 吃。刚才又吃了几只:-)
feit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欢简单2023' 的评论 : “15波灭绝”主要指分布,跟全球变暖关系挺大。蝉在地里产卵,成虫后爬到地面上,褪壳,求偶,完成生殖活动,回到地面产卵后,死去。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
tobyd_妈妈07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有趣的科普读物
眸影摇红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牛科普!你真敢吃呀?我家金毛在后院吃呢。我还是不敢去碰。。
喜欢简单2023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涨知识了。
请教,文中 “到目前还有15波尚存,15波已经灭绝了。”要怎么理解?是指 “Marlatt认可的30波金蝉中” 有一半(15波)已经灭迹,还有一半(15波)尚存?

我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学到 cicadas,我就带他到附近路边的树木找,果然在根部找到干的蝉壳。当时我有个疑问,蝉 是怎么在树根产卵的? 卵成虫后它怎么知道要爬上树干?然后褪壳飞走?什么时候再回到树根产卵? 整个“蝉”生周而复始,是怎么把这个循环教给下一代?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