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沁园春·雪》谁写的 公案 及其他

(2020-09-04 01:43:22) 下一个

沁园春 雪 谁写的?网上的信息 几曾回首论坛的旧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510156.html

匡天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都是胡乔木的原创

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老毛改动四个字,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最后毛据为己有,老毛-死后,胡乔木公开澄清《沁园春.雪》是他原创的。在访谈录中,胡乔木还说《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的讲话》完全是他执笔写作的,毛泽东只是签个署名而已。
《沁园春.雪》公诸于世的时间是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在中共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道,这首词作是胡乔木原创于1942年。刘少奇为了包装毛泽东,就要求原先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后来,老毛看中了胡乔木的文才,就从刘少奇手中要过来,成为了毛的秘书),把胡乔木原创于1944年的《沁园春.雪》,交给毛泽东,毛泽东改动了四个字“原弛腊象”,就成了毛泽东的诗作。1945年9月,《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年月”为1936年。
从毛泽东的诗题和诗词内容,可以看出一个事实,毛泽东的诗词多是后来补作的,十八首诗的许多首,属于“倒填年月”之类的东西,这即是说,井冈山游击战争前后的诗词是在进入北京以后写的。
《矛盾论》,《实践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等几乎所有毛的著名文章都是中共组织艾思奇,李达,陈伯达等30多人的写作班子集体编纂的,以老毛的名义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是北大教授所写,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所谓老毛的著作,诗词,讲话五分之四都是由中共组织秀才编纂的,而以老毛的名义发表。
毛泽东的诗词在1949年发表的只有两首,其中《沁园春.雪》乃胡乔木1942年原创,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刘少奇为了包装,宣传毛泽东,让胡乔木把《沁园春.雪》送给毛泽东修改“原弛蜡象”四个字,把创作日期倒添为1936年,1945年8月,在中共的重庆《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参见《炎黄春秋》,《百年潮》杂志,《胡乔木访谈录》)。
毛泽东的其它诗词都是1949年以后,由毛泽东组织郭沫若,柳亚子,董必武等专门为毛泽东填写,润色诗词,经过六,七年的编纂,润色准备,1956年以后,才以毛泽东的名义陆续发表的。

另一篇:《沁园春·雪》乃抄袭之作               ·湘 蜀·

http://archives.cnd.org/HXWK/column/Opinion2/cm0203c-6.gb.html

 

炎黄春秋署名文章摘:

其实,在对《沁园春·雪》的解读中,如果不被作者的光辉所笼罩,不是将作者供奉于神坛,不是采取仰视的姿态,而是真正地将它回归于一个普通作家创作的一首普通的词,也许阅读的体验就会有所不同。例如,这首词存在不少瑕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违反“字不复犯”原则,词境无拓展;下阕袭用孙髯翁题云南大观楼长联,诗味平淡,缺乏独立诗性功能;“成吉思汗”四字皆平声,不合格律。整首词存在章法之病、字声之误和论史之失。在句法上常因袭古意,在创作上实以完颜亮《念奴娇》为蓝本。缺乏时代气息,在句式上存在“同义铺叙”现象,缺乏意境的转换和深化。笔者认为,该词取法苏、辛“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但过于平直浅白,豪迈有余而意蕴不足。或认为,这是豪放派词的风格、特性所致。其实不然。将《沁园春·雪》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出其差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描画雄奇壮阔的景色,笔力雄健,意境阔大;下阕吊古伤怀,将传颂英雄业绩与抒写内心忧愤融为一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怀古、忧世、抒志等多重主题,将万千感慨,抑郁无聊之气,一一寄之于词。《沁园春·雪》同样借景抒怀,但景即是景,情即是情,景、情都显得单一;不如这两首词即景写实、因景生情,视通八方,思接古今,感情沉郁,言有尽而意无穷。

http://www.yhcqw.com/18/9411.html

 

 

其他:《毛泽东选集》是不是毛泽东写的?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篇署名罗冰的所谓《〈毛泽东选集〉真相》(以下简称《真相》)的文章,诬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

反驳文章:李佑新 吴璇:《炎黄春秋》拿谣言当信史 ——《〈毛泽东选集〉真相》的谎言实质

https://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bclassid=0&classid=140&id=107243

 

http://www.zhurengong.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4926

其中这一段很滑稽:

毛泽东的警卫员翟作军曾亲眼目睹其写作《论持久战》时的情景:“毛泽东坐在窑洞里的书桌边,微弱的烛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他两天没有睡觉,只吃了很少一点东西,用毛巾擦把脸而不顾全身的汗水。笔记本旁边放着一块石头,他的手由于不停地写作而酸疼时就紧握那块石头使手指得到松弛。”[28]9天后,毛泽东完成了这篇长达80个印刷页的论文。这段有关毛泽东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写作情形的真实再现,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如此呕心沥血之作岂由他人代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