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高考刚刚结束,美国“高考”应新冠疫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Making Caring Common项目发布新的招生指南。
还记得09年申请来美的研究生,第一次发现美国大学的录取要求不只看成绩,而是软硬各看三分之一:
1 各类考试成绩,包括大学GPA,托福和GRE;
2推荐信;
3 自己书写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和研究方向
虽然这些要求对当时的我来说有些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今10年过去了,美国的教育价值观随着新冠疫情和社会运动又发生了变化,这份新的招生指南让我想象如果自己是今年的申请学生,是胸有成竹还是完全傻眼。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份报告的5个主要内容:
1Self-Care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压力大或是力不从心。该报告鼓励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我的理解是希望孩子完善心理建设,让他们更坚强地面对这次疫情的心理压力。
2 Academic Work 如果疫情改变了学习进度或其他计划,都不需要担心,报告称会比较疫情前和疫情后的学习状况来考量学术水平。对于无法参加标准化考试的学生,也不用担心,因为今年所有藤校以及许多其他高校都取消了对标准化考试的要求。
3 Service and Contributions to Others 该报告指出社会服务及贡献不是升学的“砝码”。疫情造成了无数岗位的稀缺,比如家教行业、接触者跟踪、对老人关怀、或帮忙送餐等等;该报告指出如果学生若能在疫情之下想办法满足这些需求,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4 Family Contributions. 家庭贡献”比“高大上”的社会活动更有意义。很多申请者误认为那些“高端的社会活动”会比“为家庭做贡献”对申请带来更大的帮助;比如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生病的亲戚,有些甚至为家里承担起经济的负担。该报告强调了家庭贡献这些隐形劳动的重要性。
5 Extracurricular and Summer Activities 课外活动及暑期活动。如今很多暑期课程、实习、工作、夏令营等等也因为疫情取消了,学生们在申请时不会因此受影响。该报告指出课外活动不应该有“定性的标准”,因为每位申请者的背景和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不同的。在这段特殊时期,工作或是承担家庭的责任也是非常有意义。
以上的这份指南中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学术成绩和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而家庭贡献和社区活动的重要性则有所上升。疫情当前,标准化考试不再是硬性指标,相对地成绩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也是没有办法,群聚活动由于社交距离无法实现,相应地课外活动也就难以成行。而家庭贡献和保护自己,是两个此前没有得到太多重视的项目,主要因为难以考察和“出彩”一直以来不是考生们着墨重点,这次却有机会成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们的申请亮点。
自从2013年来,Making Caring Common项目会定期发布针对美国顶尖学校本科招生政策新变化的分析报告,可谓“是美国大学录取的风向标”。这次的报告更是得到超过315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的背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所反映的对公平的重视可能成为未来教育评估的大趋势。
实际上近些年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围绕公平原则一直在发生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今年加州平权法案的通过,这让很多华人家长觉得成绩优秀的华裔孩子会输给成绩差很多的非裔、西语裔的孩子。以德州大学为例,事实上多年以来德州所有的高中,无论好坏,只要可以达到高中前7%,去年刚刚调至6%,就可以报送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在纽约近些年特殊高中录取份额上也有提出类似的主张。所以以公平为主导的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似乎是大势所趋,对此一些华裔家长表示不以为然。
在纽约市24学区任委员会主席的黄友兴表示,社区和家庭贡献虽然重要,但跟学习毫无关系;将录取和社区贡献相连,却跟学习成绩脱钩,是不科学的,也对华裔孩子不利。孩子在纽约市28学区学习的父亲臧东慧表示,从理论上来说他非常赞同这个新的招生指南,但他担心从实践层面,这个招生指南会被扭曲执行。就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刚刚开始,是为真正热爱数学的孩子提供切磋的舞台。然而如今已经成为各种补习班,训练班比拼考试机器的角斗场。他担心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满足家庭贡献、社区贡献等指标,为孩子“打造”舞台,最终培养出的还是一个个被精心修饰的“伪个性”化孩子。
华裔家长的担心都是基于:1分数至上虽然片面,却可以保证表面的公平;2过多主观活动计入评估标准让评估本身缺乏客观标准,让家长们绞尽脑汁想各种装点门面的活动,其实也是另一种套路。
华裔家长的心理落差可以理解,毕竟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试图消化理解升学规则:辛苦工作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进入名校,学习理工科或医学商业等高收入行业,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生活,如此循环往复,可最近的改变让华人发现一直试图适应并努力达标的规则突然被人改写,曾经走的路似乎走不通了。对此我们究竟应该继续坚持捍卫过去的道路,还是试图理解时下正在发生在美国的变革,加入其中。
我最近听到一种说法:如果你反复用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就不要期待你的成果会发生质的变化。过去这么多年,华裔在美国社会所求无非是一个四平八稳的生活,于是按方抓药;如今美国社会正在发生变化,招生规则被改写与这些年自由主义的盛行,佛洛依德之死都不无关联。如果我们还是以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漠视如今的变革,很有可能若干年后,距离曾经期待的“加入主流”,“勇敢发声”越来越远,也距离中产生活越来越远。
所以虽然我们不擅长也不苟同如今的社会变革,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不赞同不是停留在漠视和无所谓,而是用发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赞同,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