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在国內学过初级英语的朋友告诉我说,美国人说話不大讲语法。他和老外对話时,发現他们说过去的事常用一般时。这种現像确实存在,而且不算语法错误。为什么呢?因为英语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叫‘’历史一般时‘’(HistoricalPresent)。它指的是在描述过去的事件时,允许使用动词的现在时态,以制造一种身临其境,如同看电影一样,产生栩栩如生[
阅读全文]

可怜呀照片中的房子座落在我们这条街的拐角,屋主是一对中年华人夫妇。他家的隔壁是一对牙科夫妇,一楼是诊所,二楼是住家。那一对中国夫妇是去年春天搬进來的。当时的价格是一百三十万。我一直怀疑这么年轻就买得起这么贵多房子,里面一定有故事。他们父母在国內一定非贵即富,有财力支持他们。类似的事太普通了,所以我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一对拾荒老[
阅读全文]
今天去看了骨科医生,我问他,腿痛是不是因为长了骨刺。他的回答叫我吃了一惊,他说,一般人把痛和骨刺的关系颠倒了,不是长了骨刺引起了疼痛,而是疼痛引起了骨刺,骨刺的产生是为缓解疼痛。疼痛消失了,骨刺也会消失。看來事物的因果不是想当然那么简单。人纠竟是因为失眠才胡思乱想呢,还是因为胡思乱想才失眠呢?这个因果关係谁能说清?当警民发生冲突时,是[
阅读全文]
《住在地鼠谷的妇人》
每天早上,玛蒂尔达-蒂图斯-哈斯廷斯都会为丈夫韦恩准备一盘煎饼和肉汁,搭配他特制的煎蛋。或许正是这种反复炼金术带来的微妙影响,就像狗会逐渐变得像它们的主人一样,玛蒂尔达自己也变得有些像煎饼,健康而蓬松。她谈不上漂亮但看起来让人觉的很舒适。她的头发一生从未剪过,编起來的辮子和她手腕一样粗,盘在头頂,油黑发亮。
[
阅读全文]
有一个英语成语:Whatgoesaroundcomesaround,有人翻译成‘什么东西跑了又回来了’问我对不对,我说那是回旋鏢(boomerang)或叫啃老族;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种瓜得瓜,种豆得瓜豆",那位年兄翻译错了,问题出在what上。
what有两个词性,一是疑问代词,由它开头的疑问句是‘什么'的意思:Whatdoyoumean?Whatisgoingonthere?what还有另外一个词性叫'关系代词'或叫'特[
阅读全文]
英语制造了大量新字,连中国大妈(Chinesedama)也进了英语词典。医学和現代科技里的新字多,而中文只用己存的字就可以合成新词。中文一个生字可以搭配组成无数新词:生活、生命、生病、生气、生育,而英文对应的每一个英语词都是孤立的词。英语除了传统的构词法如加前辍un-、im-、dis-,后辍-less、-er、-ful以及拼合词如classroom,dinnertime之外,还有一套扩大词汇量的办法。最为[
阅读全文]
Deepseek对我的译文《四代人》中祖母人物的分析。(原译文己在本博客中发表)这篇作品中的祖母形象极其丰满,她既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又折射出跨越文化的长辈共性。以下从性格、文化象征和代际关系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祖母的核心性格特质1.坚韧的生命力-物理层面:徒手抬车、用牙齿嗑巴西坚果、高龄仍种菜做馅饼,展现惊人的体力与顽强。精神层面:从俄罗斯大屠[
阅读全文]
一篇译文:四代人
作者:乔伊斯-梅纳德(选自NortonReader)
我母亲上周打电话告诉我,我的祖母快不行了。她拒绝接受手术,她知道手术只会推迟她因胰腺癌死亡的时间,但不能阻止她的死亡。她无法进食,一直在大出血,还患有严重的黄疸病。"她对我母亲说:"我一直以自己与众不同而感到自豪。现在我真的与众不同了,看我黄成这个样子"。
母亲告诉我这个消[
阅读全文]
语言的真假与人的伪装一个人的语言,往往无意中携带了他自身的信息,包括教育背景、性格喜好,甚至他的教养。这种语言,是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内外压力影响时的自我流露。正所谓“言为心声”,不经意的一句话,可以让人一看到底。近来看到不少网恋闹笑话的故事,才惊觉:不止照片可以作假,语言也可以。满头白发的人,也能说出清纯得像少女一般的情话;粗[
阅读全文]
人心拉近的秘诀。
有一篇小故事,說二戰結束前,对德军有一次重要的攻击行動。攻击前那天傍晚,艾森豪威尔將軍在萊茵河畔散步,碰上了一個神情沮喪的士兵。"你的感覺怎麼樣,孩子?”他問道。年輕的士兵回答:"將軍,明天就要打仗了,我特別緊張。”“哦"艾森豪威尔說,“那我們可是一對儿了,我也同樣感到緊張。你摸摸我的手是不是冰涼?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