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田的下台仅仅是马家山生产大队分地风波的前戏,悲催的能人何玉田在战役开始前就倒在了战壕里。但他不是一个容易束手就擒的人,找准机会,他还会反击,还会东山再起。
马家北兄弟自然没有丝毫浪费自己的权利,在分地及队上的财产分配方面充分考虑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且布局得当,遮掩巧妙。马家柱由于事先与族兄和解,也获得了比家北兄弟少,比其它社员多的好处。二队是富裕大队,二队社员分得的土地和财产本来就比其它队的社员为多,所以即便感觉到马家北兄弟分得一等二等地块更多一些,也没觉得奇怪,反而觉得正常。本来嘛,二生产队能有今天,还不是多亏了马家北兄弟吗?如今多分点儿东西也算正常,所以分地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异议。
农民们都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他们如今有了自己的马匹犁杖,有了自己能支配的土地,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马敬文的隔壁邻居是四队社员林得玉,也就是马敬文的忘年交林子木一家,再隔壁则是二队社员孙绍华家。
18岁就在二队干农活的孙绍华30出头,他对二队农地的情况了如指掌。他高高兴兴分完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和农具,憧憬完美好的未来之后,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很多农地没拿出来分给社员?
然后孙绍华问了几个其它小队的社员,社员们纷纷计算起来,终于发现,各个小队都有很多土地没有拿出来分给社员。
普通四队社员何玉田告诉大家,那是“机动田”,是留待将来添丁进口时的补充。
农民们长出了一口气:没有想象中的腐败就好,将来谁家难保不娶妻生子呢?还是队干部想的周到,免得以后麻烦。
“那这些地谁来种呢?社员们都各种各的地,这些地总不能不种吧?”头脑灵活的孙绍华问道。
“那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得问马家北书记。”能人何玉田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知道,马家北的麻烦来了。
作为马家山生产大队曾经的大队长,和马家北并称双雄的何玉田,别看在马家北面前缚手缚脚,但在其他社员面前绝对是能人,给家北搞麻烦甚至掀翻他都是可能的。
“我们去大队部找马家北”,莽汉孙绍华振臂而起。如此不透明,显然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必须当面质问马家北。
孙绍华等人来到了大队部,马家北陈金珠正在看帐,副大队长兼第三生产队长和马家吉在下象棋。
“哦,是包地的事,你问吧。”家北坐了下来并指了指墙边的长条椅:“你们先坐吧。”
“我们想问下一为什么有些土地没有分给我们?”绍华边坐边问道。
“哦,你说的是机动地吧,那是大队留下来作为将来队里添丁进口的土地,暂时不包给社员。”家北回答道。
“我资格不够?我都种了15年地了,怎么说我资格不够?”绍华有些激动。
“哦,是这样,大队决定这些机动地将作为玉米新品种的试点,要求承包人必须初中毕业,还得经过培训,你不是初中毕业,也没经过培训,所以资格不够。”家北解释道。
“这个很快你就知道了,这样吧,你们先回去,等有结果了大队会公布的。”马家北下了逐客令。
孙绍华很愤怒,他知道马家北在敷衍他,可也无可奈何,在结果出来之前还不能说家北以权谋私。
悻悻而归的孙绍华又来到何玉田家里把情况向玉田说了。何玉田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等,观察一下。
而当晚,马家北马家吉陈金珠三人在马家吉家里商量了许久。
马家山大队没有公布机动地的承包情况,在种地的时候,这些机动地被马家北的儿子和马家吉的儿子以及另外一个青年农民钱伟民种上了玉米。
孙绍华很愤怒,他没想到马家北马家吉兄弟如此名目张胆以权谋私。这次他召集了更多的社员来到大队部。但不慌不忙的马家北书记拿出了三份县农业局农业技能培训证书复印件,家北家吉的儿子马明国马明民和青年农民钱伟民经过县农业局农业技能培训,获得初级农业技师称号,可以作为农业技师试验推广农业新产品。
农民们七嘴八舌指责家北利用职权搞特殊,是明目张胆的以权谋私。
家北坐在那里沉着脸不吭声。大队会计陈金珠沉不住气了,火爆脾气的陈金珠破口大骂,他认为必须以强硬的姿态对待这些找茬的社员。何况,马明国马明民确实是符合条件被推荐上去的,他不认为这里有以权谋私的成分。
还是孙绍华没有沉住气,在争吵的过程中首先打了陈金珠一拳。随后马家吉和闻讯赶来的马明国马明民以及陈金珠的两个儿子毫不犹豫地冲上来放倒了孙绍华,马明民还趁机打了绍华两个嘴巴。
孙绍华的两个哥哥和几个本家兄弟不干了,他们也冲了过来,一场混战爆发了。
马家北没有动手,还是他最终喝退了群殴的两方人。他告诉孙绍华,在机动地的承包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大队就是这样决定的,改不了了,也没必要改。
孙绍华吃了亏,在殴打过程中首当其冲,被打得鼻青脸肿。他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绍华后来去了趟公社反映情况,被告知马家山大队选派优秀农民到县里学习农业知识,学成后试验新品种的做法没问题。反倒是他先动手打人是错误的,如果陈金珠告他,公社会对他进行处理。好在,陈金珠在马家北的压制下,没有告他。
孙绍华当然咽不下这口恶气,他在积极思索着如何报复马家。而蛰伏着的何玉田也在伺机再起,马家山一时暗流涌动。
初夏的马家山是迷人的。如缎子般碧绿的庄稼和草地一望无际,田间地头间或杨树柳树便如缎子上的镶边,风乍起,绿缎如春水起波澜飘伏不定。山丘上野草杂花错落相间,点缀有致,配合高低起伏的山岭,构成一幅难以描述的优美画卷。
马家山地处蒙汉交界,介于科尔沁草原和东北平原之间交汇的边缘地带,地属丘陵。除了农田之外,还有大片的草原。过去这里是清朝蒙古老罕王的牧场,随着老罕王“九一八”事变之前南下北京定居,从南方迁移进来的人口日渐增多,草原减少,农田渐多。尤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从山东河南河北逃荒过来很多人口,林子木的父母就是那时来到的马家山。
林子木小学即将毕业,他的功课不太好,也不算太差,他喜欢看书,古今中外,只要能弄到的书,他就会如饥似渴地看下去。他的忘年交马敬文非常看重林子木爱看书的这个劲头,但子木的父母不喜欢,他们更希望儿子好好读学校的课本,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以便将来能像他们的邻居马小梅那样考上一个中专或中等师范。在老实巴交的老林夫妇看来,马小梅是马家山最有出息的人,因为她毕业后就会有工作,还是吃供应粮的铁饭碗,即便赵大军也比不了。
子木的母亲和赵大军的母亲关系很好,虽然大军的学习成绩要好于马小梅,但子木娘却在心底对大军上高中不以为然,他觉得大军还是应该考中专,然后毕业上班。她不认为马家山会出大学生的,那是放在古代如同中状元一样难。她希望子木将来也能考上中专,家里能有一个上班的人,她就满足了。
可惜子木的成绩别说和赵大军相比,就是和马小梅也有很大的差距。子木娘很发愁,常常劝说子木,希望他能少看些没用的书,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后来子木减少了看书,但却热爱起了到草原放马,尤其在整个夏天,只要没有农活,子木便套上马车来到草原,自己躺在车上看白云变换,任由自家的白马信马游缰吃草。子木的学习成绩不见好转,慢慢子木娘的心也就放下了,现在包地到户,农民们生活也日渐好转,即便考不上学上不了班,在农村也能生活得很好。
1983年的马家山风调雨顺,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农民们的脸上一扫过去的阴霾,个个喜笑颜开。
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早早杀了年猪,1983年的新年在极其快乐祥和气氛中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