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谓诸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等十资身具。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广说如前。乃至若能受持净戒。如是我当随汝所欲施饮食等诸资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如是菩萨若见有情来求种种田事宅事。诸阛阓事。王事域事。财事谷事。或有来求诸工业处及诸明处。或有来求共为朋友。或有来求共结婚媾。或有来求共作邑会。或有来求助营事业。菩萨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施汝田宅广说乃至助营事业。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有诸愆犯或被举讼。或作种种不饶益事为他所拘。将欲刑缚断截。挝打毁辱。迫胁驱摈流移。或他所执欲捶缚卖。菩萨尔时随能随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脱斯难。又诸菩萨若见有情遭遇种种王贼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恶名诸怖畏等。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免斯畏。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欲所爱会求非爱离。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遂汝所愿。令所爱会及非爱离。又诸菩萨若见有情为疾所苦。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救汝病苦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既为菩萨如是立要。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菩萨皆能遂其所愿。当知是名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云何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诸有情于上所说彼彼事中。不如所欲速疾修行。菩萨尔时于如上说彼所求事。皆不施与。唯为利益彼有情故。非余意乐而不施彼。如是于其诸厄难处。诸怖畏处。欲所爱会求非爱离。病苦所恼诸有情类。权时弃舍。唯为利益彼有情故。非异意乐而弃舍之。非异意乐而不救拔。如是菩萨于诸有情。方便现行刚捍业时。唯为利益非余意乐。渐令余时如其所欲断除诸恶。修学诸善。是故方便权时弃舍。若诸有情于菩萨所。虽无所求亦无众难。广说乃至无诸病苦。而与菩萨先为亲厚。菩萨于彼随宜劝导。断诸恶法修诸善法。所谓令彼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广说乃至于净尸罗随顺受学。若彼有情虽蒙菩萨如是劝导。故肆轻躁而不奉行。菩萨尔时自现愤责。唯欲利益非愤意乐。于诸所作悉现乖背。唯为利益非背意乐。或于一类现与世间不饶益事。唯为利益非损意乐。如是菩萨于诸有情现外所作。与内意乐相不同分。由是因缘方便安处。令彼有情渐断诸恶渐修诸善。是故菩萨如是调伏有情方便。名为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云何菩萨逼迫所生方便善巧。谓诸菩萨或为家主或作国王得增上力。于自亲属于自臣民能正教诫。如应告言。诸我亲属诸我臣民。若于父母不知恩报。广说乃至毁犯戒者。我当断其常所给赐衣服饮食。或当捶罚。或我亲属当与乖离。或我臣民当永驱摈。立一善巧机捷士夫。于彼事业常令伺察。由是因。故彼诸有情怖畏治罚。勤断诸恶勤修诸善。彼于修善虽无乐欲。由是方便强逼令修。是故名为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摘自 瑜伽师地论(第041卷~第060卷)/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这段文字非常重要,对于向诸佛菩萨求愿的人来说,细细玩味体会,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说白了,向菩萨求愿,最好和菩萨之间建立一个契约,一个合同,约定自己必须舍弃一切恶业,修行一切善业,乃至孝养父母护持三宝,等等。然后请菩萨赐予某愿满足!
文中谈及求婚、求财等等,诸位想想,凡夫得财之后用财富造作恶业,得到婚姻之后纵欲,一切都和修行善法相违背!绝非菩萨赐予愿望的初衷!
所以,菩萨赐予众生愿望,希望众生先有一个承诺,一个契约,一切合同!菩萨满足你的愿,你就兑现你的承诺,你要是不兑现,满愿中途愿望还会破败不如意!
最好将自己和菩萨所求的愿,和自己的具体承诺,写成文字性的东西,对诸佛菩萨禀告之后,这个文字性的东西要严密保存,不可遗失!遇到自己放逸的时候,详细看看自己的承诺,按照承诺去做,不然的话,很多已经满足的愿望,还会失去!没有满足的,也不会如愿!
吉祥果 201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