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吉祥果论坛原创文章《身体辛苦参与修福,不要被舌辩之士忽悠》

(2022-10-28 14:09:31) 下一个

身体辛苦参与修福,不要被舌辩之士忽悠

当然,有好辩之士会说:“我的上师告诉我,意幻供养观想纯熟,也会产生和实际供养布施一样的效果!比如历史上某某瑜伽士因为观想自己生出两角,结果真的生出两角!”

吉祥果:“我很确定并负责任地告诉任何人,任何的“意幻成实”和“观想成真”依靠的都是福德力的推动,而观想给予福德力的只是一个“思想模具”和“方向引导”,如果没有福报,任何观想都不会产生“成实”后果,如果你的上师告诉你这是观想的力量,而不告诉你这是观想推动福德的力量,证明你的上师并未悟得与此相关的任何奥妙。我有些话比较傲慢,但我告诉你真相。西洋的“吸引力法则”也只有福报大的人才能使用有效,因为他和我上述阐释道理相通:是足够的福德能量才可以推动做功的结果,而不是没有福德单纯依靠观想可以推动。我不希望大家稀里糊涂崇拜一些说法,你要懂得里面的奥妙。因此,对于懒人来说,不想通过身业的苦累预先获得福德,就想依靠轻松的观想和念诵获得福德,在你不可能严苛遵守念诵法门之三昧耶的情况下,我劝你不要痴心妄想。设想,假定意幻供养和实际供养没有区别,为什么你的上师还要接受你的财物供养?他接受你意幻供养之财物不是早就吃饱喝足赚得盆满钵满了?假定意幻大礼拜可以取代实际大礼拜,那历朝历代终生以自己身体辛苦奉行大礼拜的祖师们难道是傻子?所以,有身体参与的修福,比只是单纯依靠口业念诵和意幻供养和意幻礼拜的修福必然要有特殊的不共利益。希望大家不要被巧言簧舌的舌辩之士忽悠,还是踏踏实实修点稳定的福报。

(吉祥果2022.10.28)

懒人总有懒人的借口,他们总在佛经里面寻找让自己偷懒的借口和依据,但他们往往故意忽视佛经中偷懒的前提条件,于是,自欺欺人就产生了。懒惰是人的天性,我自己也喜欢偷懒,但我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尝试欺骗自己,因此对所有的事尽量选择诚实面对自己。当一个人诚实面对自己的时候,你就发现有些懒不能偷,不然最终自害害他。

(吉祥果2022.10.28)

 

以下是论坛元老极乐花 于 2022-10-28 19:48 编辑留言

成就于真言,由彼福无福,若真言不成就者,应勤数礼佛
========================
       成就于真言  由彼福无福
  若福德强盛  当于不久时
  速疾得悉地
    
无福德之人
  应作窣堵波  悉地念诵本
  是故以精进  成就得牢固
  真言在经书  不能除众毒
  见如是道理  勤功念诵胜
  常为父母师  受苦诸有情
  一分而念诵  为彼皆回向
    为灭诸障难  应作常礼佛
  
由礼佛念诵  速疾得成就
  说礼佛果报  无量福德聚
  当知是归命  数数勤敬礼
  常恒获悉地 
 不然末法时
  真言不成就  是故我释迦
  说威德弟子  末世得解脱
  是故离疑心  发勤大精进
  修持诸悉地  不久得成就
  增胜福德人  速疾得悉地
  多分无福人  迟晚乃得成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勤功修习合掌顶礼。依法诵咒翦除垢障。乃得成就。如是顶礼无量果报无量福聚。
==========================

又法诣住江河海岸。采以莲花一咒一掷江河水中满十万个。则得成向。何况倍加可不成就。若非是处作修法者。则不成办。如斯咒法薄鲜福人。使加印塔乃得成就。植福德人但所依教诵持供养。遂期成就。如是成者勤诵持咒以为根本。是故诸善男子。坚固精进身心清净求菩提者毕定成就。密迹主未曾见咒。虚辞说导我题是咒在经自成。要假精进为于菩提师僧父母及苦众生。勤功修习合掌顶礼。依法诵咒翦除垢障。乃得成就。如是顶礼为得成就广大功德。如是顶礼无量果报无量福聚。是故数数合掌顶礼。乃得口善身善意善成就功德。

劫初有情性质纯善福德高胜。随作随成。不等今我释迦牟尼如来。出浊恶世得解脱时。及弟子等证解脱时。是故智者相续除断猜疑网心。具足精进净修福事。则便成证。若有宿殖福德增胜。依法修行速获成就。若无宿殖福德鲜薄。依法修持久乃成就。

------《一字佛顶轮王经》

念诵之人常须尊敬菩萨缘觉金刚及声闻众。虽未觉满。渐渐当成菩提满月。
====================
复次苏婆呼童子。若念诵人先于三宝处。起恭敬心谦下卑顺。向前胡跪合掌白尊者言。我今忏悔一切罪障愿悉消灭。于今已后更不重造。愿尊慈悲摄受。我等于佛法中发无上菩提。至得佛已来。勿值恶魔坏我菩提真实之见。愿尊证知。从今向去更不归余邪魔外道恶人。亦不礼拜杂类诸天神等。唯佛菩提及三宝所。系心一念誓不移易。当发如是等愿。其所作念诵事法速得悉地。亦得救摄众生。代受苦恼。众所须之物。我虽薄福随其力办悉令充足。以我发菩提心念诵真言威力。令我摧伏猛害毒恶人类。不能为害自然消灭。令一切众生悉无畏惧。我今以真心念诵。诸天善神卫护故。真言威力不可思议。一切众灵钦敬恐怖。何况凡夫恶人而不摧灭者耶。行者凡持真言者。无故以手断草木。以脚践踏莲花及诸坛地并契印等。亦复礼拜诸药等类。亦勿吃供养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吃所弃着地食。勿共妇人语。及畜生等。于清净处行非为法事。以明及药捉诸蛇类。或乘象。或及生驴欲令走故。以杖打之致于病难。及遭苦难人处不发慈悲念。如是之人念诵真言亦难成就。不名智人。譬如虚空终不可量。于三宝及众人处。行益及损。获善恶报亦复如是。又勿作网罗罥索及诸方便。伤害众生。及畜猫狸羖羊。笼禁鹦鹉及诸鸟类。如是之人今世后世。念诵真言亦不成就。是故不应受用供养世尊之物。所供养食亦不应践。脚踏堕地之食不堪供养物。不应顶戴。亦不应礼拜大自在天。及日月天火天那罗延天。假令遭苦亦不应礼。彼所设教不应诵亦不应供养。有人持诵彼天者。持诵之人亦莫生嗔。但莫随喜。当加怜愍堕邪见人。亦勿诵彼真言赞叹彼德。设若有财供养。以慈悲至愿。一切众生当住正见。发如是愿凡所作业。先当礼拜一切诸佛及所居处。次礼一切金刚护法善神众。譬如初月虽未圆满。然诸人等致敬礼拜。念诵之人常须尊敬菩萨缘觉金刚及声闻众。虽未觉满。渐渐当成菩提满月。是故当须致敬。礼拜诸菩萨一切圣众。彼等菩萨。能荷负一切众生。以救济故。发大慈悲已淳熟故。有愚痴下劣众。神力不可思议。具大精进真言秘藏从此而出。若不拜者。非直真言不成。亦毁谤诸佛。譬如从花乃成果实。花如菩萨果喻菩提。是故应须顶礼归依佛法僧宝。菩萨虽复行于欲者。示现行欲。于刚强者示现刚强。于柔软者示现柔软慈悲。然彼菩萨无憎爱。云何不礼彼等菩萨。以行种种真言法则。随类能满诸众生愿故。复能了知一切业果。是故应礼尊师。《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何况”二字之义表明“闻佛菩萨名”所生之福不及“以己之财塑造佛菩萨像”所生之福==================================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何况”二字所表之义似乎“闻是佛名,暂生恭敬”所生之福不及“塑画形像,供养赞叹”所生之福
=====================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但”有退而求其次之感,就是说若没有财宝饮食华香来供养的话,但是能诵持之常不间废也是可以的,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能供养是首要的选择,似乎比单纯诵持所获得修法之效有更好之意。
=========================

若无财宝饮食香花常供养者。诵持之常不间废。亦得除灭一切罪障。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本经在讲述七佛功德文段中,所采取的功德较比句式是一致相同的,为了方便读者更好深入理解文段意思,故截取其中一段进行分析。在此文段中,所列举三种修行方式(已用红色标注),分别为1.“闻佛名”,2.“受持佛名”,3.“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其中在讲述到“受持佛名”功德时,说“不失如前所获功德”,意思就是说,“受持佛名”所生功德包含了“闻佛名”所生功德,并且在此句式后,连加二字“复于”,就是说在包含“闻佛名”功德的基础上,“受持佛名”所生功德,又增加递增了相应的功德利益。说明“受持佛名”所生功德较比“闻佛名”来说,所生功德更为深广。同理在文段后末,以同样的较比方式,进行“受持佛名”与“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功德较比,不难分析,“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生功德不仅包含了“闻佛名、受持佛名”功德的基础上,又增加递增更深广的功德利益,且“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功德利益最终的落脚点是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的。说明从“闻佛名”到“受持佛名”到“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其所生功德是逐级递增的,所生功德是愈发深广的。所以说事相上的修持对于最终证悟菩提是非常极为必要的。
=================================

  佛告舍利子:“于此东方有一佛土,名曰离垢众德庄严。彼土有佛,名曰轮遍照吉祥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长夜流转剧苦,随在所生常识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百千俱胝大劫,随所生处心离愚痴,于天人中受诸妙乐。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如是我闻:一时,佛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吾今愍念一切有情,略说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令受持者当获殊胜利益安乐!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舍利子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舍利子:“于此东方有一佛土,名曰离垢众德庄严。彼土有佛,名曰轮遍照吉祥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
闻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长夜流转剧苦,随在所生常识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百千俱胝大劫,随所生处心离愚痴,于天人中受诸妙乐。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舍利子,于此东方复有佛土,名曰妙觉众德庄严。彼土有佛,名妙功德柱吉祥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天人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便得超越一切八难,随在所生常识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心常聪慧,恒居善趣受诸妙乐。有能建立彼佛形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常得值佛,修行一切波罗蜜多,成大导师度无量众。
  “复次,舍利子,于此东方复有佛土,名众生主。彼土有佛,名一宝盖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便得远离一切忧苦,禄位财宝无有退失,唯除宿世定恶业因。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随在所生具大威德,神通自在身带光明,形貌端严,众所乐见。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常不枉生无佛世界,修菩萨行,大誓庄严成无上觉饶益一切。
  “复次,舍利子,于此东方复有佛土,名自在力。彼土有佛,名善逝定迹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心便寂静离诸諠杂。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所生处身四威仪,若语若默心常在定。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能究竟诸等持门,成两足尊度无量众。
  “复次,舍利子,于此东方复有佛土,名最胜宝。彼土有佛,名宝华光吉祥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便得具足胜念慧行,处四众中说法无畏,言词威肃,闻皆敬受。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具念慧行,成猛利智,得胜闻持。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所生处常值如来,辩才无碍广宣妙法,渐次修习福慧资粮,成天人尊度无量众。
  “复次,舍利子,于此南方有一佛土,名寂静珠。彼土有佛,名超无边迹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其心泰然无所扰乱。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能速证月光胜定,证此定已寻复能证殑伽沙等三摩地门。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诸佛所说法门,能遍受持深达义趣,照了无碍如日光明,随在所生常得值佛,因以速证无上菩提。
  “复次,舍利子,于此南方复有佛土,名最上香。彼土有佛,名妙香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今现在彼,哀愍世间为诸大众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若有得闻彼佛名者,身心调畅离诸粗重,恶业消灭,烦恼轻微。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来世随在所生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一切有情同所瞻仰。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来世随在所生,常得出家具清净戒,游诸佛土闻法受持,具足修行一切功德,由是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子:“若诸有情得闻如是七佛名号受持供养,必获如前所说功德。所以者何?如是七佛名号色像,皆由本愿大悲所成,故令众生闻持供养,皆获如是利益安乐。”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舍利子等诸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并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