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吉祥果原创文章《参悟无常,可以读一读余华小说《活着》》

(2021-07-18 08:37:42) 下一个

参悟无常,可以读一读余华小说《活着》

(一)、余华的小说《活着》,其情节描写的都是密集的死亡,大有名不副实之感。但是:既然只有黑夜,最能衬托白昼,必然只有死亡,最能衬托活着,这是我所理解余华的表达逻辑和命名逻辑。(二)、文学批评家们有一种观点认为:《活着》的小说情节,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非常态的人生遭遇,因为不会所有的亲人都密集地死亡,不会亲人密集地离自己而去,所有的幸福也不会密集地消散,所有的苦难都不会密集地到来,因此这样的小说情节,必然不会引起更多读者的现实共鸣。这是文学评论家们的一种观点。但吉祥以为,如果加速一下时间流逝的速度,将一百天当做一天过,你会发现《活着》的小说情节,就是许多人加速版的现实人生。这部小说的情节,只不过压缩、浓缩、加速了无常到来的速度和频率,如果体悟不到这一点,代表这些批评家一直活在温水煮青蛙的自我陶醉中,实质上他们的思想也够不到余华作品《活着》所要表达的高度。如果你对人生之荣辱生死,有敏锐的觉受,则应该对《活着》的情节,有自然而又刻骨的体悟。(三)、我建议对佛教无常观,没有强烈体悟的人,要好好读一读余华的《活着》,尤其是沉迷在当下幸福中的人,以及幻想幸福永恒的人,最应该好好读一读。如果没有时间读小说,你可以直接去看巩俐和葛优主演的同名电影《活着》,情节紧凑,表演精湛,剧情基本高效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意境。佛教的无常体悟,不一定非要借助专业的佛教术语,世俗的文艺作品本身也是很好的教材。(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所表达的寓意,是人类与大自然中可抗力的搏斗精神。但是,余华的《活着》所表达的寓意,全部都是人类和不可抗力的搏斗结果。从这个思想层次来说,《活着》传达的意境,远比《老人与海》高远。因为海明威之《老人与海》所传达的思想,就算撑破天,也只不过试图告诉人类:爱拼才会赢。但余华的《活着》却试图告诉人类:你拼,或者不拼,无常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何况海明威也没有能力给《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安排情节让他永远不死。这就是余华作品,在体悟生命方面,高于海明威作品的地方。用佛教术语概括:海明威所讲的是精进波罗蜜,而余华所讲的是无常观,精进波罗密必然基于无常,不然精进必定无效,而且,精进只能改变无常到来的时间和方式,但精进不能改变无常本身。这就是《老人与海》与《活着》两部作品之意境的终极差异。(五)、我很建议佛教徒读一读《活着》,这类似于有些大德让你参悟一个“死”字,而吉祥让你反过来好好参悟一个“活”字,让你好好参悟《活着》。《论语》中季路问孔子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是的,诸大德们让大家参悟一个“死”字,可是,如孔子所言,如果你连“生”都没有参透,又怎么可能悟透“死”字?故吉祥曰:欲知光明者,必应知黑暗,欲知菩提者,必应知烦恼,欲知死者,必应知生。所以,不要以为古德让你参悟“死”字,必然是什么了不起的教诲,那只是一时应机之说,对更多的人而言,你更应该好好参悟一个“活”字,你连“死”都不怕参悟,难道你还怕参悟“活着”吗?更何况,于生死只参悟其一半者,必不知另一半,不知另一半者,实也不知所参之一半,生死二者不兼知,如何领悟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此,古德应当时当事之机,令契机者参一“死”字,理故不错,然后世之德,不通法无定法,不知应机变教,善巧创新,亦东施效颦以仿古德,独令行者参一“死”字,未必然是什么高明之教,何况还有契机不契机的问题。所以,行者宜兼参生死、通生透死,最终生死灭尽,证寂灭佛性。吉祥所讲,多悖逆潮流之教,风行之论,唯求自变以适佛意真理,舍此之外,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心。若行者以吉祥之言,不顺大德风流之教,似为悖逆者,敬请诸君为自保故,远离即可。

吉祥果
2021.07.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