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我相信环境。”
为什么这么回答?且看《地藏经》中的一段经文。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经文中最重要的八个字是“为善为恶,逐境而生”。“为善为恶”字面的意思是心念和行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我把这句话更进一步理解,把“善”理解为“阳”,把“恶”理解为“阴”,“为善为恶”也就是阴阳的两面。如果用一条波形图来理解,那么“阳”是波的上升部分,而“阴”是波的下降部分。
由此来看,“为善为恶”其实说的是一个人心念和行为的波动。
那么一个人的心念和行为是靠什么产生的呢?《地藏经》一语道破:“逐境而生!”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心念和行为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用四个字高度概括就是“心随境转”,这就是凡夫最大的特点。与凡夫相反,佛菩萨的境界则是“境随心转”。
记得当年读大学,大一的时候有一个舍友每天都得跟他女朋友聊一波电话。两人在读高三的时候认识相好,上的大学城市不同,只能每天聊电话以解相思。他聊电话的时候,因为每次时间都比较长,手机拿着累,所以他会开外播。幸好我听不懂潮汕话,要不是每天在宿舍里听到他聊天的内容,真的烦人。
然后大二的某一天,突然这个舍友情绪很低落,原来分手了,提出分手的是女方。我听了觉得很正常。大家处好的时候是高三,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彼此为了前途努力学习的时候,拼搏中难免有苦闷和劳累,这时候男女聊聊天,谈得来一是因为学习的压力,二是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有共同感受的话题可以聊。这种明明由环境决定的感情,双方往往不明成因,而误以为真的是心灵交汇,两情相悦。
大家在新的大学环境中认识新的人事,没有了高三的学习压力,没有了共同环境塑造的同感话题,本身又不是三观相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一天地消耗原来的那点感情,一旦某一方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更好的情感支撑,原来的感情便难以为继,分手是必然的结果。
这个舍友分手时候的伤心是真的,不过必须清楚,这个“真的”只是当时的“真的”。他沉溺在这种分手的情绪中的时候并不意识到,其实真相是女朋友在新的环境中先找到了心安之处,心随之而变;如果是他先于女朋友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心安之处,那么先提出分手的人应该是他。
我常看到媒体报道一些老夫老妻的爱情故事,说两人相爱多年,现在都八九十岁了,生活上还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样的报道让人看了感动,但是我发现往往有一些特定的背景,例如这样的老夫老妻一般生活在乡村里,很少在大城市中。
我想让这些老夫老妻在年轻的时候,结婚之后生活的环境是现在的深圳看看,恐怕就没有那么美好的故事了。乡村的环境单纯,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生活得好;大城市就不同了,环境诱惑多,有钱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互相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
有时候,我在街头看到一些小孩帮父母摆地摊,非常孝顺,很能帮忙,画面让人感动,但是理智告诉我这孩子长大之后不一定还会这样对待他的父母。因为他小的时候是一种环境,他长大了是另一种环境,环境变了,他的心就会变。
作为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跟自己和谐相处、志同道合、享得天伦之乐,然而一旦子女开始上学读书接触外界就会接受不同于原生家庭的想法输入,一旦他们去了另一个城市读大学,他们就会有了更不同的想法,再加上年龄差,于是父母只会发现跟子女越来越难聊到一块。
我至今对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那一句话记忆犹新,因为当年第一次读到的时候真的太受到震撼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最佳损友》,其中有一句歌词:“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每次听这首歌,我都有很大的感慨。曾经的好朋友一起走过很多日子,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随着大家各奔东西去读大学,环境不同了,慢慢就各自疏远了。一年难得相聚一下,已经很少共同的话题。
再加上我信佛和信中医,他们觉得我迷信、迂腐,最后终于没有了联系。一开头我还会难受,直到《地藏经》的这段经文让我彻底明白,一切是环境决定的,让过去成为过去,美好留下在心中即可。心随境转的不只是他们,我也如此,彼此都无需责怪对方。
我还见过或者经历过下属跟领导表忠诚,员工跟老板表忠心,徒弟跟师父表孝敬,排除那些一开始就虚情假意之人,有一些我知道他当时是真心的,但是当环境变了,他会有新的想法,他会另谋出路。
我还见过……
很多年前,我在读《地藏经》的时候就已经认清了人性。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每个人都只不过在特定的环境中逢场作戏,只是当局者迷,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逢场作戏罢了。
对方变了也并非他主动的,他根本也没觉察自己在变化,因为每个心念和行为都是当下自然发出来的,没有矫情造作。这当中不要用道德来评价对错,不要用人情来评价好坏,一切只是客观。
看清凡夫的最大特点之后就不会过分要求别人了,当别人变心之后无需惊讶,一切都很正常,不要执意维持曾经的状态,坦然放手。这里说的“别人”,不仅指情侣和夫妻,还包括子女、朋友、师徒等等关系的别人。
现在看所有的人事,我都尽量要求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带着道德去绑架谁,不要用人情去为难谁,一切人都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相应的心念和行为,环境变了人就会变,无可厚非。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kbwwh1-kgXwprsyjMiH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