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样说,并不是我真的老了,或者心理老了,精神老了等等,都不是,也不是故作娇嗔。
但是我得承认,我正在接近那个被广泛定义、广泛接受的年龄。每个人都在接近老,只是距离不一样而已。我离得稍微近一点。
我知道自己不再年轻,即便如此,依然不喜欢在外表上刻意修饰自己,因为我相信,外在的修饰,并不能真的帮助你减龄,反而却会将种种能够反映出你的实际年龄的迹象,加倍放大地传送给别人,让人觉得不协调,奇怪。站在那儿,几岁了,实际是躲不过别人的眼睛的。
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也就不刻意掩饰自己的年龄。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我自己开始怀疑,也许我老了。因为经常是在一些我自己不留意的某个空档,我发现有些事情我已经做着费力,或者做不来了。
年轻的时候,经常和朋友同事玩一种游戏,——单腿站立,两臂向两侧平伸出去,闭上双眼,看谁站得久。据说这可以测试、锻炼小脑平衡功能、综合听觉感应等等。曾经,对我而言,这是极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可以稳稳地站很久。而现在,虽然仍然能持续站30秒左右,但是摇晃得厉害,勉强坚持,费劲巴力的。
某一天早起,像惯常一样,我一条腿站着穿袜子,谁知刚一抬脚身体就歪歪,居然不能站稳。试了几次都不行,只好坐下来穿上袜子。开始我以为是晨起刚起床,脑袋还没醒过来。后来,在不同时段我站着穿鞋,有时候没有问题,不费力就穿上了,而有时候就会像那天早晨一样,穿不上。——似乎我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清清爽爽地单腿站着穿袜子穿鞋了!
最让我自己哭笑不得的是,瞬间忘事。不知是脑袋里事情太多总是让我分神,还是真的脑力衰退了。常常,几秒钟的功夫,我会把刚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比如在厨房做饭,发现缺了某样东西,去拿,然而一转身的功夫,脑神经如同突然短路了一样,会把刚才要拿东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转而去做别的事了,收起晾干的碗筷,或者捡起掉到地上的菜叶。有一次,本来要去楼上拿电脑,然而到了楼上,忽然完全忘了为什么要上楼来。环顾四下里,试图想找到一丝能提醒我的线索,看看到底是什么导致我去楼上,去干什么。实在想不起来,只好退回到原处。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几次了。还有,不知道多少回,前一秒打开Google,然而下一秒就忘了自己要找什么、看什么。简直是秒忘,闪忘。
还有,上班这件事。
以前,上班是每天最提精神的一件事,至少我很少有抵触情绪。早晨起来即如拉满了弦的弓,情绪饱满地去上班。总是想兴致琢磨新东西;对于各种工作请求,不反感,不觉得有压力,尽管有些时候,一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的deadline,会让我紧张,但也会压着自己完成,而且完成之后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今年年初的一天早上,打开电脑,看着邮箱里几十个未读邮件,而且还有新邮件不断地叮叮当当地拥挤来,一想到那些邮件附带的各种的请求,忽然就不想做了。现在,看到新任务,看到是麻烦,会产生负情绪。
还有各种因为年龄而频频来自医生或政府的例行专项健康筛检的提醒。
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告诉你,你已经过了生命的峰值,那条生命曲线正在逐渐下行,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之将至吧?缓缓地,在几十年里,我们变化着,成长、壮大,然后一点一点变老。年老而带来的力所不能及的无力感,与曾经的甚至只是几年前的无所不能、无所不想、无所不要的渐行渐远,不甘心、不情愿、不服气将逐渐占领我们的日常情绪。有人会顺从现实,顺势而为,量力而行;也有人会努力地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去填补因各种缘由甚至是自己的欲望而造成的生活空缺。
我们或者我自己已经步入了一个充满冲突理念的生活阶段。希望这是一个能理解年轻行径,能懂得老人心境的智慧年龄段。
年老最不好玩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目送一个个亲人朋友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