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客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个人资料
正文

艺术车站:奥赛博物馆(上)

(2022-03-16 15:48:08) 下一个

十九世纪的法国是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每一次新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无疑都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挑战,让法国最终踏上现代艺术之路。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从卢浮宫到奥赛,纵观法国绘画,每一次艺术运动在风格、形式,主题和色彩上都有突破性的发展。

视线转向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的奥赛汇集了法国近代绘画艺术的精华,是仅次于卢浮宫的巴黎第二大博物馆。奥赛以现代艺术为主,在时间线上是卢浮宫的延续,与卢浮宫的古典艺术、蓬皮杜的当代艺术一起构成完整的法国艺术史链。

和橘园和玛摩丹美术馆一样,奥赛也是改建而成。法国人对祖宗留下的东西总是珍惜有加,对历史老建筑的保护很有一套。专门有个民间组织负责法国老建筑的管理维护,所有的历史古建筑都会登记在册,凡动一砖一瓦都要经过这个组织批准。奥赛博物馆前身是为巴黎万国博览会兴建的一个火车站,见证了巴黎的发展与繁华。被时代边缘化后让这座建筑的前途命运渺茫差点儿被拆毁,几经周折废弃闲置的火车站终于被拯救下来并开始向文化转身,演变至今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博物馆。作为巴黎第一个以文化重生的工业建筑,它以一种历史叙事的方式结束了其工业时代的使命,蜕变成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服务于艺术与观众。改建成博物馆不仅活化了一座建筑,同时延续了人们的城市记忆。奥赛馆内空间舒适开阔,精雕细作的穹顶蔷薇花饰美仑美奂,透明天窗光线宜人,逛起来非常舒服,与对岸的卢浮宫格调相谐融为一体。

奥赛博物馆本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而卢浮宫里边有一个印象派美术馆,后来作品放不下,正好奥赛的火车站停用,就把火车站改成了美术馆。奥赛博物馆于一九八六年揭幕,收藏以印象派绘画为主,展厅按年代和流派分设在底层中层和顶层,每个展厅还有各自分类。奥赛的收藏丰富而复杂,博物馆成立之初的艺术品主要来源于卢森堡博物馆,随后卢浮宫将其收藏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全部搬家,当然还包括购买和私人收藏家的慷慨捐赠。

卢森堡博物馆是巴黎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主要收藏法国在世艺术家的作品,曾经拥有许多十九世纪的绘画和雕塑。作为法国官方美术收藏机构,卢森堡博物馆一直都与巴黎沙龙展挂钩。最初沙龙只是一个美展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法国官方认可的主流艺术交流平台,在沙龙展出的作品被评论家认为好的就会被博物馆购买收藏。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会积极参加以求荣耀,同是也是经济来源的一个渠道,所以奥赛的展品中包括一部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这些都是当时被学院派认可由卢森堡购买的主流艺术,其中包括德拉克洛瓦、安格尔等大师的作品,陈列在博物馆的一楼。

《泉》是安格尔经典唯美的人体艺术作品。安格尔一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绝对都是官方或私人竞相收藏收购的。

十九世纪中后期,受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运动的影响,促使艺术家回望古典传统重新认识艺术的本质,学院艺术由此始盛行。法兰西艺术学院是法国艺术权威机构,由它制订的艺术标准影响了一批艺术家及其作品。学院与沙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艺术风貌,在沙龙展中获得声誉的作品则意味着艺术家的成就,亦可成为艺术家职业生涯的起点。

法国学院派画家托马·库蒂尔Thomas Couture的代表作《颓废的罗马人》首展于沙龙,成为当年沙龙展中获赞最多的作品。像这样的古典历史绘画毋庸置疑会受青睐,沙龙展出后即被国家收购。

浪漫主义画家西奥多·沙塞里奥(Theodore Chasseriau)作品《温泉浴》也是在沙龙展上购买的。西奥多师从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受两位大师影响作品兼具古典主义唯美和浪漫主义色彩,遗憾的是西奥多因病早逝,艺术生涯短暂。

法国学院派代表亚力山大·卡巴内尔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一经展出便引起轰动,这种回归古希腊传统的艺术风格毫无疑问会受到学院保守派的追捧,据说被拿破仑三世拿下收藏。

让·莱昂·杰罗姆(Jean Leon Gerome)的作品《耶路撒冷》。杰罗姆被认为是法国学院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遵循学院艺术的理念,继承文艺复兴优秀的古典传统,一生备受赞誉,并成为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

法国美术学院的雕塑家Barrias巴里亚斯《提比略的流放者》,仍然是十九世纪学院艺术的主流题材,在沙龙展中获得好评。相比之下,他的雕塑作品更为知名,奥赛也有他的雕塑展品。

随着不同的艺术潮流发展兴起,卢森堡博物馆发现这种艺术品收藏政策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无法广泛地收藏好的作品以反映艺术的多样性。比如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其巅峰时期的作品就没有被国家收购原因就是在沙龙展得了差评。像最早的印象派沙龙展几乎所有参展作品都被学院派嗤之以鼻,认为只有一种印象而毫无美感,但后来都成为杰作。卢森堡博物馆因此改变收购方式,不再以沙龙展为主,而是面向艺术品经销商和私人收藏家,开始审视过去被遗忘的佳作,使很多曾被排斥在国家收购标准之外的好的作品重新被认识和收藏,包括库尔贝、柯罗、米勒、马奈、甚至莫奈的很多作品。奥赛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博物馆的收购政策,每年以门票收入的一部分购买作品,作为观众的我们都为博物馆的收藏贡献力量。

学院派让艺术更加趋同而缺少个性创作,十九世纪后期,一些艺术家开始反思和否定学院艺术的教条形式,以库尔贝(Gustave Courbet)为首,他拒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地领导发展现实主义运动,以挑战理想主义的学院艺术观念。库尔贝坚持认为艺术的唯一来源是艺术家自己的体验,对他而言,强调线条和形式的完美已不再重要,而是要通过具像的手法描绘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哪怕是严酷的生活。视学院风格为主流艺术的巴黎沙龙展对库尔贝不感兴趣,他的作品多次被拒之门外。但随着时代变迁,民间独立沙龙展逐渐兴起,官方沙龙展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开始动摇,很多被评论家批评的作品却受到民间大众的赞赏。

库尔贝作品《奥南的葬礼》在沙龙展上得到差评被国家拒绝收购,后来由其家人在库尔贝去世几年后捐出立即被卢浮宫收入囊中。

《画室》是库尔贝寓言式的作品,画面人物众多,朋友、反对者、仰慕者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汇集一堂,像看戏一样来画家作画,富裕的一群在右边看画家的技法,匮乏的一群在左边似乎只看模特儿。库尔贝的荷兰之行深受伦勃朗的影响,回到法国后画了这幅描绘法国社会缩影的风俗画,一看就像伦勃朗《夜巡》感觉。有趣的是这幅作品在官方沙龙展旁边的一个独立画廊展出,得到了年轻艺术家如马奈等人的赞赏。

想起看过的一部电影《最后的维米尔》。取材真实事件的电影并不是讲述维米尔的生活创作,而是关于荷兰一个有天赋却不入流的画家靠临摹维米尔的画以假乱真高价卖给德国纳粹,二战结束后却以卖国罪被逮捕。由此看出一个画家的名气大小和成功与否,不是由他的作品和才能所决定而是由评论家来评判。

以社会各色人物为主题的写实风格是库尔贝最擅长的,其次是自然风景和动物。库尔贝的风景作品《The Cliff of Etretat after the storm》,大量的岩石与雨后清澈明亮的天空海洋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触手可及。位于法国诺曼底的Etretat象鼻山峭壁以纯净的自然和阳光吸引了众多画家,莫奈就画过好几幅“象鼻山峭壁”作品。库尔贝也曾在这个小镇住过,创作的风景画多以此为主题,并在后来的沙龙展上获得赞誉,使库尔贝成为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

库尔贝作品《Killing a deer》

现实主义绘画认为艺术不仅要有漂亮的画面,还在于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自然风景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比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抬碎石的底层工人以及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从这个方面而言,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作品基本都属于现实主义。除了库尔贝,米勒是法国绘画史上深受爱戴的农民艺术家,他将一生全部倾注于讴歌农村生活,表现大地万物的壮观景象。出身普通农民家庭的米勒童年时就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成年后先到省城学习,后到巴黎美术学院深造,经常在卢浮宫观察临摹大师作品。

从农村出来的米勒不适应巴黎都市的喧嚣,当一家人搬到巴比松村居住后,那里有着和自己家乡一样的麦田原野,朴实勤劳的农民,乡村自由的生活,让米勒有了回家的感觉,创作灵感随之而来。他画下了最杰出的作品《晚祷》——晚霞染红的田野上,远处教堂晚祷的钟声响起,一对农民夫妇低着头虔诚地祈祷着,也许因为劳作无法走进教堂,就在这旷野田间双手合十。米勒以简洁的构图和动人的色彩描绘天主教徒的晚祷仪式,充满了人文关怀。遗憾的是,米勒不入流的农村风景同样不受待见,被国家拒之门外。此画几经易手,后来一位商人以巨资从美国艺术协会购回并捐赠给卢浮宫。

米勒以写实手法描绘乡村田园生活。他笔下的农民,没有表情,没有怨言,纯朴亲切,总是勤勤恳恳专心干活,为了简单的人生而持之以恒地工作。这些农村常见的场景在米勒笔下显得如此亲切感人,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米勒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米勒另一幅代表作品《拾穗者》同样如此,秋天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际,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拾取落下的麦穗。此画源于圣经记载,米勒以写实手法和丰富的色彩于一体,细腻柔和地描绘拾穗的农妇,以及背景中的树木杂草、马车、房子等小细节,无需过多解读,一种单纯的美足矣!崇拜米勒的梵高曾模仿过他的大量作品。其实,不同画家对同一题材的重复创作比比皆是,特别是宗教历史和社会题材,但两者传递的情感和表达的价值不尽相同。

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是法国著名的女画家,她借鉴巴比松画派的农村题材,又吸取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特点,创作了大量充满生机极有力量的作品,主要以动物为主。

博纳尔《 Labourage nivernais》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造型构图,真实再现农民和牛群耕作的情景,画面色彩层次丰富,明显的巴比松印象主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山间田野看到如此画面,拍摄下来也会是一张很美的照片。

这些具有法国民族特色的乡村风景作品,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巴比松画派。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优美静谧的风景吸引着许多青年画家,他们陆续来到这里或定居或写生,热情洋溢地倾诉对自然风景的诗意感受。其中包括杰出的风景画家柯罗,农村风情画家米勒以及巴比松领军人物西奥多·卢梭等。

柯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画家,他的画集古典、浪漫、现实与印象于一体,即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理想主义的浪漫,现实主义的真实和印象主义的光色,用最具宁静感的银灰色和棕褐色调表现大自然浓浓的诗意和神秘,堪称诗意风景的抒情画家。柯罗热爱大自然,去过荷兰、瑞士、美国以及三次意大利,至于法国更是走遍各地,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师法自然并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不辍。柯罗的作品基本都是风景画,有幸在玛摩丹美术馆看到他的人物画专展,柯罗在人物肖像画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卢梭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中树木森林的深邃,带着一种精致的忧郁气质。几株大树、交叉的树枝、广大的平原、牛羊、池塘,在卢梭笔下都很宁静很典雅,一切都在竭力表现大自然的内在生命,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巴比松画派是浪漫主义转向写实主义的一个起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崇尚自然的作品让许多人被乡村的诗情画意感动,使一直不被看好的风景画慢慢被接受,为后来的印象派兴起铺平了道路。

夏凡纳 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的作品《穷渔夫》。当库尔贝的家人把《奥南的葬礼》捐出后,其他类似题材的画作开始引起重视,卢森堡博物馆终于敞开大门收购不同风格的作品。

维纳尔Édouard Vuillard《Public Garden》一组,维纳尔受日本版画的影响,以颜色和图案混合来表现主题,装饰性很强。当时拍照就是觉得好看像日本画的感觉。

Maurice Denis 莫里斯·丹尼斯是法国象征主义画家,画面上对比强烈的色块组成各种形象,单纯中有一些变化,同样具有日本版画效果,人物形象和环境富有神秘象征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wmsh0903 回复 悄悄话 去年圣诞节期间去了奥赛博物馆,看了很多著名的画作。还在他们的楼上餐厅吃了晚饭。能看到艾菲尔铁塔的夜景。回来后就在YOUTUBE上看完了(世界名画36集)。增长了很多知识,重新认识了许多画家和他们的生平。很受触动。我们平凡人也应该了解点这些知识,好在去博物馆时不再茫然。
加国蓝枫 回复 悄悄话 多少人会为我们脚下的土地,去悲悯去抚摸去歌颂,为它的宽广、静谧而热泪盈眶,今天在博主的带领下,一起看看米勒的“拾穗者” 吧,那些弯腰劳作,可爱而纯朴的农民,他们就是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在她慈祥的耳畔说情话的儿女们。
hangzzh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uton2003' 的评论 : 谢谢!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再去,所以为保存记忆而记录下来。
mouton2003 回复 悄悄话 偶然看到你的博客,马上收藏,不过还没来得及细读。奥赛博物馆,去过一次,还想去,而且是百去不厌。
hangzzh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abrinaD' 的评论 : 真是进去了就出不来!梵高是后印象派,没准还要再下期呢?
hangzzh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世界在我心中' 的评论 : 谢谢!一生必去之地。
hangzzh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谢谢喜欢!熟悉的都是印象画。
SabrinaD 回复 悄悄话 下集要讲梵高了吧, 呵呵。奥赛可以说是印象派爱好者的天堂, 进去了就出不来。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没去过,分享了
人参花 回复 悄悄话 好喜欢。只见过其中几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