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老上不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对DeepSeek事件的叙事

(2025-02-09 05:36:12) 下一个
 
对目前闹得沸沸洋洋的中国的人工智能 DeepSeek (深度求索)事件的叙事。
 
流行的两种说法,
 
一,DeepSeek (深度求索) 对美国科技公司的公开模型进行了蒸馏提取。
 
在学校里有个普遍的现象是教授或者老师把自己的项目或者论文中的很多具体工作下派给底下的学生去做,老师自己要结果或者结论来完成论文。
而 DeepSeek 这个事把它倒过来了。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所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有些是公开的 (Open AI),谁都可以用。相当于学生叫老师来帮他做作业而且这个老师的双眼是被蒙起来,任何学生把作业交给他他都会任劳任怨帮你完成。于是,DeepSeek 这个学生就把无数的脏活累活都交给这个老师去做。老师就像是一头被蒙住双眼拉磨的驴,不分昼夜。学生把老师一切有用的东西训练成为自己的东西。结果,有一天老师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光了,老师知道的学生都知道了甚至有些老师不知道的学生也知道,学生超过老师比老师知道的还多。这个过程被称为 “蒸馏” 。但是学生是否在进行 “蒸馏” 老师是不知道的,因为它是公开的模型,无法查证。
于是就有了一月二十号这一出DeepSeek发布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 - R1, 性能对标老师 OpenAI - 01. 而且据称其开发费用只有600万美元,引起市场一阵恐慌。因为在美国人工智能砸的钱都是以亿计算。
 
事情到这一步,有任何人涉及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吗?没有。有任何人违规了吗?也许。因为美国的OpenAI 对使用其模型的客户有严格规定,就是可以使用但是不可以进行蒸馏提取。
AI技术日新月异,其开源的特点为制订知识产权规则带来许多挑战。也是美国法律体系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DeepSeek (深度求索)声称的只花费600万美元的模型开发费用并不属实。这600万美元的模型 “预训练” 成本只是其庞大支出的一小部份。SeepSeek和它的母公司  High-Flyer (幻方)在美国政府实行芯片出口管制之前已经巨资屯积了几万片的英伟达芯片。并且持续从新加坡甚至越南的 “白手套” 获得供货。 有人估算深度求索公司的服务器总资本支出约为十三亿美元,运营这些集群的成本高达七亿多美元。
 
以上的两种说法除非当事方 DeepSeek 自己出来承认否则很难查证,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就 “白手套” 展开调查。新加坡政府也同意配合相关的调查。
 
DeepSeek 的梁文峰说他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赞 DeepSeek 取得突破是一件好事,因为不必花费大量金钱来发展大模型。言外之意,DeepSeek 搞的东西有其独到之处。虽然说只花了600万可能是不实信息。
 
所以到目前的这一步为止,中美的科技公司大家都有展获。                                                                             
 
英伟达(美国芯片制造商)一直在跟政府的限制政策打擦边球卖自己生产的芯片赚钱。但是由于DeepSeek的模型出现,英伟达的股票市值一下跌去17%(5890亿美元),这一来是赚了还是赔了呢?华人精明,什么钱都想赚。还是那句话,是你的就是你的。                                                                                                                         
近日又有一则消息,斯坦福大学的华裔科学家李飞飞团队只花费不到50美元通过蒸馏一款谷歌的推理模型训练出一个名叫s1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居然可以跟DeepSeek的尖端推理模型相媲美。天下大乱。
                                                               
在闹得红红火火的人工智能领域,兴风作浪的其实都是华人,这跟华人的数学天赋有关。台面上是中美两国在竟争。美国智库分析在美国AI的学界和业界有四成都是中国大学的毕业生,撑起了硅谷的半边天!                                
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事物,存在规则和法律漏洞是必然的。那么将来会怎么样相信是大家关心的。美国人说不定会把那只只知低头拉磨的笨驴开一只眼来阻止蒸馏提取以及祭出更加严厉的管制。                                             
以诺贝尓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Acemoglu的话来结尾,DeepSeek 目前只不过是 “满足客户好奇心的玩具” ,在企业应用层面还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影响,但它的出现确实凸现矽谷在AI发展上的集体迷思。
 艾塞默鲁教授是AI未来发展辩论中备受关注的声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