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上传一段健身房视频:
我用腿部推蹬机,一块一块地加重,
从 20 个金属片 + 5 块橡胶片开始,直到加满全部 20 片加外加 8 块。
每加一片,先稳稳地推几下,再问问身体:还能撑住吗?
直到最后一片上去,呼吸还算稳定,腿部发力依旧踏实。
这一分钟的画面,记录了我和 59 岁的自己之间的默契合作。
另外那天也完成了室内跑步机上的一次 5K。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每次都刚刚好跑 5 公里,
结果那天查了一下才搞明白:3.25 英里其实等于 5.23 公里。
原来自己一直都跑“超标”了。
时间:34 分 26 秒
距离:5.23 公里
消耗:371 卡路里
速度:6.5 mph
还有一张几天前在健身房拍的照片:
我在上拉训练器(pull-down machine)上,完成了整套 20 块铁片的顶配重量。
这种动作,对攀岩时的引体、以及羽毛球中的高点杀球都有非常直接的帮助。
关于羽毛球:
很多朋友好奇我运动能力的“实战表现”。
一年多前代表清华校友队打比赛时,有一张照片记录了我在场上的疯狂一瞬:双腿拉得很开,其中一条腿高高跃起,全身处在击球的专注状态中。
另一张安静得多,是我站在“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的紫色旗帜前,手握球拍。
那一刻没有动作,却有种属于校队的精神在身体里延续。
一点点总结:
我没有每天打卡的运动日程,也不靠补药或教练,
靠的是几十年来对身体的了解,对自己节奏的尊重,
以及对“稳稳提升”的偏爱。
有人喜欢火箭式成长,我更相信涓涓细流,终汇成海。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运动健身频道发文,
希望这类真实又安静的身体故事,也能在这里找到共鸣。
欢迎留言、拍砖、或者分享你的运动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