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词牌道典故》之酒泉子

(2019-07-30 15:17:11) 下一个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汉代应劭1《地理风俗志》言“酒泉郡,其水若酒,故曰酒泉”。相传此泉是汉武帝为彰显霍去病在河西战役的丰功伟绩,特遣使者赐赏美酒,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同将士共饮,于是人们称此泉为酒泉。

  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是甘肃省名“肃”字由来之地,即古月氏国2的简称。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等。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酒泉一带一直为匈奴族的驻牧地。作为强悍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主汉朝的广袤大地,当成了自家的后院和仓库,烧杀抢劫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原地区汉武帝以前的历朝历代,无力从根本上改变其现状,每次双方交战都是胜少败多,所以秦朝只能寄希望于修筑坚固的长城进行消极防御,而汉朝却只能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刘彻派卫青3、霍去病4对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并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其中改写其历史的决定性战役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这里所说的霍去病,就是生活在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的中国西汉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名将卫青的外甥、曾担任汉朝的大司马和骠骑将军。说起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但说起这二人的身份,大家只是知道他们大将军的身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二人不但都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仆人,而且二人都是私生子。卫青的母亲原来是平阳公主的侍女,和丈夫育有一儿三女,在她的丈夫去世以后,与来平阳侯家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小时候的卫青在郑季的家里吃了很多的苦,稍大一点后,他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扫墓归来的途中,顺路来姐姐平阳公主家看望,此时的汉武帝一直没有子嗣,而曾经“金屋藏娇”的表妹陈阿娇,虽然已贵为皇后,但也一直没有生育,作为姐姐的平阳公主为了大汉的兴旺,就买了许多漂亮的良家女子,准备随时送她们进宫。而此时的汉武帝在姐姐家果然看上了一个叫卫子夫的歌女,并将她带回了皇宫,不久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了女儿和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刘据,一出生马上就被立为太子,而这个卫子夫恰恰是卫青同母异父的三姐。由于姐姐的原因,卫青很快得到了提拔,在汉武帝身边做事,为以后征讨匈奴打下了良好基础。而霍去病的母亲正是卫子夫的姐姐,也就是卫青同母异父的二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但霍仲孺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仆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小时候的霍去病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等十八般各种武艺。随后被年长于他十余岁的卫青舅舅,带上讨伐匈奴的征程。十几岁的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骑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八百人歼敌二千余人,并俘获了匈奴的高级首领和贵族,勇冠三军,被受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敌四万余人,并俘虏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单于阏氏5、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哗变的紧急关头,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当时霍去病威武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从而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四万余众归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人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就是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天地成功击退匈奴一事。封狼居胥山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而留下了“封狼居胥”的神话。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这次战役后,汉朝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武帝为了彰显霍去病的丰功伟绩,特谴使者赐美酒给霍去病以示庆贺。但霍去病认为,击败匈奴非我一人之力,而是靠诸位将士在战场上的勇猛杀敌,皇帝赏赐的美酒我不能一个人享用,而是应该全军将士一同享用。但是酒少人多怎么办呢?于是霍去病就命人将皇帝赏赐的美酒倒入泉水中,与全军将士一同畅饮。从此人们就把这个泉水称之为“酒泉”。汉武帝闻之此一段佳话后非常高兴,就将这个地方赐名为“酒泉郡”,从此就有了“酒泉”这个地名。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天神一般的战将霍去病去世,其死因不明。而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与霍去病为同一时代人,其所著《史记》中遗失了十篇关于汉武帝的篇章,其中包括《武帝纪》,使汉武帝年间的事情出现了断代,后人猜测是司马迁因为受宫刑而故意为之。后人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藿)光6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藿)山(霍光哥哥的孩子过继给霍去病为后)。”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也语焉不详的没有表述出霍去病的死因。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霍去病的丰功伟绩,就写诗歌来赞美他,词牌名《酒泉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酒泉子》里面的这个“子”字,是“歌”的意思,就是歌唱酒泉的歌。历史上没有留下是谁写下了以酒泉而命名的第一首歌、诗或词的记载以及原歌、诗、词。但历史上以此词调创作的词众多,格体也甚多。此调《钦定词谱》中列有四十字至四十五字等共二十二体格式,句式大同小异,而用韵却多有变化。此词调在《金奁集》7中入高平调,一般以温庭筠体为正格。

  另有一些版本如《湘山野录》8将潘阆的“酒泉子”归位于“忆余杭”。《历代诗余》9卷一百十四引《古今词话》:“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自制‘忆余杭’三首,一时盛传。东坡爱之,书于玉堂屏风,石曼卿10使画工绘之作图。”《钦定词谱》中称:“至《词律》所收潘阆‘长忆孤山’,与‘长忆西湖湖上水’二词,按《湘山野录》本名《忆余杭》,且与以上诸词体制不合(指《钦定词谱》中所列二十二体),故仍按字数另列在后。”因此把《忆余杭》放在《酒泉子》之外。然,既是“体制不合”而在其后的卷五中的《忆余杭》条中依旧将潘阆的《忆余杭》归位于《酒泉子》,不知何故?查《知不足斋》本、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馆纂修本•逍遥集》中把‘长忆孤山’,与‘长忆西湖湖上水’等十首词均列为《酒泉子》名下。唐圭璋11的《宋词纪事》中亦称:“案:潘阆《逍遥集•忆余杭》十首作《酒泉子》。”唐圭璋《全宋词》12中录潘阆词十一首,在《酒泉子》十首下小注称:“以上《逍遥词》,用南京图书馆藏明录本。”故由此可见《酒泉子》和《忆余杭》是一调还是二调,历来存在争议,或也许《忆余杭》是《酒泉子》的别称而已,只是用韵和用字有别于《酒泉子》

  另外我们至今能见到的最早的《酒泉子》词,是《敦煌曲子词》中所记载的三首《酒泉子》,惜不知其作者为谁。

诗词赏析: 敦煌曲子词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犯皇宫。只拟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麻乱。争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

又 咏马

红耳薄寒。摇头弄耳摆金辔。曾经数阵战场宽。用势却还边。

入阵之时。汗流似血。齐喊一声而呼歇。但则收阵卷旗旛。汗散却金鞍。

又 咏剑

三尺青蛇。斩新铸就锋刃刚。沙鱼裹欛13用银装。宝见七星光。

曾经长蛇偃月阵。一遍离匣神鬼怕。鸿门会上佑明王。胜用一条枪。

从以上三首词的内容看,均与战争相关,所记述的是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进军河西(即河西走廊今甘肃酒泉、敦煌一带),并于当年的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的盛况。其中的:“队队雄军惊御辇”、“争奈失计无投窜”描述了汉军的雄师所过之处,匈奴军队惊慌失措的无奈。同样在“咏马”和“咏剑”二首词中,分别记述了“曾经数阵战场宽”的威风凛凛的战马和“一遍离匣神鬼怕”的七星宝剑。因此可以说《酒泉子》这个词牌就是缘题而赋。

诗词赏析 温庭筠 格律

花映柳条。 平仄仄平。(平韵)

闲向绿萍池上。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凭栏干 仄平平,

窥细浪。 平仄仄。(仄韵)

雨萧萧。 仄平平。(平韵)

近来音信两疏索。 仄平平仄仄平仄。(换仄韵)

洞房空寂寞。 仄平平仄仄仄。(仄韵)

掩银屏, 仄平平,

垂翠箔。 平仄仄。(仄韵)

度春宵。 仄平平。(平韵)

这就是在《词谱》中被列为正格的双调四十字,上片五句两平韵、两仄韵,下片五句三仄韵一平韵温庭筠的《酒泉子》词。

此词上片描写了春闺少妇由于良人远游,于花映柳条的春日凭栏临池,于风中明窥细浪,暗起心中蒙蒙思念之细雨。下片词写由于“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故而女主人公闺房空寂,致使她早早的“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这里的“度春宵”是寂寞之后的难度春宵的无奈,是孤寂与无聊、祈盼与忧伤的无奈、是平日不得见,只得于无奈中梦幻的相见。词写得凄苦婉转,将思人那无助的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华钟彦14先生在《花间集注》15中称:“花映柳条,是花与柳相合也。吹落池上,则又与柳相离也。感离合之倏忽,而伤人事之错忤也。”北大教授浦江清16先生在其文集中提到温庭筠之词“大开色相之门,后来《牡丹亭》曲、《红楼梦》小说皆承之而起,推为词曲之鼻祖宜也”。

注释: 1应劭(shào):(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189)至兴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应劭博学多识,平生著作颇多。

2月氏国:月氏(读作“越知”yuèzhī,或“肉知”rouzhi)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

3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破匈奴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

4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年仅二十三岁去世。而其创造的“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5阏氏:音“焉支”yān zhī单于正室。颜师古《汉书注》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在汉朝阏氏是匈奴妻妾的并称,只有正妻才称之为“大阏氏”。

6霍光:霍光(?——前68年)字子孟。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谥号“宣成”。两年后,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7《金奁集》:温庭筠诗集,又名《金荃集》或《握兰集》。

8《湘山野录》:是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三卷笔记体野史。记载自北宋开国至神宗时期的历史,涉及朝章国典、宫闱秘事、将相轶闻,风俗人物,朝廷高官显贵的趣闻轶事,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9《历代诗余》:清沈辰垣等编。本书又名《钦定历代诗余》,所选自唐至明人词作,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

10石曼卿(992——1040),北宋文学家,名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别号葆老子。祖居幽州(今北京一带),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

11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满族人,生于南京。终其一生,专治词学。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12《全宋词》:唐圭璋编著。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全书共五册,荟萃宋代三百年间的词作,堪称集大成者。

13欛(bà):同把,如柄欛。

14华钟彦:(1906——1988)别名连圃,沈阳人。河南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五十年。著有《花间集注》、《戏曲丛谭》、《中国历史文选》等书。诗词集为《莳蘅呤馆诗词》。

15《花间集注》:集著是对古书注释方式之一。是将各家对某书的不同注释集于某种版本中,以供读者参考,谓之“集注”。如宋朱熹《楚辞集注》等。华锺彦先生的《花间集注》于1935年出版。

16浦江清:(1904——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生著述颇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