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欧洲探胜(四)参加慕尼黑啤酒节》
欧洲探胜(五)参观宁芬堡宫
去慕尼黑的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之前,我对她的了解并不多,觉得她的名气不大,比不上慕尼黑王宫。而参观之后,彻底颠覆了我对她的认知,也是从参观宁芬堡宫后让我对欧洲的中世纪和近代历史开始进行了深入地了解。
去宁芬堡宫那天(9月28日)下着雨,我们先从玛利亚广场附近乘地铁、然后转公共汽车(Bus)到宁芬堡宫附近、再打伞冒雨步行一段距离来到宁芬堡宫。走近宁芬堡宫看她的建筑外观朴实无华、很不起眼。进到入口大厅,存包、排队买票。这里租用语音导游是收费的,不像在慕尼黑王宫的语音导游是免费的。开始我们觉得宁芬堡宫可能没有什么好看的,就只租了3个语音导游系统、2个人合用一个。从参观入口一上楼就进到一个大厅,初看这个大厅并不起眼,大厅顶部和四壁的色调偏淡,与我们前一天参观的慕尼黑王宫的富丽堂皇相比相差较大。就在我们觉得大厅没有特色、差点要离开大厅时,忽然有人让我们帮忙用他们的手机给他们拍合影照,照完照片后瞄了一眼手机上的照片,发现照片很漂亮。原来大厅顶部和四壁那种低调奢华的莫兰迪色系,在照片上显得清新、明亮、华丽典雅,也体现了“宁芬堡”的中文译名“宁静”和“芬芳”。于是我们也开始拍照,仔细欣赏顶部的壁画,在大厅里呆了很久。离开大厅后,沿着参观路线先到右边的展室观看,很快我们发现这里油画的故事很多也很有意思,于是我下楼到接待处又租了3个语音导游系统,这样每人都有独立的语音导游系统、可以各人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观看。大家不约而同地被宁芬堡宫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吸引,本来想快点结束博物馆的参观,结果把大部分时间留在了这里。
宁芬堡宫是德国慕尼黑的一座巴洛克式宫殿,于1675年落成,是巴伐利亚统治者的避暑行宫,目前宁芬堡宫仍然是属于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财产。这座宫殿是选帝侯斐迪南·玛里亚(Ferdinand Maria)送给妻子的礼物,感谢她生了儿子使王国有了继承人。斐迪南马里亚亲王和妻子萨伏依蒂(Henriette)在1664年邀请了一批意大利建筑师和艺术家建造宁芬堡宫,也用以庆祝王室继承人儿子选帝侯、子爵马克西米里安二世(Maximilian II Emanuel)的出生。这座宫殿长久以来都是巴伐利亚历代皇室的避暑行宫,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整座宫殿坐西朝东,由一幢幢方形的楼房连结成一组建筑物,正面跨度有600米长。宁芬堡的扩建工程前后耗时200年,最终建成虽未能达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皇宫那样的规模,但它是德国同类宫殿中最大的一座,占地200公顷的庭园更是毫不比欧洲其他宫殿逊色。虽然曾遭受二次大战的毁坏,但修复后仍不减其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宫殿内一些房间至今保持着原有的巴洛克式装修风格,其他的房间在之后的时间里被改造成洛可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潢、绘画、文学、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或是古典主义风格。
博物馆的右边展厅,除了一些家具还有一些油画。其中有2幅油画分别是一个选帝侯(忘记他的名字了,可能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第一任夫人。这一次欧洲旅行,才第一次了解了德国的选帝侯(Kurfürst)制度,它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选帝侯是指具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和罗马帝国的概念不一样)皇帝权力的诸侯。选帝侯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勒令解散、选侯权失去了意义为止。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实行这项制度五百多年。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颁布了《黄金诏书》,以诏书的形式,确认皇帝由选帝侯选举产生,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七个选帝侯,包括三个教会选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四个世俗选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腾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与波希米亚国王。在西欧王权逐渐世袭化的情况下,神圣罗马帝国依然维持者皇帝遴选的方式,神圣罗马帝国刚建立的7位选帝侯里,巴伐利亚公爵并不属于其中,直到三十年战争后,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感谢巴伐利亚公爵的大力支持而将选帝侯的资格授予了费迪南德·玛里亚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至此巴伐利亚公爵才正式的具有选帝侯之资格。而选帝侯所选出来的人只能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在被罗马教宗加冕后才能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事实上,七选帝侯选举出来的人只能称“德意志国王”,与七大选帝侯的级别相等。只有经过进军罗马,并由教皇加冕后的“德意志国王”,才能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
我们把展室里的选帝侯油画上的语音导入号码,输入到中文语音系统,就听到了他的生平:快60岁时,他的第一任夫人去世,于是他又续弦娶了一个20多岁的富家女子。然而这个女子和选帝侯结婚后不愿意和他同房,选帝侯也没有强迫她。等到选帝侯去世后,他的遗孀就做了房地产商,发展她自己的事业。我们6个人都被这个故事和这件事震惊了,有说不出来的感触。通过粗浅的了解,觉得这是欧洲一种文明的表现。反观中国的近代史上,王储或太子都是3妻4妾,不太可能会出现王储或太子娶了一位少夫人,她会不肯同房,否则可能会被各种野蛮方式就范。如果真有这样的事,也会出现2个极端的情况:要么会说这个男的(王储或太子)没有本事,治不了她(少夫人),要么会说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太不正常了,很难会出现中间那个平衡点。然而那个平衡点也正是人权、妇女的权益和社会文明的体现。在一个没有人权和文明的社会的社会里,这样的平衡就和一个身体不好的人让他单脚平衡站立一样难。
我们在宁芬堡宫博物馆里几乎花了半天的时间,中文语音导游让我们非常清楚地了解了巴伐利亚的近代史。也让我对宁芬堡宫的看法有所改变,觉得比参观王宫更有意义。对德意志的巴伐利亚的民主、艺术、文明感到非常震撼,感觉他们的国民在精神上非常的富有。
看完右边的展室,我们又回到、并穿过入口大厅来到左边的展厅,这里也有一些卧室,。但引起很多游客感兴趣的还是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ies)。这个美人画廊收藏有宫廷画家斯蒂勒(Josef Stieler)为路德维希一世画的那个时代最漂亮的美女画像,她们个个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这个画廊诞生100多年来始终强烈地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路德维希一世风流倜傥,被称为最爱美女的国王。不过美女画廊的36位美女并不是都和他有关,他们是贵族家的小姐夫人,因为面容娇好而被画下来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只有其中3位和路德维希一世有关系:第一位是Mane Konign王后。第二位是Helene Sedlmayr小姐,她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从画面上看,她是唯一一位衣着朴素的人,因为她是一个贫民,是国王外出的时候发现的女孩,因为实在长的太漂亮了,破例被画下来。民间传说这个美丽的姑娘,后来成为了国王的情人。最后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Lola Montez,她被称为舞蹈家,也有人说她就是低贱的舞女而已,但是不管怎样,这位南美和德国混血的美女的确风情万种,成为国王最宠爱的情人之首。以至于王后去世以后,她立刻被封为伯爵。国王天真的以为给了她地位,就可以给她贵族的血统,再进一步封后也就不再困难。然而人们怎么也不肯承认她的地位和血统,坚决反对封后。国王强制封后,造成了空前激烈的大游行,这个游行最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导致路德维西一世国王被迫退位。德维西一世成了英国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的老师: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退位国王,而今天这位美女的样子就成列在美人画廊。
看完宁芬堡宫中左边的展室,我们下楼路过中国之阁(Chineselacquer),里面的装饰摆设全是中国式的,如绘着龙凤、山水、花鸟、虫鱼的壁纸屏风,中国的漆器和瓷器等。
下到一楼南边的侧翼展室是马车博物馆(Marstall Museum),展示昔日王家乘坐工具。里面陈列了各式各样的皇家马车,几乎全都有镀金装饰,部分还有彩绘工艺,细节处真的是装饰繁细。因为马车个头很大,刚开始我还以为这些陈列品是放大的样品。
参观完宁芬堡宫殿后,我们出来向宫殿后面走去。我们没有沿着砾石铺就的大路,而是选择一条左前方的小径,往里走就是一片茂密深幽的树林,漫步林间,绿意醉人,空气清新,有点醉氧气的感觉。
穿过森林,沿着河水流来的方向,寻找掩映在万绿丛中的亭子和小桥,闲庭慢步在宁芬堡宫花园里。既能读到历史、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掩映在万绿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珑的狩猎行宫(阿玛琳宫),内部装饰纤巧精美。这座宫殿是洛可可式宫殿中罕有的艺术珍品。
宁芬堡的庭园占地辽阔,约3平方公里,园林内古木参天,花草繁多,鸟语花香。园林的建筑融合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园林风格,同时也保留了巴洛克园林的特征。后花园处处繁花艳艳、绿草青青,流水潺潺、树篱葱葱。优雅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泊里戏水,自由自在的飞鸟在阴雨渐暗的天空中回旋。
散置在庭园中的还有几幢建筑:如以镜厅著名的狩猎小屋( Amalienburg)、浴场(Badenburg)、中国装饰风格的茶屋 (Pagodenburg),中国老式的烧柴火的灶台等。
在宁芬堡的庭园转了一大圈后,我们回到宫殿后面,来到一潭清水的池旁。水池两旁是修葺整齐的草坪和花圃,中间有极富艺术感的、冲天的喷泉。当时天下着小雨,然而在了解了宁芬堡宫之后,再看宁芬堡宫的主楼,雄伟壮观,展开的两翼对称和谐,远远望去主次分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