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硅谷

有兴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个人资料
正文

《飞跃》(奇妙的阈值现象和非线性指数方规律)

(2019-06-06 23:25:46) 下一个

小孩中学放春假,应孩子们的要求,夫人和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带着全家第一次到日本旅游度假,去看樱花。几年前开始,在飞行高空,用写作代替以前的做电路板设计或写程序的习惯,在被捆绑的几小时或十几小时里,可以安静地敲击键盘,全身的努力被集中在行文上,任思绪在高空中飞翔。

当飞机慢慢地开往起跑道时,我观察着窗外,能看到别的飞机的起飞过程:飞机在跑道上速度越来越快,终于在跑道终点前腾空一跃而起,要是阳光明媚的白天,飞机就会“燕过长空,影沉地面”;要是夜晚,飞机就会像流星一样划破天际,如果连续拍摄飞机起飞轨迹图,可以看出飞机刚离开地面时升空高度成“指数方规律绝地腾空。

在地面滑跑的飞机,当其前进的速度所产生的升力略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即能离陆。但是,在正常起飞时这时并不急于离陆,而是待速度再大一些时离陆。起飞离陆时,为了避免进入失速的危险,规定的离陆速度要大于失速速度10%到15%,这个就是起飞的阈值速度。起飞阈值速度越小起飞就越安全,提高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可以降低起飞速度。早期的水上飞机只要60公里/小时,就可以起飞,先进的战斗机也只需要150公里/时速就可以起飞,小型客机220公里/时左右,大型客机需要250公里/300公里/时才能起飞。飞机在达到起飞阈值速度时,不是自动离陆,而是要把操纵杆拉起才能离陆起飞。所以飞机离陆必须具备“阈值速度”和“拉起”2个条件。

下雨天,在高速公路上,如果遇到那怕很浅的水洼或水坑,如果速度太快(在80公里/小时以上),当汽车前轮离开水洼时会成为“水上飞机”,飞离地面,直至撞到路障,或四轮朝天为止。本人曾报废了一辆汽车就是在一个下雨天,大约以60英里/小时(96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可能遇到水洼,汽车突然失控,车飞了起来,横跨4条车道撞了左右隔离墙3次才能踩闸停下。汽车前轮在水洼上升阶段就如同飞机“拉起”的操作,我们没法避免路上的水坑,唯有降低车速以去除汽车腾飞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腾飞阈值速度”。所以下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车速一定要低于汽车起飞的阈值速度,以免遇到水洼汽车被“拉起”飞离地面。

(一)阈值现象和非线性指数方规律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阈值现象和非线性指数方规律,如:毛竹的生长,前面4到6年,看不见它生长,其实它是在长根茎,积蓄能量,等到某一天竹笋出土之后,飞速生长,最快时一天能长15厘米,甚至能听到生长的声音。

如果用榔头对玻璃轻轻用力,玻璃不会碎,慢慢加力,玻璃会增加形变幅度,直到用力超过某一阈值,玻璃形变成指数方增长,玻璃就碎了。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是指前90%的路比较容易,但后面10%相当于还有一半的路程,所需的努力成指数方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会做事的人都是前紧后松,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会做事的人,拖拖拉拉,“前松后紧”,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是因为人们在计划时,往往只注意主要(矛盾)事项,没有考虑次要(矛盾)事项和不可预见事项,等到90%甚至99%主要事项完成后,很多原先不起眼的次要矛盾的事项和没有预见到的事项就会变成主要事项,就需要很多额外的时间。

人即使慢跑,身体也会产生乳酸给肌肉提供能量,在速度慢时,乳酸的产生和跑步速度几乎是线性的,产生的乳酸作为能量被肌肉消耗掉。但速度太快,到了一个临界点(跑步界叫乳酸阈值)乳酸就成指数方增长,疲劳程度也成指数方增长。这时,肌肉来不及消耗过多的乳酸,过剩的乳酸就会留在肌肉内有酸痛的感觉。跑马拉松就是用不超过每个人自己的乳酸阈值在跑,否则就会发生“撞墙”终止跑步。经常锻炼的人,他的乳酸阈值会不断提高,因而速度会越跑越快。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具备到质变的条件,有些是瓜熟蒂落,不需要另外的条件,就会产生质变的飞跃,有些则需要在合适的外在因素作用下,才会产生质变的飞跃。下图是各种电子器件(即芯片)的最基本的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学名:伏安特性曲线)。它的物理意义是当加在二极管上的正向电压到达一定值(阈值)时,电流的增加不再是线性的,而是成指数方增长。

          

这个物理现象,用数学的形式表达就是下面的“指数方”公式:

我们常常听到的某件事的拐点就是那件事质变或巨变的阈值点,井喷”就是过了某个阈值后的指数方变化状态

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是一个普遍规律。在科技领域里,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如:化学电镀的电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等离子体的鞘层和射频电流的关系。原子弹爆炸的条件是当铀块处于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时产生连锁反应指数方变化状态

升华也是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在物理学中,升华是指一种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在心理学领域里,将一些无意识、本能的行动、冲动和欲望或攻击的内驱力导向到比较崇高的方面或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使其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变现出来时,无意识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叫做“升华”。在语文的解释中,升华又可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文章结尾处升华,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情感也有阈值现象指数方规律,人们都喜欢晚上关灯后躺在床上聊天,很少一大早起来精神抖擞地聊天的,这是因为越晚睡,人会越来越疲劳,但身体的错觉是越疲劳越兴奋,直到一个临界点(阈值),才会香甜地睡去。高潮是在接近疲劳的拐点附近,在一阵体力和心力集中奋斗到接近疲劳的拐点附近,才是最兴奋的。跑步的速度在接近自己的“乳酸阈值”,也即心率同热血沸腾”状态一样时才会产生愉悦的感觉,超过这个速度,疲劳就会成指数方增长。喝酒微醺时是快乐的,微醺是醉酒的拐点。毒品是介于食品和毒药之间的东西,对人体的影响是让人产生幻觉,但在可能被毒死的阈值之内。吃盐也有阈值现象,适当的盐起到调味作用和满足身体的需求,当盐超过某个阈值时,即使相同的化学成分,也会让人感觉到“苦”。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掌握过程有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许多人都有体会:看到很多文章或帖子,很有感触和共鸣,甚至热血沸腾和很多启发,但过后就搁置一边,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和没有看过一样的结果。很多道理,一看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就是因为人们的行为只有10%是有意识的而90%是潜意识的,看懂的道理是属于有意识的,还没有成为潜意识。所谓道理其实是“真理”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即道理是外在的“形”,真理是内在的“神”。有些人通过看很多书,从不同的侧面加深印象和进一步了解道理。有些人把一本好书看很多遍,从中悟出真理。但不管如何,这些道理和真理只有变成潜意识时,才算真正掌握,才能“知行合一”。但从意识变成潜意识的过程就如同发光二极管中受激发的电子从原子的一个轨道跳跃到另一个轨道上的“量子跃迁”能量转化为光辐射而发出光的过程一样,它需要有一个阈值能量,或阈值门槛,只有到达一定条件时,意识才能变为潜意识。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练习,而且还要精确地(认真)重复,有时还要特定的外力机缘。例如学习开车,道理很简单,快慢控制油门,左右转用方向盘,但在没有形成潜意识前,靠意识是很难控制的。同样的,学打乒乓球,一开始没有形成潜意识(或下意识),是没有办法接住对方的快球的,靠意识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击球反应的。进步快慢取决于认真和重复程度,不认真和不重复是永远也学不会道理或不能掌握真理的。

佛教的分支禅宗有一个很著名的教义:“悟”。认为修道者经过长时间的苦修,会在某一个时间突然“开悟”,一下子明白人生和世界的终极真理。这个开悟就是阈值拐点,开悟之后人的思想就会产生飞跃。宋朝有一个和尚,修行了很久都不能开悟,心中特别烦闷,终日郁郁不乐。有一天,他一边走路一边想:“我怎么就开悟不了呢?是不是没有这个天份?”不知不觉走上了一个独木桥,突然脚下一滑,“咚”的一下掉进河里,被冷水一激,顿时恍然大悟,还立刻做了一首偈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多年的修行,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悟”固然需要一定的机缘巧合,但却是跟平时的苦修和努力分不开的。禅宗有云:“人人心中皆有佛”。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悟道,但是必须经过长期的修行(也即我们所说的努力工作,工作就是修行),和成熟的机缘。所谓机缘,就是修行到开悟的拐点,往往需要外力的刺激或提醒就像飞机的“拉起”操作,才能让飞机飞离地面

禅宗有一个宗派叫“临济宗”,就是它的创始人临济义玄擅长于在弟子经过长期修行之后,选择机缘突然冷不防对他大喝一声,经过这么一吓,他就能够“开悟”了。还有一个宗派“德山宗”更猛,不用喝,突然当头一棒敲下来,也能让人开悟。于是有了“德山棒、临济喝”之说,所谓当头棒喝就是由此而来。人的潜意识总是趋于重复熟悉的思路,意识会受潜意识的束缚,要想多年的积累有一个突然的爆发,就得让意识和低层潜意识暂时有一个分离,让高层潜意识和意识有效地接通,此时遇到大喝一声,就会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认识真理人的开悟往往需要外在的一个刺激或提醒,不是只有自己努力就能做到的。有些人平时工作时认为是给别人打工或给公家做事,不能竭尽全力,甚至也不能尽力而为,直到他工作变迁或遇到更好机会或自己开创事业,才惊人发现原来任何时侯的工作其实都是为自己做的,自己在工作中锻炼成长和认识真理,工作就是修行,自己是工作的最大收益者。有些人在经过生离死别的经历后,大彻大悟,改变人生态度,思想产生飞跃。

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明创造大多具有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很多发明创造都是经过很长世间的艰苦探索(有时是几代人的努力),然后经过一个关键的阈值拐点才能突飞猛进。

牛顿就是在前人多年的经验,概括和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威廉•斯蒂克利于1752年出版的关于牛顿生活的回忆录,书中记载到:“午餐后,天气很暖和,我们走进花园,在苹果树的阴凉下品茶聊天。当时只有牛顿和我两个人。他告诉我,他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他也是坐在苹果树下,陷入了沉沉的思绪中。此前,他就对重力问题有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候,一个苹果掉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思绪。牛顿开始探究,为何苹果总是垂直地落向地面?为什么苹果不会斜着落下或飞向天空?很显然,这是因为地球引力在牵引苹果。牛顿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因为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一种“悟”,就是平时经常思考、研究,所有的想法都汇聚起来了,就差那么一点机缘条件。终于有一天看到树上掉下一个苹果,于是立刻“开悟”:为什么苹果熟了就要掉下来?而不是掉上去?进而继续假设:如果苹果树像月亮一样高,那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一定有一种力把月亮拉着,让月亮不会掉到地球上来。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这个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即引力的作用。这个苹果就是牛顿重力研究的进展的拐点,过了这个阈值,重力研究的进展就会成指数方飞跃。

朱勇写的“史上最悲壮论文”》中描述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人体显微镜:“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和应用的过程,通过Google Scholar检索出的每年发表的提到GFP的论文数,可以看出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如下图所示)。前面30年文章很少,当Prasher在GFP技术研究并发表论文后,别人在他研究的基础上突飞猛进,论文数量每年成指数方增长。

1962年6月在美工作的日裔学者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和他所在的实验室其他成员,来到了美国西北太平洋海岸边,开始捕捞水晶水母。这里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成千上万的水晶水母。它们直径不超过10厘米,没有头,没有有毒的触角,全身都是透明的,在海水中摇曳着。当受到惊扰的时候,它们会在伞型身体的下边缘发出一束束绿色萤光。

在此后的30多年里,水晶水母的绿色萤光的奥秘被一点一点发现。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和应用成为生命科学革命性的里程碑,而以GFP及其它荧光蛋白为基础的现代分子成像技术成为生物医药科研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人体显微镜。GFP的光辉照亮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过程。2008年10月,瑞典皇家学院宣布诺贝尔化学奖将被授予对GFP的发现和应用有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村修,Chalfie,和钱永健。由于每单项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能超过三个人,而也起了关键作用的Prasher却遗憾地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Prasher在GFP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拐点和阈值处),但他没有继续坚持下去,功亏一篑,痛失诺贝尔奖。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就会看到曙光。

人们集体意识的发展也是有阈值现象和指数方规律。《第100只猴子》的故事:1952年,日本幸岛的科学家将红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猴子喜欢生红薯的味道,但是讨厌上面的泥沙。一只年轻的母猴艾默发现在附近的小溪里可以解决泥沙的问题。它把这个诀窍教给了妈妈,不久伙伴们也学会了这个方法。1952年到1958年之间,所有年轻的猴子都学会了清洗红薯上的泥沙,这样红薯吃起来更可口。而成年猴子中,只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才学会了这种方法,其他的成年猴子还是吃脏红薯。  

接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1958年的一个秋日,一夕之间幸岛上几乎所有的猴子都学会了洗红薯!起先是一定数量的猴子学会了清洗红薯(确切的数目不得而知)。不妨设想,那天早晨太阳升起时,有99只幸岛猴子学会了清洗红薯。进一步设想,早晨之后第100只猴子学会了洗红薯。这时奇迹发生了!到了晚上,幸岛的猴群里几乎每个成员在吃红薯之前都进行了清洗。这第100只猴子增加的能量以某种方式强化了,从而创造了一种思维上的突破!

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更惊人的事情,清洗红薯的习惯随后跨越了海洋——在其他岛屿以及大陆上的猴子也开始清洗红薯! 所以,当一种意识达到某个临界值(阈值)时,这种新的意识会由一个大脑传达至另一个大脑,尽管确切的数值可能不同。这“第100只猴子现象”意味着:当只是有限数量的人知道一个新方法时,它仍是这些人的个体意识,但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也就是阈值,只要再有一个人接纳了新思想,之后接纳的人数就会成指数方增长,以至几乎每个人都接纳了这种思想!

刚到美国时,带小孩去到一个超大公园“水上世界”,里面有上万人在游玩,感叹:一天下来公园里仍然干干净净,这是因为大家都有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尽管有很多像我这样以前有乱丢垃圾习惯的人,但由于不乱丢垃圾的人数很多,意识超过了某个临界值(阈值),所以能使得每个人都能入乡随俗,而不乱丢垃圾。

人们思想升华的阈值门槛较高,而堕落的阈值门槛却很低。《破窗原理》是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户不被修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少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在日本东京大街上,很少看到垃圾桶,居民每天自己准备一个垃圾袋,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家,所以大街上非常干净。这大概是根据《破窗原理》防微杜渐,不让人们有机会搞脏街道。

(二)阶梯型的发展和飞跃

事物的发展总是阶梯型的,即经过一段平台期,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飞跃。之后进到下一个平台期,再积累、准备下一个飞跃。

一个努力并取得成绩的人,他的成长和进步也是非线性的指数方过程,进行多次(或不断地)突破平庸(线性成长)的阈值,积累经验,正确地归纳总结,逐步掌握客观真理,重复成功或正确方法并形成潜意识或习惯,不断提高新的阈值,台阶或阶梯式进步。一个成功的公司,她的成长和进步也是如此,很少能保持长时间地平庸地线性的成长,必须得进行阶段性的飞跃,与时俱进,始终掌握客户真正的需求,台阶或阶梯式进步,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平庸的公司的结果就是关门。

学习进步也是阶梯型曲线,学习也有类似“悟”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阶梯。我儿子小时候,在老家寄养8个月,大家都觉得他的智商有问题,接回来上幼稚园时,感觉笨笨的,我们也就没有给他施加什么压力。但不久之后和在小学3年级前,英文阅读和理解,每过几个月就是一个大的跳跃,且老师也明显感觉他进步不连续和很不均匀。这其实是因为学习进步存在着阶梯型曲线。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这也是人们常说的learning curve。

2.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新知识后,逐步把有意识学习的东西变成潜意识,具备了基本的技巧,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感悟较深,因而进步很快,产生“飞跃”。

3.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习惯于一定水平和深度的知识,没有新鲜感和兴趣,学习进步速度就会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4.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通过提高兴趣或不断改进探索方法,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学习效率又开始上升。

所以小孩教育,一定要让他/她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

(三)人生的3次飞跃

人生有3次潜在的大的飞跃:“1.见我(见自己)”,“2.见天地”,“3.见众生”。

见自己,就是认识了自己,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从自卑到自信,表达了自己,在一个适合的时段上“开悟”了,思想产生了飞跃,成为行业的行家好手。但若只见自己,不接着往前走,就是“我执”,没有掌握客观规律,看不见其它东西了。只见自己不见他人,就会比较主观,不尊重客观常识,不关心众生心中的东西。

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往上走,要把自己的小境界提到天地的大境界,对客观真理有了进一步了解,成为行业的“专家”。以地为身躯,以天为魂魄,以山川河流为血脉,即所谓“顶天立地”。这个阶段的人的气场是张扬的,豪迈的,甚至霸道的,不可一世的。这些人出来说话,就算表面上客气,你也能闻出来自里面的傲气。他们脸上就算挂着浅笑,也脱不了几分清高。他们的误区在于:以为限制人们发展的天花板在高处,一直要向上冲破天花板,以提升自己的高度。

从见天地到见众生,是往下走,越来越卑微,身段越来越低下,有低到泥土里的趋势。他们知道天花板不在高处,向地下室发展,更容易提升相对高度。所谓见了众生,就是“我”没有了,放下了自己,以众生心为我心。这样的人,必定掌握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需求,能看到众生眼睛里看到的东西,能表达众生心里有的或想要的东西。这个阶段的人的气场,是谦和、深邃、淡然的。说出来的话和表情,让人们舒服,没压力和放心,不故作高深,不让人茫然。只有那些大师们,才能到达这个境界。他们都是能够充分利用精神财富宝库的人,在那广袤无垠的潜意识心理领域中,积累了很多技能,方法,客观规律和真理,正是在这里,思想找到了极富创造性的力量,精神和灵魂得到了升华,人的品质得到提高!所谓“精神”,“灵魂”,“天赋”,“修养”,就是相对应的“潜意识” 的积累。潜意识是我们在注意力集中(FOCUS)和很有兴趣的状态下,不断重复;或者在特定的,在非常震撼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的。对于大师们,“重复”在他们潜意识中根深蒂固,是一种品质。他们始终如一,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真诚的,均匀的,不厚此薄彼的,重复的。这样他们就不用做作,人前人后,表里如一,随时随地不用去“装”,在关键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去想,感情自然流露。他们遵循储存在潜意识中的客观规律,不会急于求成,不会有“永动机”心理:“以较小的努力,获得较大的回报”。

如果拿唱歌来做比喻,唱歌也有3个境界:首先是“我执”的第一阶段,想要表现但又看不到自己,唱不好歌,不专业,也不自信,上了舞台就很紧张。然后是“我执”的第二个阶段,只看到自己,唱自己喜欢的歌,不管他人什么感受,不能和观众互动,这是第一个境界。接下来较高的境界是忘我,要见天地,唱歌比较专业,不断提高自信,把歌唱得惊天动地,但到那儿唱歌都是一个模式,与观众互动就是下台机械地一一握手,且每次都几乎一个模式。唱歌的更高境界是要见众生,及歌唱感情要表达歌唱内容和背景的客观需求,和考虑观众的客观需求,在不同的地方表演,会根据不同的观众,以不同的表达形式,游刃有余,这就是大师级的境界了。

很可惜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能进行到第一次飞跃,一生都活在“我执”的初级阶段,没能到“见自己”的境界。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当下舒适的环境(comfort zone),就像温水煮青蛙,没有外界的强烈刺激,我们很难冲破习惯思维和传统教育的束缚去认识真理,去改变自己,去寻找“拐点”,思想不会产生飞跃。

适当的旅行和不同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换一个环境会让人从不同角度去接近和认识客观真理。一个人往往被扶持或大师或高人指点后会提高许多,或更接近客观真理,或达到飞跃的阈值,有时甚至像是换了一个人。感恩生活中让你提高或大彻大悟的人,他们是你人生拐点的贵人。

 (四) 最后请欣赏苏联作家伊·库切连柯的名作:

                                                   《泉》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溪岸上杂草之间散乱地长着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纯净的水顺着弯弯曲曲的狭窄沟渠流入浑浊的河湾,随时可以看到小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有时静止不动,不停地扇动着鱼翅。

临近夏天,小溪边上的草被人割去了。在灼人的阳光下,小小的泉眼渐渐干枯,细细的小沟现出了龟裂的纹路。只有根据这些灰色泥土的裂痕才能看出,不久前这里曾经有水流过。

春天,一个毫不显眼的小泉眼在一棵弯曲歪扭的柳树旁边喷涌,我在旁边的坑里取水浇西红柿,常常坐在粗糙的树干上,把赤裸裸的脚伸进冷水里,瞅着嘟嘟往外冒的泉水,有时朝泉眼扔一块土。泉眼不再喷水了,但很快透过浸湿了的土块又渗出水来,接着它冲破障碍,连泥土一起冲走了。

有一天,我用脚从岸上踹下一个很大的土块,“扑通”一声土块盖住了泉眼和它四周的水坑。“这回泉眼再不会喷水了。”我思量着,不禁有些惋惜,不该把泉眼堵死了。然而,我还没浇完一小畦菜的工夫,泉眼就为自己打开了通路,又流出来了。“不屈服哪!”我轻轻地舒了口气。

“我帮你把通路再扩大一些。”我从心里对泉眼说着,于是把它清理了一番,顺着杂草和芦苇把沟挖得更深一些,一直通向开阔的水面。

我再回来看新挖的水道时,里面已有一米多深的水了。水清澈透明,水底的每个小沙粒都看得一清二楚。水中心,泉眼卷着细沙正不停息地喷涌着。看来,这回谁也不能再阻挡它的去路了,它自己已经完全能够冲破一切障碍。它那清凉的水注入了干涸的小溪,小溪像春汛时一样奔流,水流进了草原......。

一个人也往往如此。他活着默默无闻,他生命像一点微弱的光,谁也不去注意他有什么才干,而一旦受人器重,摇动了他的双肩,使他精神振作起来,促使他思考自己的未来,于是你瞧吧,他对世界就会换一种看法,他的生命力就像这个泉眼一样奔腾不止,奔流不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旧日云中守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赞
七色花瓣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你的思考,关注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