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通史性地骗骗嘴,骗骗日子。改开前,毛主席唬着中国人过;改开后,邓江胡习忽悠着中国人混。
李承鹏写道: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把“阶级斗争”提升到科学理论的卡尔.马克思,父亲却是资产阶级,特里尔城的著名律师,住豪宅喝名酒。马克思的母亲是犹太富商之女,嫁妆就足以保证全家十几年衣食无忧。他的姨父叫里昂.飞利浦,你很可能用过这人的产品,因为他是飞利浦公司创始人。”
马克思迎娶燕妮时,社会轰动。看看燕妮的父亲那熠熠生辉的姓名,“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妥妥的一线贵族。马克思大学时一年零花钱就是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挥霍无度,酗酒打架。有一天他在报纸上抨击法院剥夺农民捡拾树枝的权利(其实农民也偷伐私人森林),报纸被封,他去了英国,抽雪茄喝名酒,家族遗产被挥霍一空。恩格斯接济他,到了1856年时,每年生活费高达1000英镑,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35万。
恩格斯家里是开纺织厂的,赚得盆满钵溢,弄得他也不好意思,说:“我既是资本家,又是共产主义者,我白天剥削工人,晚上写书反对自己”。总之,两个资产阶级富二代一边用着资本主义的钱,一边指导无产阶级砸烂资本主义机器,画面分裂极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论》只是两个富家青年肾上胰爆棚写了部屌丝逆袭的仙侠剧,让穷人意淫,或者写了一页关于公平正义PPT,但没操作性。我们从小被教育“革命导师毅然反叛资产阶级家庭”,但为什么反叛家庭还花着家里的脏钱,为什么鼓动穷人斗争时,恩格斯买了两套别墅,自己一套,马克思一套。恩格斯生前把马克思列为遗产第一继承人,死后留下4万多英镑(相当于290公斤黄金,折合人民币1.5亿),几乎全赠予了马克思后人,并没把一分钱分给厂里的穷人。”
议: 这不是“编,你再编”,这是“煽,你再煽。”共通的地方:你就吹吧!
这么不在理的话,为什么说得这么咔咔的?还是大名鼎鼎的李承鹏唉。
杜甫于贫困交加之际写“愿得广厦千万间”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乾坤”,是想以一命怼天下。…………不想再写下去了,因为辩这理,太low了。
脑子进水于芸芸,像武书剑说的:
“刘少奇当接班人,一片掌声;
刘少奇被打倒,一片掌声;
林彪当接班人,一片掌声;
林彪飞机坠毁,一片掌声;
四人帮当权,一片掌声;
四人帮被抓,一片掌声。
群众的“眼睛”,不是雪亮的;
群众的“掌声”,却是响亮的!”
挺可怕的。但陈丹青易中天武书剑李承鹏其实也是这样的芸芸呢?倒不“挺可怕”,却挺搞笑的。“挺搞笑的”在启蒙“挺可怕”的,就是中国当下的时代又一特征。南京话叫“二五郎当。
二
开涮毛泽东思想,不难。具备些许山大王气,些许“秃子打伞”的胆,和当众牵着小姑娘的手进了休息室,几个小时之后,在人民大会堂做“反对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报告的厚皮,就可以了。
开涮《斯大林全集》,起码得知道法律体系是咋回事。索尔任尼琴的《古拉格群岛》里,有很大篇幅是“据法力辩”斯大林治下的残暴。
开涮列宁,中国人,门儿也没有。《哲学笔记》,不是闹着玩儿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经验主义批判》这样质量的政治说理文章,高高凌驾于诸子百家,民国政论之上,遑论毛泽东思想?
李承鹏来开涮马克思了,吃豹子胆Free了?且不说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资本论》研究,单说《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的文采,(还是译文哦),从《文选》到《古文观止》到…..到李承鹏,边儿都沾不上。
至于马克思的理论,据说《资本论》发表时,整个理论界给噎得好几天作不出声来。在大学时,不少同学读胡平的《论言论自由》,有类似的情况。
回过头来想想,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时期,幸亏有马列的书,鲁迅的书可供一读。五零后六零后人里“有点思想”的,都得益于这些书。“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这个民国人无意之中留给新社会的一点民国气质。多少人经由读马列的书,使情商不落低,智商不入坑。
只许读马列的书,是犯浑;给读马列的书,却是文革中不幸之中的一幸。它毕竟是外来思想,原装洋货。这些个情趣,理数远高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东东,让生活在“生命的恐惧”命运中挣扎的中国人,有了个读点像样的话和像样的理的缝隙。
自己,得益于此。当年,十七八岁,读不懂打开的马列。但清楚地记得,那些个自己读通顺的字词,话,周围的大人口中没有,学校课堂上也没这些个话。这个经历,伴随着自己还在读的鲁迅文章一起,让自己知道,两报一刊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自己喜欢它们。
三
马列错不错,轮不到中国人说。不是不配,而是不够。
例如:一九四三年还是四四年,记者问毛泽东,中国怎样才能走出历史的循环?毛秒答:实行民主制度。胡适也说同样的话。到了刘晓波,也在说这话。现在的中国“先进的人们”不是还在这样想的吗?
马克思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相比较,就明显看出上述的中国人想的,是多么的不上路子。真正的连道理的皮毛都谈不上。
毛治下,赶英超美;习治下,弯道超车。毛习治下的知识界思想界呢?中国为什么不出科学大师?为什么得不到科学大奖?为什么中国近现代落后了或者“中国从来就落后”…. .这其实正是与赶英超美弯道超车相匹配的知识分子式的赶英超美弯道超车。
设问:当下的大陆人,除了这样想,还能有别的想吗?
读《资本论》,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明显地感受到,很吃力,知识预备,生活阅历等,根本就够不上领会这些高理性维度的理论。平素读的中国书,听到的“中国故事”,太low,致多粗粗的勾股弦,而非慎密的三角涵数。看到李承鹏这般的议论《资本论》,像是又看到了一回什么叫不识数。
四
王剑说过一句很狠的话:中共其实是反经济的。自己也有个体会,中国人的骨子里,其实是反科学理性的。
鲁迅体会很深的一点:中国人民将一切不当真。全民族通史性地骗骗嘴,骗骗日子。就说解放后的七十几年,改开前,毛主席唬着中国人过;改开后,邓江胡习忽悠着中国人混。摸着石头治国,梳头唱小曲外交,呆子一样的上不了台面,整天造句般的构筑梦境。民国时期尚有不多的私人空间,全民半推半就地献给了党妈妈,弄得几十年间的大陆人开口讲什么,都“九大以来”“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兮兮的。近来多读英文德文,虽失畅,但有生生的感受。圣经所谓,究理,一任,上下两千多年。踩的点是理性,抽象,指出的心途神路,是上升再上升。英文小说所以述,常人常情常态常理。顺着读下去,不由地觉着舒朗顺当。不时会去对比读过的中国书,但立即唬自己:别自己给自己添堵。中外比较,就干这活。还不够够的吗?
何曾不想也来评论古希腊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哈耶克观点?但总是发现,自己哪有这个资质?连理解Fence那边的左邻右舍的安安静静,还觉得吃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