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产空洞化与对华焦虑

(2024-06-10 16:58:43) 下一个

美国人现在对中国人有着非常负面的情绪,视中国大陆为(美国)一切问题的根源(下图 the American Mind)。在各种民意测验中,中国大陆总是高居美国“敌人”或“对手”榜首。中国老百姓有一说法: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会变坏。要按这种思路,现在美国媒体指斥中国大陆,实施各种政策法规来堵、压、禁大陆企业是出于“爱”心,为让中国变好。要你真以为如此,那恐怕是想多了。要不你试试去骂骂你的邻居或同事,她/他跟你急算轻的,保不齐对你拔枪相向。那时候,你可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向她/他表忠心,献爱心啰。拜登总统与前总统川普相攻讦互掐可不是为了让对方活得更滋润,而是为了把对方拉下来,好让自己上位。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那么为何绝大多数与中国大陆没有直接交集的美国人,对中国人保有如此心结呢?

首先,中国大陆的变与美国的不变让美国人大为光火 -- 自2001年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大致保持不变,而大陆的中产阶级规模增长了近10倍(见下表图 CHINA&US Focus)。2001年,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商品随即大量进入为美国市场。这使美国人能够以大多数中下阶层以前无法达到的水平消费,因为大陆商品价廉物美。但美好的事物总是来也匆匆去也迅速。正为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感到高兴的美国人,忽然就消费不起物价便宜的大陆商品了 --  公司产品因无法与大陆竞争只好关张了结,公司员工自然就只能走人。于是就有了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快速增长,直接对美国中产阶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至少对那些失去工作的产业工人来说,她/他们的失业全都是中国人的错。

研究发现,较低价格的中国商品在让美国失去一个制造业工作的同时,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相当于101,250美元的好处。然而,美国人对购物获益的感受,不如失业丢掉工作那么强烈。虽然大陆入世商品输美让普通美国人得到实惠,但一些特定州的特定群体,尤其是一些产业受到冲击、工作受到影响以及坚持政治正确的群体,对进口大陆商品几乎没有好感,甚至持负面敌视态度。前总统川普及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保守派浪潮,为了自身利益而激发和引导了人们的愤怒情绪。川普(Donald Trump)在2016年的一份竞选讲话中说:“不能允许中国继续强奸我们的国家, ……中国正通过贸易厄杀美国。” (下图 Mic/Associated Press)新冠肺炎的爆发,更给了川普一个绝好的机会,将对他不利的选民情绪引向反华。拜登(Joe Biden)总统今年三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也传达了相同的信息,即中国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我们正站出来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我们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已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点……我们在21世纪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拜登政府在前总统川普的对华政策基础上,继续不断加大制裁和封禁高科技输华的力度,加深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大陆的负面看法。

在这个发明了“美国梦”的国家,相信自己或下一代能够实现美国梦的人越来越少 -- 2023年,只有3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梦仍然有效,却有6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孩子在经济上会比自己更糟糕。美国人对国家的经济感觉悲观 -- 只有26%的美国人认为经济正在复苏,尽管自2020年以来经济一直在增长。政治家们向选民传递的信息就是,美国的一切问题都源于中国大陆的“产能过剩”。而美国民众确实在吃、穿、用、行各方面都在使用大陆产品,加上大陆的中产阶级正蹭蹭地发展壮大,哼,就是中国人错。

拜登和川普在对华问题上有着相同的措辞和政策连续性,因为国会两党在对华政策方面有着几乎一样的观点。两党一致认为,美国在支持中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方面犯了一个重大错误。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的临近,政治信息的增加很可能会增加美国人的负面情绪。

据民意测验显示(2024年2月),美国人现在关心的问题是价格/通货膨胀(20%)、医疗保健(14%)、移民(12%)和经济/就业(11%)(下图 statista)。外交政策排在第十四位,只有1%的美国人将其列为首要任务。尽管如此,由于对华政策与美国的经济政策交织在一起,而反华几无代价却易于引起选民共鸣,故无论赢家是谁,对华政策多半会持续至大选结束。民意调查还显示,美国选民对川普处理对华政策的信任率明显高于拜登:46%对拜登的34%。

川普可能会在竞选中更加有持无恐地将话题集中在中国大陆,利用老百姓的愤怒,提出更激进的对华政策,如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下图 fj/YouTube)。而拜登则不遑多让地加码对中国企业的高科技制裁禁运。现在的美国,对华狠才是政治正确。对中国大陆那是恨你没商量,没有最恨,只有更恨。长一副华裔面孔的伙伴们得小心点,千万别政治不正确。否则,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但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发生变化。毕竟,美国的经济向好且会继续变化。而中国大陆的经济虽不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看好,却自信满满,在电动车为首的新三样迅猛发展势头下,认为会越来越好。因此,很难预测哪些趋势会继续,哪些趋势会改变。美国政治言论中对中国大陆的持续关注不仅反映了大陆崛起带来的真正经济挑战,也反映了发展中的中国大陆对美国经济构成直接威胁的看法。随着2024年大选的临近,川普和拜登都在利用美国人对中国大陆的复杂感受、经济焦虑和民族自豪感来塑造他们的竞选活动。短期内,对中国大陆的关注和焦虑将继续下去,然而,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和美国内部的经济差距不能仅仅通过积极的外交政策或政治口号来解决。从长远来看,美国政策的有效性将取决于其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经济改革和社会凝聚力的能力,引导国家话语走向更具建设性和可持续的道路。

参考资料

Prytherch, M. (2024). The Hollowing-out of America’s Middle Class and Parallel Increases in Anti-China Sentiment. China-U.S. Focus. 链接 https://www.chinausfocus.com/society-culture/the-hollowing-out-of-americas-middle-class-and-parallel-increases-in-anti-china-sentimen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