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米尔斯海默论天下 (下)

(2024-02-01 13:57:56) 下一个

核悖论

在乌克兰战争延长的假设下,美国向乌克兰分配资源,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因此会减少。这让包括东北亚、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感到紧张和担心(下图  FP/APInitiative)。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美国的利率从25个基点上升到了5%左右。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债务超过34万亿美元,和美国政府运转的成本增加。这将影响到对乌克兰的援助。正常逻辑,美国人会向乌克兰人施加压力,让他们坐到谈判桌上,与俄罗斯谈判并达成协议,从而停止乌克兰战争。俄乌停战能够缓解许多经济和政治问题,并使美国能够专注于中国大陆。但这仅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因为有很多事情它就没有逻辑,而是由决策人的个人好恶和情感决定。因此停战不会发生, 除非俄罗斯人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乌克兰定位的问题 – 乌不入北约,保持中立。

的确,美国正考虑如何结束这种局面,因为政策制定者们认识到了美国面临的问题。但美国尚未意识到当2008年4月时任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表示,未来会接纳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时,即种下了俄乌战争的祸根。现在芬兰(已经)和瑞典(正在)加入北约,又引起了新的麻烦 -- 北极。北极加上乌克兰,美国还有多少关注东亚的能力?美国陷入了一堆麻烦,且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出路。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俄罗斯人不可能在战场上失败。乌克兰人没有能力在乌克兰境内决定性地击败俄罗斯军队。美国或西方在乌克兰的的目标是第一:在乌克兰境内击败俄罗斯军队;第二:通过毁灭性制裁削弱其经济;第三:让俄罗斯政权更迭;第四:审判普京。如果美国或西方接近实现这些目标,俄罗斯人几乎肯定会转向核武器。这就存在一个反常的悖论,即美国或西方越有可能成功实现其政策目标,俄罗斯人就越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别把普京当白痴,更别说还有中国大陆(下图 FP)。因此,美国或西方应该不希望乌克兰人在战场上决定性地击败俄罗斯人。

台海和南海  

台湾是我们谈论最多的问题,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的重要性不仅仅其战略地位,更有精神情感因素 --  北京视其为神圣领土,认为她的归属关乎中华民族。美国将台湾视为一项伟大的战略资产,持续深化与台湾的紧密盟友关系。至于美国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大陆开战,目前不太可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和军事能力的增强,以及他们征服台湾的能力增强,凡事皆有可能(下图 eurasiareview)。如果美国人或台湾人做任何激怒北京的事情,中国人就会发动攻击,即使胜算不大也在所不惜(类似日本二战时贸然偷袭美国珍珠港)。中国人明白无误地划出的不可触碰红线,意味着台海是一枚易爆的雷。

然后就是南中国海。北京视南海为一个中国湖泊,一片巨大的中国水域。中国大陆认为南海属于中国,并将一些岛屿军事化。对此美国人不同意,大多数中国大陆的邻国也持异议。南海有可能因此发生重大冲突并升级,菲律宾与中国大陆对一些岛屿所有权的争执便是实例。由于美国与菲律宾签有防御条约,美军有可能介入菲中间的冲突,以维护美国的信誉。由于重大事件升级后的演变难以预测,南海实际上比台海更危险,因为菲中真正开打的话,美军不可能袖手旁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及其盟国韩国、日本在台湾周围增加军事部署、保持足够威慑的原因。

台海及俄乌战争  

中国大陆会竭尽全力增强其孤立台湾和发动两栖攻击的能力,而美国及其盟友日本人和澳大利亚人,将全力以赴地阻止北京获得那种能力(下图 STARS AND STRIPES)。最后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战争与否是一个政治决定,很多时候政治家们甘冒失败的风险也要开战。典型的例子是1941年12月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这些决定偷袭珍珠港的日本人并非疯狂失去理智,而是一流的战略家。他们明白,日本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他们不想攻击美国,但非这样不可。因为政治 -- 美国正在扼杀日本经济。1940年,美国切断了对日本的废铁出口,1941年,又停止了对日的石油出口。日本人想要结束这些禁运的企图,被美国一一驳回。最终,日本人认为自己的生存岌岌可危,除拼死一搏外别无选择。因此,尽管他们知道在军事上获胜的机会渺茫,却还是孤注一掷地在夏威夷打响了第一枪。

因此,台湾局势的演变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知道美国人会出面保护,台湾政府宣布独立。于是北京作出反应:“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失败,但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必须枪炮上膛舰出海,随时实施断然行动。” 所以这不仅仅是军事计算;在威慑局势中,政治考量也很重要。如前所述,其他国家在面对类似形势时困兽犹斗地以命相博的案例殷鉴不远。因此,我们美国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让中国人陷入这样的境地:尽管胜算难料,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攻击台湾或攻击尖阁列岛/钓鱼岛。几可肯定深谋远虑、工于算计的中国大陆知道“上策伐谋,其次伐交”,不会主动发兵台湾。但如果北京采“其次伐兵,其次攻城”的下策断然出兵攻台,美国肯定会联合日本,可能还有澳大利亚,共同介入。虽然损失巨大,美国有信心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果2024年乌克兰和台湾的情况发生变化,引发变化的不会是美国政治,而是国际体系变化的结果。因为美国外交政策精英对美国应该如何行事的看法实际上相当一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外交政策仅略有不同。奥巴马总统和川普总统竞选时都表示他们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外交政策。但他们执政后,外交政策机构阉割了他们。如川普想要摆脱欧洲,结束北约,致力于改善与普京的关系。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 外交政策机构太过强大,即使川普2024年再次当选,他也无法改变很多事情。奥巴马的运气跟川普是半斤八两。2009年他在接受《大西洋杂志》的离职前采访时承认,政府部门的变形怪体(川普口中的“深层政府”)打败了他(下图 pressenza)。

回到乌克兰人的战场攻势,它其实是美国向俄罗斯人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他们应该坐到谈判桌前,我们应该结束这场战争。乌克兰人非但在战场赢不了俄罗斯人,而且有更大的可能性输掉战争 – 目前双方战场胶着状态不可持续。乌克兰需要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不断资金物资的投入,方能把战争打下去。可当美国人和欧洲人正在支付一路朝北的电费和高物价时,他们的政府即使愿意向乌克兰人提供美元或欧元,也会三思而后行。一招不慎,选民就会炒她/他们鱿鱼滴。

美中冲突的宿命

随着中国大陆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美中安全竞争变得愈发危险。相当多的中国大陆人想要证明,中国可以和平崛起。但是,川普总统入主白宫以及拜登上任后美中关系的持续恶化,正反复证明米尔斯海默攻势现实主义的正确。美中再也不会回到2016年之前那种关系了。因为两国亚洲的地缘政治政策南辕北辙: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陆统治亚洲非常合理。把美国人赶出亚洲,建立中国的门罗主义是符合逻辑。但从美国的角度,当然也从中国大陆邻国的角度来说,让大陆成为地区霸主毫无道理。美国人以及中国大陆的邻国肯定反击,他们会竭力遏制北京。这种遏制对美国和大陆邻国来说非常合理,就像北京认为自己统治亚洲是理所当然一样。正是这种竞争双方均认为自己的战略理性且合理,让美中和其它国家最终陷入激烈的安全竞争,从而出现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的状况 – 爆发战争。米尔斯海默承认这是大国强力政治的悲剧,但也是所有人,不管接受与否,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家及芝加哥大学罗兰·温德尔·哈里森杰出服务教授(R. Wendell Harri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对于中国大陆挑战美国霸权这一命题,米尔斯海默的核心观点是:如果北京经济持续增长,它在军事上也将持续扩张,试图像美国统治西半球那样统治亚洲。届时,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大陆实现地区霸权。中国大陆的大多数邻国,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和越南,将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其结果将是一场激烈的安全竞争,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惨烈的战争。简言之,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是平静的。

米尔斯海默1970年毕业于西点军校(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1974年获得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1980年取得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学位。1978年至1979年间,米尔斯海默也在华盛顿特区的布鲁金斯学会兼当研究员。1980年至1982年间,他到哈佛大学威瑟海德国际事务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自1982年以来,米尔斯海默一直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执教。近年来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包括中国大陆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印太国家拥有持续增多的拥趸,他本人也受邀访问许多国家,包括印太和欧洲国家。

参考资料  

Anderson, J. (2024). The Inevitability of War. YouTube. 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VRpEpHFk0

Chotiner, I. (2022). Why John Mearsheimer Blames the U.S. for the Crisis in Ukraine. THE NEW YORKER. 链接 https://www.newyorker.com/news/q-and-a/why-john-mearsheimer-blames-the-us-for-the-crisis-in-ukraine

Mearsheimer, J. (2023). Great power rivalries: the case for realism. LE MONDE diplomatique. 链接 https://mondediplo.com/2023/08/02great-powers

Pangambam, S. (2023). John Mearsheimer: Is China the Real Winner of Ukraine War? The Singju Post. 链接 https://singjupost.com/john-mearsheimer-is-china-the-real-winner-of-ukraine-war-transcript/?singlepage=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5). Why is Ukraine the West's Fault?  YouTube. 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MiSQAGOS4

Wiki. (2023). John Mearsheimer. 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Mearsheim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HenryCharles 回复 悄悄话 这就是瞎说一通了。

俄国不退出乌克兰领土,你叫乌克兰如何停战?
当年日本占领了东北华北上海等等地方想和中国停战 - 你要是当时的领导人,你能停战么?
把自己国家的土地拱手送出去?

俄国有兴趣停战,但没兴趣归还乌克兰领土。那乌克兰不想作汪精卫的人,只好继续打下去保卫自己国家。

这里说的这些并不是"叫乌克兰坐到谈判桌前"。这里说的是"叫乌克兰早点投降"。只不过,乌克兰人还有点血性,不愿投降。
半岛人 回复 悄悄话 切断一国海运线就是宣战。西方对俄罗斯如此地实施经济制裁,但也没有切断俄罗斯的海运线,俄罗斯的石油还是源源不断地运出。为什么?
所以,在最坏的情况下,大陆对台动武,美国直接武力对抗中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可能的是像乌克兰那样,同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冻结中国在西方的资产,等。
半岛人 回复 悄悄话 幸好米尔斯海默的观点在美国是少数,不为政府和智囊接受。
但即使米尔斯海默的策略被美国政府解释,但美国联合日本,韩国,澳洲就能打败中国攻占台湾的企图?靠什么?
正如文中所说,中国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台动武,台湾清楚这点,美国日本也清楚这点。但这不排除在特定时间下,美国怂恿台湾政客越过红线,逼大陆动武,就像美国怂恿乌克兰挑衅俄罗斯,逼俄罗斯动武。
问题在于,万一大陆动武,最后哪一方会获得最后的胜利?怎么样才叫获得胜利?最可能的情况是两败俱伤,台湾被打成废墟,美国逼迫日本,澳洲,欧洲围堵中国,切断中国的海运线,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发展中亚地区。
但说美国能打败中国可能是过于乐观了。美国已经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了。
但若美国切断中国的海运线,日本和韩国的海运线也不可能畅通无阻,没有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品,美国的经济何以为继?所以说美国能打败中国也是一厢情愿。
国华P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乌克兰停战没错,符合美国集中资源对付中国大陆。但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不为政府及主流接受。因为很多人的利益与军工复合体捆绑在一起,当然还向盟友显示,美国是靠得住地。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到乌克兰人的战场攻势,它其实是美国向俄罗斯人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他们应该坐到谈判桌前,我们应该结束这场战争。乌克兰人非但在战场赢不了俄罗斯人,而且有更大的可能性输掉战争 – 目前双方战场胶着状态不可持续。】
这句话是不是笔误?
如果不是笔误的话,则说不太通。
美国(还有英国)一直是想阻止乌克兰坐到谈判桌前。2022年3月,俄乌真有一场谈判。等谈得差不多了,英国首相约翰逊匆匆赶到乌克兰,把乌克兰从谈判拉了出来。据当时乌克兰谈判代表回忆,俄国的四项要求,其实三项都是配菜,俄国内心里只要一个真正想要的,就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
美国防部长说得很清楚,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削弱俄国。既然战略目标明确了,那俄乌战争拖得越长越好。乌军每击沉一艘俄军舰,每杀死俄一士兵,就是进一步削弱俄国,离这个战略目标越接近。
而“结束这场战争”并不符合这一战略目标。
结束了,还怎么削弱俄国?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有战略定力是不容易的,有各种压力和诱惑。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米尔斯海默的核心观点是:如果北京经济持续增长,它在军事上也将持续扩张,试图像美国统治西半球那样统治亚洲。届时,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大陆实现地区霸权。中国大陆的大多数邻国,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和越南,将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其结果将是一场激烈的安全竞争,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惨烈的战争。简言之,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是平静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