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作者为中医专业人士,博导,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个肾病学博士,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和父亲(现为全国名老中医)学医。但是此次肺炎,他同样没有直接接触病人的经历,只是通过收集到的信息集做出的判断,也不一定100%正确。】
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2020-01-21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基本表现为: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01
具体病例的病情介绍如下。
第一例:49岁女性,2019年12月29日入院。
主诉:间断发热、咳嗽、咳痰、憋气1周。
诊治经过:
12月23日:发热,体温37~38℃,咳嗽,白粘痰,伴胸闷不适,在诊所治疗3天。
12月27日:发热症状改善,仍咳嗽、咳痰、胸闷,乏力症状未见改善,活动时明显,就诊于某三级医院,CT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未见效,以“不明原因肺炎”转院治疗。
第二例:61岁男性。
主诉:发热、咳嗽11天,加重并呼吸困难4天。
2019年12月20日左右,发热咳嗽,咳白粘痰,并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在社区门诊接受抗病毒、抗细菌治疗(具体药物不详)6天,病情无明显好转。
12月27日,病情加重,感胸闷、心慌、气喘、呼吸困难,并头痛、眩晕,收住院治疗。
12月28日3:00,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转入ICU,接受抗病毒、抗细菌、化痰、平喘、对症等治疗,病情仍无好转。
12月30日14:30,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诊断为呼吸衰竭,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12月30日22:00,因考虑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转入武汉定点医院ICU。
上述病例来源于《重症医学》2020年1月16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02
从上述病例的临床表现来看,开始的症状为发热、干咳,还有咳白粘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这是燥咳的特征。
发热、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咽喉干燥、发痒或疼痛,口唇鼻腔干燥,舌质红干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疗可用桑杏汤为主方,药物有桑叶、杏仁、川贝母、沙参、栀子皮、梨皮、淡豆豉;兼有轻微恶寒的,加荆芥。
咳嗽、气喘、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痰少粘滞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吐白沫粘滞不爽,口干鼻燥,舌质干红瘦小,无苔,脉细数。
治疗可用清燥救肺汤为主,药物有桑叶、生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
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加地龙、僵蚕、白果、芦根、桃仁,及小量炙麻黄。
对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我没有机会接触病人,不能太确定。
因为总有学生和朋友来咨询我的看法,所以我查了一下网上已有的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来看,应该是燥咳。
但是,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进行鉴别。
病人在咳白粘痰的同时,还有乏力、食欲减退,这也可能是痰湿的表现;
如果是舌质红苔少或薄,少津,则是燥咳;
如果舌苔白腻,则是痰湿。
03
对于燥咳,中医现有的理论不规范,很容易出现治疗错误,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燥没有温、凉之分。
教材上关于外感燥邪的温燥、凉燥是错误的。
燥的本质是干燥,因为燥以津伤为特征,津伤即阴虚,阴虚会生热,所以,燥在干燥的同时,会有偏热的特征,但仍以干燥的特征为主。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治外感燥咳用桑菊饮就是如此。
但对于燥咳而言,桑菊饮养阴生津的力量不够,在用桑菊饮的时候,要加养阴生津润燥的药,如沙参、梨皮等。
至于教材上的凉燥,则是燥的同时,兼感了寒邪,不能称为“凉燥”,可参考我的《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二
肺燥的病人,会咳少量的白粘痰,严重的会咳吐白沫,粘滞不爽,不易咳出,千万不能将这种白粘痰或白沫作为湿痰来治疗,用燥湿化痰的药。
大家可以参考在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中发表过的文章 ——《肺痿属燥无虚寒 —— 清燥救肺汤的特异性方证》。
对于病毒性的肺炎,西医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准确的早期治疗,则有望将病情控制在上呼吸道的阶段,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我的意见不一定完全准确,意在提醒大家临床治疗的时候注意是否是燥咳,希望对治疗有所参考。
注: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具体诊断和用药请遵医嘱!
作者:学点中医
链接:https://xueqiu.com/6206399419/13975106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