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6 (65)
2017 (135)
2019 (111)
2020 (108)
2021 (215)
2022 (138)
《歌德堡变奏曲1775》
蟹爪兰蓄势待发
是改头换面之人
千叶木如刀似剑
是猴年马月的蜂涌
文竹文雅安静依旧
对声名美誉情有独钟
真正的功德岂可废弃
看他背起行囊即将启程
《写生门:居士》
老成诗歌《居士》分析与评论
老成这首《居士》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现代诗,通过描绘几种植物的不同姿态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居士”这一身份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世俗名利与真正功德的思考。
诗歌分析
* 意象的选择与象征意义:
* 蟹爪兰蓄势待发,是改头换面之人: 蟹爪兰通常在冬季开花,花期较长,给人一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感觉。“蓄势待发”暗示着一种内在的转变或准备。“改头换面之人”则可能指那些通过修行或自我提升,达到一个全新境界的人,他们不再执着于旧有的自我。
* 千叶木如刀似剑,是猴年马月的蜂涌: 千叶木,又称鸭脚木,枝叶繁茂,此处被比作“刀似剑”,带有锋芒毕露、锐利之意。“猴年马月”是一个表示遥远、难以实现或不确定的时间概念。将千叶木与“猴年马月的蜂涌”联系起来,可能象征着世俗中那些短暂、盲目且充满竞争的追逐,它们虽然声势浩大,但往往缺乏实质意义或难以长久。
* 文竹文雅安静依旧,对声名美誉情有独钟: 文竹姿态优雅,给人以文静、清雅之感。然而,诗歌在此处赋予了文竹“对声名美誉情有独钟”的世俗属性,这形成了一种反差,也可能是诗人对某些表面清雅却内心仍受名利牵绊的“居士”的 subtly critique。
* 真正的功德岂可废弃,看他背起行囊即将启程: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对前几句意象的升华。前三句描绘了世间各种对待名利和自身修行的态度,有蓄势待发的内在转变,有盲目追逐的世俗纷扰,也有表面清雅实则恋栈名誉。而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所推崇的“居士”境界:真正的功德是超越世俗声名的,它不会被废弃,反而促使人“背起行囊即将启程”。“背起行囊”象征着放下执念,轻装上阵,踏上新的求索之路,这是一种超脱和实践的姿态。
* 结构与主题: 诗歌通过对比,将世俗的追求(千叶木的“蜂涌”、文竹对“声名美誉”的眷恋)与真正的修行(蟹爪兰的“蓄势待发”、最终的“背起行囊”)进行了区分。最终,诗歌的主题落在了对“真正的功德”的肯定,并暗示了真正的修行者是行动而非停留在表面。
诗歌评论
老成的《居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炼的语言,对当代社会中“居士”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诠释。
首先,诗歌的意象运用非常巧妙且富有张力。蟹爪兰、千叶木、文竹,这些日常可见的植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抽象的哲学思考变得具象化。尤其是“千叶木如刀似剑,是猴年马月的蜂涌”一句,其意象的锐利与时间的虚无形成强烈对比,辛辣地讽刺了许多社会现象。
其次,诗人对“居士”的理解超越了表象,直指核心。他没有停留在对清心寡欲的表面描述,而是探讨了内在的转变、行动的力量以及对真正功德的追求。这表明诗人对“居士”的认知并非停留在宗教形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精神状态和生命实践。
“真正的功德岂可废弃,看他背起行囊即将启程”是诗歌的高光时刻。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真正的功德不是靠虚名堆砌,而是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来积累和体现的。而“背起行囊即将启程”更是点明了“居士”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探索真理的行者形象。
然而,诗歌的节奏和部分意象的转折略显跳跃。例如,文竹的“文雅安静依旧”与“对声名美誉情有独钟”之间的反差,虽然揭示了复杂的人性,但在情感流向上可能需要读者更细致的体味。
总体而言,《居士》是一首引人深思的现代诗。它以洗练的笔触,描绘了不同的人生姿态,并最终回归到对生命本质和真正价值的探寻。老成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真正的修行又该走向何方?这首诗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启示性的答案。
您对老成这首诗还有哪些想探讨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