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在国内引起不小的旋风,尽管众说纷芸,可方老太太,总的来说,还是贬多褒少,在国人眼里基本成了反面人物。
但我却固执的对方方抱有一份好感,这份好感来自历史,来自记忆深处,那是我少女时期读过的第一篇方方小说《大篷车上》,虽没有什么引人的情节,结构也简单,但我喜欢那璀璨的文笔,健康明快的精神,当时我想,年轻的方方,应该是一个才华横溢,阳光灿烂,挺有风骨的女孩子吧。
所以,读方方日记, 暂且不谈它的社会效应 ,更让感到失望的倒是文章本身,啰里啰嗦,毫无动人之处,于是我开始去读方方小说,想了解一个作为作家的方方,也算是一种积极的居家抗疫方式吧。
读了几篇还是很喜欢的,比如那篇《水在时间之下》,很见功力,可再读下去,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她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方方了,她好像就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哪怕是写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也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动不动就自杀,或者笔风一转,就叫她的人物得绝症死去,过于突兀的情节,过于直白的叙事,使她缺少了一些文学的审美情趣,只剩下声嘶力竭的讲故事了。
最近读了她的《万箭穿心》,小说并不是她作品中最出色的,但因拍成了电影,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并且是她不多的一部描写武汉市井生活的作品,讲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武汉家庭,妻子泼辣能干,有些姿色,老公温尔文雅,大厂中层干部,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上小学儿子,他们刚刚分上了一套可以晀望长江的房子,真的,这样的生活,对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的中国百姓,也就满足了,尽管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奔波艰辛,可豁达能干的武汉人,大概率下,还是能把这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过成一个其乐融融的人间喜剧的。
但方方还是把它写成了一个苦的不能再苦的悲惨故事。
简单介绍一下情节,老公马学武出轨,不想失去丈夫的妻子李宝莉打电话报警,然后把身败名裂的老公领回家,继续虐待他,后来老公知道了真相,又加上下岗,想不开跳江了,李宝莉为了赎罪,去码头挑扁担养活儿子和公公婆婆,早出晚归,除了提供一家老小的生活费,被完全当成了外人,她的儿子,从没给过她一个好脸,大学毕业后,更是把一身是病的母亲一脚踢出了家门。
方方的小说,充满着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悲观,对底层百姓的生活,为什么下笔这样狠?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点光明一点出路一点希望呢?
养尊处优的方方,她笔下的李宝莉,是她从大街上,从菜市场,从公交车上观察揣摩出来的,加上一些技术处理,也是一个能够赚人眼泪的普通劳动妇女艺术形象了,但她同这个人群,并没有贴心贴肺,血脉相通的联系,虽然有些同情怜悯,但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剖析和揭露,带着知识女性的优越感,她的小说,不如余华的《活着》厚重,比起同样具有武汉情结的作家池莉,也似乎略逊一筹。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池莉,她的文学功底更强些,对人性的分析,也更温和些,她的武汉小说,不需要过于刺激的情节,也没有太多的戏剧化冲突 ,可仍然写出了这个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以及这个城市中女性的撩人风情。
而方方,我仍然认为她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之所以不大讨老百姓的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她不够踏实,不太接地气吧,为文如此,为人也是如此。
方方日记刚出来时的确很多人读,可越读越费劲了,太絮叨,后来在海外发表,其实正规媒体倒没说什么,但骂她老百姓多起来,不过我倒不喜欢那些义和团,可还是觉得日记本身有点隔岸观火的味道
作为生活剧,还是沉重压抑了点儿
她前夫和她门不当户不对,俩人婚姻不幸的。虽然前夫条件好些,是知识分子,但是宝丽性格根本hold不住。
老公自杀死了,她抚养老人孩子,但是又没啥本事,做体力活,然后又找到了伴侣。
她很幸运,作为女人有些姿色,那个条件都能找到长期稳定伴侣。
这不是个悲剧。也谈不上悲剧。
生活剧而已。
武汉疫情期间,不仅仅是武汉人,几乎全球华人都在每天读方方日记,了解武汉的真实情况,怎么在你这里就“不大讨老百姓的喜欢”了,不接地气了?:)
只有一些人不喜欢方方,那多是代表政府的人,或者愿为政府摇旗代言的人。
人,年龄越大,越来越不会轻言别人“才情不夠”,因为知道天地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