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我思

用博客记录生活,借随笔传导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外孙女杠杠的要回了自己的空手训练棒,外孙一句话暖了妈妈焦虑的心,等等

(2023-09-01 22:50:08) 下一个

      外孙女杠杠的要回了自己的空手训练棒,外孙一句话暖了妈妈焦虑的心,等等
   外孙女杠杠的要回了自己的空手训练棒:外孙参加的空手道培训班思路开阔,活动丰富,极尽所能地使自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已经参加培训和未来可能参加培训的孩子们及其家长们。比如动员家庭其他成员包括成人参加培训班,比如收取一定的费用组织party,邀请学员的兄弟姐妹参加,给家长放半天假,比如每年都做慈善活动资助培训班得一个学员回国做慈善活动,动员培训班学员的家长和其他人捐款,等等
这不,外孙的色带换了几次颜色以后,培训班安排他参加“领导者”培训,就是让孩子们结束训练后再多上15分钟课,教孩子们怎样组织、指导比自己年龄更小的学员。孩子参加“领导者”培训,家长掏腰包那是必须的。培训班的孩子们都接受过学哥学姐的“指导”,心里很羡慕这些学哥学姐,当然巴不得参加“领导者”培训,以便以后自己有机会有资格有能力指导比自己小的学员。家长倒也认可这样的附加培训班。
      最初,当外孙参加空手道培训班的时候爸爸妈妈曾经征求过她们女儿的意见,问她愿意不愿意参加空手道训练。外孙女不止一次到哥哥的空手道培训班和比赛场地观看过,也喜欢参加培训班的party和其他娱乐活动。外孙女每次到哥哥的培训班玩,培训班的工作人员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她什么时候来参加训练呀?不仅外孙女,下至一两岁的孩子上至几十岁的成人都经常倍工作人员问到这个问题,有些人也真的被他们“问”进培训班了。有一个懵懵懂懂、满脸稚气、但却认认真真跟着教练做动作的孩子不过两三岁。外孙女对于空手道训练时的大声喊叫有点接受不了,她一直没有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培训班。终于有一天,外孙女表示愿意参加空手道训练了,不仅爸爸妈妈高兴哥哥也表示热烈欢迎,并且主动提出自己也可以教妹妹。当然对于孩子表示愿意“教”某某事情的承诺,不必过于认真。外孙答应教我们空手道,算算也有一年左右了,至今还停留在教我们做预备活动“俯卧撑”“仰卧起坐”上。看到姥爷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有些困难,外孙情不自禁要扶一把拉一把。当然我们做学生的也不刻苦,一年左右,我们也不过就想起来让外孙教我们四五次。每次外孙都严格地从预备活动开始,每次也都以预备活动结束。至今他对我们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还不满意,我们也就始终过不了外孙的预备活动“俯卧撑”“仰卧起坐”这一关。
   外孙女第一次参加空手道训练表现非常亮眼。去之前她妈妈心理忐忑不安,担心女儿该喊话的时候不能大声喊出来。没有想到,外孙女很争气,训练时该喊话的时候声音响亮,动作到位,令她妈妈欣喜不已。参加其他一些拓展活动她也很开心,但是对于扭屁股的动作很难接受。别的女孩子扭得很奔放,教练再怎么说外孙女还是不愿意扭屁股。教练也只好将就她。
   刚参加训练几次,外孙女从培训班买来的训练棒(发音类似于“帮义”)突然找不到了。外孙女坚持说带回来了,放在自己房间里了。女儿在家里到处找也没有找到。我也不甘心,又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帮她们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遍,仍然未见踪影。我跟女儿说:“训练棒又不是小东西,比擀面杖还粗,又是鲜红色带花的,如果在家里,不会找不到的。估计还是你们把训练棒拉在培训班没有带回来。”女儿说:“我已经问过培训班的管理员,她说没有看到。”
   等外孙女放学回家,她妈妈告诉她姥姥又在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外孙女当时也没有言语。
    过几天,女儿带外孙女参加空手道培训回家,兴奋地告诉我们:“训练棒找到了!”她指着自己的女儿骄傲地说:“是她自己找到的!今天我没有跟她讲过训练棒的事情,她也没有跟我讲要找训练棒。她们训练的时候我在外面看手机。训练结束后她告诉我,她跟老师说:“我的训练棒丢了,我想看看那一堆训练棒里有没有我的。”老师同意了,她在一堆训练棒里翻出了自己的训练棒。幸亏我在她的训练帮上做过记号。她还把自己训练棒上的记号指给老师看,说‘这根训练棒就是我的,这是我妈妈做的记号。’ ”
听完她妈妈的叙述,我们都感叹外孙女小小年级却思路缜密,办起事来一环扣一环,滴水不漏。从独立决定试着找回自己的训练棒到征得老师同意,找到之后还给老师看自己训练棒上的记号,办事杠杠的!
   外孙女和她哥哥一样,喜欢开玩笑,调侃别人。听说爸爸体检,外孙和外孙女居然和爸爸调侃起来。外孙女指手画脚笑咪咪又明显带着调侃的口气问爸爸:“你今天体检,医生有没有检查你的私密处啊?”说完,她自己先大笑起来。坐在她对面的哥哥也大笑起来。大人们倒尴尬了。
    外孙喜欢蛇,有很多以蛇为造型的玩具。有一天,他拿两条最新的蛇玩具在手里抖动,因为玩具太逼真了,乍看非常像真蛇狂舞。他的妹妹看到哥哥在“玩蛇”,非常害怕,躲得远远的,一边躲一边矫情地说:“不要吓唬我啊!不要吓唬我啊!”其实外孙女知道哥哥手里抖动的是玩具蛇,但是心理上可能的确有几分恐惧,尤其如果受到出其不意的惊吓。。
    孩子们特别喜欢边看电视边吃东西,那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不允许孩子们在沙发上吃东西,但是有时候如果爸爸妈妈不在他们身边,他们还会坐到沙发上吃东西。有一天,我看到外孙女把才吃点心用过的碗放在沙发上。因为她正在看电视。我就放她一码,让她把沙发上的碗放到前面的咖啡桌子(茶几)上。人家纹丝不动,眼都不眨,继续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冷静地告诉我:“只有咖啡杯才能放在上面。”虽然是狡辩,但从物品的属性上讲,人家也有几分道理。我反而觉得自己自讨没趣,把碗收走了。
    晚上看完电视,外孙女的懒劲又上来了。她耍赖,非要妈妈抱自己。她妈妈不愿意抱她,她就跟在妈妈身边推搡妈妈、敲打妈妈。我挡在她和她妈妈中间,严厉地警告她:“你不要碰我的女儿!”外孙女丝毫没有迟钝,立刻反应过来,大笑起来,告诉她妈妈:“So funny!”(多好玩!)我和女儿也一齐大笑起来。
      外孙女提出留在乐高乐园住一晚,以前曾经在那儿住过,这次爸爸妈妈不同意。她说就住一晚不行吗?妈妈说:“太贵了!没有预算!”外孙女问:“需要多少钱?”她妈妈略算了一下,说要1000。这时外孙女提出一个“重大的金融课题”:钱是怎么造出来的?钱是谁造出来的?我们能不能造钱?她妈妈逐一解释,告诉她:“私人造钱是违法的。”

   外孙一句话暖了妈妈焦虑的心:女儿周围一些朋友、同事、邻居的孩子们长大后都离开家庭,远走高飞,剩下空巢老人多用养狗养猫看孩子们的昔日照片打发时光。女儿虽然离那一天还远,但有时也为此焦虑。以前我们以为孩子大了远走高飞的状况在这个国家早已习以为常,其实不然。连哈佛大学校长都了解空巢父母的窘境和苦衷,鼓励子女多和家中的父母聊天交流。

   一天,女儿和儿子谈天,讲到上大学,她儿子居然也考虑将来就在本地上学,因为本地的确有几所很棒的大学。聊到最后,她儿子居然说出了妈妈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以后我走到哪里都和你联系,都让你知道我在哪里。”这句话一下子融化了他妈妈焦虑的心。

   外孙这个小帅哥已经非常关注自己在小女生中的形象了。上学路上看到汽车窗外人行道走着一个认识的小女生,他正要摇下窗户,突然想起来什么,又把车窗摇上去,扭头问妹妹自己嘴边有没有早饭残渣?妹妹用手比划着说在这个地方有,外孙把残渣擦掉。又问妹妹还有没有?妹妹又告诉他还有一粒。直到妹妹告诉他擦干净没有了,他才摇下车窗,和窗外的小女生大搭话。
   他给我们看他画的自画像,其他部位还没画呢,先把自己的肌肉虚构得清清楚楚。平时经常喜欢摆“Pose”,假模假样地做一些“型男”动作。
     早晨外孙边穿鞋子边哼着歌曲,调子一听就知道是电视上播放的儿童歌曲。你别说,电视里很多儿童歌曲的确简单、活泼又好听,很适合孩子们的生活节奏,所以外孙和外孙女经常哼唱才从电视里听到的歌曲。但我怎么听外孙唱的歌词有点儿不对劲。他妈妈问:“人家原来的歌词是什么?”他唱道:“是的是的,我喜欢皮萨…”歌曲罗列的都是好吃的美食。但是他唱出来喜欢的东西都是不上道道的东西。篡改歌词倒是一把好手。可惜硬是把人家好端端的歌词给改歪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