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面孔

青春无敌,健康向上,养护眼睛,放松精神,漂亮美眉,与你同存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要等羊亡了,才补牢?(奶站老板行业潜规则)

(2008-09-17 15:10:21) 下一个
[转贴]为什么要等羊亡了,才补牢??(奶站老板行业潜规则)

发布时间:2007-1-13 下午 11:23:30 作者:葛清/文

  “很多乳品企业的原料奶都在掺假。掺假的牛奶走俏,不掺假的鲜奶反而没人要。”在过去一个月里,奶站老板蒋卫锁4次走进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的大门,爆出了奶业当前最大的黑幕———
  与潜规则决裂
  39岁的蒋卫锁曾是陕西杨凌示范区大寨乡蒋家寨村的农民,后来创办了当地最大的私人奶站。蒋卫锁自2002年底开始长期稳定地向一家全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供应鲜奶,但到了2005年5月,他发现自己的牛奶卖不出去了。
  该企业西安分公司突然一夜之间变脸,由过去扶持奶站发展转而提出“限量撤点”策略,蒋卫锁被要求日交奶量从30多吨限量到11吨左右。企业要大批限量,奶农要每天交奶,夹在中间的蒋卫锁陷入两难境地。
  令蒋感到吃惊的是,就在公司“限量撤点”的时候,他的身边悄然崛起了一批掺假、制造假奶的同行。这些掺假的牛奶不仅走俏市场,而且公司给出的收购价还比他不掺假的高。蒋卫锁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从2005年10月开始,他先后6次带着证明“原料奶掺假”的证据来到该公司集团总部,在数位高管面前指证其产品质量存在重大问题,并期望集团制止西安分公司在陕西几近疯狂的造假行为。但蒋的指证如石沉大海,无任何反响。
  一位奶农的发现
  早在蒋卫锁之前,当地奶农李林就曾经两次向该企业西安分公司举报过一家奶站的掺假行为。那家奶站名叫三陵奶站总站,距李林家有一里地远。李林像其他村民一样,将自己的几头奶牛寄养在养殖小区集中饲养、管道挤奶。每天,他都需要到三陵奶站,在奶站工人挤奶的时候记下奶量,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卖给奶站。
  但往往不等他离开,这家奶站的掺假行动就开始了。奶站老板指挥工人将自来水、一袋袋标识为蛋白粉、脂肪粉、维生素C、抗生素、双氧水、硝酸盐等的物质放入洗衣机内搅拌,然后再将这些搅拌物装入已经盛有鲜奶的奶罐中。几个小时以后,上述那家企业西安分公司的收奶车就会开到三陵奶站,将奶罐拉走。
  养了20多年奶牛的李林至今也说不清楚蛋白粉、脂肪粉、双氧水等物质到底有什么用途,对人体会有多大的毒害作用。但是当李看着自己售出的鲜奶一次又一次被掺假后,他还是愤怒了。李林的两次举报似乎起到了某种效果,公司对三陵奶站在2006年2月份的某次严重掺假行为处以1万元的罚款,同时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但此后,李林发现掺假仍在继续。
  掺假成风的背后
  一个月前,李林将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同乡蒋卫锁。让蒋卫锁觉得奇怪的是,从2005年起,该企业给这家三陵奶站开的收购价每吨比给蒋卫锁的多出100元。为什么掺假的牛奶走俏,不掺假的鲜奶反而没人要?
  该企业西安分公司原奶源部宝鸡片区奶站质量监管员王磊提供了答案———分公司内部员工勾结下属奶站老板,合伙向牛奶中掺假,才使得掺假风行。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那些曾经拒收掺假奶,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公司员工都被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清除出去,或者干脆开除。
  王磊说,奶站每制造一公斤假奶,成本是0.4元,卖给公司的价格却是每公斤1.8到1.9元。造假掺假具有诱人的利润空间,挣了钱以后,奶站和公司员工分成,使得奶站掺假比不掺假更有“钱”途。
  据该企业原员工介绍,在2005年12月公司宝鸡片区奶站开会时,一些奶站老板们就坐在会场肆无忌惮地互相探讨如何掺假以及如何提高掺假的量。有人说他一天可以掺假超过1吨,而有人说他们收6吨鲜奶,通过掺假可以达到8吨以上。
  造假比打假容易
  去年12月,蒋卫锁已不再抱任何改变现实的希望了,他从奶站老板变成了打假专业户,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西安、杨凌、宝鸡等地,不断寻找企业掺假的证据,一次又一次通过电话和登门拜访和方式向省质监局稽查局和媒体举报。
  2006年12月22日,蒋卫锁在另一家全国知名乳品企业宝鸡工厂的门口遇到两位运货的司机,他们当天往该工厂总计拉来了15吨奶粉。其中一个是从呼和浩特拉来10吨奶粉,另外一个从当地的雪儿奶粉厂拉过来5吨奶粉。目前在陕的乳品企业大多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的奶源基地,蒋卫锁深信一些企业长期在使用奶粉生产还原奶。数周之前,蒋还在上述那家企业宝鸡工厂仓库里看到大量奶粉囤积。
  12月18日和28日,蒋卫锁两次来到省质监局稽查局,举报乳品企业大量使用奶粉的事实。稽查局对蒋卫锁的举报并不感到吃惊,他们对当地奶源质量问题早有觉察,但通过取样检测来确定原料奶中到底加入了哪些物质,这个难度还是非常大。
  “造假比打假容易得多。”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林树斌说,“如果奶农或奶站要造假的话,会有许多办法。国外乳品厂对奶源的检查密度没我们这么大,靠的也是奶农的自觉。”(文中李林为化名)
  (据1月4日《南方周末》葛清/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