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UDreamer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两条路:偶遇博士同学小黄,当年非白人不嫁,现儿女双全、相夫教子;不修边幅,满头银丝

(2025-08-29 12:17:21) 下一个

想起了陈彼得创作的歌曲《一条路》,原名《走过我自己》,费玉清首唱,后经张行重新演绎,改名为《一条路》。

一条路 落叶无迹
走过我 走过你
我想问 你的足迹
山无言 水无语
走过春天 走过四季
走过春天 走过我自己
悄悄地
我从过去走到了这里
我双肩驮着风雨
想知道我的目的
走过春天 走过四季
走过春天 走过我自已

前一阵偶遇多年未见的SFU博士同学小黄(化名)和她的女儿,感慨万千!我们可谓是走上了两条路!回首往事,也许人家的路是对的,而我选择的路可能是一条歧路。

小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和我不是一个系,但是在学校因为代中文课使我们发生了交集。我从事社会学领域,他们很多人都对我无话不谈,把我当成了咨询师,因此我知道很多人的故事。

她略比我早入学,但是她的博士生涯拖得比较漫长,八年才毕业。我进度飞速,四年就毕业了,因此比她晚来,比她早毕业。

原先我是可以三年毕业的,但是我的导师查了一下账户,发现我还有一笔7000多加元的奖助学金没领,早毕业就亏了,所以又待了一年。

小黄八年毕业,并不是导师、系科不让她毕业,而是很多人在工作无着落时候都选择晚毕业,因为你在学校时候还能享受一些优厚待遇,而毕业了就没有这些机会了。

那时候小黄的人生重点已经发生转移,什么写论文、找工作、发表学术作品,都已经无关紧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赶紧嫁出去,赶紧生个一儿半女。35岁以后未免开始着急,不仅她父母急,她自己也有些着急。她有一个白人女同学,36岁,也没有对象,家里也急,但是没有小黄家里那么急。她妈着急的时候甚至半开玩笑说:“你就是被强奸,也得给我生个孩子出来!”

以她的真人真事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写在了我的新书《润后余生》里。点击这里购买:https://www.amazon.com/dp/1988641705?

那时候我还不甚理解这些人的心态,所以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agenda”(日程规划):

我执著于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参加国家级的奖学金竞争评选......,一步步都如愿以偿。但是老天考验我,没有哪一步是100%顺利的。

小黄则是另一种规划:第一,读博八年里靠各种奖助学金、助教助研,攒了三万五加元,当时约合24万人民币。第二,因为拖得久,满足了居住条件,申请了枫叶卡。第三,因为是独生女,父母给予一些财务支持,加上自己存的3.5万加元,在素里天车站附近买了公寓,二室二卫1000多平尺,其中一间卧室出租给SFU学生,月租600多,抵了日常开销。第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找一个老公。

她说,宁可找白人建筑工,也不找中国的博士、教授,因此先后谈了四个男朋友都是加拿大白人。有个伊拉克的追她,她压根儿看不上,只要白人。前三个都无疾而终,有花钱大方但是性格不好的;性格好的,花钱又吝啬。

突然有一天,她在SFU助教办公室时,对面一间办公室一文质彬彬的白人青年进来,说请她喝杯咖啡。就这一杯咖啡开始,演绎了后来惊心动魄的情感经历。如同过山车一般,好几次差点儿黄,但是凭她的心机,还搞不定一个同龄的老外?

果然,一怀上了女儿,就拴住了那个老外。

没多久,她带老外去了老家魔都重庆,又去了成都。老外看傻了,于是对她也开始刮目相看。

不出两年,又添了一个小儿子。

她已经成了全职家庭主妇。老外是搞IT的,住着她的房子,虽然不用交房租,但是靠一个人的薪水养着一家四口,倒也公平。

我暗想,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八年博士,就这样成了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值吗?这不是浪费了15年读书生涯吗,辜负了大学对她的苦心栽培?

但是我又回想我的路——没错,我出了一大堆英文论文,还在英国和荷兰顶尖学术出版社出了学术专著,世界各地跑遍了学术研讨会,教了美国、加拿大八所大学,又怎样呢?论收入,三分之一交税,三分之一交房租,剩下三分之一吃喝、看病、旅游,所以几乎分文不剩。我感觉和小黄相比,人家阖家幸福,我却一无所有。

也许,小黄的路是对的。而我的路是一条歧路。



上图:小黄和女儿。女儿还是偏外国人长相,因此如果不说,以为小黄是孩子家教或保姆。



上图:如今的小黄,幸福、知足,因此也有些不修边幅了。中国女人会说:我老公也有了,孩子也有了,还捯饬什么呢?还给谁看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