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街是一条不算宽阔的长街,跟“宽”毫无关联,其实是由原荷兰语Bred wegg而来。在百老汇大街41街至53街之间汇集着几十家剧院,座位少则五六百,多则一千八九百,每天都上演着几十个剧目,而且场场爆满。如今百老汇成了美国戏剧艺术的代名词,和英国伦敦西区一样,被公认为英语世界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
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都在百老汇天天演、月月演、年年演,少则几年,多则三十几年,而且场场座无虚席,包括《猫》、《西贡小姐》、《美女与野兽》、《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等。
2018年至2019年间,百老汇票房收入多达18亿美元,总入场人数1400多万人,为纽约的GDP做了巨大贡献。
我常纳闷:作为华语世界的文化中心,北京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剧场和院团,为何却没有一出戏能像百老汇戏剧那样熠熠生辉、久演不衰?据京剧界朋友说:京城的京剧圈子里,如今能让人花几百上千块钱买票去看戏的旦角演员,只有李胜素和张火丁二人。换了别人,免费送票都未必能坐满一个小剧场,因为人们还舍不得花钱停车。
截至2024年11月,我去了纽约九次,其中有七次去看了百老汇的音乐剧,只有两部戏没带宝宝去看,其他全带了宝宝。常会遇到中国游客大惊小怪问我:“哟,怎么这里看戏也让带狗?博物馆也可以带狗?” 他们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宝宝表现比某些游客素质都高,所以为什么不禁某些人而要禁狗呢?
我看的这些戏分别是——
2018年11月,看了《金刚 King Kong》。这是我在百老汇看的第一部戏,剧场在百老汇大街1681号百老汇剧院(剧院名字就叫百老汇),座位有1752个。该剧首创自澳大利亚,根据1933年同名电影改编,获奖无数,但是不知为何在该剧院没上演多久,一年都不到就匆匆就关张了。该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最叹为观止的是由35个幕前幕后演员集体操纵的巨大的金刚木偶。
上图:《金刚 King Kong》现场
2019年一月,看了《阿拉丁 Aladdin》、《芝加哥 Chicago》、《冰雪奇缘 Frozen》;同年三月看了《狮子王》。
《阿拉丁》是目前最火的百老汇剧目之一,尤其吸引儿童和青少年,我来剧院看了两遍了。该剧根据迪士尼动画片改编,自2011年首演以来,至今依然天天爆满。演出场地在西42街214号的新阿姆斯特丹剧院,座位有1747个。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舞台特效——飞毯,虽然没有电影那么魔幻,但是不靠电脑CGI,全靠机械和钢丝能够在舞台上现场展示这一特效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激情澎湃了。
上图:《阿拉丁 Aladdin》现场
《芝加哥》是久演不衰的老戏了,最早上演是1975年,1996年又在百老汇复演,直至今日,地点在西49街219号大使剧院,座位有1125个。我买票去看了,和很多人一样,感觉不值——可能跟先看了同名电影有关。首先是剧院空间超拥挤狭小,以至于我两只脚都不能直放,自始至终只能斜着,一场戏下来麻痠无比;二是俩女主演年龄偏大,60后老大姐演20多岁的年轻姑娘,跳舞力不从心,而且明显偷工减量,该翻跟头时候比划一下就糊弄过去了;三是舞台设计太过简约,花了一百多美元看百老汇却看的是798工厂,谁都会叫冤。
上图:《芝加哥 Chicago》现场
《冰雪奇缘》也是一部很精彩但却早夭的戏。根据迪士尼动画片改编,2018年三月首演于百老汇圣詹姆士剧院,受疫情影响,2020年三月关张。该剧成本3500万美元,收入一亿5000万美元,但是迪士尼总部认为该剧表现没有《狮子王》、《阿拉丁》好,因此决定永久停演。我印象最深的是中途休息前埃尔萨的那段经典独唱《Let it go》,声光电特效让全场沸腾、热泪盈眶。
我心想,中国的神话故事不少,随便拎出个《白蛇传》、《宝莲灯》,七拼八凑弄出个音乐剧也绝对不亚于《冰雪奇缘》啊!
上图:《冰雪奇缘 Frozen》现场
2019年三月看了《狮子王》,这也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大戏。百老汇1997年首演于新阿姆斯特丹剧院,后于2006年搬至明斯科夫剧院至今,是百老汇迄今为止票房收入最高的剧目。该剧特别吸引儿童,所以现场观众大多是年轻父母带孩子来看戏的。宝宝看来还是个孩童,所以它居然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
上图:《狮子王 Lion King》现场
2019年11月,看了《歌剧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魔法坏女巫 Wicked》。
《歌剧魅影》我去剧院一共看了三次,一次是拉斯维加斯,一次是温哥华女王剧院,一次就是百老汇。该剧1986年首演于伦敦西区,1988年百老汇首演,是百老汇历史上演出最长的剧目,曾是百老汇创收最高的剧目,直到2014年这一纪录被《狮子王》打破。2023年四月,此剧宣布永久关张。一部戏一共演了35年,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心想,百老汇有狮子王,中国有美猴王,为何无人创作一台音乐剧《美猴王》呢?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素材,为何却没有自己的百老汇?
上图:《歌剧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现场
《魔法坏女巫》,又称《绿野仙踪前传》,其百老汇首演于2003年,地点在格什温剧院,有1933个座位,目前依旧很火,要提前许久预订,否则一票难求。该戏最大卖点是舞台特效,连舞台边缘和幕布都设计得充满魔幻色彩。这个剧很受欢迎,但是我却觉得两个多小时的沉闷、冗长、无味,最后仅仅几分钟的激情、高潮而已。演出中大部分时间我居然睡着了。
上图:《魔法坏女巫 Wicked》现场
2023年11月,又看了一遍《阿拉丁 Aladdin》。这是疫情后我初次重返纽约,想再置身魔幻世界,于是又走进了《阿拉丁》,这次的阿拉丁换演员了,是个美国出生的印度演员。
上图:重返《阿拉丁 Aladdin》
2024年三月,看了《红磨坊Moulin Rouge》、《迈克尔•杰克逊 MJ: The Musical》。这两部戏都是我遛弯儿时溜进票房里现买的票,座位都是前两排最中间,票价也不很高。两部戏都有很高的性价比,强烈向大家推荐。
《红磨坊》根据同名电影改编,地点在阿尔•赫施费尔德剧院,有1437个座位。该剧首演于2019年,获奖众多,广受好评。幸亏我坐第二排,因为演员太卖力,唾沫星子都溅到了第一排观众脸上。刚进剧院,误以为进了色情场所,感觉不对劲,只见色彩妖娆、灯光黯淡、气氛迷幻,舞台两边很不时有衣着暴露性感的舞女舞男搔首弄姿。所以不建议这个地方跟父母来或带儿童来,不过宝宝没关系,它可不懂是怎么回事。演出一开始,才知道这是实打实的世界级高水平音乐剧,不是泰国芭堤雅那种低级淫秽场所。
上图:《红磨坊 Moulin Rouge》现场
《迈克尔•杰克逊》是新戏,由于疫情一再耽误,2022年才正式公演。该剧目前很火,模仿迈克尔的演员是海选选出来的,舞姿可以以假乱真。那夜下大雨,所以把宝宝放在酒店里,我自己来看的。截止到2024年11月底,该戏已收入两亿三千万美元!
上图:《迈克尔•杰克逊 MJ: The Musical》现场
2024年11月,看了《歌厅 Cabaret》;看1972年同名电影在前,因此知道大概剧情。这部戏名气大,百老汇首演于1966年,历史上有多次复演,分别是1987年、1998年、2014年,但是这一版(2024年复演)却完全颠覆了我对百老汇的美好印象。首先是我去票房要买最好的票,对方卖给我一张199美元的票,说是好票,结果是个实验型的小剧场,类似中戏学生剧场,舞台在最中央,超小不说,演员基本上都是屁股对着我们这边。其次,压根儿没有什么舞美设计,全是靠屈指可数的几个演员卖力串烧表演,根本没有百老汇大戏的感觉。第三是除了《美国偶像》走出来的歌星亚当•兰伯特的表演可圈可点,其他人都很平平。整个一出戏实在谈不上什么世界级水准,以至于中场休息时我就想提前撤退了。宝宝看着也烦了。这199美元花得真亏!
百老汇也越来越政治正确了,很多白人角色都由黑人扮演,所以看着看着会出戏,比如《歌厅》男一号改成了黑人,《冰雪奇缘》的埃尔萨也变成了黑姑娘。试想,假如《红楼梦》用了一个黑人姑娘扮演林黛玉,效果会好吗?
上图:《歌厅 Cabaret》剧场和戏票
常常思考,为何华语世界没有百老汇?为何北上广基建一流,文化产业却逊色于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会?
有人说,凡是设有文化部的国家,文化产业都会落后。美国没有文化部,英国也没有文化部。法国1959年成立了文化部,所以从那以后文化影响力就落后于纽约、伦敦了。
这一说法虽然略显草率唐突,但也不无道理。
为什么百老汇那么成功?究其原因是高度的市场化和商业运作。人家不养人,没有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人艺、儿艺、实验话剧团、空政话剧团、总政话剧团等等一大堆院团,更没有党委、党支部,没有跑龙套的一辈子跑龙套,一堆头牌们又勾心斗角争演主角。
百老汇每一出戏都公开招贤纳士。技术活儿都需要招投标,演艺活儿则要经过严苛的试镜和淘汰,使得任何一个群演、伴舞,都是世界级水准。
在百老汇,一个剧组就是一个单位,有戏就有饭碗;戏关张了,剧组也就解散了,大家再去寻觅下一个工作。虽然不养人,但是收入也相当高。疫情前,随便一个百老汇剧的群演月收入就有八九千美元。
投资方很慎重,每上一部新戏,都经过试演、考察、调研,好了就接着演,七年、八年甚至30多年;不好,就很快关张解散。
成功还有多种因素,包括纽约的世界之都的地位以及英语的世界霸权地位,这是相当一段时间都改变不了的社会现实。
劇院 | 地址 | 座位數目 |
---|---|---|
Ambassador Theatre | 219 West 49th Street | 1125 |
American Airlines Theatre | 229 West 42nd Street | 740 |
Brooks Atkinson Theatre | 256 West 47th Street | 1044 |
Ethel Barrymore Theatre | 243 West 47th Street | 1096 |
Vivian Beaumont Theatre (位於林肯中心) | 150 West 65th Street | 1080 |
Belasco Theatre | 111 West 44th Street | 1018 |
Booth Theatre | 222 West 45th Street | 785 |
Broadhurst Theatre | 235 West 44th Street | 1186 |
The Broadway Theatre | 1681 Broadway | 1752 |
Circle in the Square Theatre | 235 West 50th Street | 623 |
Cort Theatre | 138 West 48th Street | 1084 |
Samuel J. Friedman Theatre | 261 West 47th Street | 650 |
George Gershwin Theatre | 222 West 51st Street | 1933 |
John Golden Theatre | 252 West 45th Street | 805 |
Helen Hayes Theatre | 240 West 44th Street | 597 |
Hilton Theatre | 213 West 42nd Street | 1813 |
Al Hirschfeld Theatre | 302 West 45th Street | 1437 |
Imperial Theatre | 249 West 45th Street | 1421 |
Bernard B. Jacobs Theatre | 242 West 45th Street | 1078 |
Walter Kerr Theatre | 219 West 48th Street | 947 |
Longacre Theatre | 220 West 48th Street | 1091 |
Lunt-Fontanne Theatre | 205 West 46th Street | 1475 |
Lyceum Theatre | 149 West 45th Street | 924 |
Majestic Theatre | 247 West 44th Street | 1655 |
Marquis Theatre | 1535 Broadway | 1604 |
Minskoff Theatre | 200 West 45th Street | 1710 |
Music Box Theatre | 239 West 45th Street | 1010 |
Nederlander Theatre | 208 West 41st Street | 1203 |
New Amsterdam Theatre | 214 West 42nd Street | 1747 |
Eugene O'Neill Theatre | 230 West 49th Street | 1108 |
Palace Theatre | 1564 Broadway | 1784 |
Richard Rodgers Theatre | 226 West 46th Street | 1368 |
Gerald Schoenfeld Theatre | 236 West 45th Street | 1079 |
Shubert Theatre | 225 West 44th Street | 1521 |
Neil Simon Theatre | 250 West 52nd Street | 1297 |
St. James Theatre | 246 West 44th Street | 1623 |
Studio 54 | 254 West 54th Street | 920 |
August Wilson Theatre | 245 West 52nd Street | 1275 |
Winter Garden Theatre | 1634 Broadway | 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