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宝阿姨什么时候离开缫丝厂去的农村,我还真说不清了。五六十年代,国家粮食饥荒,城里发生了吃的问题,大批城镇工人下放回农村老家,其中就有巧宝阿姨。
在我记事起巧宝阿姨就是个农民,我所有初中高中的暑假都是在石塘湾公社石人桥村度过的,甚至个别的寒假也赶去住几天。那里是我巧宝阿姨的家。
我的许多关于江南农村的印象都来自巧宝阿姨的石人桥村。我在村里有许多朋友,见证了许多往事,我把自己的魂的一半丢在了那里。那些记忆成了我一生中挖之不尽的一座故事富矿。
在我中学的时候,出了市区十几里地外面全是农村,来去坐班船。去巧宝阿姨的家,在北门外大洋桥坐船,顺塘河,走水路,经吴桥、煤栈、高桥几个站点,到石塘湾码头上岸。
那时的城乡距离很远,非但因交通不便而给人产生一种距离感,更是在物质文明上让人感到巨大的差距。
巧宝阿姨的娘家在石塘湾街上,每次她去轮船码头接我送我,都要顺便去看看她年迈的父母,后来她父母跟我也熟了,知道我是王英华的儿子。
她的男人阿兴,按说我该叫姨夫,但我从不叫姨夫,见面叫他老伯伯。阿兴家在村里,却是个工人,每天走路去前洲的一家羊毛加工厂上班。到了农忙的时候,厂里歇工,他回村里参加生产队的双抢农活。阿兴有一身坚实的肌腱,年轻时在运河上跑单帮,好勇斗狠,打架出了名。他感兴趣的都是旧戏文里的事,他告诉我在水里最猛的鱼是“横鲇”。这种鱼我至今没有见到,近乎神话里的动物。
巧宝阿姨回到农村,成了农民,但有一个不可改变的身份,那就是“下放工人”。这一个身份使得她每月在城里的工厂里有一份劳保津贴可以领取,因此她家在村里就变得比一般的村民要富足。
巧宝阿姨养下两儿两女四孩子。四个孩子读完了小学就参加田里的劳动,成为生产队的社员。大儿子中孝比我大一岁,暑假我去她家,中孝已经到了下地干活挣工分的年纪了。因此假期里和我一起玩的是她的小儿子中贤,还有村里一群小野孩子。在这些孩子中间,我最大,也最现眼,这使得大队书记陈建初每次看见我就来气。有一会陈建初远远看见我和一群野孩子在河里扑腾,终于恼火的开问“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大的人还不下地干活去?”田里上工的人都笑了,答“巧宝屋里的城里亲眷”。
巧宝阿姨是从城里回去的,在村里人面前有一种优越感,以自己在城里有人为荣,和村里女人拉家常的时候,总是说到她在城里有个要好的小姊妹王英华,是当国家干部的。这样的话唠多了,全村人都知道巧宝有个城里贵人叫王英华。
到后来我娘的名字非但在村里人人知道,连石塘湾街上的人都知道。有时我娘去乡下看巧宝,下了船,从街上问路走去村里,一路都有人叫喊“王英华来了”。那些年,前村后村的女人见我也不叫我名字,都叫我“王英华的儿子”。
巧宝阿姨晚年不幸,一个女儿得癌症先走了,儿子中孝又因打架出了人命进了牢房。
如今,巧宝阿姨和阿兴老伯伯都已不在了,然而我们两家却仍在往来。她女儿月娟和女婿小牛每次到城里来,总要去看望我父母,手提肩背的送上自家种的农产。我每年回无锡,也一定还要去乡下看看月娟他们,顺便去巧宝阿姨的坟前看看。奇怪的是这个村子好像被人遗忘了似的,尽管周围的环境已经翻天覆地的变了模样,石人桥村到现在仍没有动迁,那里的老一辈村民还住在原来的村子里。
好故事。 +1
顺便把您的博客看了,您真高产! 还是更喜欢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