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社会尚武。
少年人都以打架为能事,一群孩子中威望最高的一定是最能打架的那个。能打架就有一切资源——名望、地盘、狗腿子、花姑娘……
打架不必非得有力气、有搏击术。体格弱小的也能打出名,只要你敢下得去手,豁得出命。
那时孩子结帮,以大院、弄堂为单位,单挑或约群架。
打架的地点多发在校园里,或电影院门口。如果是同一个大院里的孩子打架,一般都发生在实力对等的之间,实力不对称打不起来。大打小,强打弱,都不叫打架,叫吃生活。
打架的理由总是会有的,为一桩宿冤,或为一小女生,或者什么也不为,两个人在公共场合走路,迎面对上了,谁也不让谁,面贴面,肩顶肩,左肩顶右肩,这就开始了。这有点像两只生活在不同窝的蚂蚁在一条线上相遇,触须一碰,辨出味道不对,妈的非我族类,立马开撕。
两个孩子一开打,没有像电视里那样使拳脚的。打架的范式是搂成一团抱摔,锁喉掐脖子,比的是力气。要不,相互伸手揪住对方衣领子,两眼血红,口吐白气,僵持着,先你推进三步,再我推进三步,这种打法比的是耐力,进进退退,有点像阿Q和小D玩的那种。
每有打架的事情发生,就有观看的孩子。一般在打架的第一时间,就会出现专门维护观看秩序的热心人,张开双臂,把后面人往后挡,把圈子拉开,留出足够的空间给中间现场,以免影响打架人的情绪。还当场点评,提醒弱势的那个你吃亏啦,加油鼓劲。就怕这架一会打完,没得好看。打到精彩处,人群里传来一阵阵喝彩,那调子跟台上台下票友捧角儿似的。
打架最后都是在好事的成年人的干预下收场的,如果是在学校,那就是被老师拉开,如果是在街头那就是被附近店里的老伯伯来拉开。一场架下来打个鼻青脸肿是常事,打的凶猛的,用砖头互拍,那就得头破血流,衣衫在缝线处撕开来,布片儿挂在身上,像挂在身上的几面旗。再往上就得惊动“老派”(派出所民警)了。
后来大家看了一部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看完了电影少年儿童们都惊呆了,瓦尔特跟德国鬼子打架,一来一去都是使用拳腿,威猛无比,与瓦尔特相比,原来我们的玩的那种最多算个二痞子。于是街头常看见小混混们捉对模仿,相互拳脚交加,打的不过瘾,再加以发挥,操起小板凳直接照敌人脑门砸去。
那时候,无锡市里三个地区打架最出名,说起地名来让人心惊:丁家园、绿塔路、周山浜。
我查过地图,找不到“丁家园”这个地,我至今不知道丁家园在哪里。小时候听人常用来威吓对方,打不过人家的时候就说:有种等着,我找丁家园的人来拷你……于是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像来构思,丁家园是一个原来有,后来撤销了的地址,应该是一个高干子弟的聚集区,那里的孩子仗着家庭的权势,生性狂放,出手狠毒。
绿塔路在东门,是苏北人的居住地,绿塔路上的人讲话都带老家方言“这块…...那块……”,那里是外来移民的势力范围,社会地位低,受本地人歧视,家庭条件差,文化相对落后,不少人聚居在芦扉搭建的棚舍里。在无锡人眼中,那个化外之地,民风粗野,打起架来没有底线。
周山浜在火车站,是人流物流的中心,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集散,人员成分复杂。丐帮地头蛇,扒手流窜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划分地盘。一般人约架都不上周山浜,那是个出人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