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以后---为存活的记忆

翟孟云,退休前是位于波士顿的CVC by PAC,电气工程师。中国出生,美国公民。居住在波士欧
正文

5.一个笨孩子

(2018-07-17 17:45:54) 下一个

 5. 一个笨孩子

     小学时,同学叫我"一根筋",意思是脑売不转弯,听话也听不全。我也知道自己很笨,同学们一听就慬的知识,我总是不慬,而且还想弄慬。于是总会向同学和老师问这问那,令人非常讨厌。没人喜欢我。小学的同学没有那个耐心,连我妈妈都不能忍受我的愚笨。

     有一年夏天,太阳出得很大。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我家的门板上,门板又偏偏是用很薄的松木板制成。在这强烈的阳光下,门板上的松脂开始向下流动,松香的气味也越来越浓了。我不时地摸摸门板,门板己经滚烫了。心里一阵慌乱,想着老师讲的燃烧三个条件:燃料、空气、和很高的温度。那门板的温度不是已经很高了吗?这样继续下去门板一定会燃起来。越这样想,心里就越着急,于是急忙进到屋里对妈妈说:" 妈,快点,我家的房子快烧起来了。" 妈妈急忙跟着我出来,我对妈妈说:" 你摸摸这门板,已经很烫手了,再过一会,门板就会烧起来" 。我非常认真而虔诚地,把老师讲的燃烧三个条件背诵了一遍。然而,我的妈妈条地转身便走,嘴里清清楚楚地吐了几个字:"书呆子一个"。这几个字却刺痛了我的心!这么小的我,顿时,茫茫然不知所以,我不明白错在哪里?

     这件事在我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从此我得了个“愚蠢”的启迪:“什么老师说的,医生说的,大人说的,以至于母亲说的,我都要自己想一想,问一问,对不对?不可再犯,那书呆子的错” 。性格上,逐渐从“乖孩子”变成了不听话的“坏孩子”。常常是对什么事都会默默地问它个“对不对”? 再次变成“没人喜欢的我” 但是,对朋友仍然讲“哥们义气”, 不去分辨是非好坏,这义气还将伴随我终生。当然,这也再显现出自己的愚笨。愚蠢会不会伴我终生?

      上中学后,算术被代数课代替,没有了纯数字运算。这种转变我用了一个学年。比如,老师说100减50等于多少,同学回答50。老师又说100减多少等于50,同学回答50。我心想这不就是倒过来算吗。可是老师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就成了
           100-?=50.    ?=50.

老师说:“我用 'X '代替问号 '? ',那么,上面的式子就变成了” :

           100-X=50,    X=50.

走到这步,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可以这样替代? 我问老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老师说这叫 '移项 '要记住移乘作除移加作减。我忙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移项?老师说:" 没有为什么,记住就行了 "。问同学,也说没有"为什么",记住就行了。还说你真笨。初二,增加了平面几何,这课一开始就引入几个 '公理 '。公理是无法证明又必须承认它是正硧的。这些公理是:

     一.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

     二. 平面上,三角形的三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 平面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兩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什么是平面?老师说这张纸就是平面,黑板就是平面。只要是平的面就是平面。不要钻牛角尖。我大概知道什么是平面。更感兴趣的是'公理'。想想这也奇怪得很,还有不能证明它是对的,还必须承认它是对的。这是不是有点不讲理的味道。我的思想离开了课本,想到生活问题上去了。我问同学,人不吃不喝就会死,是不是公理?同学说不是公理,可以证明这是对的。我很快把公理与移项问题连在一起想。我列出一个等式并试算了许多次,即得到:

    在一个等式的两边同乘同除同加同减一个数,等式是不变的。

那时还不知道不可以除零。以老师的例子我们用同加减的办法可以得到

           100-x=50,(100-x)+x=50+x,100=50+x,

100-50=(50+x)-50,x=50

由此运算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一. 对只需加减移项的问题,在等式的一边,用同加减的办法将要移去的项变成零,出现在另一边的被移项正负号相反。

    二. 对只需乘除移项的问题,在等式的一边,用同乘除的办法将要移去的项变成1,出现在另一边的被移项乘变成除,除变成乘。

将移项这种“行为”的实质弄清楚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个关于 "零" 和 "1" 的思维方法。"零",可以用( x-x)表示;"1",可以用( x/x )表示。对任何数学式都可以对其乘除(x/x)和加减(x-x)例如:

(xx-1)=(xx-1)×(x/x)+(x-x)-(x-x)

=(xx-1)×1 + 0 - 0。
这里的零(x-x)既可以视为无意义,但是把这个零(x-x)放入数学式中,并参加演算,零(x-x)就变得很有意义了。对于1 (x/x)同样,在数学式中乘除(x/x)是无意义的,但是参加运算就变得很有意义。在因式分解中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对于分式方程,用乘除1,即(x/x)。用零和1就可以让一些较难的题得以求解。还是以(xx-1)为例,

(xx-1) =(xx-1)+(x-x)=(xx-x)+(x-1)

= x(x-1)+(x-1)=(x+1)(x-1)。

  由于对数学的爱好,我常在青年路的地摊上看那些有趣的数学书,把那些较难的题记住,用脑子想象解那些题(即用心算的办法解题)。有时我也会在家门前的地面上写写划划,这时母亲会刺我:" 你,一个书呆子,有什么出息啊!" 。在地上做题,久而久之,街上的不少同年级的人爱来看我做题,大家爱在一起讨论如何解题。也有脑子转不过弯的同学求帮解一些题,特别是平面几何中,那些需引辅助线才能解的題,我就告诉他们要发挥想象力,要把几何图形在头脑中画出来,培养空间想象力。在代数方面我把“零 "和 "1 " 的思维方法介绍给他们,又在学三角时发现书上的三角公式太多,记起来也麻烦,而且这些公式都可以由 '和差角公式' 简单导出。我把自己学数学中的体会,以及在和同学讨论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写成一篇文章 "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学数学",并寄往"数学通报"。因为稿件没有付邮资被退到学校,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批泙。说我走白专道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等。我也未曾作过任何辩解。我只想着今后怎样做才好。带着中学时代的种种问题,结束了那段愚笨的生活。但是却种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爱科学的种子。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带着好奇的心去追寻那些“为什么?”,让我明白了许多,而疑惑也更多了。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无时无刻逼着人用心去浇灌那些“为什么?”。在追寻“为什么”中,只有自然科学会给出,让我觉得有趣又确切的答案!我爱上了自然科学。长大了以后,真的在国际著名的学术会议IEEE-AP、IEEE-EMC上发表了自己写的文章,也出版了科技方面的著作。也可认为是推迟十几、二十年实现了中学时期的愿望,也算没有白白地折腾了这些岁月。我虽然很笨,但是我勤劳。 我热爱自然科学,并且只对“大自然”感兴趣。即便是在那些很艰苦的被人批斗的日子里,在那时的“牛棚”里,也是偷偷学英文(背英语单字)和数学(空间想象解题),我没有放弃任何时间,放弃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只是因为兴趣,也只是想用兴趣排除所有声音的干扰,我要让自己的心境安宁,在安宁的心境中思考感兴趣的问题。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会自我安慰的“灰人”。由于自我的疑问太多,产生了一些想不到的后果,首先是活得累,对人对事缺乏信任,心境不安宁。然后是因为问得太多想得少,使自己的想象力受到压抑。有时为追求一些疑问的答案,会接受一些自己没有深思的结论,自己变得比过去更蠢!在上大学期间和这之前,我冷静地思考了这个“愚笨的启迪”,警告自己得改一改这个毛病。吸收知识,比提问更重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un100 回复 悄悄话 天分天生难自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