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大叔的自留地

花丛之中,无所事事,不亦乐乎?
个人资料
正文

改造后花园--继承,现状和远景

(2018-06-19 14:12:38) 下一个

本文2015年原发于我爱我家论坛。

 

零九年夏秋之间, 我家搬到了现在的房子。那时候孩子上了大学,经常要到其他城市实习工作, 第一次就要去三百公里外的渥太华。于是给他买了个二手车。原来小房子本来住得很舒服,但停不下三辆车,形成了我家的换房“钢需”。也是运气,当时刚好赶上美国房子泡沫崩溃,加国多伦多周围房价也有所下调,对我家小换大这种情况很有利,因为房子差价小了,相应贷款少。

我们这个房子建于80年代初,120 X 50 尺地皮,是当时的标准宅基尺寸。在大城市周边,人多地少,这样的尺寸就算很好了。

搬入现房的头两年,由于多种原因,我没在后院做任何改动,只是把从老房子带过来的十几棵植物见缝插针勉强种下, 只为保留火种。当时后院是这样的格局。


40X50尺的后院,由铁网篱芭围绕。前房主留下的,有三棵大树,分别是柏树,北方菩提(linden) 和Manitoba枫。西邻在紧挨我们的地方有一棵大松树,跟自家两棵树共同形成西半侧的林荫地。东边柏树和邻居大衫树树冠小,并不太挡光,所以院子东一半算是阳光地。前房主留有一些灌木,最有价值的是两株二十年以上树龄的老牡丹,一棵花叶粉花锦带weigela, 一棵花香袭人的mockorange(可惜病死了). 都是二三十年的老树,可遇不可求。开辟新花园,这些木本植物就作为现成的骨架。


东侧后院,远处日本枫,近处衫和柏,灌木,浅红和黑红牡丹。



 

少量草花, 有两种芍药,几丛秋天开花的深蓝色monkshood, 一小片土生草花turtlehead. 还有点紫罗兰,勿望我和Dame’s rocket。分布在东南西三侧一米多宽的边缘上. 西侧有前房主前两年新建的升高半米的花床,但基本是空的。后院主体是长方形的草地。

当初选中这个房子,完全是看上了地理位置。这个街道在紧靠安大略湖边的一条溪谷,溪流在东南方大概三百米外汇入大湖。房子排列在离水30-50米高的坡地,接近坡顶的地方,后院朝向正南,院外是保护区原生林地, 不乏三十米以上的大树。冬天透过树林可以远看安大略湖。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北岸,城市北面二三十公里,是叫做Oak Ridges Moraine的丘陵地带,安大略湖北岸多条溪河都是发源于此,从北向南流入大湖。溪河中春有虹鳟,秋有三文上搠洄游产卵。每年四月下旬和九月末是短暂的溪流钓季。建在南北走向溪谷两旁的房子大多是东西朝向,背靠溪谷而又是南北朝向的房子只在河谷转弯的地方存在,我们这个街区刚好是这样。我家前一个小房子背靠一个大公园的绿地和自然林,后院一侧从来不挂窗帘,每天直接面对自然。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无法再接受后面面对邻居。这是我当时找房时的必要条件,现在的结果超过了我的予期。

由于院子不大,花园型状尺寸的规划比较容易,主要根据“视点”这个因素来决定。

视点这个词,是想用来表示花园观赏人所在的位置与被观赏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含有视角,透视的意思。细说之前,还要提一下我房子周围环境的一大毛病,这就是蚊子。小河汇入大湖的地方,有一片不大的湿地,但足够为大量蚊虫孳生提供摇篮。春天扑天盖地的蚊虫并不咬人,叮人的蚊子六月才开始出现,盛夏到初秋才多起来。即使蚊子多时,白天也都停在地表的植物丛中,天黑前不上高处。我家房子建在坡地,是全走出式地下室,地下室在地面上。主层后面阳台就相当二楼的高度,这里白天没蚊子,是主要室外活动的地方,除了园丁我自己,没人到地面活动。因此我要搞的花园以远观为主,近看的话,要有提防蚊子的准备。这样一来后院观景的几个主视点分别是二楼卧室几个窗户,主层阳台,相当于二楼,和地下室的落地窗。由于院子小看不远,上两层东西两侧看后院角度不同,视觉差别也很大。同样由于院子小,在周围自然林木和邻家树木陪衬下,一眼看去,视野里花园所占的比例不很大,如何比较融洽的把待建花园与周边林木结合在一起,从各视点看去都不显呆板,富于变化,同时又能够无障碍地欣赏到鲜花开放的盛景。这些都是决定花园形状尺寸和位置要考虑的因素。

下面几张图,是经过上述考虑后开辟的花床,在2014 年夏天,在各主要视点观看的效果。各种植物的位置安排,尤其是灌木类,几年后成熟时,希望在这几个视点都该有好的视觉效果。

楼上卧室看下来:




主层阳台左侧:


阳台右侧:



地下室看出去:


 

 

如果视点因素决定了花园的位置和形状,微气候加上微环境就决定了植物品种的选择。

多伦多的大气候是农业分区的5区,美加分法大同小异,这是很粗的分法,机械套用有时候并不成功。很多美艳的温带木本观赏植物如樱花,紫荆,日本枫,杜鹃牡丹等,耐寒极限大多在5或6区,属于我们这里的临界植物,微气候常常可以决定这类花木的生与死。暖和些的地方这个因素影响少些,比如我长住过的纽约长岛,ZONE7,种这些植物就全无担心。不过要是种更不耐寒的比如茶花,腊梅,在那里就成了临界植物,微气候同样也会成为生死分界线。

我家的位置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坡地上,离东南方向的安大略湖300米远,40米高处。冬季西北寒风被高地阻挡。安大略湖湖大水深,常年不冻,给周围气温很有效的缓冲。估计微气候能达到6区。在本地应该是最温和的地带。不过湖水的缓冲在冬天避免了极低气温,到了春天,又造成气温回升过慢。我家春花花期比离湖一公里外的地方要晚十天左右。夏天的气温通常比当地预报的低5度左右。这样的微气候,种菜有弊。我每年为老婆种一两颗西红柿,拖到秋天才能成熟。不过对种花来讲,观赏植物不需要结果结种,所以不要求高温,凉爽的夏天反而能延长花期。这些条件,让我感觉特别适合一些喜凉怕热的植物类型,比如耐寒稍差些的杜鹃品种。今春试种了十多种,要等三五年到十几年来证明我的想法。选择植物,除了考虑花木生存,也要考虑花期时段,尽可能让生长季节持续有花,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出一个不断变化的美丽风景。这个比较难些,也许会是今后一辈子学习试验摸索的过程。下面几张照片,是从一个视点来看2014 年不同季节花园的卖相。


春:


晚春:


初夏:


盛夏:


秋:


冬:


2015 年春:


 

我家后院被天然植被环绕,所以花园的类型也倾向于偏自然的形式。阳光花床的开垦保留了原来草地的全部表土和草皮,草皮全翻到了花床下,表层再摊上两三寸厚的compost, 分三块,两年才全部完成。翻好的地需要数月时间成熟,尽管费时费力,但这样弄出来的地,很象蒙特利尔植物园的Flowery Brook, 那是位于疏林当中的一大片多年生草本花园。既合我的口味,又近似我后院的环境条件,是我摹妨的对象,两三年来效果还不错。 就地利用高质量天然表土,不加碎木覆根,各类植物成熟后,植被相连不露土地。也不用砖木石头等人工围砌,花床与草坪之间以切断的方式分开,形成自然的排水沟和抬升的花床。这几张图可看到花床开辟过程。







 

荫处原有的整木围砌的花台当然保留,不至于为了追求自然而拆掉。西南角落逐年把每年秋天的落叶堆积这里,夏天草地被压死后同腐败的落叶共同变成天然腐植质。三年前开始这里种下真蕨,预计几年后能自然向外扩展,大算让它们保持与草坪之间的天然交接,蕨长到哪里,草就割到哪里。近几年来这里积存了很多的腐植土,地表自然抬升。今春在这里加种了多株大叶长绿杜鹃苗,目标是十年后杜鹃成林。





目前后院格局:

 

 

最终后院会形成下面几个区块:

1,草坪,呈半圆或抛物线形。

2,阳光区。

3,林荫区。

4,篱芭爬藤区。

5,园外园。


前四项的种植已完成了绝大部分,最后一项基本是设想。下面这图,可以看个大概想法:



院外部分,由于鹿群出没,啃食苗木,现在看来并不成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okkorhunter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第一位留言。
polebear 回复 悄悄话 非常用心经营的花园,漂亮,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