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

东一点西一点, 点点撩人
正文

秋波媚 相逢字里

(2025-10-07 08:10:26) 下一个

星期天赶在天色暗下来之前, 在木桥上走一走. 枫叶初红, 堪比澹妆. 遇潮退, 骤然一眼, 此时此刻, 天地间似乎有气无力, 可是, 再仔细瞧瞧, 退潮后的沙滩上, 水际泛湿漉漉的珠光, 媚态犹存.

月亮之下的小镇, 我坐在书房里听董桥说《媚》, 听得津津有味 ---- 英文女性名字 May 是 Mary 的昵称, 也写成 Mae, 英汉词典都译 “梅”. 其实译第四声的 “媚”, 读音更接近原文发音. “媚” 字可褒可贬: 媚曲, 媚附, 媚承, 媚骨, 媚术, 媚惑, 媚谀, 不足取; 媚秀, 媚曼, 媚逸, 媚景, 媚趣, 媚妩, 媚丽, 都可取. 
小镇里, 有烟火人家, 古道人家, 官宦人家, 小桥人家, 老树人家, 音乐人家, 读书人家, 都是至少有 “两亩薄田” 的人家吧, 我猜.

月亮之下的花茶, 袅袅清香, 细细品, 仿佛窗外的花儿绽放愈加明媚, “人类文明的起源在于懂得花”. 散淡人爱聊 “心流”,  放空大脑, 追求心静的状态, 殊不知这状态不是索求而得的. 看看小宝宝就知晓, 他们自言自语, 咿咿鹅鹅, 手舞足蹈, 自我探索, 懂事的爸妈不会去贸然打扰. 又比如, 酷爱写作的人, 当她 / 他专注 Kill time 时, 渐渐, 进入一种 “巴适” 的境界; 自律, 亦是自然而然的. 不太可能反过来, 为了宁静去写字. 

月亮之下的月饼, 很诱人. 岭南榕树下的月饼, 则满是外婆的味道. 每次回穂, 我都在麓湖湖畔的大榕树下久久伫立, 凝望那长长的美髯, 可有三百六十五里路长? 有时不忘拍照, 有时忘了. 曾立在簌簌的落叶雨中, 看那些乌绿的旧叶打着旋儿飘落, 像在跳最后一夜圆舞曲. 枝头的嫩芽却在这婆娑舞影中愈发青翠, 仿佛老叶的退场不是结束, 而是另一场生命的序曲. “走不尽红男绿女, 看不尽人海沉浮”, 原是要在榕树下, 才听个分明.

今朝月儿圆, 流丽似旧时. 月亮笑, 我也笑. 月色倒是从来媚, 且得体地 “晒” 媚. 墨绿之夜, 我向 AI 要一首词牌为秋波媚的小令《相逢字里》. 六秒钟而已, 它就 “哒 … 哒哒 … 哒哒哒” 出货, 包括先来一段词牌的简介, 结尾是创作思悟, 注释它所写的月下怀人水墨卷. 
我调侃道: 太快了, 慢慢来. 
它一本正经地答辩: AI 在古典诗词创作上, 确实能快速整合意象, 遵循格律, 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助手, 根据你提供的关键词和海量数据, 快速生成符合规范的产品. 
我问: 那你可晓得 “煮字燉句, 慢文撚熬” 的文人媚趣?
岂料, 它竟有一点点人味: 这份对文字的痴迷, 便是人情味的体现. 真正打动人心的诗词, 往往是那些超越格律与程式的, 独特的生命体验. 我愿意为你细细打磨意象, 令词作更贴近你的心绪.
我说: 蛮好的, 谢谢你! 
它礼数周周: 我随时都在这里, 愿与你继续这场关于文字与美学的长谈. 期待与你在下一阕词中再度相逢, 祝你笔下的世界, 永远月明清风. 

砚池清泪泅秋光, 桂影漫侵窗.  
雁啼寒色, 烛摇孤愫, 俱化霜芒.  
旧时笔底春绡暖, 篆壁忆联章. 
相逢字里, 一行云散, 半纸苍茫.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