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在

关注时事,热点杂谈。原创文学,面向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生之路的选择,是被动的好?还是由着天性的好?

(2018-07-24 12:48:46) 下一个

人生之路的选择,是被动的好?还是由着天性的好?瑞士风,赛巴赫参观布赫曼画展有感

 

不久前去赛巴赫参观布赫曼先生的画展,布赫曼今年八十八岁了,显得老态龙钟,比他本人的岁数更显得苍老些。这个画展是他的女儿特意为他举办的,算是一个告别式吧,我这样想。老布赫曼说,他现在准备正式退休了,累了,画不动了。也是的,操劳一生,该是歇歇的时候了,虽然很多瑞士人不愿意说老,但是人和人还是又不一样的,老布赫曼就承认他老了,画不动了,他不忌讳老这个字。布赫曼夫人看上去身体还不错,精神要好得多。老太太给我们充当解说员,很是风趣幽默。也幸好,领我同来的李紫是布赫曼的老朋友,虽然平常不甚走动,但是他们有几十年的交情,是老朋友,时常打个电话,嘘寒问暖的,情况还是互通的,所以,我也就借光,了解到了布赫曼先生的许多情况。画展当然成功,参观的人不少,虽然在一个小地方,也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和放射力,值得喝彩。瑞士就是这样的,展览很多,画展更多,大大小小的,每年都会有好几次参观画展的机会。参观的多了,视觉有些疲劳吧,尽管是世界有名的大画家的画展,我看了也没多少激情出现,更没多少惊奇与惊喜的冲动,看的多了,眼睛也就迟钝了,不像有些天分高的人,越看越能看出味道了,我天分低,也许根本就没有画的触觉,所以很多时候也是赶噱头,凑热闹,追时髦,假高尚,扮风雅。

 

对我而言,布赫曼的画展确实没引起我太多的感触,因为我不太懂这些现代作派的画,倒是布赫曼的个人经历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也引发了一些对于人生的感悟,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算是对布赫曼先生热情的邀请的一个回应吧。

 

布赫曼先生原本不是画画的,他学的也不是画画,画画,纯粹是他后来的选择。年轻的时候,遵从家长的意志,也是按照社会的导向,他大学选择读电子机械专业,毕业后做了电子工程师,职业稳定,生活优裕,工作也很顺心。然而,数年后,他遵照内心的召唤,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他放弃了稳定的工程师工作和职务,走上一条前途未卜的专业画画的道路。这个选择伴随了他从此后的生活,左右了他的人生轨迹,尽管生活不宽裕,收入不稳定,经济没有保证,然而他不后悔,他说,他很满足这个选择,也很满意这个选择。我想,做为一个个人,能按照自己的内心愿望去生活,而且能义无反顾的实现一生,不容易,一般人不容易做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因为社会,因为生活,因为家庭,因为观念,等等,能做到的人,很少,举目四望,其实真的是寥寥无几。所以,我想,大凡选择做自由人的人,他们应该都是不平常的人,一定具有非凡的意志和毅力,是充满了神识的人。布赫曼先生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布赫曼先生在11年前得了肠癌,做了手术化疗,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虽然活过来了,但是元气也从此大伤,再也没有那么充沛的精力去忙禄他的画作了。说起来也有点伤感,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对于那些追求精神完美的人来说,该是一件痛苦的事啊。布赫曼还好,不是很气馁,照此不倦,又画了好几年,不过,听老太太说,他满意的不多,也许是精力不济,也许是元气已伤,不过,画着,他的心情和身体都逐渐的好起来了。幸好,他的女儿很懂得他,这两年,女儿张罗着要給自己垂老的父半个画展,算是来个总结,也是告示,可能,也还是一种宣泄,,,,总之,老布赫曼是由衷的高兴的,好,这应该就是对了的。


显然,画展分了好几个部分。早期的是他还在做电子工程师时期的一些作品,数量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到他在追索自然与美的单纯的精神世界,画面很唯美。这以后的画,有些沉闷,写意的很多,有很多机械人格化的描绘。当然,这与他那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际遇有关。他放弃了工程师的稳定工作,虽然走上了一条自由自在的绘画之路,但是前途未卜,生活并不美好,因为生活需要物质支持,需要金钱花销,画画其实开销也不小,需要保障。幸好,他有个贤惠的妻子,她支持他。她是护士,她用她的薪水和付出独立的支撑了这个家,支撑起了他追寻梦想的艺术之旅。几十年过去了,他埋头绘画,沉浸在自己的画的世界里,通过画表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看法。他的画风有过几次大的变化,这从他那些把机械和人物叠加构合一体的画面中可以看法,机器异化了人,人只是机器的一部分和延伸物,人还再是人吗?他没有明说过,但是从他的那些异化了的机械和人的肢体的画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世界的解读和疑问。显然,他在用他的画向我们的世界提出了看法,他怀疑着这个世界的文明和进步,现代和时髦,前进和倒退,,,。后期,老画家有一些很明朗的写意风景画,意境很美,应该是他彻悟了的作品。我看着画展里的上百幅画,思索着他在画里表达出的意境和情绪,思想和追索,也不由自主的伴随他的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老先生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虽然他显得虚弱,李紫和他们一家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自然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我则坐在一边,静静的思想着心中的问题。我想,老布赫曼的选择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他显然没出什么大名,算不上被目前的这个世界承认的大画家,也没多少钱,他的画作,当然价格不高,也没被多少博物馆收藏,如果说,这不算什么成功,这算不上成功,那么怎样的才算得上成功者?艺术家很多都是这样的,生前没人知道,死后却被人纪念,有的还流芳千年。中国的李白,杜甫,等等。国外的也不少 。于是我想,这其实与选择相关,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选择,绝大多数人会不由自主的选择稳定和收入高的职业,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主流意识的导向,然而,稳定和富裕的生活真的是人内心需要的吗?是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的吗?我看很不一定,正确的说,这是社会教化人的选择,如果人没了生存的压力和社会意识的规范,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会从自己的潜意识出发,会选择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艺术家,这从小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得很明显,天性使然。人的生存之道是社会强加于人的,不是人自己本欲所需求的。像布赫曼这样的人,我们洒脱的称之为潇洒,是的,这是潇洒,是一种超然了社会现实的潇洒,然而生存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捆绑了人的身心的枷锁,特别是在有了家庭,有了社会责任以后更是无法随心所欲的潇洒和超然了。什么时候人才能自己解放自己?共产主义者追求了百年人类自身的解放,至今仍遥遥无期,尚有前途渺茫之虞,何不学学老布赫曼的洒脱,说走就走,说转行就转行,管他妈三七二十一,这是何等的潇洒和解脱啊。然而,生活必然就是生活,现实中的我们,离不开现实的牵绊,只好羡慕归羡慕,心灵归心灵,现实还是得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还得按照社会要求的那样去过日子啊。人生是苦是乐,天可能也不知道,或者天也不想知道,而我们做为一个一个的人却是不得不知道的。


2018/06/23,Sembach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