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
2023 (104)
2024 (90)
高市早苗一定会很快离职,这个预测没有变化。
如前面那篇帖子(附录1)所言,因"健康原因"离(辞)职,对她是最好的结果。但除了这个大篓子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让她下台。这是民主政治的正常表现。
1
911事件后,美国两院共和党/民主党众参议员,集体手挽手站在国会山的台阶上高唱美国国歌,对外显示国难当头全国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决心。高歌一曲之后,政客还是政客,政治博弈依然如故。
面对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高市早苗在日本社会/政坛获得的大力支持,是最正常的一种政治形态,既是大众/政客爱国心的真实体现,也是政客当下必须展示的政治把戏。一切回归正常后,百姓还是百姓,高市早苗的民意支持率将下降;政客还是政客,政治争斗悄然回归。
这些都是民主社会的正常现象。
2
高市早苗执政,中日关系无法回归最基本的正常状态。深谙此道的日本政客,不会屈服中国的压力,但会找其他的茬子让高市早苗难堪, 下台。这是民主政治的天然特点。
最近日本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大众牢骚甚重。为此,高市早苗政府决定用向大众发钱的办法,来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这无异与火上浇油, 这样的政客只有新西兰大康能崇拜。
大康的眼睛本来就小,睁圆了也看不远,新西兰偏偏人还少。
3
今天读到一篇政治评论,把高市早苗与英国前首相利兹·特拉斯(Liz Truss)联系起来。利兹·特拉斯就职之初就捅了一个大篓子,表明缺乏起码的政治智慧,结果仅在位44天就黯然离职。
如果不是因[健康原因]离职,高市早苗也会因其他原因离职。有两点是确定的,1)高是早苗将很快(几个月内)离职;2)她的离职[看上去]一定不是屈服于中国的压力。
看上去像什么,在政治上很重要/Politics is all about perception. 日本首相更换频繁的特点,这次带有少见且意外的正面效果。
那些对我之前帖子表示愤怒的众人中,除了大康,很多并不关心高市上台,但他们不能容忍高市迫于中共的压力下台。不久,在大康的怅然中,他们可以释怀了。
附录
1. 高市早苗或因[健康原因]离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511/1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