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
2023 (104)
2024 (90)
2025 (6)
新西兰华人自媒体人大康认为,"国民党+民众党"在台湾立法院试图通过xxx 的做法是"多数暴政",因此必须受到抵制。滥用/错用概念来取悦观众的媚俗做法,是"大康有话说"的标志性特点。这次错误引用"多数暴政"这一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再现。
"多数暴政": 在无法改变的社会客观条件下,社会中某一群体永远处于的"多数"状态,导致这一群体在民主程序中永远赢得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地位(决策者),使得社会中与之利益冲突天然的少数永远处于被多数欺压的状态。
萨达姆之后的民主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政府,不顾美国的告诫,对少数的逊尼派穆斯林的政治上的欺压/经济上的剥夺,是"多数暴政"的一个典型实例。(最终导致"穆斯林国 ISIS 的崛起)
当下"国民党+民众党"在台湾立法院的行动,不是"多数保暴政", 而是民主体制下的正常立法行动。草案中的内容(对行政部门的权利限制/监督),不仅早已是是美国宪政民主体制中的一部分,也为台湾前总统蔡英文所倡导。从BBC 的相关报道看,即便是喧闹盛天的"程序正义/先讨论再投票"理由,也是民进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强词夺理。因为民进党的扰乱而对提案的讨论无法实施后,"国民党/民众党"组成的立法院多数一方,才决定"结束讨论, 对提案投票"。这是民主程序使然,立法院外成千上万民众的抗议无法改变。民进党政治上欠缺成熟,为中共嘲笑民主提供了川普之外的另一个口实。民主制度的一个特征是,人们必须忍受自己厌恶的结果。
代表正义的社会理念,使政治很崇高; 因为人行为中的道德缺陷,让政治操作非常丑陋; 反对中共独裁统治,让大康的节目观众众多; 为媚俗大众而扭曲事实,让大康的政治评论非常廉价。
1
大康不是一般地评论一下所谓"多数暴政",他是特意腾出时间专门论述"多数暴政",但在麻烦之前对概念缺少基本的理解。
民主制度中"多数暴政"的特点之一,是政治格局(多数/少数)一成不变。这显然不是台湾目前"民进党/国民党/民众党"的政治格局。国民党必须依赖民众党的支持,才能在立法院成为多数这一现象,很可能在下一届立法院代表选举时就会改变。而这次国民党/民众党联手通过的法案,只是"民主"程序下的一个正常的操作, 绝非大康强词夺理说得"多数暴政"。
2
民进党的政治势力会越来越大,这让它变成一个成熟的政党迫在眉睫。
对中国的态度/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是当今台湾政坛的分界线。国民党坚持一个中国的认同,民进党倾向台湾/大陆的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出生的人会越来越多,与大陆有割舍不断渊源的人越来越少。这使得国民党越来越成为一个"天热弱势"的政治团体。
因此,如果一定要说"多数暴政", 台湾的政治力量格局的演变,不久的将来更可能是民进党,利用自己越来越强大的政治力量优势,对国民党实施持久的"多数民主暴政" -- 典型的"多数暴政"实例,如果国民党还能作为一个 formidable 政治力量在台湾政坛上存活的话。
3
被自己对中共仇恨所迷惑,大康不仅用错误的概念误导观众,更无法看清事情本身的特点。Never hate your enemy. It will affect your judgement. 不要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不懂这句电影"教父"中的至理名言, 让大康充其量是个用仇恨招徕观众的"天桥政治说书匠", 而无法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评论人。
=================================================
滥用/错用概念来取悦观众的媚俗做法,是"大康有话说"的标志性特点。
台湾似乎没有参议院,总统否决权似乎也不是台湾整体的一部分,需要绝对多数才能实现立法(或立此法)?这些是美国宪政的特点,但未必是台湾的特点。如果需要真实答案,民进党可以将此法告到台湾最高法院。
你提出的立(此)法的方式,仅仅是你的愿望。
在下一次立法院代表选举之前,街头喧闹的日子暂时结束了。
如果民进党不喜欢此法律,争取以后赢回立法院多数,再将此法废除。而事实是,一旦赢得立法院多数,民进党就舍不得放弃这个这个权力了,如果国民党是当时的总统,就更如此,民进党一定要好好使用这个权力。
所以,闹什么闹呢? 几届总统后,民进党的思维应该从"革命党/在野党"转变成执政党。
这对赖清德是个考验。
"引起台湾立法院风暴的是“蓝(国民党)白(民众党)”共同提出《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25条修正条文,包括五大方向: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强化人事同意权、正副院长记名投票制,以及被认为最具争议的“藐视国会罪”。
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认为, 国会改革法案是要加强立法机关的监督能力,重点之一是政府官员不得在国会听证备询时说谎或蓄意隐匿,并强调欧美民主国家都有藐视国会罪,条文主要针对政府人员,普通民众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且需经过法院宣判才能算数。“
不明白民进党闹什么?